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河流重金属污染底泥的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我国部分河流底泥的重金属污染现状,综述了国内外关于底泥重金属处理研究进展和成果,并详细阐述了重金属去除的生物修复法.同时,结合重金属污染因子去除效率、处理成本以及环境安全性等问题,笔者提出生物修复法是一种具有潜在应用前景的方法,今后的深入研究可能为河流底泥重金属的处理和后续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内梅罗指数和地质累积指数广泛应用于土壤、沉积物等环境介质中的重金属污染评价,选择金矿开发区土壤中Hg、Pb、Cu、Cd、Zn 5种重金属,对比了两种方法的评价结果,统计分析各个样品的综合污染程度,区分不同方法评价的差异,并提出了形成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在湘江长株潭段共采集了6个底泥样品,监测了Cu、Pb、Zn、Cd、Ni、Cr、As、Hg8种重金属元素,采用地积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湘江长株潭段底泥重金属污染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湘江长株潭段底泥受重金属污染较严重,各种重金属的污染程度由强至弱依次为Cd>Zn>Cu>Pb=Ni>Hg>As=Cr;金属污染物对湘江长株潭段构成的潜在生态危害由强至弱依次为Cd>Hg>Pd>Cu>Zn>As>Cr,其中Cd的影响占主导地位.对于评价效果,地积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所反映的情况有所差异,原因主要是参比体系及参比值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双桥河流域农田土壤重金属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娟  徐友宁  钱会  何克 《黄金》2008,29(3):46-50
金矿石的开采及选冶生产会将矿石中的重金属释放到环境中,对环境造成污染。为了研究金矿石开采及选冶生产对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在研究区域采集不同地貌单元的土壤样品,分析测定其重金属含量;通过与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比较,以及与邻区土壤样品分析测定结果对照,结果表明,不同地貌单元农田土壤中汞污染最严重,超标倍数平均值为1.29,是各地貌单元的主要污染物;山前冲洪积斜塬区、河流冲洪积阶地区及黄土沟壑台塬区土壤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分别为1.98,1.53,1.59,达到轻度污染;土壤综合累积污染指数分别为23.57,18.66,19.56,达到极严重累计污染。研究结果说明,人类矿业活动对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值得重视,土壤中重金属污染与矿业活动频繁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5.
2010年5月对郭村水库水体重金属含量进行研究,并应用均值综合污染指数法对研究区域重金属污染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Cr、Ni、Cu、Zn、Pb、Cd平均含量分别为0.103、O.046、0.340、0.152、O.087、O.008 mg/L.重金属超标倍数以Cu最大,为32.99倍,Pb次之,为1.24倍,cr、Ni、Zn、Cd超标倍数均不超过l.重金属超标率表现为Cu、zn最大,分别为100%、90%;Cd、Cr、Ni、Pb超标率相对较小,分别为40%、30%、30%、30%.对污染分担率进行统计,发现Cu为主要污染元素.应用均值型综合污染指数法对重金属污染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郭村水库属于重度污染水平.  相似文献   

6.
李庚飞  王剑影 《黄金》2012,(8):50-52
以潼关县某金矿排水沟附近土壤为研究对象,对土壤中Ni、Ti和Co等7种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评价与分析,以期为金矿周围土壤污染的人工生态修复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矿区附近土壤中Co均已达到极严重污染水平,单项污染指数平均值为22.59,最大值超过评价标准的50.59倍;Cr、Ni、Sr污染相对较轻,但其平均值也已达轻度或中度污染水平;Rb、Ti、Zr在矿区内暂无污染。相关性分析表明,Cr-Ni-Co之间有较高的相关性,它们可能有相近或相同的污染源。  相似文献   

7.
采用分层采样法采集龙江河近岸44个沉积物样品,研究其重金属含量特征及污染情况。结果表明:沉积物中,w(As)、w(Cd)、w(Pb)、w(Zn)、w(Cu)平均值分别为28.32、4.62、60.89、198.30和22.13 mg/kg,均不同程度高于背景值;地累积指数法分析结果表明,沉积物主要受到Cd、Pb、Zn的污染,其中Cd污染最严重;表层沉积物中,Cd、Pb、Zn的I_(geo)均大于0,表层以下均有一些深度重金属I_(geo)较表层高;各采样点综合潜在风险指数平均值在390.19~857.31之间,属于强至极强潜在生态风险级别,Cd贡献率为91.16%~95.34%。综上表明,沉积物主要受到Cd、Pb、Zn,特别是Cd的污染,表层以下一些深度污染更严重。评价结果对该流域及下游水环境的污染治理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以郴州废弃矿区土壤为研究对象,对矿区所采集的12个土壤样品进行重金属含量调查及综合污染程度分析,并采用地累积指数法对重金属污染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土样中重金属Pb、Zn、Cd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 149.36 mg/kg、3 848.75 mg/kg、26.74 mg/kg.Zn和Cd达到极严重污染程度,Pb达到强污染严重水平.采用BCR连续提取法对土壤中Pb、Zn、Cd三种重金属元素的形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Pb主要以可还原态存在,Zn主要以残渣态存在,Cd主要以弱酸提取态存在.  相似文献   

