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为了探讨天然无患子提取物对柠檬酸-EDTA复合淋洗剂萃取高原红壤中重金属Cu、Pb的促进作用,采用恒温振荡提取的方法,研究无患子提取物对高原红壤中Cu、Pb的萃取促进作用。结果表明,无患子提取物的浓度对重金属去除率有明显影响。在萃取试验中,以0.013 mol/L EDTA、0.2 mol/L柠檬酸作为复合淋洗剂,在振荡时间为2 h、液固比值为10 m L/g的最佳淋洗修复条件下,加入无患子提取物具有明显的萃取促进作用。当无患子提取物浓度达到2.5%时, Cu、Pb去除率均能提高9%。此时Cu、Pb的去除率分别为77.70%和67.75%,无患子促进淋洗能有效去除Cu、Pb重金属在土壤中的酸溶态和可还原态,从而大大降低重金属的环境风险,同时说明利用天然表面活性剂可达到增效去除土壤中Cu、Pb重金属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比色法测定胆固醇氧化酶酶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根据实验结果和理论计算确定检测体系中胆固醇的质量浓度为 0 .3 87mg/mL ,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浓度为 0 .2 g/dL ,确定过氧化氢浓度与反应液吸光度之间的定量关系 .在此基础上 ,建立了比色法测定胆固醇氧化酶酶活的方法 .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黑曲霉C2J6发酵液中脂肪酶的分离纯化效率,采用PEG2000/(NH_4)_2SO_4双水相法进行萃取。探讨PEG2000质量浓度、(NH_4)_2SO_4质量浓度、p H、Na Cl质量浓度对脂肪酶萃取的影响,利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萃取条件。结果表明:在PEG2000质量浓度35%、(NH_4)_2SO_4质量浓度21.60%、p H 6.90的条件下,脂肪酶萃取率高达85.92%,酶活力47.53 U/mL,比粗酶活力提高了3.02倍。此法简捷、高效,为黑曲霉脂肪酶的进一步纯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该研究构建产磷脂酶D(phospholipase D,PLD)的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工程菌,比较4个单启动子(PHpaⅡ、P(ylb(F4))、P2069m、P43)对PLD酶活的影响,摇瓶发酵表明启动子PHpa Ⅱ酶活最高,为0.32 U/mL。进一步以此工程菌作为发酵菌株,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对该菌株产PLD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产酶条件为接种量2.5 mL/dL、发酵温度37℃、硫酸铵质量浓度0.8 g/dL、甘油质量浓度1.94 g/dL、酵母粉质量浓度1.93 g/dL,在此发酵条件下发酵12.5 h,PLD的酶活达到0.85 U/mL,比出发菌株提高62.5%。同时,以环戊基甲醚作为有机相,柠檬酸-柠檬酸钠为水相,利用双相反应体系合成磷脂酰葡萄糖苷(phosphatidyl-glucose,PtdGlc)、磷脂酰丝氨酸(phosphatidylserine,PS)和磷脂酰甘油(phosphatidylglycerol,PG),转化率分别为9...  相似文献   

5.
利用重组毕赤酵母在7 L的发酵罐中进行分批补料高密度发酵,考察不同NH4+质量浓度对毕赤酵母基因工程菌表达华根霉脂肪酶的影响。结果表明,补加(NH4)2SO4溶液维持NH4+质量浓度在7 g/L时华根霉脂肪酶酶活最高,分别是不补加(NH4)2SO4溶液、补加并维持NH4+质量浓度在5 g/L、10 g/L条件下的1.41、1.11、1.08倍,而且在该氮源质量浓度条件下,胞外总蛋白质质量浓度最高,达到5.61 g/L。通过分析不同氮源条件下发酵参数比生长速率、产物比形成速率和底物比消耗速率的差异,发现发酵维持NH4+质量浓度在7 g/L时,产物比形成速率和底物比消耗速率均较高,这与该条件下产酶水平最高相一致。研究结果表明,对毕赤酵母基因工程菌发酵过程中的氮源进行优化,能够明显促进外源蛋白质的表达。  相似文献   

6.
采用PCR的方法从产甘油假丝酵母(Candida glycerinogenes) 中扩增出3-磷酸甘油脱氢酶的编码基因及侧翼序列 CgGPD1,分别构建了含不同 CgGPD1 拷贝数的根癌农杆菌双元载体pCAM3300-zeocin-CgGPD1(Ⅰ)、pCAM3300-zeocin-CgGPD1-CgGPD1(Ⅱ)和pCAM3300-zeocin-CgGPD1 -CgGPD1-CgGPD1(Ⅲ).在大肠杆菌JM109中,研究了其在不同质量浓度NaCl、葡萄糖胁迫下表达情况.结果表明,在大肠杆菌中GPDH的活性随着NaCl、葡萄糖质量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当NaCl质量浓度达到2.5 g/dL时,GPDH的酶活比在0.5 g/dL NaCl下平均提高31.2%; 当葡萄糖质量浓度提高至10 g/dL时,GPDH的酶活比2 g/dL葡萄糖下平均提高31.8%;在相同的NaCl、葡萄糖质量浓度下,GPDH的活性随着 CgGPD1 拷贝数的增加而升高,JM109(Ⅱ)比JM109(Ⅰ)的GPDH酶活平均提高8.2%,JM109(Ⅲ)比JM109(Ⅱ)的GPDH酶活平均提高9.9%.以上结果表明,在大肠杆菌中 CgGPD1 基因的表达同样受渗透压胁迫调节.  相似文献   

