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微藻具有含油量高、易于培养、单位面积产量大等优点,被视为新一代的、甚至是唯一能实现完全替代石化柴油的生物柴油原料。本文综述了微藻及国内外生物柴油的一些最新研究进展,并展望了微藻基因工程改造对微藻生物柴油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大众科技》2009,(1):2
两碗柴油火苗,一碗油色发黄,冒着烟雾;一碗油色发亮,静静地燃烧。前者是普通柴油,后者是用小草、山林果实、高油微藻和地沟油生产的生物柴油。这是近期内蒙古科技厅组织有关单位在包头稀土高新区现场观摩金骄集团年产10万吨生物柴油生产线试投产的一幕。这一我国首套生物柴油生产线试投产,标志着我国的生物柴油从高技术示范阶段进入了工业化生产阶段。  相似文献   

3.
生物柴油的制备方法主要有:直接混合使用、微乳法、热解法、化学法、生物酶法和工程微藻法。化学法的起步最早,但成本过高;生物酶法日益受到重视,但是如何降低反应成分对酶的毒性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工程微藻法是以富油的工程技术藻类为原料的生产方法,有专家称,这一技术大有发展前途。  相似文献   

4.
能源危机推动了生物柴油产业的发展,生产生物柴油的方法主要有:直接使用和混合法、微乳化法、热裂解、酯交换法。本文介绍我国生物柴油产业发展状况,当前生物柴油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初步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5.
生物柴油主要以植物油脂、动物油酯、废餐饮油等原料通过酯交换法来生产,但成本过高,且与其他产业竞争原料.将纤维素、半纤维素等糖化发酵培养高含油脂的酵母、霉菌、藻类可获得更多的生物柴油原料.如果能够大规模培养获得可以在湖泊,海洋生长的绿藻、螺旋藻,微藻、小球藻等,替代动植物油酯作为生物柴油的原料,将彻底解决人类的能源问题.各种海洋、湖泊高产油脂的藻类菌种筛选培养,油料树种的大面积种植,纤维素、半纤维素糖化后高产油脂的酵母,霉菌,藻类的发酵培养,均是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目前动植物油脂通过醇解酯交换法生产的脂肪酸甲酯为代表组分的生物柴油俗称为第一代生物柴油,有生产成本高、工艺过程复杂、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的缺点;又因动植物油脂资源少、价格高、制约了生物柴油的实际应用及产业化的发展。而第二代生物柴油研究的重点是扩大油脂资源和其他可利用资源的应用范围,根据原料的性质提出新的转化方法和提高油品品质的技术。冯善茂研发的"环保型提炼清洁液体燃料真空催化改质装置",解决了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7.
生物柴油是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具有良好的环保性能。发展生物柴油对于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等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生物柴油产业发展处于起步阶段,需要明确发展思路和政策:开展资源调查,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加强技术研发;培育持续稳定的市场需求,疏通销售渠道;制定生物柴油质量标准和生物柴油标准体系;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处理好国内几大石油公司之间及其与民营企业、其他国有企业以及外资企业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我国生物柴油经济效益和发展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柴油属于可再生的清洁燃料,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且生产技术成熟可靠,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本文分析了生物柴油的经济效益情况和经济效益影响因素,以及我国生物柴油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原料路线选择。生物柴油大规模推广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获得稳定而廉价的原料。以豆油等食用油为原料生产生物柴油不符合我国国情,还面临高成本和粮食安全问题。在荒地上种植麻风树等油料植物能够解决生物柴油大规模生产所需的原料问题,而且能够带领农民致富。本文还介绍了我国生物柴油项目和四川古杉集团等重要的生物柴油生产企业情况。  相似文献   

9.
夏龙刚在当前全球油价上涨及能源危机的背景下,生物柴油技术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据了解,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目前利用菊芋制取柴油技术已经取得了突破.  相似文献   

10.
餐厨废油是一种有潜力的生物柴油生产原料,利用餐厨废油合成生物柴油可有效降低生物柴油的原料成本。文章介绍了餐饮废油为原料合成的生物柴油可能含有的杂质,分类综述了这类生物柴油分离纯化技术的研究进展和专利情况,并展望了潜在的工作方向,为利用餐厨废弃油脂制备生物柴油技术的探索和进一步开发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生物柴油产业发展与植物油供求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柴油是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其所利用的原料资源归纳起来主要有植物油脂、各种废油和动物油脂,而植物油是目前世界上制取生物柴油的最主要原料。随世界石油价格上升,包括欧盟、美国及中国等国家在内的世界生物柴油生产能力和生产量的大幅度增加。国际石油价格的大幅度上涨,生物柴油产业快速发展,致使CBOT豆油价格持续上升,而且面临继续上升的巨大压力。我国植物油供给严重不足,直接和间接进口植物油占中国植物油总供给量的比例已达到56%,生物柴油产业发展所需的大量植物油只能依赖直接大量进口,这将进一步加剧世界植物油市场的供求紧张局面;受世界植物油价格的上升,增加了生物柴油生产成本,使生物柴油产业投资面临风险。为此应根据我国农业资源特点,制定长远的生物柴油发展战略、努力实现生物柴油原料多样化,并合理引导生物柴油行业投资,以实现中国生物柴油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餐厨废油(Waste cooking oils,WCO)是一种有潜力的生物柴油生产原料。这种资源化利用餐厨废油的途径不仅有效降低了生物柴油的原料成本,还可缓解生物柴油原料与粮争地的矛盾。但用餐厨废弃油中游离脂肪酸、水分和其他杂质含量高,对生物柴油的产率有明显负面影响。文章介绍了近几年以餐厨废油作为生物柴油原料的研究概况,分析了催化法和非催化法的特点和研究发展趋势,分类介绍了所用的催化剂,为利用餐厨废弃油脂制备生物柴油技术的探索和进一步开发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夏龙刚在当前全球油价上涨及能源危机的背景下,生物柴油技术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据了解,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目前利用菊芋制取柴油技术已经取得了突破。课题组专家正在寻找更为经济、便捷的转化过程和方法,以求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实现产业化。  相似文献   

