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经济全球化与相关概念辨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国际化、经济区域化、世界经济一体化几个概念的涵义并非是等同的.经济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基础,经济区域化是经济全球化的一种过渡或局部表现形式,世界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全球化的最高阶段.弄清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有利于我们对经济全球化问题进行更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
尧新瑜 《河北学刊》2003,23(1):78-81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社会尤其是广大的发展中国家面临着经济伦理全球化与多元化的两难选择。从理论上说,经济全球化要求伦理全球化;然而,各民族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以及意识形态的多样性,又决定了经济伦理的多元化具有合理性。理性的选择应该是,在经济伦理全球化与多元化之间保持合理的张力。  相似文献   

3.
东北经济区是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之一 ,开展国际经济合作具有良好的基础条件 ,开展国际经济合作也是促使其焕发青春的重要途径。东北经济区的国际经济合作主要具有低层次合作、次区域合作的初级化及合作领域具有广泛性等特点。在经济区域化、全球化的推动下 ,国际经济合作也出现了一些新态势 ,合作模式也在不断创新。在此背景下 ,东北经济区应以崭新的思路展开新一轮的对外经贸合作 ,以科学正确的创新模式开创对外合作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4.
与经济全球化紧密伴随的是世界经济区域化或集团化趋势日益明显,经济区域化与合作的多样性,中国"入世"将给我国在宽领域、多形式、多层次上进行国际合作和交流提供新的机遇.天津应该既加强研究"入世"后的经济区域合作,调整自己的国际交流格局和产业结构,又开拓和拓宽国际交流的渠道和方式,把利益做到最大,以促进天津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和国际经贸往来.  相似文献   

5.
论文主要分析了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及实质,进一步探讨了经济全球化与当前国际环境新变化之间的关系,认为经济全球化导致了国际政治、经济的悖论发展。  相似文献   

6.
论文主要分析了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及实质,进一步探讨了经济全球化与当前国际环境新变化之间的关系,认为经济全球化导致了国际政治、经济的悖论发展.  相似文献   

7.
胡充寒 《学术研究》2002,(10):72-75
经济全球化作为一种潮流必然对国际经济法产生重大影响。国际经济法对经济全球化已作出了回应 :国家经济主权的弱化、跨国公司的崛起及其对国际经济法走向的影响、发展中国家的边缘化、国际经济法统一进程的加快等。伴随经济全球化进程 ,在国际经济法律制度的创建过程中 ,不同类型国家之间及其与跨国公司之间的利益冲突必将日益加剧  相似文献   

8.
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山大学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主办的“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香港经济”国际研讨会,于2005年12月16-18日在中山大学举行。来自两岸四地以及日本、韩国的学者与政府官员共60多人参加了会议。会议主题是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趋势对香港经济影响和香港经济转型,与会者围绕这一主题展开了热烈、深入的讨论。现将会议讨论内容综述如下。一、经济全球化、区域化对港澳与中国内地经贸关系的影响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的发展,港澳与中国内地的经贸关系也发生了变化。有学者从纵向历史角度,也有学者从产业成…  相似文献   

9.
全球化、区域化与国家主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玉安  杨丽华 《文史哲》2002,1(1):156-161
虽然人们对全球化、区域化和国家主义这三个概念的内涵之定义还不尽一致,但从表面上看来,这三者似乎是互相矛盾、互相制约、此长彼消的。事实却并非如此。全球化、区域化和国家主义不仅有着内在的联系,而且这三者还常常互相依存、互相补充、互相衬托,共同演奏着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交响曲。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世界500强企业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他们掌握着丰富的经济和信息资源、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水平,是国际经济活动的原动力,在国际经济舞台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世界500强企业的发展促进了资源在全球的优化配置,加快了国际产业结构的调整,推动了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同时也为国家与地区之间深化经贸往来与合作创造了更多机遇,使各国、各地区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  相似文献   

11.
发展虚拟经济促进实体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是两种不同的经济活动,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虚拟经济发展不足,是我国当前的突出问题。为此,必须采取积极措施,大力发展虚拟经济,以便推动实体经济的更快发展。  相似文献   

