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对500名广州妇女关于激素替代疗法态度的调查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了解广州妇女对激素替代疗法(HRT)的态度。方法 对500名妇女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记录她们对绝经症状以及激素替代疗法的认识和态度。结果 59%的妇女认为对绝经症状应该求医,41%发女取消极忍耐的态度,76.2%的人选择妇科就诊,19.8%的妇女选择内外科或精神科,仅有22.1%的妇女听产过HRT。绝经后妇女应用HRT的有5.9%,24.4%的人不知道HRT的益处,知道可以预防骨质疏松和心血管疾病的分别吸17.8%和10.8%,59.8%的人不知道HRT的,13\6%物人不知道在如科医生的指导下应用HRT,40.4%的不不知道何时开始应用HRT。结论 我们认为广州妇女的围绝经期保健意识不强,对HRT的了解很少,对HRT的利弊认识不足,有必要开展这方面的科普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广州妇女对更年期的认识,方法:对500例妇女进行了面对面的问卷调查,记录她们对更年期的认识和态度。结果:有96.2%的妇女听说更期这个名词,59.6%的妇女知道更年期定义,77.6%的妇女是通过大众媒介认识更年期的,仅有20.8%的人通过医务人员认识更年期,绝经后妇女在更年期31.4%有烦躁易恕和阴道干涩,27.1%有潮热出汗,41%对更年期症状采取忍耐的态度,59.0%认为应该求医,19.8%认为应该应诊内外科或精神科,有78.0%的妇女从未听说过激素替代治疗(HRT),绝经后妇女HRT使用率为5.9%,结论:广州妇女的绝经期知识较贫乏,对更年期的危害认识不足,应该加强更年期知识的科普教育。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阴道超声观察绝经后行激素替代疗法 (HRT)妇女子宫内膜形态变化中的价值。方法 :对 1 0 2例绝经后行HRT妇女进行定期 (每年 3次 )经阴道超声检查 ,观察其子宫内膜厚度与形态并加以分析。结果 :HRT治疗后 1a内子宫内膜≤ 5mm的 71人 (占 6 9.6 %) ,6mm~ 8mm的 2 0人 (占 1 9.6 %) ,>8mm的 1 1人 (占 1 0 .8%) ,其中 4例伴阴道少量出血 ,诊刮结果 2例为萎缩性内膜 ,2例为内膜部分腺体上皮增生 ;第二年子宫内膜≤ 5mm的 89人 (占 87.3%) ,6mm~ 8mm的 1 3人 (占 1 2 .7%)。结论 :阴道超声对了解绝经后行激素替代疗法妇女子宫内膜形态变化有重要临床价值。当子宫内膜厚度 >8mm时 ,需进行进一步检查。  相似文献   

4.
刘亚宁  郑颖  唐波 《实用医技杂志》2004,11(17):1682-1683
目的:探讨阴道超声观察绝经后行激素替代疗法(HRT)妇女子宫内膜形态变化中的价值.方法:对102例绝经后行HRT妇女进行定期(每年3次)经阴道超声检查,观察其子宫内膜厚度与形态并加以分析.结果:HRT治疗后1 a内子宫内膜≤5 mm的71人(占69.6%),6 mm~8 mm的20人(占19.6%),>8 mm的11人(占10.8%),其中4例伴阴道少量出血,诊刮结果2例为萎缩性内膜,2例为内膜部分腺体上皮增生;第二年子宫内膜≤5 mm的89人(占87.3%),6 mm~8 mm的13人(占12.7%).结论:阴道超声对了解绝经后行激素替代疗法妇女子宫内膜形态变化有重要临床价值.当子宫内膜厚度>8 mm时,需进行进一步检查.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减量雌孕激素替代疗法 (HRT)的阴道出血模式。【方法】自然绝经 1年以上妇女 30例 ,连续联合应用半量诺更宁 :1mg 17β 雌二醇 (E2 ) 0 5mg醋酸炔诺酮 (NETA) 2 4周 ,观察阴道出血时间、出血量、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odymassindex ,BMI)、子宫内膜厚度、用药后症状改善的时间。【结果】用药后阴道出血 10例 ,无阴道出血 2 0例。出血者多数表现为点滴状出血 ,随用药时间延长 ,出血率明显降低 ,在阴道出血的病例中 ,平均年龄 48岁 ,平均绝经年龄 44岁 ,与无阴道出血组比较有显著差异。使用半量HRT 2 4周后 ,BMI平均增加为 0 7kg/cm2 。用药 1个月后 ,严重的轰热、烦躁、多汗有缓解 ,2个月后Kupperman评分有显著差异。减量HRT对关节痛的缓解效果不明显。【结论】减量HRT能缓解低雌激素症状 ,出血率低 ,安全性高 ,临床上值得尝试用于年龄较大的绝经后老年妇女。  相似文献   

6.