9.
10.
矿山开发重金属污染的评价与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重金属污染是矿产资源开发引起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本文对国内外采矿活动引起的矿山水土重金属污染和评价方法研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各级政府和矿山管理部门提供警示,从而制定政策法规、实施监督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
采集了河道沉积物样品,测定了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有效态,并采用TCLP法测定了Cd、Pb和Zn的含量,同时开展了生态环境风险评价。结果表明,根据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的分级标准,该河段沉积物中Cd超标率为60%,Zn的超标率为20%,Pb的含量都在安全值范围内。沉积物中三种重金属的均为低风险。TCLP提取沉积物中Cd、Pb和Zn含量,与国际标准值对比发现,沉积物中上下游的两个样品Cd含量大于国际标准值;所有沉积物样品中的Pb、Zn的含量均大于国际标准值。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结果表明,调查区域河段的沉积物为重度污染。根据有效态和TCLP提取的重金属含量评价结果表明,两种评价方法存在一些差异,但综合两种评价结果,该河流流域确实存在污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12.
结合A 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生物淋滤与类芬顿反应以高效除去污染底泥中重金属.研究了15d生物淋滤周期中pH值和ORP的变化,以及重金属Cu,Zn,Pb和Cd的去除情况.经过2d生物淋滤处理后,反应体系pH值下降到2.5左右,此时向体系中加入5种不同剂量的H2O2(1 g/L,3 g/L,5 g/L,7 g/L,9 g/L),反应3h完成类芬顿反应.结果表明,生物淋滤过程中pH值呈现下降趋势,从5.0降低到2.0左右,并维持在2.0附近波动.ORP从250 mV上升到700 mV附近,然后保持在700 mV左右.污染底泥经过15d生物淋滤后,重金属去除率分别为:Cu为52.1%,Zn为65.8%,Pb为42.5%,Cd为83.25%.然而2d生物淋滤加3h类芬顿反应的最大金属去除率达到:Cu为59.8%,Zn为70.0%,Pb为52.7%和Cd为85.3%.实验表明该方法可以提高重金属的去除率,并大大缩短反应时间,从而提供了一种相对高效的去除底泥中重金属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重金属是土壤和水系沉积物环境监测的重要指标,由于土壤和水系沉积物样品基体复杂,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测定其中重金属元素,合理地优化测定条件对提高分析方法的准确度非常关键。以粉末压片法制样,建立了XRF测定土壤和水系沉积物等环境样品中As、Cd、Co、Cr、Cu、Mn、Mo、Ni、Pb、Sb、Sn、V、Zn等13种重金属元素的分析方法。选用31件一级土壤、水系沉积物和岩石成分分析标准物质拟合校准曲线,探讨了各元素的测定条件,以及谱线重叠干扰和基体效应校正等问题,提出了提高As、Cd、Co、Mo、Ni、Sb、Sn等痕量重金属元素分析准确度的具体措施。选用重金属含量水平不同的2件土壤样品考察分析方法的精密度,对含量10mg/kg以上的元素,其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0.47%~5.3%(日内,n=12)和0.83%~6.3%(日间,n=12)。方法的检出限在0.39~5.1mg/kg之间。选用4件土壤和水系沉积物标准物质评估方法的正确度,重金属元素的测量结果与认定值一致。建立的分析方法检出限、精密度和正确度满足土壤和水系沉积物环境监测分析的技术要求。与标准方法相比,建立的分析方法增加了Cd、Sb、Sn等3个重金属元素,拓宽了痕量元素的分析范围。  相似文献   

14.
The influences of some heavy metals i.e. of mercury, zinc, copper, manganese, nickel and cobalt on metabolic activity and functional states of human neutrophils were presented. Simultaneously the pathomechanisms of the observed disturbances were described.  相似文献   

15.
16.
本研究以位于我国东北典型铜镍矿区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尾矿重金属溶出特性分析,通过静态浸出实验研究尾矿粒径和固液比对尾矿中镍(Ni)释放浓度及溶液pH的影响;并研究模拟酸雨条件下尾矿中Ni和铜(Cu)的溶解释放规律;此外,也分析了微生物对尾矿中重金属的溶出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初始pH=7. 0的浸出液中,尾矿中的Ni在第1天就释放得较为完全,其质量浓度达到0. 85~1. 73 mg/L。减小尾矿粒径会增加Ni释放量,固液比过高会减小Ni的浸出;模拟酸雨(pH=4. 0和6. 0)条件下,淋溶液pH值相对较稳定,说明尾矿的缓冲能力较强,低pH条件利于Ni和Cu的溶出.静态浸出和动态淋溶实验初期,Ni的质量浓度基本高于《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Ni排放限值(1. 0 mg/L),说明铜镍尾矿具有污染水环境的风险.微生物溶出试验结果表明:35 d后Ni和Cu浸出率达到了38. 4%和32. 7%,较酸浸条件下分别提高了74. 5%和28. 7%,说明微生物作用会加剧重金属Ni和Cu的释放,从而增加其环境风险.  相似文献   

17.
我国快速发展的工业化及城市化背景下,土壤环境问题尤其是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已成为环境科学领域的首要问题。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能对土壤重金属的含量快速、有效地展开测定,有利于土壤环境质量的进一步提升。本文就表层土壤重金属含量的测定方法展开研究,期望能够完善环境治理工作。  相似文献   

18.
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严峻,对于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治理已成为环境保护方面的一个热点.当前土壤重金属污染处理方法有物理、化学、生物方法.其中物理、化学方法成本高,且容易造成二次污染;而微生物方法以其低成本,且微生物因其种类多且易得而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利用微生物的溶解作用能够淋滤出污染土壤中的结合态重金属离子;利用微生物的氧化还原作用能够改变重金属离子的价态,使其毒性降低;利用微生物的固定作用能够降低重金属的迁移性;利用菌根联合作用能够对重金属污染进行联合治理修复.文中介绍了微生物对重金属的溶解、氧化还原、固定以及菌根联合作用的机理,并指出了这一领域日后的研究方向,希望能对日后这方面的相关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