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了东平湖老湖“07.8“洪水的基本情况和庞口闸围堰破除与堵复过程,针对东平湖防洪运用中存在的北排流路不畅等问题,建议:①尽快扩建庞口闸,增强北排泄水和防淤控制手段;②全面开挖疏浚出湖河道;③尽快打通东平湖紧急南排流路;④加高加固二级湖堤,提高防风浪能力;⑤更新改造进、出湖闸及备用电厂机电设施;⑥更新改造东平湖水情测报设施;⑦统一出湖闸的调度运用。  相似文献   

2.
东平湖老湖"07·8"洪水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东平湖老湖"07·8"洪水的基本情况和庞口闸围堰破除与堵复过程,针对东平湖防洪运用中存在的北排流路不畅等问题,建议:①尽快扩建庞口闸,增强北排泄水和防淤控制手段;②全面开挖疏浚出湖河道;③尽快打通东平湖紧急南排流路;④加高加固二级湖堤,提高防风浪能力;⑤更新改造进、出湖闸及备用电厂机电设施;⑥更新改造东平湖水情测报设施;⑦统一出湖闸的调度运用.  相似文献   

3.
东平湖水库为黄河下游重要的防洪水库,分新、老湖两部分。由于受黄河水顶托和出湖河道淤积的影响,老湖向黄河退水日益困难。本文对出湖河道按5种不同过流能力的断面分别对老湖进行调洪演算,得出扩大老湖调蓄能力的合理途径是:出湖河道须按过流能力1500m~3/s断面开挖;二级湖堤防洪水位应提高到46m。  相似文献   

4.
东平湖是接纳大汶河和处理黄河下游大洪水和特大洪水的滞洪水库。由于黄河河床淤积抬高,使东平湖老湖蓄洪后,北排入黄河日益困难,向南排又无配套工程,不能向南四湖排水,致使老湖滞洪能力逐渐降低,从而增加了运用东平湖新湖滞洪的机遇,使用新湖区滞洪一次,直接经济损失将达13亿元。为此通过分析研究,提出修建从东平湖老湖向南四湖排水工程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东平湖是接纳大汶河和处理黄河下游大洪水和特大洪水的滞洪水库。由于黄河河床淤积抬高,使东平湖老湖蓄洪后,北排入黄河日益困难,向南排又无配套工程,不能向南四湖排水,致使老湖滞洪能力逐渐降低,从而增加了运用东平湖新湖滞洪的机遇。使用新湖区滞洪一次,直接经济损失将达13亿元。为此通过分析研究,提出修建从东平湖老湖向南四湖排水工程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洞庭湖区防洪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自解放以来,洞庭湖区围湖垦殖、泥沙淤积,湖区面积衰减1727km^2。湖容萎缩126亿m^3。湖区洪水位抬高1.0m以上。下荆江裁弯后,三口萎缩加速,江湖关系发生重大变化,长江城螺河段河床淤积,水位升高,洞庭湖出口泄流不畅,湖区洪水位进一步抬升,防洪形势严峻,洪灾损失严重。解决湖区防洪问题的关键是减少超额洪水来量及降低城陵矶河床高程及水位,扩大调洪湖容,近期难以实现。采取在退田还湖的同时挖湖筑堤造台,提高防洪标准,让老百姓安居乐业;堵支并流与疏通河道,扩大调洪能力;实施干支流水库联合调度防洪及预留必要的设施完备的分蓄洪区,乃是解决洞庭湖区防洪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7.
锦江河位于恩平市境内,属于潭江恩平段.该治理河段河道淤积严重,排水不畅,每年遇台风、暴雨、洪水时,容易造成较大洪涝灾害.为了保证流域内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亟需对本河段进行治理.工程采用清淤疏浚+生态护岸护坡防冲手段,对堤岸堤坡进行加固抗滑设计.项目完工后,能提高岸坡抗冲刷能力,解决淤积、排洪不畅问题,改善河流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8.
李静  韩传海 《人民黄河》1997,19(5):47-50
1996年汛期山东黄河涞水量偏枯,来沙量偏少,来水来沙过程分布不均。“96.8”洪水期间,由于河道泥沙淤积,主槽萎缩,滩区阻水严重使洪峰水位异常偏高,洪水传播时间长,漫滩严重东平湖湖水位超过警戒水位。提出了黄河中上游水库统一调度,加强下游洪水预报工作,解决东平湖老湖退水入黄困难等建议。  相似文献   

9.
资水中下游特大洪灾成因及减灾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德寿  熊国华 《人民长江》1999,30(10):17-18
由于柘溪水库共库容不足,泄量大,资水河道逐年淤积,行洪能力减弱,沿岸防洪设施标准不高,非工程措施滞后等致使资水中下游常遭遇特大洪灾。通过对江民因分析,提出了减轻水害的对策与措施;加强水土保持治理、保护、监督区建设;兴建溪口水库,进一步优化柘溪水库洪水调度;继续加高加固堤防的同时,注重疏浚整治河道;加强蓄洪垸安全建设与运行管理。  相似文献   

10.
大汶河是黄河下游最大的一条支流,于山东省东平县马口村注入东平湖。东平湖蓄滞汶黄洪水后排水入黄不畅,致使大汶河洪水期间,东平湖洪涝灾害频繁,防洪度汛形势日益严峻。通过对东平湖蓄滞洪水后排水工程现状及防洪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加大东平湖老湖区洪水北排入黄规模,结合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实施,打通南排入南四湖的通道,以解决大汶河洪水出路不畅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