由于全世界绝经妇女数量的增加,对妇女绝经期的跨种族/民族研究亦随之增加。国外对妇女绝经知识、态度及激素替代疗法(HRT)研究较多,且不同种族/民族间存在显著差异。国内此类研究较少,HRT知晓率和使用率低,主要原因是绝经知识缺乏,主治医生不推荐,害怕HRT的致癌风险以及对绝经和激素治疗的态度。应加强宣传、普及绝经知识,通过各种途径改善我国绝经期妇女健康状况,同时,要加强对少数民族绝经期妇女的研究,努力提高她们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郑小溪  寒冰 《国外医学情报》2004,25(3):45-45,35
美国心脏和雌激素/孕激素替代疗法研究(HERS)结果表明,尽管激素替代疗法(HRT)能够改善具有潮红症状的绝经后妇女的生活质量,但其对无绝经症状妇女的作用却是有害的。据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绝经后妇女甲状腺功能及肾上腺功能的变化,以及激素替代疗法(HRT)对甲状腺功能及肾上腺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绝经后妇女分为两组,HRT组30例,并以30例绝经后妇女作为对照,测定HRT前及12个月后tT3、tT4、fT3、fT4、TSH及肾上腺皮质醇节律。结果:绝经后妇女HRT前后血tT3、tT4、fT3、fT4、TSH及肾上腺皮质醇均无显著差异(P>0.05),且均属于正常范围内。结论:绝经后妇女甲状腺功能和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如性腺功能的变化明显,且HRT对其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9.
激素替代疗法(HRT)是对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妇女通过补充性激素,调整绝经过渡期紊乱的月经周期,缓解或根除绝经前后出现的症状,如心悸、发热、面颊潮红、生殖道萎缩干燥等症状,以提高生活质量的一种治疗方法。激素替代疗法从首次提出至今已有80多年了,期间人们对其争论不断,特别是2002年美国的一项研究一妇女健康行动(WHI)项目结果认为,HRT增加女性一些疾病的患病风险,使得医生和患者对使用HRT有极大的抵触和担忧。HRT使用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于心血管疾病、静脉血栓栓塞、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及卵巢癌等妇科肿瘤。随着研究的深入,对HRT的损益有了更为深入和客观的评价,现对围绝经期激素替代疗法近几年的进展情况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曹卫红  彭经纬  梁新国 《海南医学》2013,24(24):3679-3681
激素替代疗法(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HRT)作为围绝经期妇女生殖健康保健及激素相关疾病防治的一种方法,日益受到广大研究者的关注。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对激素替代疗法的安全性和危险性有了越来越深刻的认识。本文将激素替代疗法对治疗围绝经综合征的最新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孕妇接种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简称甲流)疫苗的意愿,为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提高孕妇接种率提供参考。方法在邯郸市选取两所出生医院,按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孕妇221人,问卷调查其对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疫苗(简称甲流疫苗)接种的认识及意愿。结果不同孕期、不同年龄段孕妇接种意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拒绝接种甲流疫苗的孕妇中76.2%的人担心疫苗的安全性。82%的孕妇知道有关甲流疫苗的信息,其对甲流疫苗的知识主要来自于电视(62.4%),通过医生介绍的仅为3%。结论孕妇拒绝接种甲流疫苗主要是担心疫苗的安全性,为提高孕妇的接种意愿和甲流疫苗的实际接种率,应加大对甲流疫苗安全性的宣传,并加强医生在医疗保健过程中对孕妇接种甲流疫苗的宣传。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广州市白云区石井街围绝经期妇女生殖健康现状,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妇女围绝经期保健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采用统一问卷和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石井街40~60岁的妇女为调查对象。结果在455例接受调查的妇女中,围绝经期症状发生率为68.1%,出现症状而就医者仅占29.7%,在未就医的218名妇女当中,有67.4%的人认为没有必要采取治疗和保健措施。结论石井街妇女围绝经期症状具有发生率高的特点,她们的保健意识薄弱,带来身心困扰并影响其生存质量。