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在用起重机金属磁记忆检测的信号特征及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金属磁记忆检测方法对在役的双梁桥式起重机轨道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表明,起重机轨道的磁记忆信号异常部位多数呈现对称分布,并与起重机工作时轨道的受力点相吻合;而轨道上出现的不对称磁记忆异常信号,是轨道自有应力集中或材料损伤所造成的,这些部位应该成为以后的监测重点。  相似文献   

2.
敲击检测技术在某雷达天线罩在役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了敲击检测技术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应用敲击方法对某雷达天线罩试样及在役制件进行了检测试验,研究敲击检测技术对该雷达天线罩的在役检测能力。结果表明,敲击检测方法能够有效检测出该种结构雷达天线罩中φ25 mm以上的脱粘缺陷,满足其在役检测要求。仪器敲击法与小锤敲击法检测能力相当,但在操作方式和抵抗环境噪声干扰等方面各有优劣。研究结果为雷达天线罩的在役检测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应用干耦合超声检测方法对某火箭发动机喷管进行了在役检测试验,验证了干耦合超声检测技术对该火箭发动机喷管的在役检测能力。结果表明,干耦合超声检测方法能够有效地检测出该型号发动机喷管中20 mm以上的脱粘缺陷,满足在役检测要求。自动与手动,两种检测方法的检测能力相当,但在操作方式和工作效率等方面各有优劣。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炼钢厂钢水RH真空处理系统的改造情况.通过增设一台钢水包运输车,钢水包与维修台车的运行轨道相互交叉布置等措施,RH处理钢水能力得到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5.
《铸造技术》2009,30(1)
2008年9月,大连重工·起重集团公司为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公司制造的480吨铸造起重机完成厂内调试,具备用户进厂验收条件并开始发运。这是国内吨位最大、技术最先进的铸造起重机,该起重机的制造完成为重工·起重进入超大型铸造起重机市场奠定基础。至此,重工·起重已拥有全部系列起重机制造能力。  相似文献   

6.
高压管汇件的在役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定期对高压管汇件进行在役检测对保证其安全使用具有重要意义。针对高压管汇件的常见缺陷,阐述了高压管汇件的外观检验、磁记忆应力集中检测、超声波检测、磁粉检测以及静水压试验等方法的检测内容、注意事项及方法。对近年来的检测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总结出高压管汇件的常见不合格检测项目。  相似文献   

7.
宝钢炼钢厂在300t钢包内安装单绕组传感器,成功地将渣—钢混流起始时刻检测出来,开发出与已有检测原理迥然不同的下渣检测系统,其试运行达到了节约钢水、提高钢水纯洁度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密封容器在长期放置或运行过程中,受环境湿度、介质、压力及载荷等因素影响多会产生腐蚀、应力腐蚀裂纹、疲劳开裂等缺陷。针对在役焊接密封容器的结构不可拆卸、无法开罐和加载的特点及检测要求,提出综合应用涡流、超声、电磁超声、金属磁记忆检测等技术对容器焊缝等重点部位进行定期、在线检测,制定了初步检测方案。  相似文献   

9.
核电站在役检查是核电站安全运行的重要保证手段之一,核安全法规和导则对核电站核安全设备的役前和在役检查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介绍了压水堆核电站在役检查用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历程、相应的在役检查标准和规范的使用状况。总结了当前国内外核电站在役检查技术能力验证的实施现状,对我国自主开展核电站在役检查和能力验证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压力容器是工业生产中常用的特种设备,其内部常常存储高温、高压或腐蚀性介质,长期使用将会产生损伤而导致事故发生,从而需要对在役压力容器进行定期检测。超声检测因其技术优势,广泛应用于压力容器检测,可检测压力容器内部损伤,操作方便快捷、响应快速。总结了在役压力容器的3个主要损伤因素,即腐蚀损伤、焊缝缺陷和泄漏损伤。在分析损伤机理的基础上,综述了使用常规超声检测技术、超声相控阵检测技术和超声衍射时差法检测技术对在役压力容器进行检测,可准确检测损伤,避免造成安全事故。  相似文献   