7.
研究利用微波-表面活性剂协同萃取苦瓜皂苷,选择香草醛-冰醋酸-高氯酸体系作为显色条件测定苦瓜皂苷含量,通过正交实验考察了微波功率、微波时间、料液比(g/m L)和表面活性剂浓度对苦瓜皂苷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功率对苦瓜皂苷提取率影响最为显著,微波时间和料液比影响次之,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影响最下,在微波功率400 W,微波时间5 min,料液比1:12 g/m L,表面活性剂(SDS)浓度0.03 mol/L时,苦瓜皂苷提取率最高为4.69%。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生物柴油合成用脂肪酶ZG与制革生皮脱脂常用表面活性剂的相容性,确定了三种对该脂肪酶具有明显激活作用的表面活性剂及相应的质量浓度为LAS-3 g/L、平平加O-3 g/L、OP-10-6 g/L.采用响应面优化法,对上述三种表面活性剂与脂肪酶ZG复配的质量浓度优化结果为OP-10-6 g/L、LAS-3.5 g/L...  相似文献   

9.
Gemini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反胶束体系萃取纤维素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研究了Gemini型阳离子酯季铵盐表面活性剂Ⅱ-14-3反胶束萃取纤维素酶的性能,以探索新型表面活性剂在反胶束萃取酶蛋白中的应用。考察了水相pH、离子强度、离子种类、酶浓度、表面活性剂浓度、助溶剂浓度、溶剂比和助表面活性剂(卵磷脂)等因素对萃取率的影响,确定了萃取纤维素酶的最佳条件:[NaCl]=50mmol/L,[Ⅱ-14-3]=0.3mmol/L,pH6.4,C0=0.14,溶剂比S=1.0,萃取率E接近80%,其酶活达到原来的93.38%;若加入适量的卵磷脂([Ⅱ-14-3]/[PC]=36:1)可提高萃取率,萃取率E达90%以上,且酶活达到121.41%。并且从反胶束微观结构给予解释。  相似文献   

10.
谷氨酸脱羧酶发酵工艺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大肠杆菌AS1.505进行液态发酵生产谷氨酸脱羧酶并优化培养基,考察了碳源、氮源、复合营养物质、起始pH及发酵时间对酶活的影响,确定最佳产酶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1.0 g/dL,蛋白胨3.0 g/dL,氯化钠0.3 g/dL,磷酸氢二钾0.1 g/dL,硫酸镁0.02 g/dL,L-谷氨酸0.01g/dL,玉米浆1.5 g/dL,生物素30 t,g/L,麸皮4 g/dL;pH 6.5.在此基础上,设计发酵条件的优化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为:250 mL的三角瓶装液量25 mL,37℃,起始pH 6.5,培养18 h达到产酶高峰,产酶活力可达1 290 U/mL.  相似文献   

11.
生姜蛋白酶的双水相法萃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生姜为原料,研究双水相萃取技术分离提取生姜中生姜蛋白酶的提取条件。利用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进行优化,得到最佳萃取方案为PEG分子量为4000,PEG浓度为20%,缓冲盐pH为6.5,缓冲盐浓度为10%。此双水相体系的上相酶活回收和纯化倍数都是最高,分别达279.05%和1.86。  相似文献   

12.
双水相法萃取生姜蛋白酶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生姜为原料,研究了采用双水相萃取技术分离提取生姜中生姜蛋白酶的提取条件,利用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进行优化,优化得到的萃取方案为:PEG分子质量为4 000 u,PEG浓度为30%,选择盐种类为(NH4)2SO4,浓度为10%,体系pH为8.0。此双水相体系的生姜蛋白酶上相酶活力回收和纯化倍数都最高,分别可达393.77%和1.85。  相似文献   

13.
聚乙二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萃取葡萄糖氧化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聚乙二醇/硫酸铵[PEG/(NH4)2SO4]双水相体系对葡萄糖氧化酶的萃取进行了研究。以双水相系统的上、下相的酶活、比酶活、相比R、分配系数K和萃取率Y等为参数,探讨了PEG质量分数、不同PEG浓度和不同硫酸铵浓度对葡萄糖氧化酶在PEG/(NH4)2SO4双水相系统中分配行为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葡萄糖氧化酶在25%的PEG4000和10%硫酸铵的双水相体系中可获得较高的萃取率达81.11%,分配系数为0.134。  相似文献   