开展妇女围绝经期的全科医疗保健服务,对围绝经期症状进行综合防治,有利于提高本地区妇女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医疗机构自配消毒剂的现状和质量,探索科学合理的管理对策。方法到医疗机构现场了解配制消毒剂的品种,考察技术条件,查看配制场所设备和检测条件,查阅配制和检测的原始记录。结果有78.38%的医疗机构配制75%消毒酒精、0.5%聚维酮碘、2%戊二醛等7种用于皮肤粘膜和医疗器械的消毒剂。在配制消毒剂的医疗机构中有79%的单位无配制记录,90%的单位无质量检测记录,3%配制的消毒剂不符合质量标准。结论医疗机构配制医疗用消毒剂应纳入法制管理的轨道,卫生行政部门应采取科学合理的管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甘肃省农村地区已婚育龄妇女避孕知识状况及避孕方法知情选择的现状。方法采用封闭式问卷形式,对2006年4月1日-2007年3月31日已采取和拟采取长效可逆避孕方法对4154名已婚育龄妇女进行避孕节育、知情选择知识及对知情选择避孕方法态度、家庭中承担避孕责任的认识调查。结果甘肃省农村地区已婚育龄妇女中知道3种及以上避孕方法的人最多,占71.28%,知道3种及以上宫内节育器的占31.73%,37.29%的人知道知情选择,91.50%的人赞同知情选择避孕方法,76.65%的人认为在家庭中应由夫妻双方共同承担避孕节育的责任;不同文化程度对避孕知识和知情选择的知晓率不同、对知情选择的态度及家庭中主动承担避孕责任的认识也不同(P〈0.01);经单因素分析育龄妇女对知情选择避孕方法态度的影响因素有文化程度、经济水平、在家庭中认为谁应主动承担避孕节育的责任、是否知道避孕方法知情选择的概念(P〈0.05)。结论甘肃农村地区低文化程度、低收入的已婚育龄人群是计划生育避孕节育知情选择的弱势群体,她们对避孕知识和知情选择的掌握情况不容乐观。对知情选择避孕方法的态度和认识需要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5.
We surveyed a random sample of 200 general practitioners from the Sydney metropolitan area about their attitudes to and knowledge of screening mammography. General practitioners' knowledge about some aspects of screening mammography was found to be limited; only 25% of the sample knew that the risk of breast cancer increases with age and only 30% of the sample knew that the evidence for a reduction in mortality as a result of mammographic screening is weakest for women of less than 50 years of age. Ninety-five per cent of general practitioners were of the opinion that breast self-examination and clinical examination were important for asymptomatic women of more than 45 years of age compared with the 75% of respondents who viewed mammography in the same way. Scores on a scale that was constructed to measure attitudes to mammographic screening showed that 20% of general practitioners had a "very favourable" attitude, and that a further 67% of general practitioners had a "favourable" attitude. No general practitioners had a "very unfavourable" attitude. Eighty-four per cent of general practitioners indicated that they would recommend that their patients attend a free screening-mammography service. Willingness to recommend mammographic screening was predicted by a general practitioner's attitude score. The strongest component of this prediction was a belief that the benefits of screening mammography outweighed the radiation risks. General practitioners need to be supplied with correct information about target groups for screening, so that women in the appropriate age-groups are encouraged to attend screening programmes.  相似文献   

16.