11.
阵列涡流无损检测技术的研究及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磊 《无损探伤》2009,33(2):19-22
介绍了阵列涡流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并对一种应用于管材检测的阵列涡流探头的工作过程做了详细论述,通过实际应用证明该技术在管道在役检测、飞机及发动机复杂形状零件检测、焊缝检测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为了促进国家管道管网定期检测管理水平现代化、法制化,必须大力研究开发可靠、先进、实用的国产化技术与设备。本文综述了在役管网无损检测技术,简介了我国参加联合国在役管道无损检测联合研究项目中,研究开发的切线照相图像处理法、γ射线扫描数字图像法检测包覆管道壁厚和结垢层、射线实时透视图像法检测包覆下管壁腐蚀、新技术进展和今后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在役超高压水晶釜的超声波检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张志超 《无损检测》2000,22(6):272-275
超高压水晶釜是在高温下工作的压力容器 ,笔者对近 2 0起水晶釜爆裂事故进行了分析 ,认为在役水晶釜检验的重点应是釜体的超声波检验及鼓胀变形的监测 ,超声波检验的重点是尽早发现釜体内壁裂纹。本文就在役超高压水晶釜的超声波检测及自制试块作一介绍。1 水晶釜基本参数、特点及超声检测要点1 .1 基本参数超高压水晶釜设计压力为 1 50~ 1 60 MPa,工作压力 1 37~ 1 47MPa,设计温度 4 0 0℃ ,工作温度<4 0 0℃ ,内径 2 4 0~ 2 80 mm,厚度 79~ 1 1 9mm,高度 50 0 0 mm,主体材质为 PCr Ni3Mo VA( 70 8)。1 .2 特点超高压水晶釜的…  相似文献   

14.
李建成 《无损检测》2001,23(12):541-541,544
起重机吊钩长期使用而不进行定期检查 ,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 ,吊钩断裂造成人员伤亡事故时有发生 ,因此 ,对在役吊钩的检验被越来越多企业所重视。以下简要介绍在役吊钩的磁粉探伤。1 吊钩中存在的主要缺陷吊钩在制造及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缺陷主要有原材料不良及锻造工艺不当产生的缺陷、消除锻造应力的热处理过程中产生的缺陷以及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疲劳裂纹。2 在役吊钩的检验重点———疲劳裂纹疲劳裂纹因其危害程度大可直接造成吊钩断裂。它可以由工件内部的缺陷扩展形成 ,但大多数情况下 ,工件表面应力集中的部位 (如沟、槽等 )在交变应…  相似文献   

15.
《连铸》2015,(3):13
<正>2015年5月19日上午,炼钢总厂三炼钢1号连铸机成功连续浇铸100炉钢水,创该厂投产以来最高单机连浇纪录。2015年以来,三炼钢积极落实公司及总厂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战略部署,注重在提升全厂整体生产能力上下功夫,出台完善系列管理制度和规定,有力促进生产计划、设备检修维护等全方位的能力提升。抓好前期准备工作,稳步协调部署,克服铁水硫含量高等不利因素,为连铸提供合格钢水;调整铸机精度,保证连铸  相似文献   

16.
AP1000核电机组汽轮机轴瓦具有直径大,巴氏合金层与瓦体结合强度要求高的特点,采用静态浇铸工艺、燕尾槽结构,其燕尾槽部位易产生脱壳、气孔等缺陷。目前国内尚无适合轴瓦的超声检测规程,三菱(MHI)轴瓦验收准则中采用碳钢试块的灵敏度调整方法,简单方便,具有足够的探伤灵敏度;而且不需要专门试块,对在役轴瓦的超声检测很有实用价值,也为国内其他机组的轴瓦超声检测提供了一种思路。对于目前AP1000核电机组的在役轴瓦超声检测,考虑到与设计的一致性及可行性,应采用MHI轴瓦检测标准进行超声检测。  相似文献   

17.
在役大型储罐壁板无损检测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鹏  黄松岭  赵伟 《无损检测》2009,31(5):377-380
综述了应用于在役大型储罐壁板检测的主要无损检测方法,包括声发射法、超声法和磁粉法等常规方法,以及漏磁法、射线法、红外法和磁记忆法等。介绍了各种方法的工程应用情况。通过分析比较各方法的优缺点可知,综合应用多种无损检测方法来对在役大型储罐壁板进行全面检测是保障罐壁质量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8.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锅炉水冷壁存在腐蚀凹坑、磨损减薄和疲劳裂纹等缺陷。文章阐述了采用远场涡流技术检测在役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锅炉水冷壁的适用性与优点,结合Ferroscope308远场涡流管线内外壁检测系统,介绍了垃圾发电锅炉水冷壁远场涡流检测的工艺要点与实例。最后总结了远场涡流检测技术应用于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锅炉水冷壁检测时,具有数据可靠性高、工作效率高和使用方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汽车起重机伸缩臂抖动故障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简单介绍汽车起重机起重臂的组成及原理,在此基础上分析起重臂工作状态中经常发生的抖动现象的原因,提出了故障排除和故障检查的一般方法,可保证工程的正常运行、减少经济损失,亦为起重机维修人员或售后服务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石油、天然气等化工行业中,储罐经过长时间运行后,储罐的底板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腐蚀变薄甚至穿孔,严重危害生产安全。采用so模态的高频超声导波对模拟储罐边缘板人工试块进行检测,得出不同条件对高频导波检测能力的影响。在实际检测中,成功采用高频导波对储罐边缘进行快速大面积在役检测并发现储罐边缘板的腐蚀缺陷。通过人工试块对比试验和现场在役检测,验证了高频导波对储罐边缘板腐蚀检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