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是一个有机整体,三者相辅相成,辩证统一,其核心是讲政治。一、讲学习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就指出,实现现代化是一场深刻而伟大的革命,全党一定要善于学习,善于重新学习。这为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事业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在人类行将进入21世纪的关键时刻,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又号召全党讲学习,学习学习再学习。这是我们党永葆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讲学习就要解决学习态度、学习目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及学风问题。学习态度、学习目的是先导。党员干部必须以对党、对人民、对历史高度负责的态度来…  相似文献   

2.
秦洪良 《中华魂》2014,(11):9-11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推动全党学习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更好认识国情,更好认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势,更好认识历史发展规律,更加能动地推进各项工作。改革是我们党历史上一次伟大觉醒,也是我国一场广泛、深刻的社会革命。科学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从一九七九年起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对于这一转变的伟大意义,我们应当有充分的认识.把全党工作的中心放在哪里,是一个关系全局的路线问题和重大的理论问题.三十年来,我们在这个问题的处理上是有深刻教训的.经验证明,只有真正弄清楚把现代化建设放在首位的历史必然性,才能排除错误路线的干扰,坚定不移地奔向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伟大目标.  相似文献   

4.
关于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几点思考王忠信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全党全民在实践这一伟大理论的同时,对“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有了日渐深刻的认识。而且,在这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中,我们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随...  相似文献   

5.
党的七大作为一次胜利的大会、团结的大会载入了中国革命的史册,是党的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次代表大会。在七大通过的经过修改的《中国共产党党章》中,对党的指导思想作出了明确的规定,指明“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反对任何教条主义的或经验主义的偏向。”这反映了经过全党整风取得的伟大成果,使全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达到了空前的团结、统一和巩固。毛泽东作为一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的一位最杰出的代表…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六十二周年之际,《邓小平文选》公开出版了,这是一件有着重大意义的事情。因为《文选》主要收入了邓小平同志在粉碎“四人帮”以后至一九八二年九月这段时间内的重要讲话和谈话。而这一段时间,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时期。《文选》生动地反映了邓小平同志“在推动和指导全党进行拨乱反正、实现伟大历史转变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六十二周年之际,《邓小平文选》公开出版了,这是一件有着重大意义的事情。因为《文选》主要收入了邓小平同志在粉碎“四人帮”以后至一九八二年九月这段时间内的重要讲话和谈话,而这一段时间,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时期。《文选》生动地反映了邓小平同志“在推动和指导全党进行拨乱反正、实现伟大历史转变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十四年前,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主席亲笔题词,号召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向雷锋同志学习”。敬爱的周总理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是对毛主席伟大号召的深刻阐述和对雷锋精神的精辟概括,为我们向雷锋同志学习指明了方向。敬爱的朱德委员长也为雷锋题了词,要求我们“学习雷锋做毛主席的好战士”。毛主席的伟大号召和周总理、朱委员长的题词,极大地教育和鼓舞了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一个学习雷锋的伟大群众运动迅速掀起。雷锋同志的光辉事迹到处传颂。学雷锋精神,走雷锋道路,成了全国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共同誓言。好人好事大量涌现,助人为乐蔚然成风,千万个雷锋式的先进人物茁壮成长。这一运动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精神面貌和  相似文献   

9.
延安整风运动是一次普遍深刻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也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第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开展延安整风是由于党迫切需要正确总结历史经验,拨正前进的航向,也是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的需要。延安整风的重点是反对主观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延安整风运动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具有卓越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0.
贯穿于《共产党宣言》中的"人的解放"这一重大历史命题,以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最终实现全人类的彻底解放为最终目标和理想指引着全世界共产党人为之奋斗。马克思的人的发展思想内涵丰富深刻,精髓是主张人的全面发展是自由发展的前提,自由发展是全面发展的目的,自由发展是人的发展的最终目标,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重要历史时刻,认真解读研究《共产党宣言》中关于"人的解放"这一重大历史命题,全面分析和揭示马克思主义人的发展理论,对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一新的伟大历史工程,实现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飞跃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世情和国情发生的深刻变化对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保持党的先进性、巩固执政地位、带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就必须走在时代前列。这既是对全党的明确要求,又是对人民的庄严承诺。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从一九七九年起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这是具有伟大的历史性的战略转变。这一伟大战略决策,对于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对于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地改善和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对于进一步发展和巩固我国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逐步向共产主义过渡,都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3.
黄星清 《中华魂》2020,(3):15-19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如何全面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努力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使之成为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根本保证,这是摆在全党面前最迫切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14.
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的伟大时代。延安时期的全党思想大解放首先同毛泽东的名字连在一起。毛泽东不仅是延安时期全党思想解放的光辉典范,而且在延安时期向全党进行了深入的解放思想的理论教育,发动和领导了奠定中国革命胜利思想基础的伟大思想解放运动。  相似文献   

15.
<正>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这是一个伟大的历史转折。在新的历史时期,如果我们忽视了思想政治工作,就会贻误改革和四化建设的大业。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文选》是伟大历史转折时期的一部光辉的马克思主义著作.它深刻地反映了时代的精华,生动地体现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普遍真理在我国新的历史时期的继承和发展.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原理。伟大的时代必然要产生伟大的思想和理论,这种伟大的思想和理论反映了时代的精华,真理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文选》是我们党和国家在伟大历史转折时期的产物,它不仅是指导伟大历史转变的理论武器和实现伟大历史转变的光辉纪录,而且对我们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历史时期的工作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在小平同志的著作中,内容极其丰富,这里不仅有他作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为我们党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作出的独特贡献;而且有他在实现全党工作着重点转移,坚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文选》是我们党和国家在伟大历史转折时期的产物,它不仅是指导伟大历史转变的理论武器和实现伟大历史转变的光辉纪录,而且对我们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历史时期的工作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在小平同志的著作中,内容极其丰富,这里不仅有他作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为我们党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作出的独特贡献;而且有他在实现全党工作着重点转移,坚  相似文献   

19.
伟大建党精神是一个内涵丰富、意蕴深厚的精神体系。准确把握伟大建党精神,应当坚持以深邃的理论思考、宽广的历史视野以及对现实的深刻把握来理性认识其理论维度、历史维度和实践维度。从理论维度来看,伟大建党精神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质、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先进性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共同作用的结晶。从历史维度来看,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华民族“三个起来”历史进程的产物。从实践维度来看,伟大建党精神应当指引实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伟大”。科学认识伟大建党精神的三重维度,有助于我们明确这一精神“从哪里来”、“往哪里去”,进而推动这一精神的赓续传承。  相似文献   

20.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思想是一以贯之的。2012年,他提出"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他再次提出,全党"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2019年3月在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他全面系统地提出了要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的要求,体现了党中央对国内外形势的深刻把握,对安全问题的高度警觉,也反映出当前强化斗争意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