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玫瑰,灯笼,脸蛋,红书封。还有火焰,丹蔻,枫叶,太阳,血色。红的意象千千万,捧上一读,奔腾令人血脉贲张,热情令人活力游走,诡谲令人几近癫狂,温暖令人无比坚强。红,就有这种力量,藏在书中的力量,稍稍挖掘,海螺姑娘的精神财富便汩汩而来,一直一直,没有结束。  相似文献   

2.
倪虹 《河北水利》2013,(2):47-47
悄悄地走来了,来得那么坦然,那么潇洒,是南下的燕子衔来一缕缕春风,是新春的蛇惊醒了冬的记忆,写下了春的光景,春天又带着她的温暖和明媚悄然降临大地。春天来了,一切都显得生机勃勃,春风轻吹,春云舒展,春草萌生,春雨滋润,春山重叠,春水欢笑,春天的阳光下,翠绿的小草在春风的抚摸中轻摇,娇艳的花朵在春光里温馨地盛开。春的旋律,春的情韵,翩然而至。  相似文献   

3.
红梅 《水利天地》2011,(12):31-31
记住别人是人生的幸福,记住别人是人生的机遇,记住别人是人生的资本,记住别人是人生的积累,记住别人是人生的资源。但人生往往有几多不如意,眼前是故人,却己经忘记;碰见了老同学,却想不起来。令人后悔,令人无奈,令人无味。有一次,我为了爱人评职称的事,到一个单位去说明情况,人生地不熟,问这个不知,问那个不管,最后我小心翼翼的敲开他们领导的办公室的门,谁知这位领导热情的拉住我的手,又是让座,又是倒茶,  相似文献   

4.
任红 《中国三峡建设》2011,(2):88-95,98
一个人倘若因为是艺术家而受人尊重,已经非常了不起,而苏轼的作为并不止于这寂寞而华美的身份。林语堂说他"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伽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癖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的人"。此外,他还是个治水者。林语堂戏说苏轼大概是天生的火命,为官的时日,不是在治水,便是在抗旱。在他一生不断的变迁、流放之间,他还见缝插针地完成了不少可圈可点的水利大事。从徐州的黄楼,到浙江的西湖,他从来不曾是一个庸吏,他改变,创新,做能力范围最出色的事.他是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司马光、曾巩、富弼同时代的人,却丝毫不为这些北宋夜空中的熠熠星芒所遮掩,甚至他是其中最亮的那颗。  相似文献   

5.
信一封     
最温暖的节日又要来到。远方的人满心欢喜,又身带疲惫,来赶春节的趟儿。有人,或是那游学的赤子,那苦行的旅人,那漂泊的打工者,因为种种原因,不能回家。那么,请寄出信一封,承载这一年的收获和下一年的希冀,飞向心窝深处最惦念的地方。关掉电脑,丢开手机,铺展信纸,刻下字符,或许还可以捎上两张笑容灿烂的照片,在其乐融融的节日前夕,由一张小小的邮票背负,跋山涉水,舞步翩跹。  相似文献   

6.
李伟芳 《山西水利》2011,27(11):59-59
下午到断面观测,水位没什么变化,心情悠闲起来。我来到河边,望向远方,不由忆起很多年前的一幅国画,缕缕淡烟,笼罩着流水,从不知名的山谷里缓缓而来,既有流水一往无前的匆忙,又有无限的清清幽幽,丝丝袅袅,最后化为一片澄碧。这些图景照进心里的感觉,恰似那童年的时光,记忆里,风是以柔克刚的,无论轻轻飘舞还是肆意狂吼,都能无所不至,伴随日出日  相似文献   

7.
上善若水     
水,普普通通,平平常常,简简单单。但是,这普通的生命,却孕育了生命,支撑了生态,发展了经济,涵养了文明,推动了人类社会进步,促进了人与自然和谐。作为水利人,识水兴水,品水悟水,更觉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展望未来,信心满怀。  相似文献   

8.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1,(8):I0002-I0003
铜山湖位于泌阳县城东20公里处,素有"中原北戴河"之美誉,其三面环山,绿树环合。远处水面烟波浩淼,水尽头,群山如黛,隐逸在苍茫天空之下。近处,浮光跃金,湖风催促着柔柔波涛缓缓而来,一波一波,拍打着岸边的礁石,浪花四溅,使人心旷神怡。  相似文献   

9.
岁月匆匆,韶华流逝,弹指一挥间,又是一年,又是一个新的起点。当岁月的痕迹,再次铭刻进生命的年轮,水科院人迎来了充满希望的2013。1958年的初建雏形,几经风雨,几经沉浮,九十年代初日渐衰败,资产流失,职工下岗,人心涣散。1996年末,新的领导班子临危受命,十多年来,他们努力拼搏,不懈追求,处处体现着领导者的胆识与魄力。  相似文献   

10.
家乡的沱河     
在广袤的豫东平原上,横卧着一条蜿蜒数百里的绿色长龙,她,就是我家乡的沱河。沱河,虽没有长城的雄伟,苏杭的秀丽,但她却外秀而内美,深邃而古老,千年独领风骚。远眺沱河,它好似一条绿色的巨龙,翘首摇尾,欲飞腾空,令人心旷神怡。  相似文献   

11.
1 概况 2006年,沂水县遭遇了建国以来较为严重的干旱,全年平均降水量仅532.9mm,比历年同期偏少31%,进入9月后,基本无有效降水过程,造成全县水利工程蓄水量达不到往年的一半.据统计,全县农作物受旱面积一度达到4.13万hm2,其中,重旱1.05万hm2,轻旱2.67万hm2.有52个行政村的3.5万人、4000万头大牲畜出现饮水困难,5个村庄的4760人需拉送水.面对严重的旱情,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水利部门周密部署,科学调度,有关部门积极配合,通力协作,广大群众团结一致,集思广义,开源节流,采取一切有效措施抗旱减灾,最大程度地减轻了灾害损失.在各项抗旱措施中,风力提水灌溉技术异军突起,显示出了其巨大的优越性,受到各级领导的好评和广大群众的认可.  相似文献   

