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砖石古塔在我国古塔中历史最为悠久,在现存古建筑中体型最为高大,保存数量最多,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以南京牛首山弘觉寺塔为研究对象,利用部分实测数据以及材性指标,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楼阁式古塔特有的错角结构与一般楼阁式直筒结构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两种结构的动力特性及荷载作用下的结构性能相似,但错角筒结构能避免不均匀沉降引起的应力集中。  相似文献   

2.
郑州开元寺塔建于北宋开宝九年(976年),高十余丈,为八边形13层楼阁式砖塔。民国时期,日本学者常盘大定和中国古建筑学家杨廷宝、刘敦桢曾先后对此塔进行过详细的调查、测绘与摄影。1944年该塔毁于兵燹。作为郑州城内延续近1000年的最高建筑物,开元寺塔具有极高的历史与景观价值,以“古塔晴云” 之名位列乾隆“郑州八景”之一。本文依据相关历史遗留照片、调查测绘资料等文献,结合唐宋时期典型楼阁式砖塔案例特征,运用视觉还原、Sketch Up建模等辅助分析手段,对开元寺塔进行形制与特征解析。本文研究可为基于历史遗留照片、调查测绘资料等可靠历史文献进行宋代典型楼阁式砖塔复原案例提供参考,研究结论可为唐宋楼阁式砖塔建造特征与风格演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院芳  柳肃 《中外建筑》2009,(4):90-92
湖南古塔是特定的自然环境、特殊的历史文化和特别的历史进程有机结合的产物。本文通过对湖南现存明清楼阁式古塔的调研和历史文献查阅,首先分析其类型性质,然后从湖南明清楼阁式古塔的平面、塔基、塔身和塔刹四个方面,来研究其建筑特点。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福州楼阁式古塔的建筑艺术特征,指出福州楼阁式塔具有南方建筑轻巧精致的风格,是福州所有各类古塔中最具特色的建筑物,蕴含了极高的文物考古与人文观赏价值.  相似文献   

5.
通过千佛陶塔与幽岩寺塔等福建早期楼阁式石塔以及吴越国和中原地区部分楼阁式砖塔进行对比,探究其建筑构造的传承与演变历程,指出千佛陶塔既保留了中原地区楼阁式古塔的遗风,又具有南方楼阁式塔的特性,体现了宋代楼阁式塔的发展特征,有着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6.
苏州瑞光塔开建于北宋景德元年(1004年),是一座八面七级的砖芯木檐楼阁式塔。本文对现有测绘数据进行分析,推算出瑞光塔建造使用的营造尺长,推断出设计中可能使用的模数,并用相关古塔设计理论与该模数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7.
一、前言在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德庆县城东15里的白沙山上,有一座秀丽的宝塔临江耸立,它就是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德庆三元塔(图1)。三元塔建于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平面八角形,外观9层,内实为17层,是砖石结构的楼阁式风水塔。建成近400年的三元塔,受风雨、雷电的侵袭和人为的破坏,不仅不能供游人登临,且塔上砖、瓦等有松动落下的危险,县政府决定对古塔进行修复。二、三元塔建筑受损概况经过详细勘查测绘,三元塔建筑存在如下问题:1.塔南面沿江处的山体,因水土流失而崩塌,巨崩塌处距塔基仅4米,如不加固,将危及塔…  相似文献   

8.
魏俊亚  张东平 《山西建筑》2007,33(20):56-57
结合历史、考古资料,分析了我国现存砖石古塔的研究现状,提出了对砖石古塔的自振周期的计算公式,为古塔的抗震计算、鉴定及抗震加固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9.
本文是在考证有关历史资料及震害调查的基础上,对砖石古塔的抗震机制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各种砖石古塔的结构特点与震害现象的关系,提出了对现存砖石古塔进行抗震鉴定的意见。并指出沿中轴线劈裂,是开洞空心砖塔震害的重要现象,以及以悬臂杆理论分析砖石古塔抗震性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苏州云岩寺塔又名虎丘塔,始建于五代后周显德六年(959年),是一座八面七级的砖芯木檐楼阁式塔.本文对现有测绘数据进行分析,推算出云岩寺塔建造使用的营造尺长,推断出设计中可能使用的几种模数,并用相关古塔设计理论来验证这几种模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孙群 《建筑与文化》2013,(10):47-50
分析六胜塔建筑的艺术特征,并与东西双塔等福建楼阁式石塔进行比较,指出其参照了东西塔的建筑样式,借鉴了福建传统楼阁式空心石塔的造型,同时又继承江南及中原地区古塔的塔心室构造。  相似文献   

