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前我国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竖向构件的连接以钢筋套筒灌浆技术为主,而此种连接方式属于隐蔽工程,其施工质量的检测决定着连接质量的评价。因此,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目前常用的套筒灌浆施工质量检测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优缺点,并从决定套筒灌浆质量的灌浆料密实度、锚固长度、钢筋偏位等方面出发,提出套筒灌浆施工技术的质量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2.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工程中的钢筋套筒灌浆施工应用广泛,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受力构件连接的可靠性。结合工程实际,对套筒灌浆施工控制措施中的施工面准备、灌浆料制备与测定、灌浆控制与量测记录进行分析,总结了推进灌浆施工标准化的意义;同时,对灌浆料充盈度检测方法进行介绍,重点介绍了灌浆料用量估算法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3.
装配式竖向构件安装施工中,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是影响连接质量的最为关键的技术,直接关系到剪力墙板的安装质量。灌浆作业是不可逆的工序,必须一次成型,无法返工重来。文章通过对钢筋套筒灌浆连接高位补浆技术的应用进行研究,发现该技术可以提高套筒内部灌浆料的饱满度及密实度,使钢筋套筒灌浆连接的质量得到有效保证。  相似文献   

4.
任星权 《砖瓦》2023,(9):156-158
为了推广装配式建筑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对钢筋套筒灌浆施工工艺流程及施工要点进行了归纳,认为应从材料检验、分仓施工、灌浆料配制和灌浆施工四个方面加强对灌浆施工的质量控制,最后对施工中出现漏浆、不出浆、灌浆料不密实、钢筋锚固长度不够和灌浆料强度不足等质量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5.
《工程质量》2021,39(4)
针对装配式结构工程中钢筋套筒灌浆连接的重要性,建议工程建设各方应重视影响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施工质量的钢筋套筒、灌浆料、钢筋的有效锚固长度、灌浆密实饱满程度等因素,加强事前、事中控制,确保装配式结构工程的结构安全。  相似文献   

6.
寇建平 《砖瓦》2021,(2):48-48,50
以某宾馆建设项目为例,介绍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工程中竖向构件连接、横向构件连接、水平构件连接、灌浆料配置和使用等钢筋套筒灌浆施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质量控制问题,进而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与同行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7.
汤静  范鹤滨  李衡  叶文启 《建筑施工》2020,42(4):610-612
在装配式建筑中,预制剪力墙的竖向钢筋大多采用套筒灌浆连接,套筒灌浆连接的效果取决于钢筋锚固长度、钢筋偏位和灌浆料的密实度。结合工程实际,采用破损法对在建工程的灌浆套筒进行抽样实体检测,真实获取灌浆套筒的连接效果参数,进而分析总结套筒灌浆的关键控制要点,从而提出相应的施工建议,以保证连接质量。  相似文献   

8.
钢筋套筒灌浆连接的施工质量是影响预制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可靠度的最关键因素。为了研究环境温度以及养护龄期对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施工质量的影响,制作了90个试件进行了单调拉伸试验。研究表明,养护温度越高,灌浆套筒试件的早期极限承载力越高;当灌浆料的强度小于62.5 MPa时,灌浆料的抗压强度与灌浆套筒试件的极限承载力呈线性关系,当灌浆料强度大于62.5 MPa时,灌浆料强度对接头性能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9.
装配式结构的薄弱环节在于连接接头,采用套筒连接时,常见问题包括多个套筒灌浆时套筒难以同时灌满、空腔以及注浆完成后的回流、灌浆料强度与收缩等灌注质量难以控制、预制构件底部预留分腔的密封性不好。为降低这些问题导致的节点连接薄弱风险,文章提出使用含有钢纤维、超细石英砂的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灌浆材料,通过重力式灌浆来进行钢筋与套筒的全断面连接,该方法提高施工安全性,保证浇筑质量可视化。通过57个大口径全灌浆套筒重力灌浆连接接头的单向拉伸试验,改变钢筋直径d、锚固长度l_a及灌浆料种类,研究连接方式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试件符合《钢筋套筒灌浆连接应用技术规程》(JGJ 355—2015)和《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2016)中Ⅰ级接头要求;拉伸过程中套筒始终处于弹性阶段,满足强度要求,有较高安全储备,重力式灌浆连接方式可行;由于钢纤维的桥接作用使灌浆料抗劈裂性能增强,采用含有钢纤维的UHPC灌浆料能进一步提高钢筋与灌浆料的黏结强度,减小钢筋的锚固长度。钢筋断裂破坏时临界锚固长度建议值为5.5d,较《钢筋套筒灌浆连接应用技术规程》要求的8d降低31.25%。  相似文献   