17.
In 2002, when results of the Women's Health Initiative (WHI)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of 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 (HRT) showed an increased occurrence of breast cancer and thromboembolism, up to two-thirds of women taking HRT stopped the therapy, often without medical consultation. Recent analyses of the WHI data and other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s suggest that, although there are potential side effects and risks involved in taking HRT, these may be reduced by: using lower HRT doses; minimising or eliminating systemic progestogens; using non-oral routes in some women; and initiating HRT in symptomatic women near menopause. When HRT is initiated near menopause for symptom control, there may be additional benefits (reduced fracture and cardiovascular risk) that outweigh the risks (which are not significantly raised in women under age 60 years). Older women with continuing symptoms should not be denied HRT if their therapy and risks are assessed on an individual basis and each patient is aware of the risks.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保定地区医务人员对《慢性鼻-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认知情况。方法以问卷调查方式向保定地区30家医院150名医生发放问卷。结果调查问卷显示60%医生对《慢性鼻-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有正确而完整的认知,38%医生有部分认知,2%医生完全没有认知。结论医务人员虽然普遍对《慢性鼻-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有所了解,但是总体知晓率不甚理想,尤其是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使用的方法及药学原理知晓率低,应该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小剂量激素替代(HRT)治疗对绝经早期妇女生理、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选择绝经早期有明显症状和不同程度心理症状的病人40例。每天口服倍美力0.3mg及安宫黄体酮片2mg,同时口服钙剂6个月,于治疗前后分别填写临床症状调查表和心理症状自评量表(SCL-90),比较用药前后临床症状和SCL-90各项指标的变化,做相关性分析;通过B超监测其安全性。结果:小剂量HRT治疗前后比较临床症状和SCL-90各项指标均有显著差异(P<0.05,P<0.01)。临床症状与心理症状存在相关性(P<0.01)。在治疗过程中子宫内膜未见增生。结论:小剂量HRT能安全、有效改善绝经早期妇女生理、心理相关症状,明显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山东城市居民蚊媒防制知识态度行为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城市居民有关蚊媒防制知识、态度和行为,为今后更好的开展相关疾病健康教育及蚊媒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统一设计的调查问卷,本省内选择五个地区,每个区随机抽取300户居民家庭,每个家庭选一位18岁以上成人作为调查对象进行答卷。结果调查结果显示,居民对蚊媒传病知识方面有67.6%的被调查者知道疟疾是由蚊子传播,63.2%的居民知道雌蚊吸血,66.2%的居民能识别适合蚊子生长的环境。居民家庭及个人所采取的防护措施方面,有90.1%的居民家庭住房装有纱门纱窗,有54.6%的人认为居室内驱杀蚊虫最有效的是喷雾杀虫剂,54.8%的人愿意使用有芳香气味的杀虫剂。有19.19%的人认为悬挂蚊帐比较麻烦,夏季蚊帐内闷热,影响睡眠,超过半数(5z.3%)的人不愿使用涂抹在皮肤表面的驱避剂.居民对政府部门蚊媒防治措施方面,有91.2%的居民认为当地政府有必要采取统一的灭蚊措施。66.7%的人认为在本社区内消杀工作可以通过居民集资的做法是合理的,58.9%的居民认为每年每户家庭集资5元以下可以接受。结论城乡居民蚊媒防治知识偏低.卫生防疫部门与地方政府应重视开展蚊媒及其传播疾病的健康教育活动,在蚊媒防制工作中充分发挥群众的力量,以取得更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