14.
双水相萃取法提取条斑紫菜R-藻红蛋白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岳岑  冯维希  黄文  王益 《食品科学》2011,32(16):41-44
以条斑紫菜为原料,采用双水相萃取法对R-藻红蛋白进行提取,讨论不同工艺条件聚合物分子大小及质量分数、成相盐质量分数、离子强度对藻红蛋白的提取效果,通过正交试验确定藻红蛋白的最佳提取条件。结果表明当6%聚乙二醇4000、13%硫酸钠、1.5%氯化钠时,蛋白纯度可由粗液的0.187上升至0.727,是传统硫酸铵盐析法的2.25倍,说明双水相萃取法比硫酸铵盐析法更适合提取R-藻红蛋白。  相似文献   

15.
双水相体系萃取粗状假丝酵母脂肪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比较不同无机盐与PEG组成双水相体系对粗状假丝酵母脂肪酶的萃取效果,系统地研究了脂肪酶在PEG/(NH_4)_2SO_4双水相体系中的分配行为,考察了PEG:分子量、PEG浓度、(NH_4)_2SO_4浓度和体系pH对脂肪酶分配系数和萃取率的影响,并通过响应面分析法进一步优化了萃取条件.结果表明最佳萃取条件为:PEG2000浓度18.3%,(NH_4)_2SO_4浓度17.4%,pH8.0,室温条件下其分配系数可达到13.3,纯化倍数达到1.53,萃取率达到92.2%.  相似文献   

16.
采用木瓜蛋白酶对脱脂葡萄籽进行酶解提取蛋白质。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考察酶用量、酶解温度、pH值、反应时间和料液比对葡萄籽蛋白质提取率的影响,采用响应面法对葡萄籽蛋白质水酶法提取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葡萄籽蛋白质的最优提取条件为:酶解温度40 ℃,料液比1∶25(g∶mL),酶用量4%,酶解时间45 min。在此优化条件下,葡萄籽蛋白质提取率为67.85%。  相似文献   

17.
采用超声辅助法提取虫草花多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L9(34)正交试验优化了虫草花多糖提取工艺;并就虫草花多糖对羟基自由基(·OH)、1,1-苯基-2-苦肼基(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和还原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虫草花多糖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超声功率300 W,液料比30∶1(mL∶g),超声时间30 min,超声温度45 ℃。在此优化条件下,多糖的平均提取率为3.88%。抗氧化活性试验结果表明,虫草花多糖质量浓度在2.9~14.7 mg/L范围内,随着虫草花多糖质量浓度的增加,其OH、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及还原能力均逐渐增强,虫草花多糖质量浓度为14.7 mg/L时,对·OH和DPPH·清除率分别达到44.39%和56.34%,说明虫草花多糖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8.
脂肪酶促酯交换改性脂质的液-液萃取脱酸工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脂肪酶促酯交换改性脂质的液-液萃取脱酸工艺,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法研究了萃取溶液浓度、物料比、萃取次数等工艺条件对改性脂质脱酸率和得率的影响,确定了液-液萃取脱酸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改性脂质脱酸率随萃取溶液浓度、物料比、萃取次数的增加而增加,而得率则随这3个工艺条件的增加而减少。由响应曲面法得到的回归模型能很好地反映各因素水平与改性脂质脱酸率和得率之间的关系。两因素对改性脂质脱酸率的影响顺序为萃取溶液浓度>物料比,而两因素对改性脂质得率的影响顺序则相反,物料比>萃取溶液浓度。通过对改性脂质脱酸率和得率的等高线进行叠加可得到液-液萃取脱酸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水溶液浓度85.00%,物料比为1∶1。  相似文献   

19.
表面活性剂对T1脂肪酶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研究了非离子型、阳离子型、阴离子型以及两性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对T1脂肪酶活力的影响。采用不同浓度的表面活性剂对T1脂肪酶进行处理,再以对硝基苯酚月桂酸酯作为底物,测定处理后的酶活变化。研究发现,低浓度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对T1都有激活作用,使其相对酶活提高50%到150%。当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浓度超过其临界胶束浓度,T1的活力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其中吐温80的抑制作用最为明显。阳离子型(CTAB)、阴离子型(N-L与SDS)和两性离子型(SB3-14)表面活性剂都对脂肪酶的酶活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可能是因为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带电基团与蛋白质表面的带电氨基酸产生强烈的电荷相斥作用,导致蛋白变性而失去活力。T1脂肪酶是一类具有工业应用价值的耐热脂肪酶,研究不同类型的表面活性剂对其活力的影响,对于在不同目的下选择使用适合的表面活性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双有机溶剂体系中,用黑曲霉脂肪酶催化合成阿魏酸油醇酯,考察酶浓度、温度和底物摩尔比等因素对酯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异辛烷/丁酮体系中,当反应温度为60℃,阿魏酸和油醇的摩尔比为1∶8,即阿魏酸浓度为0.39 mg/mL和油醇浓度为4.3 mg/mL,脂肪酶浓度为0.2 g/mL时,转化率为97.6%;而在环己烷/丁酮体系中,当反应温度为60℃,阿魏酸和油醇的摩尔比为1∶8,即阿魏酸浓度为0.49 mg/mL和油醇浓度为5.37 mg/mL,脂肪酶浓度为0.25 g/mL时,转化率为9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