10.
装配式结构的薄弱环节在于连接接头,采用套筒连接时,常见问题包括多个套筒灌浆时套筒难以同时灌满、空腔以及注浆完成后的回流、灌浆料强度与收缩等灌注质量难以控制、预制构件底部预留分腔的密封性不好。为降低这些问题导致的节点连接薄弱风险,文章提出使用含有钢纤维、超细石英砂的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Ultra 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灌浆材料,通过重力式灌浆来进行钢筋与套筒的全断面连接,该方法提高施工安全性,保证浇筑质量可视化。通过57个大口径全灌浆套筒重力灌浆连接接头的单向拉伸试验,改变钢筋直径d、锚固长度la及灌浆料种类,研究连接方式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试件符合《钢筋套筒灌浆连接应用技术规程》(JGJ 355—2015)和《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2016)中Ⅰ级接头要求;拉伸过程中套筒始终处于弹性阶段,满足强度要求,有较高安全储备,重力式灌浆连接方式可行;由于钢纤维的桥接作用使灌浆料抗劈裂性能增强,采用含有钢纤维的UHPC灌浆料能进一步提高钢筋与灌浆料的黏结强度,减小钢筋的锚固长度。钢筋断裂破坏时临界锚固长度建议值为5.5d,较《钢筋套筒灌浆连接应用技术规程》要求的8d降低31.25%。  相似文献   

11.
<正>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是装配式建筑混凝土结构连接的主要方式,采用主要材料是灌浆套筒和灌浆料,通过灌浆料填充于金属套筒和带肋钢筋间隙内粘结成整体进行传递载荷作用。主要适用于混凝土结构的预制剪力墙、预制柱等构件的纵向钢筋连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国家大力支持建筑工业产业化发展,装配式建筑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装配式建筑是把工厂加工制作好的建筑用构件和配件(如预制剪力墙、预制墙板、预制梁、预制柱等),在施工现场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装配安装而成的建筑。其中装配式建筑构件的连接对结构的稳定至关重要,预制梁、预制柱、预制剪力墙等预制构件连接方式多采用钢筋套筒灌浆连接,该方式在预制混凝土构件时,通过内部预埋用于钢筋的插入和灌注水泥基灌浆料的金属套筒实现钢筋连接。灌浆连接形式最为常见的为全灌浆套筒和半灌浆套筒两种形式。论文将针对装配式剪力墙灌浆施工质量保证措施及灌浆检测方案进行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13.
套筒灌浆连接是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筋连接的主要方式,且采用500MPa级高强钢筋可有效提高连接及构件的承载力和经济性等。本文设计12个考虑锚固长度、灌浆料强度和钢筋强度等参数的接头试件,并进行单向拉伸试验研究,得到连接的破坏模式、应变分布和工作机理等。结果表明:接头主要发生钢筋颈缩破坏,荷载-位移曲线包括线性增长阶段、屈服阶段、强化阶段和颈缩破坏阶段;采用120MPa级超高强灌浆料的试件接头均满足残余变形要求,钢筋、套筒轴向、套筒环向应变和套筒中部约束作用随钢筋锚固长度的增大而减小,套筒和钢筋受力更为均匀。对采用85MPa和120MPa级灌浆料的500MPa级高强钢筋套筒灌浆连接,锚固长度建议值分别为10d和8d。最后,基于理论分析可明确高强钢筋套筒灌浆连接中套筒与灌浆料的粘结力、钢筋与灌浆料的粘结力和钢筋受拉承载力,并得到连接的破坏模式。  相似文献   

