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陈喜中 《江苏医药》2008,34(6):576-578
目的 评价16层螺旋CT阴性法胆管造影(N-CTCP)及曲面成像(CPR)对肝外胆管梗阻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89例肝外胆管梗阻患者,使用血管对比剂行增强扫描,将扫描重建数据在工作站进行编辑处理,获得最小强度投影(MinIP)和CPR图像,根据最小强度投影(MinIP)及CPR图像对梗阻部位、性质诊断,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比.结果 MinIP和CPR对判断肝外胆管梗阻的定位诊断准确率100.0%,定性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1.0%和95.5%.结论 N-CTCP作为一种无创伤性检查方法,对肝外胆管梗阻部位识别的准确率高,N-CTCP及CPR图像结合,获得轴位原始像(ASI)能对胆管梗阻性质的判断有较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放置胆管内支架对难以切除的恶性胆管梗阻的治疗价值.方法 60例难以切除的恶性胆管梗阻患者,使用ERCP放置胆管内支架方法进行治疗.记录患者的治疗情况、随访结果;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血清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KP)水平,肝门部胆管梗阻...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对肝外胆管恶性梗阻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结合MRI或CT检查,对83例MRCP诊断为肝外胆管恶性梗阻性病变资料,对照手术及病理结果进行分析。所有病例的MRCP检查,均采用单次激发快速采集驰豫增强(RARE)和多层面半付里叶采集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HASTE)两种序列扫描。结果:83例MRCP均一次性检查成功,获得有价值的诊断图像。其它位诊断准确率为100%、定性诊断准确率为96.4%。结论:临床上疑患胆管恶性梗阻性病人,结合MRI或CT扫描,MRCP可作为其主要检查手段,据此可直接行手术治疗。仅少数不能确诊的病例需行ERCP或PTC作为补充检查。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CT检查在早期脑梗死影像学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均在入院后立即实施CT检查,所有患者均在发病后的6 h内实施CT检查。结果提示为脑左侧病变患者55例、提示为脑右侧区域病变患者26例、基底节区域病变患者15例、小脑区域病变患者3例、桥脑病变患者1例,上述患者均为病变所在区域的脑血管阻塞而引起缺血缺氧相关症状和体征。在本组100例患者中,68例患者CT检查结果显示影响异常(所占比例为68.0%),其余32例患者CT检查结果提示为阴性,没有影像学异常特征。CT检查影像学异常主要表现为灰白质的分界模糊,患者的脑沟出现轻度狭窄,脑回出现不对称表现,脑室因为被挤压而出现变形改变。本组100例患者中,脑部出现3种以上的影像学异常特征患者共64例(所占比例为64.0%)。结论 CT检查在早期脑梗死影像学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能够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为临床提供影像学改变证据,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6.
螺旋CT的问世,使人们对CT胆管造影(CTC)重新发生了兴趣。但使用胆道对比剂(阳性对比剂)的(TCCP-CTC)在显示胆管梗阻时主要不足是受胆管压力及肝功能的影响,如血清胆红素大于34.2umdl(2mgdl)时,常常显像不佳或失败。而使用血管对比剂(阴性对比剂)的(TCCN-CTC)是基于扩张的胆胰管,通过强化肝胰实质,利用两者密度差成像,故它不受胆管压力升高制约。由于N-CTC临床研究不多,其价值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正>急腹症是一类急性腹痛为主要临床特征的,需要早期诊断和紧急处理的腹部疾病[1,2]。有时临床上诊断和鉴别诊断比较困难,影像学检查对多数急腹症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很大帮助。因此选择恰当的检查方法至关重要,现就急腹症的影像学检查方法综述如下。1胃肠道穿孔1.1胃肠道穿孔是胃肠道溃疡、癌肿、炎症等疾病的严重并发症,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螺旋CT及多平面重建在低位胆管梗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74例低位胆管梗阻患者螺旋CT扫描及多平面重建资料,由两名医生采用单盲法分别对图像做出梗阻定位及定性诊断,并与其手术病理、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或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术结果对照。阅片者之间的差异性评价用Kappa一致性检验。结果两名医生的定位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9.2%、91.9%,定性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6.5%、85.1%,定位及定性诊断的K值分别为0.685、0.723。结论低张饮水后行螺旋CT扫描及其多平面重建有助于低位胆管梗阻的定位及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CT影像学检查在肺结核合并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00例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及单纯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疾病类型分为对照组(单纯肺结核)和观察组(肺结核合并肺癌),各5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CT影像学检查。