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掌握高含水油水混合液的黏度特性,对于高含水原油-水体系的管道输送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采用搅拌测黏法测定并研究了剪切率、含水率、温度、单一界面活性物质含量、组合界面活性物质含量对高含水油水混合液表观黏度的影响。结果显示,混合液表观黏度随剪切率的增大、含水率的增加、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减小,呈现出剪切稀释性,而且该性质随着温度的升高或含水率的增加而逐渐减弱;混合液表观黏度随沥青质、胶质、蜡、机械杂质等单一界面活性物质含量的变化并没有显著规律性,而随组合界面活性物质含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大;混合液表观黏度并不依赖于某一种界面活性物质,而是与原油中典型界面活性物质的总含量密切相关,受各种界面活性物质协同作用的影响。通过回归分析,建立了高含水油水混合液黏度计算模型,模型计算结果的平均相对偏差为7.8%。  相似文献   

2.
以孔径1.0μm的管式陶瓷膜为载体制备碳化硅动态膜,对碳化硅动态膜分离油水乳化液的性能进行了研究,考察了油水乳化液的温度、压力、流量、浓度、pH值对分离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实验考察的操作范围内,稳定渗透通量随温度、流量的增大而增大,随压力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随浓度的增大而减小;在实验考察的操作范围内,截留率随温度、压力、流量、浓度的增大呈现减小的趋势.pH值对油水乳化液的分离影响较大,pH值为中性时分离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
为分析高含水超稠油乳状液的析水特性,对乳状液油水分离过程中不同层位的油水两相体系进行了显微观测和黏度分析,确定了不同层位分散相的粒径分布及体系黏度的变化规律,从微观上对油水分离机理进行了描述,以锦45区块为例,分析了高含水期集输管道水漂油分层流动状态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4.
倪俊  徐波  王建  王瑞  宋婷  刘甜  高鑫鑫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0,20(17):6848-6856
对于层间流体性质差异较大的多层非均质油藏,在进行笼统注水开发时,层间油水黏度比差异对于油藏开发效果有较大影响。通过使用CMG油藏数值模拟软件建立多层油藏一注两采机理模型,从剩余油分布、波及系数、驱油效率及采出程度等多个方面分析层间油水黏度比差异对开发效果的影响,确定多层合采油藏合理的层间油水黏度比级差界限。研究认为,多层非均质油藏笼统注水开发时,低油水黏度比油层对高油水黏度比油层有较大影响,层间油水黏度比级差越大,层间矛盾越突出,低油水黏度比层波及系数、驱油效率明显上升,高油水黏度比层波及系数、驱油效率大幅下降,层间动用程度差异越大,剩余油主要富集在高油水黏度比层,油藏开发效果越差,合理的层间油水黏度比级差应控制在3以下。  相似文献   

5.
水平管内油水两相流变规律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对油水两相在水平管内的流动规律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所用的仪器为小型管式流变仪,实验管段由不锈钢管制成,内径为13.16 mm.仿照Duns-R os方法,采用无因次分析的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管流条件下油水混合物流变性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6.
变原油黏度油水两相流驱替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水驱油田开发过程中的原油黏度长高对水驱油的驱替特征影响,在经典的非活塞式驱替理论的基础上,考虑驱替过程中原油黏度的升高,进一步完善了非活塞式驱油理论,建立了一个一维油水两相渗流模型,并采用解析法和有限差分法两种方法对饱和度方程进行了求解,用数学模拟的结果研究了原油黏度随含水率上升的5种变化规律对无水采油期,注入孔隙体积与采收率关系等驱替特征的影响,结合太平油田沾14块太10-12井原油黏度随含水上升的变化规律,对比了考虑原油黏度变化和不考虑原油黏度变化两种情况下采出程度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开发过程中原油黏度的升高明显地缩短无水采油期,加剧含水上升速度,未考虑黏度升高的经典驱替理论方法预测的采收率偏高。  相似文献   

7.
针对聚驱采出的高含水原油乳状液稳定性强、油水分离困难,采用瓶试法筛选出一类对含聚乳状液油水分离性能极好的破乳剂低聚季铵盐I,当I加量浓度为25mg/L时,55℃破乳进行到60min时,脱水率达96.5%,与常规的聚醚或多胺类破乳剂相比,乳状液脱出水色透明澄清,油水界面齐.通过光学显微镜、动态分析仪、接触角测量从微观和宏观分析研究了低聚季铵盐I对乳状液的作用机理.研究表明,相比常规的聚醚或多胺破乳剂,低聚季铵盐I对聚驱采出水包油乳状液油滴聚结速度更快;自由水层在油滴聚结分离区占主导作用的是不稳定机制,低聚季铵盐I使乳状液中油滴发生向上的迁移运动而非絮凝沉降,有利于脱出游离水的分离和水质的提高;接触角测量表明低聚铵盐I使乳状液处理的岩石表面转向水湿状态,对乳化膜的强润湿改变性能导致液膜破裂,油水分离.  相似文献   