14.
生物柴油是良好的石化柴油替代品,是一种较为洁净的合成油。其具有原料来源广泛、提取方式容易、成本低,良好的环保性、安全性和通用性等优点,因此在环保日益重要的今天,生物柴油的研究、发展及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就我国而言,生物柴油是我国新能源开发的重点项目之一,生物柴油行业在我国也已经取得了初步的发展。本文主要对生物柴油的研究意义和原料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中国产业部门碳足迹流追踪分析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曹淑艳  谢高地 《资源科学》2010,32(11):2046-2052
研究利用投入产出技术综合分析了2007年中国52个产业部门碳足迹的流动情况。该年中国产业部门完全碳足迹为71.0亿tCO2,其中直接碳足迹与间接碳足迹分别为52.5亿与18.5亿tCO2;支持本国终端消费发生的碳足迹为47.0亿tCO2,支持出口发生的碳足迹为24.0亿tCO2。在国际贸易中,中国碳足迹是赤字的,赤字幅度达5.5亿tCO2,占本国源碳足迹总量的10.5%。产业部门之间的碳足迹流动非常活跃,82.3%的完全碳足迹发生了产业部门再分配。间接碳足迹流活跃组(B1组)与直接碳足迹流活跃组(B2组)的产业部门是中国碳足迹流动的主体部门,也是碳足迹管理的核心对象。B1组部门的间接碳足迹是其直接碳足迹的12.6倍,在贸易中是碳足迹盈余的,盈余量合计为31.9亿tCO2。B2组部门的直接能耗碳足迹高居全国前10位,合计为39.5亿tCO2,其中89.9%的碳足迹转移到其他部门终端产品之中。从碳足迹的性质上,B1组部门属于实质高碳型部门,碳足迹管理应走"减物质化"的道路;B2组中有一半部门属于表观高碳型部门,碳足迹管理应以提高能源效为核心,另一半部门属于实质高碳与表观高碳并存型的部门,碳足迹管理应走"减物质化"与提高能效率并重的道路。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云南省具备的资源条件和产业技术基础,提出云南新能源产业适宜发展的方向是太阳能光伏发电与光热利用、风光互补高海拔风电、生物柴油、燃料乙醇和集中式沼气发电。  相似文献   

17.
本文构建了能源消费的生态与环境压力指数评价方法,对北京全市及各主体功能区能源消费的生态与环境压力进行定量评估。评估结果表明,北京市2005-2010年的生态与环境压力指数从32.2上升为33.4,生态与环境压力仍处于不断加大阶段,其中能源消费的生态足迹和PM2.5排放对生态与环境压力指数上升的贡献较大。各主体功能区之间能源消耗的生态环境压力差异较大,生态与环境压力从核心区向外快速递减,2010年首都功能核心区的生态与环境压力指数为3 983.48,分别是城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以及生态涵养发展区的12、91和1 062倍,除生态涵养发展区外,其他三大功能区的生态压力均占生态与环境综合压力的90%以上,生态压力突出。此外,在2005-2010年期间,除生态涵养发展区能耗的生态与环境压力略有降低外。首都功能核心区、城市功能拓展区和城市发展新区能耗的生态与环境压力均呈现增大趋势,分别增大了25%,7%和22%。  相似文献   

18.
我国生物柴油研究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冬霞  徐丽萍 《中国科技信息》2011,(18):40+47-40,47
生物柴油的发展不仅有利于解决能源问题,而且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在利用石油替代燃料中具有重要地位。本文综述了生物柴油的优势、原料来源和生产工艺,分析了我国生物柴油的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9.
生物柴油(Biodiesel),即脂肪酸甲酯,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大气污染控制新技术,采用生物柴油为燃料可对机动车的尾气排放进行有效地控制,生物柴油的应用可以减少人类对矿物能源的依赖,缓解日益增长的能源危机,并且可以大大减少对大气环境造成的污染,是新兴的可再生能源。发展生物柴油具有深远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柴油作为一种重要的石油炼制产品,在各国燃料结构中占有较高的份额,已成为重要的动力燃料。本文以棉籽油、棕榈油为研究对象,采用酯交换工艺对制备生物柴油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并对生物柴油的使用进行了拓展。结果表明,在常压下,以碱为催化剂时,催化剂浓度、反应物摩尔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收率有明显影响。其中,反应物摩尔比,反应时间对收率的影响最大,在优化工艺的条件下,棉籽油的收率最高达94.6%,棕榈油的收率达97%。  相似文献   

20.
能源短缺、温室效应和环境污染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开发可再生新能源已成为各国的当务之急.我国目前在建的生物柴油产能高达300万吨/年,但产能利用率不足10%,行业发展遇到瓶颈.通过国际合作解决生物柴油产业的瓶颈问题,促进该产业发展,对缓解能源危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具有重大意义.另一方面,我国土壤环境污染态势相当严峻,土壤污染植物修复作为一种廉价的绿色治理技术,目前已在国内外取得较大的研究进展,先后找到了几十种超富集植物.但这些超富集植物大多为草本,种植的经济价值不高,因而植物修复污染土壤技术至今难以获得大面积应用.选育修复污染土壤的油料作物,用以生产生物柴油,并解决土壤植物修复领域的关键问题,促进土壤植物修复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对解决土壤污染及能源短缺等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