12.
阜新地区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年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干旱,冰雹、大风、霜冻、暴雨等自然灾害频繁,而阜新地区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有效性活动积温高,光热资源丰富,如何趋利避害,扬长避短,文章结合阜新地区气候特点,对如何开发利用气候资源,搞好农业生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新桐初引     
明末崔子忠是著名的人物画家,当时与陈洪绶齐名,有"南陈北崔"之说.崔子忠《云林洗桐图》是一幅有影响的作品,今藏台北故宫博物院,绫本,设色,纵160公分,横53公分.画得是倪云林洗桐的故事.这是一幅精心创作的作品,画面清新雅洁,数百年过去,视之如新.画中庭院左侧有假山一片,参差嶙峋,右有青桐一棵,昂然挺立.青桐下有一童仆持刷,在用心地清洗大树.其中段有一位戴着士冠的人,飘然长须,衣着洒落,制度古雅,不近凡尘,且体貌从容,有闲云野鹤之态,真是衣冠唐制度,人物晋风流,此人当是主人倪云林.后人评云林"品若天际冥鸿",于此可见.画面在不经意处,有一女童手捧金兽香炉,香烟缭缭,整个画面都氤氲在这香气之中.使人读此画似能闻到一阵淡淡的香气.  相似文献   

14.
情醉太行     
影子 《中华建设》2014,(4):52-57
正"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久违的明媚春光,让蛰伏了整个冬季的心开始蠢蠢欲动,春季郊野,阳光和熙,空气清新,万木吐翠,芳草茵茵,……地处太行山中段的小城阳泉,春天有着别样的美丽,让我们融入自然,看蓝天白云,闻鸟语花香,享春光明媚,感和风送暖,撇欢在这出游赏景的大好时机里,置身于这如诗如画的梦幻仙境中。  相似文献   

15.
古时迁永善县城于莲峰后,在知县杜思贤的部署下,开始筑城墙。最初筑建的是土城墙,无池,方圆二里六分,高一丈二尺,盖瓦,呈四方直角形,四门设有炮楼,东门"日华",西门"金川",南门"崇礼",北门"拱宸"。莲峰,位于永善县城南部,面积200余平方公里,位于昭永公路中点线上,距昭通市区107公里,距县城永善97公里。莲峰城后五莲峰山峰兀立,  相似文献   

16.
草尖朝露,锁不住璀璨晨曦,如同颗颗鎏金的明珠,闪烁在黛青沙堤。远处桥闸,婆娑于朦胧雾气,那鸢尾和芦草不远处,水尺顽皮正隐匿。水畔兰草,一缕缕幽香浓郁,愉悦中轻轻提笔展纸,严谨载下准数据。手中小瓶,啜饮着澹淆清溪,妥封存以待各项检测,万民健康此全系。想忆往昔,滚滚乌霭压大堤,  相似文献   

17.
2004年5月,北京市水务局正式成立,统一管理涉水事务,积极推进"两个转变",坚持节水为先,治污为本,科学开源,安全供水,管理雨洪,安全度汛,中水利用,循环水务,为首都可持续发展提供水资源安全保障.随着水务一体化的进程,治水新思路的逐步落实,工程建设理念的不断更新,水务工程建设的范围扩展,使得水务工程质量监督的内容和范围也在逐步增加.安全饮水、节水灌溉、污水处理、雨洪利用等逐步纳入水务工程监督范围.监督范围的扩大,监督内容的增加,使得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及全体监督人员的担子更重,责任更大.因此,每一名质量监督人员要适应新形势,符合新要求,牢固树立"质量责任重于泰山"的责任感,强化责任意识、安全意识、学习意识.为全市水务工程的质量把关,为首都水务工程建设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8.
雁门春     
张浴 《山西水利》2011,27(8):60-60
春风雁门,塞外满园春,垂柳叶嫩芽,野草发新根,墙边红杏早,犁牛遍地行,山坡绕牧歌,泉水进家门,沙滩变良田,新房代茅棚,果树覆山岗,遍地成片林,昔日野人家,今岁成胜景,旧貌新颜,空人变富民,人间出奇绩,只因时代新。  相似文献   

19.
这个夏天来得不早也不迟。刻板的大自然,不过是遵循着它该有的时令,履行它该尽的本分,让树木伸出更好的浓荫,让瓜果滋生更好的甜蜜,让你裸露出更多的皮肤,然后好让日光把它们弄得又暗又黑。它把你推向海滩,推向比基尼,推向冰淇淋,推向空调房,推向度假,推向北方。它在你耳边絮语,狎昵地,近身地,逼你像候鸟那样迁徙,把  相似文献   

20.
自从《中华建设》杂志刊出《层层"有情"择"宜居"》(以下简称《择文》)一文以来,笔者陆续收到一些读者来信,咨询有关择居的问题。来信虽然很多,但归纳起来,无非是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要求。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预备购房子的,提供一些基本资料之后,希望能在其购置居宅时,从宜居与风水的角度,提供一些参考性建议;二是已购房子的,提供一些基本资料之后,想知道从宜居和风水之角度,已购之单元居宅是否宜居,如不宜居,能否化解,如何化解。一个要求是,结合实例,具体解释一下《择文》,以使自己也会实际操作。鉴于来信之多,不能一一回复,本文仅就众多来信中,选择两个有代表性的例子,按"结合实例,具体解释"之要求,作一解答,以答复两位单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