对比影像学检查结果。结果 2组影像学检查结果对比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CT影像学检查在肺结核合并肺癌诊断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且与单纯肺结核影像学结果有明显差异,故而在临床中应加以区分,可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B超、CT、MRI3种影像技术对于术后胆管梗阻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分别运用B超、CT、MRI3种影像技术对69例术后胆管梗阻患者进行检查并与临床综合诊断或手术和病理结果对照分析,比较3种检查方法对梗阻部位及梗阻病因的准确性。结果 B超的定位准确性为65.22%,定性准确性为60.87%;CT的定位准确性为82.61%,定性准确性为84.06%;MRI的定位准确性为97.10%,定性准确性为95.65%。结论 B超、CT、MRI各有其优缺点,但MRI在术后梗阻的诊断上更具优势,必要时应结合其他两种方法加以辅助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回顾性分析介入性经皮胆道内引流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疗效。方法 对 43例患者采用经皮肝穿刺胆道内引流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 ,内引流方式有内外引流管、金属内支架或塑料内涵管。结果 单纯内引流者 2 8例 ,2 5例置入金属支架 ,3例置入塑料内涵管 ;置入内外引流管者有 15例。术后 1周血清总胆红素 (TBIL)从术前的 5 0 1 6± 198 4μmol/L降至 2 30 7±138 5 μmol/L(P <0 0 0 1) ,碱性磷酸酶与丙氨酸转氨酶均下降明显 (P均 <0 0 0 1)。 3例于术后 1个月内死亡 ,均与胆道引流无直接因果关系。跟踪随访 36例 ,平均随访 5 9个月 ,7例仍存活 ,2 3例(6 3 9% )总胆红素降至正常范围。结论 经皮肝穿刺胆道内引流术是对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一种安全、有效的姑息性治疗方法 ,可明显缓解黄疸、减轻痛苦、提高生存质量 ,并可改善肝脏功能 ,有限地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经皮胆道内支架置入术姑息性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价值。方法 48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接受经皮经肝胆道内支架置入术,男:28例女:20例,胆管癌23例,胰头癌14例,胆囊癌3例,肝门区转移癌8例,共置入胆道内48枚金属内支架。结果 48例采用经皮经肝穿刺置入胆道内支架均获得成功。44例先行胆汁内外引流术后1~2周再放置金属内支架,4例因梗阻较复杂金属支架植入后仍保留引流导管3~6周后拔除引流管;44例黄疸消退满意,本组中位生存期9个月,支架植入后加局部放化疗组中位生存期18个月。结论经皮胆道内支架置入术是姑息治疗手术不能切除的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有效方法,配合动脉内灌注化疗可提高恶性阻塞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BD)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护理策略.方法 对22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采取PTBD,术前、术中、术后进行严密的观察和护理.结果 22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通过及时的观察和针对性的有效护理,减少了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治疗后获得更好的生活质量和更长的生存时间.本组患者没有出现死亡及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 护理干预是保证患者配合手术,缩短手术时间,避免和减少术后并发症不可缺少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多排螺旋CT曲面重建(CPR)技术在低位胆道梗阻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和价值.方法 90例低位胆道梗阻患者行薄层CT扫描,沿胆道或胰管路径进行曲面重建,以手术、病理及临床随访结果为诊断标准.结果 CPR的定位诊断准确率为100%;病因诊断准确率为93.3%,其中良性梗阻的准确率为95.5%,恶性梗阻的准确率为87.0%.结论 CPR在一幅图像上完整显示胆管和胰管的全貌,同时清晰显示梗阻部位、病灶与胰胆管和周围比邻组织的关系,是横断位图像和多平面重建(MPR)图像的重要补充,具有很好的诊断作用和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应用覆膜支架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安全性及防止胆道支架再狭窄的效果。方法对30例应用FLUENCY覆膜支架治疗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技术成功率、安全性及预后进行随访分析。结果接受FLUENCY覆膜支架治疗的30例患者,技术成功29例,成功率为96.7%。2例患者术后出现胆道出血,经药物治疗后出血停止;5例患者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胆系感染。2例患者失访,28例患者接受3~18个月随访,其中出现支架再狭窄的有2例,为肿瘤向支架两端生长所致;1例患者术后3周支架脱落入肠管;3例减黄效果不佳(肝门区病变),出现反复胆系感染;1例患者术后支架成角闭塞,再次置入裸支架。结论 FLUENCY覆膜支架针对非肝门区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治疗是安全可靠的,可防止肿瘤向支架网眼内生长,提高支架远期通畅率。  相似文献   

16.