8.
对单家寺稠油掺入滨南原油或轻馏分油稀释输送及掺水乳化降粘输送进行了试验研究。测定了不同稀释条件下稀释混合原油的降粘效果及水包油乳状液的流变性,提出了有关的计算公式。本文以某管线为例,计算了几种输送方式在经济运行方案下的运行费用。结果表明,与加热输送相比,掺轻馏分油稀释输送是经济可行的;掺水输送在长距离管线上有较好的经济效益。选择稠油的输送方式时,应从采、输、炼的整体效益考虑。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碱水驱油过程申乳状液的流变性进行了实验研究,讨论了剪切速率、剪切时间和含油率对流变性的影响,得出了一些具有理论和实际意义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针对利用恒压驱替实验数据解析计算油水相对渗透率过程中数据拟合难度大的问题,首次借鉴Sarma和Bentsen拟合恒速驱替实验数据计算油水相对渗透率中使用的多元回归通式,经变形后用来处理恒压驱替实验数据.研究结果表明,用这种方法来拟合实验数据不仅可以满足实验规律,而且可以提高实验数据的回归质量,从而为准确测定油水相对渗透率提供可靠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垂直管中油-水两相流动的持水率预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油-水混合物在垂直管道中的流动进行了实验研究。将漂移流动模型进行了改进,并运用于实验数据的处理中。通过非线性曲线拟合的方法确定了关键参数,建立了持水率预测的新方法。利用公开发表的数据对新建模型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油、水的滑脱程度受到油、水配 比及混合物平均流速的影响,且在低含水率及低流速条件下尤为严重;新建模型较文献中已发表的模型具有更高的精度,可对不同来源的数据进行较为准确的预测。  相似文献   

12.
框架-复合剪力墙结构是由剪切型框架和弯剪型密肋复合墙组成的双重抗侧力体系,复合墙的受力特点决定结构位移计算方法不同于一般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架-复合墙体模型试验证明了结构的协同工作性能,在框架-剪力墙结构位移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引入密肋复合墙体的剪切变形,建立了框架-弯剪型复合墙结构在三种常见荷载形式下的水平位移方程,可视为框剪结构位移方程的广义表达形式。算例分析表明,框架-复合墙结构的剪切变形使总水平位移显著增加,且所占比例较大,位移计算必须计入剪切变形。将框架-复合墙结构与框剪结构进行比较,分析了两者在位移、刚度等主要力学性能方面的异同。研究成果为进行框架-复合墙结构抗震设计理论研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对三流式气流雾化器用高粘性物料作实测,分析了影响平均滴径的因素,并归纳了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4.
以R32与R125为对比制冷剂工质,用基于Lattice-Boltzmann方法的新算法计算了混合制冷剂R410A与R407C的动力粘度.分析了误差,探讨了提高计算精度的方法,提出要选用合适的对比工质,考虑不同组分之间受力等措施来提高精度.结果表明:在选用合适的对比工质后,R410A的平均计算误差5.2%,最大误差7.0%;R407C的平均计算误差5.5%,最大误差8.0%.计算结果说明该方法可以对混合制冷剂动力粘度进行有效计算.  相似文献   

15.
针对高含水期油藏层系细分后层间干扰依然严重、层间矛盾突出、注入水无效循环等问题,细分注水技术为 提高注水利用率和改善注水开发效果提供了有效手段,其成功的基础是根据各小层物性资料和开发动态确定合理的 层段组合。为此,采用最优分割法,综合考虑影响细分注水层段组合的各种动静态因素,将判别分析中的费歇准则思 想与反映细分注水开发效果的各种指标以及主客观权重方法相结合,引入层段直径概念,建立定量化的细分注水层段 划分方法,从而快速地确定最优层段划分方案。实例分析与油藏数值模拟表明,该方法结果可靠、计算简便,便于实际 操作,有助于指导多层油藏高含水期的细分注水调整。  相似文献   

16.
混凝土水管冷却计算方法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埋设冷却水管是常用的混凝土温控措施之一,就近年来关于带有冷却水管混凝土三维温度场有限元计算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直接解法和Jin Keun Kim法是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实用的,计算量小且可以满足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建立和求解杆(管)柱在水平井眼中的正弦屈曲方程,进一步分析了不同边界条件下,杆柱临界失稳载荷因子β0与杆柱长度因子α0之间的关系.杆柱在水平井眼中的稳定性取决于载荷因子β、长度因子α0及端部的约束条件.当β<1时,柱杆不会发生失稳.当α0<3,临界失稳载荷因子β0对边界约束条件较为敏感;当α0>5时,β0对端部的约束条件不敏感.  相似文献   

18.
通过10组超高强混凝土棱柱体单轴受压试验,探讨了砂率、水胶比、钢纤维和材料组成与用量等对超高强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胶凝材料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减少水泥用量而相应增大粉煤灰用量,混凝土的流动性及抗压强度得到改善;减少胶凝材料用量可大幅度降低混凝土成本,对强度没有特别不利的影响,但混凝土流动性降低较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