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一、前言人类与环境之间有着对立统一的关系。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环境科学就是研究人类与环境这一对矛盾的本质和内涵,研究其间的对立统一关系,掌握其发展规律,调控人类和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过程,探索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途径和办法,促使环境朝着造福于人类的方向发展的科学。环保软科学,主要研究监测、评价、预测、标准、模式、规划;环保硬科学,主要研究综合利用、开发无污染工艺和技术。环境科学的特点,主要有三个方面,即,学科上的多样性、空间上的广泛性、微观分析和宏观控制的紧密结合性。环境科学既研究环境  相似文献   

2.
<正> 环境科学是一门研究如阿综合解决环境问题的科学.作为学科体系来说,目前只处于不断完善,不断发展的阶段.人们为了解决社会发展过程中不断出现的环境问题,正在采用各学科领域的研究方法和认识方法,开展环境科学研究工作,为人类创造更加舒适的生活条件.在地球上,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人类对环境的作用力也在不断加大,这种作用主要体现在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活动上,使整个地球的环境达到了不能恢复的状态.为了解决这一矛盾,人们就要运用科学的手段弄清人类生存与环境之间存在的多种问题(称为公害).研究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这项工作的范围涉及了整个地球,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 一、什么是环境科学环境科学是以环境问题或公害问题为转机而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但其研究范围不单局限于研究公害对策,而是具有目标远大、发展前景广阔的科学.从不同角度看环境科学可有不同的定义,我认为可以把环境科学看作是人类生态学(Human Ecology).生态学通常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生物与环境间的相互关系就是作用与反作用关系(图1).然而,环境科学则以人类为主代替了以生物为主.如果环  相似文献   

4.
目前,地质工作为人类服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资源保证,二是资源的环境保护。后者的提出,使许多地质学家不得不跳出专门地质学的圈子,扩大自己的调查研究范围,从而承担起环境地质工作的繁重任务。由于环境地质工作的迅速开展,在国外产生了一门相应的科学,即环境地质学。它是地质学的一个分支,同时又是环境科学的组成部分。目前,对环境地质学还没有一致公认的定义。它出现于本世纪六十年代初期,主要研究地质作用、地球物质与人类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超前处理人类与其环境之间日益加剧的冲突,力求为使人类与其环境之间建立一种比较协调的关系而提供必要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正> 环境法学既是环境科学的一个分支,又是法律科学的组成部分。它是随着环境保护工作的迅速发展,随着其它环境科学的蓬勃兴起,随着法律科学服务于环保立法和司法的实际需要而出现的一门新兴学科。环境科学的研究对象是环境的质量及其保护与改善。它是独立的内容丰富而又领域  相似文献   

6.
什么是环境科学?意见颇多。这是因为环境科学是一门诞生不久的新学科,它还不很完整,还不很定型;同时,环境科学又是一门多学科的边缘科学,它的研究范围之广,综合性之强是其它学科所少见的;最后,也是重要的一点,就是环境科学是一门正在迅速发展中的学科,不仅专业研究机构不断建立,研究范围愈来愈广泛,其他学科也纷纷开展环境科学的研究,环境科学正在向一切重要科学领域渗透和扩展。基于上述原因,环境科学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也就是可以理解的了。环境科学的范围虽然极其广泛,但它的研究对象和任务主要是环绕“人与环境”这一课题展开的。就是揭示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探寻人类与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平衡  相似文献   

7.
一、环境科学的任务环境科学主要是研究人类生存的环境及环境对人类的影响。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十分密切,而各环境因素之间又是互相联系的,所以环境科学是研究人类生态系统的科学。在人类生存的空间内有各种生物和非生物因素,也就是环境因素。植物、动物、微生物等是生物  相似文献   

8.
叶文虎  张辉 《环境保护》2012,(22):34-36
环境科学的诞生与发展是催生人类文明演替的里程碑 20世纪最显著的特征是人类文明造就了无与伦比的精神和物质财富,但随之而来的则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人类在享用着工业文明带来的"乐果"同时,又不得不饱尝它所造成的"苦果". 环境与发展的关系是人类社会进步必须面对的永恒命题,可持续发展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核心问题,当环境科学以环境与发展的关系为研究对象时,环境科学就成为一个最新的、最具活力的综合学科.环境科学的研究范畴已经超越了传统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工程技术科学.  相似文献   