12.
虚拟经济并非虚假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轶丹 《阴山学刊》2006,20(1):92-93
自1997年7月东南亚金融危机发生之后,实体经济、虚拟经济和虚假经济的关系问题,就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和实践部门的关注。究竟如何看待实体经济、虚拟经济和虚假经济,对我国深化改革,推进市场经济建设和经济发展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提出要建立市场经济体制而不再延续计划经济体制时并没有深入地研究什么是市场经济和市场经济体制,留下了对市场经济的诸多误解,包括对于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的混同.站在21世纪的高度,从经济学基础理论研究的角度可以明确指出:商品经济只有一个市场,即只有商品交换市场;而市场经济有两个市场,即商品交换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的根本不同就在于商品经济不存在生产要素市场,而市场经济存在生产要素市场.与传统的市场经济相区别,现代市场经济的主要标志是建立了高度发达的资本市场.中国的市场经济建设还远远没有到位,并且没有抓住发展现代市场经济必须高度重视资本市场建设和充分发挥资本市场作用这一核心.  相似文献   

14.
转型经济是从实物经济向货币经济的过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对转型经济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被主流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所支配 ,这种方法以新古典理论的技术关系分析为基础 ,把市场经济完全解释为技术上的资源配置方式 ,从而使作为市场经济核心的货币金融体系依赖于技术关系 ,如在许多的分析中都把金融深化问题作为资本积累的条件来研究。可以说 ,这种研究方法是用实物经济或计划经济的模型来讨论市场经济 ,致使对转型经济的研究不能集中于“从实物经济 (或计划经济 )向市场经济的货币金融体系过渡”这一核心问题上。本文将集中讨论这一方法论问题。一、一个实物经济 (计划经济 )模型把我国 1978年以…  相似文献   

15.
知识经济能够推动经济持续增长、引发生产方式和管理方式的进步与变革并有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伦理观与法制观的建构 ,它昭示着可持续发展成为可能。知识经济为经济可持续发展开辟可能性的同时 ,也不可避免地带来某些负面效应 ,至于如何有效地防范和规避 ,在观念层面、制度层面和实践层面上分别提出几种可能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论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何正确理解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是当代金融经济领域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从虚拟经济内涵出发,探讨了虚拟经济演进的金融基础及其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对虚拟经济影响实体经济的机制和条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伦理经济原理与市场经济伦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伦理学和经济学仿佛是互有敌意的兄弟。说它们是兄弟,因为它们都是关于人的行动和决策的理论,都关心行动和决策的合理性和正确性。说它们互有敌意,因为它们的规范性内容似乎是互相矛盾的,伦理学追求至善,而经济学追求效率,至善的东西未必有效率,有效率的东西未必至善;追求至善的好心人未必总是得到好报,追求效率的坏人未必总是得到恶报。怎样解决两者之间的这种矛盾,伦理经济提出了若干基本原理,其中最重要的有:善的三重性(道德、效果和效率)原理;伦理经济的双重性(经济和伦理性质)原理;作为伦理学经济的伦理经济原理(如道德利益相容性原理、普遍利益权重原理等);作为市场经济的伦理预设的伦理经济原理(如契约第三方原理、双重效应原理、超动机原理等)。  相似文献   

18.
浅析经济学视角下的循环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日益显现。而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来说,发展循环经济尤为重要。目前,学术界对循环经济的研究很多,但主要局限于从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学理论、生态工业理论等层面来展开研究。实际上,作为一种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与经济学的联系十分紧密,因此,应从经济学层面探寻循环经济理论基础。循环经济的经济学理论依据主要有资源稀缺理论、外部不经济性理论、供给与需求理论以及效率问题理论等。  相似文献   

19.
少数民族经济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是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研究中密不可分的两个方面,在民族分布“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下,两者既存在一致性,又存在差异性。本文指出在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促进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使各民族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利益,实现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钱静 《青海社会科学》2005,1(2):29-31,43
公有经济与私有经济的相互兼容是市场经济发展一体化、国际化的必然,也是公有经济和私有经济自我否定、自我扬弃的必然结果。它有两方面的含义:其一是指股份制公司内部公有和私有成分的相互并存和兼容,即内部兼容;其二是整个社会公有和私有经济成分的相互并存和兼容,即外部兼容。经济全球化、一体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也在于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