14.
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施工技术常被应用于装配式建筑施工中,但由于操作不当等原因容易出现灌浆料抗压强度不足、排浆孔不出浆等问题,严重影响连接效果.论文探讨钢筋套筒灌浆连接的技术原理、施工工艺流程、常见问题及应对策略和质量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5.
基于设定的升温曲线并结合顺序耦合法,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对高温下钢筋套筒灌浆连接件的连接性能进行数值模拟研究,提出受火温度对构件应力场分布和轴向抗拉荷载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在轴向拉伸荷载作用下,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构件中的钢筋应力值沿轴向方向由承载端向非承载端逐渐降低,最不利位置出现在钢筋承载端的第一个钢筋肋处;套筒的应力值沿轴向方向由套筒端部向中部逐渐增大,最不利位置出现在套筒与灌浆料接触的第一个套筒肋处;灌浆料的应力分布较为均匀。随着受火温度的升高,套筒内部的灌浆料将从三向受压状态逐渐转化为两向受压状态,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构件的轴向抗拉荷载随之降低。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钢筋套筒灌浆连接部件的数值模型,对其在轴向荷载作用下的静力响应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得到了轴向拉伸荷载作用下的钢筋、套筒和灌浆料的应力分布规律,分析了钢筋、套筒和灌浆料之间的传力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在钢筋肋上表面与所对应的套筒肋下表面之间,灌浆料形成灯伞状的环形受压带,该受压带将钢筋内力传递到套筒,灌浆料性能对钢筋套筒灌浆连接部件的可靠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通过14组42个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接头试件的单向拉伸试验,研究了水泥净浆替代灌浆料、混凝土净浆(试验中用水泥砂浆模拟)包裹钢筋、使用过期灌浆料、使用高水灰比灌浆料、灌浆时间滞后共5种非正常灌浆对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接头受力性能的不利影响.研究表明:水泥净浆代替灌浆料、水泥砂浆包裹钢筋厚度超过钢筋肋高、灌浆料水灰比达到正常水灰比的1.35倍及以上等异常情况下,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接头试件单向拉伸性能均不能满足《钢筋套筒灌浆连接应用技术规程》(JGJ 355-2015)要求;在加载过程中,如果钢筋发生屈服,无论是接头外钢筋被拉断情况,还是钢筋未断情况,均是接头外钢筋发生屈服,接头内钢筋一般不再屈服.基于试验结果,对实际工程用灌浆料及其灌浆工艺提出了具体建议,以期提高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筋套筒灌浆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是当前预制混凝土结构钢筋连接的主要方式。从材料、界面、连接的角度,针对其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开展系统分析与总结。结果表明:套筒可为金属、非金属材质(如FRP),锥形套筒的连接性能优于圆柱形的,套筒长度不应短于临界长度,内径越小越有利,壁厚不应小于被连接钢筋直径的1/13,但也不宜过厚;低温、负温灌浆料适用的环境温度分别不超过-5、-10℃,耐高温灌浆料可通过掺入聚丙烯纤维进行制备;灌浆料与钢筋界面的黏结强度主要与灌浆料抗压强度的平方根相关,并受到套筒约束能力、高温作用的显著影响;钢筋套筒灌浆连接受拉失效模式包括套筒外钢筋断裂、灌浆料与钢筋界面黏结失效以及套筒与灌浆料界面黏结失效;荷载类型对钢筋套筒灌浆连接力学性能的影响较小,失效模式转变的关键温度是400℃,灌浆缺陷率不超过20%能确保连接接头的可靠性;界面、钢筋黏结长度对钢筋套筒灌浆连接力学性能的影响显著。基于此,提出全黏结长度和双界面两个概念,以控制钢筋套筒灌浆连接的承载性能与失效模式。同时,提出有待开展的研究:灌浆料的本构关系、率敏感性、热工参数等;受高温作用、侧向约束的影响,灌浆料与钢筋界面的黏结应力-滑移本构关系...  相似文献   

19.
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技术主要应用于装配式建筑中梁、柱、剪力墙等截面钢筋的连接,该连接的可靠性是保证装配式施工连接质量和结构整体安全性能的关键,因此,对钢筋套筒灌浆连接件的质量检测尤其重要。通过制作包括钢筋偏位和灌浆料混有泡沫颗粒杂质缺陷的钢筋套筒灌浆连接试件,使用工业CT对其检测。结果表明CT检测能确定灌浆料中缺陷的位置,定量分析缺陷尺寸、面积和体积的分布规律,确定试件的密实状况以及判定钢筋是否偏位。另外,对试件进行超声波检测和切割检测,并与CT检测结果对比,证明将工业CT用于装配式建筑中钢筋套筒灌浆连接件的缺陷检测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是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中受力钢筋的主要连接方式之一。国内外一些研究学者对上套筒进行了比较多的研究,而针对下套筒的研究却相对较少。通过对半灌浆下套筒的连接施工工艺试验、注意事项及不同的钢筋安装速度对下套筒抗拉承载力影响的研究,得出倒插钢筋速率越慢越有利于与套筒和灌浆料之间连接的结论,为现阶段我国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构件现场施工工艺提供一种新的参照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