9.
<正> (一) 环境科学是由研究环境问题、进一步到研究人和环境相互关系的一门新兴科学。它是在人类长期认识和改造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在现代社会的环境保护实践与科学理论状况的矛盾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本世纪以来,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问题空前严重,并转化为举世瞩目的社会问题,因而当代社会的环境保护实践活动大规模开展起来,这就迫切要求相适应的科学理论予以指导。但是,既  相似文献   

10.
一、制订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基本情况与意义环境标准工作是研究在一定条件下,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应控制在某种限度的数量界限的问题,是科学的定量和管理环境的重要手段。土壤、空气、水是人类环境的基本要素,环境污染直接影响人类的健康。制订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研究是保护环境和关系到人民生活的一项重要的任务。土壤环境质量标准是环境质量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属于环境土壤学范畴,又涉及到环境卫生学领域。它体现了一个国家在  相似文献   

11.
环境问题与环境教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环境问题的实质,是人与自然的矛盾,解决环境问题.首先要提高人的环境意识,形成广泛的群众参与,自觉地 维护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相似文献   

12.
根据我国环境类和教育类学术期刊上刊登的环境教育文献的比重和内容的调查结果来看,不管是环境科学界,还是教育界对环境教育的重视程度与环境教育本身的重要性不成比例,环境教育研究的落后已成为制约我国环境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3.
人类社会步入二十一世纪,环境问题日益成为全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环境的日益恶化要求人类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建立和谐共生的关系体系。保护环境,保护自然,保护人类唯一的家园,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是保证当代人和未来人能否享有真正福利的基础,在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阶段,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规划环评的环境决策必须针对规划和环境规划潜在的环境纠纷开展.规划环评决策应考虑利益攸关方存在的主要矛盾,应坚持可持续性原则.避免潜在矛盾激化的措施是要认知各攸关方的差异.规划环评的决策过程应由环评的审批机关组织,由环评的评估机关具体负责实施.  相似文献   

15.
全球治理不仅意味着国家机构、政府间合作等正式的制度和组织制定和维持管理世界秩序的规则和规范,而且意味着从多国公司、跨国社会运动到众多的非政府组织的所有其他组织和压力团体都追求对跨国规则和权威体系产生影响的目标和对象。随着环境问题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增强,国家主权和政府间国际组织在应对全球环境危机中的局限性凸显,国际环境保护非政府组织(国际环保NGO)在解决全球环境问题的过程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已经成为解决全球环境问题的重要行为体。本文在综述国内外环保NGO发展现状和作用基础上,探讨如何形成有效机制体制,促使环保NGO有效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并提出以下政策建议,第一,正确认识和规范引进,充分发挥国际NGO的积极作用;第二,正确引导,积极培育,发挥国内NGO在社会经济中的第三部门作用。  相似文献   

16.
耿进 《环境导报》1997,(4):12-14
环境问题的国际化趋势是国际环境法发展的前提,而国家环境权与国际环境合作是国际环境法中不可或缺的两个部分。着重论述了国家环境权的概念和表现形式,国际环境合作的必然趋势以及二者结合的重要性和主要原则。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环境载荷与环境减压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王青  顾晓薇  郑友毅 《环境科学》2006,27(9):1916-1920
基于社会代谢的物质流核算和相关指标,构建了表征国家环境压力总量的本国环境载荷指标,并与经济总量结合得出环境效率指标,建立了指标的计算模型;对本国环境载荷进行了经济增长的反弹效应和效率提高的减量效应分解.对中国1990~2002年的本国环境载荷、环境效率和反弹与减量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经济的环境效率在研究期总体上以较高的速度增长,年均增长率为5.6%,表明本国环境压力实现了一定程度的相对减量;但这一时期经济增长的反弹效应比效率提高的减量效应大许多,导致环境载荷总量的较大幅度增加(年均增长率为3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环境破坏和污染问题愈演愈烈,全球环境恶化问题已对经济可持续发展形成阻碍作用,环境保护问题已提上全球人类长远发展进程中.环境保护工程作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环节之一,其最主要改革内容为环境监测和环境监理,因此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成为环境保护工作中的重要课题.本文分析了环境监测和环境监理之间的联系,探讨了环境监测对环境监理促进意义的问题,并提出了可行性建议和措施.只有环境监测和环境监理工作协同发展,才能使中国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取得长足进步.  相似文献   

19.
20.
阐述了环境监测工作对促进马龙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马龙监测站面临的问题等,提出了加强马龙环境监测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