The object of this work was to study the pharmacokinetic differences and the cause of these differences in cirrhotic rats induced by biliary obstruction when aminophylline (8 mg/kg as theophylline, i.v.) was administered. The concentrations of theophylline and its major metabolite (1,3-dimethyluric acid) in plasma were determined by HPLC. In addition, formation of 1,3-dimethyluric acid from theophylline in microsomes and the changes in the activity of drug metabolizing enzymes, which are suggested to be involved in theophylline metabolism, were determined. In cirrhotic rats, the systemic clearance of theophylline was reduced to 30% of the control value while AUC (area under the plasma concentration-time curve) and (t1/2)beta were increased 1.3 fold and 3.5 fold, respectively. The formation of 1,3-dimethyluric acid was decreased to 30% of the control value in microsomes of cirrhotic rat liver. In cirrhotic rat liver, activities of aniline hydroxylase (CYP2E1 related), erythromycin-N-demethylase (CYP3A related), and methoxyresorufin-O-demethylase (CYP1A2 related), which were reported to be related with theophylline metabolism, were decreased to 67%, 53%, and 76% that of normal rat liver, respectively. From the results,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in cirrhotic rats induced by biliary obstruction, the total body clearance of theophylline is markedly reduced and it may be due to decreased activity of drug metabolizing enzymes in liver.  相似文献   

17.
王丽萍  孙军  吴前芝  王薇 《江苏医药》2006,32(10):929-931,F0005
目的探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结合常规磁共振(MR)对恶性胆道梗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恶性胆道梗阻病例的MRCP.常规MR图像。结果梗阻部位分别为肝门部以上胆管,胰头上方胆总管水平,胰内段胆总管水平。所有病例均显示胆管扩张。梗阻末端胆管形态分别为乳头状、尖锥状、鸟嘴状、环状。常规MR图像可直接显示病变部位异常软组织信号,部分可见转移征象。MRCP定位准确率88%,定性准确率64%,MRCP结合常规MR定位准确率97%,定性准确率82%。结论MRCP结合常规MR检查明显提高恶性胆道梗阻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在恶性胆道梗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3例经手术病理或临床治疗证实的恶性胆道梗阻性患者,回顾性分析其影像学表现及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所有患者均做MR检查,采用单次激发放射状自旋回波序列技术。其中胆囊癌2例,肝门转移癌7例,胆管癌43例,胰头癌11例。结果本组63例MR检查均一次成功,肝内外胆管显示率100%。MRI定位诊断准确率为92.1%,定性诊断准确率为87.3%。结论MR是一种无创性的有效检查手段,能清晰显示正常或异常的胰胆管结构,定位和定性诊断准确率高,能为临床提供十分有意义的诊断资料。  相似文献   

19.
肠梗阻的病因及诊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肠梗阻病因的演变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1990年11月~2006年8月收治的483例肠梗阻病例资料.结果:本组肠梗阻的病因居前3位的是肿瘤性44.1%,粘连性33.7%,嵌顿疝10.1%.483例患者中,手术治疗396例,术后出现并发症46例,死亡22例,病死率4.5%.结论:恶性肿瘤与肠粘连是最主要梗阻原因.加强术前诊断,选择积极的治疗方法是降低并发症和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