12.
砖石古塔动力特性建模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建立动力特性分析模型是砖石古塔抗震性能研究的关键性工作。本文通过对现有建模方法的归纳优选,分析了影响建模的主要因素,结合《扬州古塔抗震性能研究与抗震鉴定》课题的研究成果,提出了经典理论、测试数据和计算机模拟相结合的建模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上海古塔建筑特色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琦 《南方建筑》2009,(5):72-75
上海古塔肇始于三国吴,留存至今的多为宋塔,相对集中于历史悠久的松江、嘉定、青浦三区。选取相邻地区古塔为参照对象,试从建筑型制、平面形式、层数高度、材质结构、艺术风格等几方面分析了上海现存的17座古塔的建筑特色,指出上海古塔地域特征明显,平面方形、层数七层、砖木混合结构占很高比例,型制全部为楼阁式。  相似文献   

14.
测试分析石结构古塔抗震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石结构古塔的抗震历史,通过对古塔的基础、结构设计进行分析,结合脉动测试、爆破监测数据分析古塔的结构特性,并对古塔的抗震性能进行验算,揭示了几百年来古塔抵御强震的奥秘.  相似文献   

15.
随着城市建设发展的加强,市政工程在各大城市中不断增多,在面临市政工程出现的同时,勘测任务也变得更为繁重,各种新型勘测技术也层出不穷,GPS-RTK测绘技术是一项应用比较广泛的技术,通过对GPSRTK测绘技术工作原理和特点进行分析,探究GPS-RTK测绘技术在市政勘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通过护国天王寺塔的平面、须弥座、塔檐、雕刻、塔心室等五个方面,分析天王寺塔不具有唐代古塔的基本特征,并把它与崇妙保圣坚牢塔、东岩山塔、三峰寺塔、龙山祝圣塔等福建沿海大型楼阁式石塔进行对比,从而推断出其应建造于北宋中期,代表了我国南方地区宋代楼阁式空心石塔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对于研究北宋时期的佛塔建筑、宗教文化、雕刻艺术和民风民俗等方面,具有宝贵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如今,全球科技水平都在处于高速发展时代,在当代地质勘查之中,许多先进科技都被投入到了使用之中,这使得当前地质勘查总体水平得到较大幅度的提升,这为国内经济建设打下了深厚基础。如今,地质勘测之中经常使用并且实用性较高的一种技术就是测绘技术。测绘技术还同时被应用到许多勘探工程之中,所以,伴随地质勘查期间测绘技术逐渐应用,再加上其本身不断普及以及更新,进而对国内地质勘查这一工程起到巨大推动作用。但是就当前地质勘探期间测绘技术实际应用情况来说,其还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本文主要对地质勘测期间测绘技术的具体应用以及其发展方向进行探索,希望可以对当前地质勘查期间所用的测绘技术发展的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18.
古塔抗震性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古塔抗震性能分析文立华,王尚文,刘洪兵(西北工业大学土木建筑系)一、前官陕西关中地区是我国古塔建筑比较集中的地区,其中不少是稀世珍宝,有很高的文物保护价值。这些古塔历经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饱经沧桑。为了加固和修复这些古塔,寻找一条古塔抗震分析的途径是...  相似文献   

19.
我国事业单位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城市勘测工作既有公益性,基础性的特点,也有社会化、市场化的要求。在勘测市场尚未完全建立的情况下.城市勘测单位的体制改革过程也将更加复杂。2003年原南京市测绘勘察研究院在南京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下进行了改制转企工作,作为首家改制的省会城市勘测院及城市勘测行业副理事长单位,其改制工作受到了全国城市勘测单位的关注和重视。本文是南京市测绘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侯兆泰董事长2004年6月在无锡召开的“城市勘测院院长工作座谈会”上的发言,较为详细介绍了南京院改制转企的过程和经验。一本刊将对已改制城市勘测单位的过程和经验进行后续报道,供城市勘测行业单位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20.
“城市楼阁”是中国城市历史风景 营建中具有重要标识性的公共景观符号之 一,蕴含着山水风景、礼制教化及社会价值 等多元建设机制。而当下忽视城市楼阁形成 机制的片段化、破碎化保护与建设,割裂了 其在城市历史风景中的文脉延续,是关系到 传统城市风景保护与重塑的紧迫问题。对 此,本文以《全宋文》中官方主导建设的251 个城市楼阁文记为对象,指出城市楼阁是宋 代城市风景建设的重要内容,并围绕楼阁营 建目标的词频统计,提取出礼制型、教化型 和观景型3类楼阁,分析了礼制择中、风水 形胜、城墙城门及园林附属4类楼阁空间布 局方式,从而理清了城市楼阁的空间布局和 内在形成机制的耦合关系,为城市历史风景 的保护与重塑提供基础性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