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轧-烘-焙的方法将自制的纳米负离子整理剂整理到织物上,探讨了整理剂浓度、浸渍时间、焙烘温度和时间对织物释放负离子浓度的影响,获得了较佳的整理工艺:负离子整理剂浓度为30g/L,浸渍时间为10 min,焙烘温度为 160 ℃,焙烘时间为1 min。经纳米负离子整理剂整理的织物能产生较高浓度的空气负离子,且拒水、拒油性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这对汽车内装饰面料的实际应用是有积极意义的。经过反复振动后,产生的负离子浓度还有所增加,当织物平面反复振动达到90万次时,所释放的负离子浓度的平均值为5610个/cm3,为纳米负离子汽车内装饰材料能在长时间内维持较高的负离子浓度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
杨露  薛涛  孟家光  杨豆豆 《纺织学报》2021,42(8):102-108
为使3D打印柔性服装面料获得良好持久的负离子释放效果,满足3D打印柔性服装功能化的需求,采用涂层法对3D打印柔性面料进行纳米负离子功能整理。探讨了负离子整理剂质量分数和涂覆量对面料释放负离子数量的影响,确定了最佳整理工艺:负离子整理剂中电气石粉体质量分数为2.5%,涂覆量为300 mg/m2。结果表明:经纳米负离子整理剂整理后的3D打印柔性面料平均负离子释放量为2 492个/cm3,水洗15次后面料的负离子释放量为2 331个/cm3,耐久性良好,且整理后面料的柔韧性和耐磨性显著提高。纳米负离子整理使3D打印柔性面料在具备功能性的同时提升了服用性能,实现了个性化和功能化的统一。  相似文献   

3.
将纳米钛金粉通过涂层的方式添加到涤纶织物表面,制备出负离子型涤纶面料。探讨了胶体质量比、粉体质量比、干燥温度与干燥时间四个因素对涂层质量损失率的影响,以确定涂层的最优工艺,并探究其释放负离子的能力。结果表明:胶体质量比5%、粉体质量比0.20%、温度180℃、时间15min为涂层的最优工艺。当涂层面料中纳米钛金粉的质量比为0.20%、0.30%时,负离子释放量大于700个/cm~3;0.40%时,负离子释放量达到1 000个/cm~3以上。  相似文献   

4.
负离子针织物的性能测试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负离子纺织品的加工方法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应用具有产生负离子性能的纤维生产;另一类是通过后整理加工使纺织品具有产生负离子的功能。文中对采用负离子纱线和负离子整理剂制成的双罗纹针织物通过负离子浓度优选参数测试,分析了负离子针织物负离子浓度、耐水洗次数及针织物的服用性能,结果表明:负离子纱线和织物均有释放负离子的功能,随着水洗次数的增加,织物释放负离子的浓度下降,水洗50次后,基本失去释放负离子的功能,负离子织物的服用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5.
选用圣麻纤维/合金锗纤维65/35混纺纱为原料开发了一种接触凉感家纺面料。介绍了合金锗纤维及圣麻纤维的性能特点,分析与探讨了合金锗纤维和圣麻纤维在纺纱、织造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及其解决措施,同时介绍了接触凉感整理技术的具体工艺。测试结果表明:整理后面料比未整理面料温度下降3~4 K,水洗10次后下降3 K;面料负离子释放量≥2 800个/cm~3,水洗10次后负离子释放量≥2 500个/cm~3。产品经检测机构检测,性能符合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6.
《印染》2015,(14)
采用硅烷偶联剂、钛酸酯偶联剂、聚乙二醇、聚丙烯酸或吐温-80对电气石粉进行改性处理,再对涤纶织物进行负离子功能整理,研究了整理剂配方及整理工艺对织物负离子发生能力的影响。优化的整理工艺为:电气石粉∶聚乙二醇∶水性聚氨酯=1∶1∶1(质量比),浴比1∶20,浸渍时间30 min,焙烘温度130℃,焙烘时间3 min。整理涤纶织物的负离子释放量可达2 984个/cm3。  相似文献   

7.
麻织物负离子整理及其负离子发生能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深入研究负离子麻织物发生负离子的规律,通过浸轧的方式将负离子整理剂应用于麻织物的功能整理中,测试织物的负离子发生能力、耐皂洗牢度、整理后纤维的表面形态和分子结构,分析温度、湿度、织物规格和种类对负离子发生能力的影响及麻织物负离子发生能力较强的原因。结果表明:温湿度对负离子麻织物负离子发生量有显著的影响,在温度为30℃,湿度为80%时其负离子发生量最高;负离子发生能力和麻织物的种类、织物组织以及织物密度有关;整理后织物纤维的分子结构未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8.
采用HS1800有机氟拒水拒油整理剂对纯棉针织物进行拒水拒油整理。设计正交试验探究浸渍时间、焙烘时间、焙烘温度、轧余率、整理剂质量浓度5个因素对整理效果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分析,探究拒水整理的最佳工艺,并测试其整理前后的耐水洗性能和服用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浸渍时间对织物整理效果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整理剂质量浓度和焙烘温度,轧余率和焙烘时间对纯棉针织物的拒水效果影响较小。最佳整理工艺为:整理剂质量浓度13 g/L,浸渍时间13 min,轧余率70%,100℃条件下预烘3 min,150℃条件下焙烘1 min。拒水拒油整理后棉针织物的服用性能下降幅度不大,水接触角为142.03°,油接触角为137.48°。经35次水洗后,水接触角为132.83°,油接触角为127.94°,可满足穿着需要。  相似文献   

9.
角鲨烷微胶囊在织物护肤整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护肤保健整理已成为国际市场织物后整理的一种流行趋势。将自制的护肤整理剂角鲨烷微胶囊用于织物整理,考察了整理方式、黏合剂及整理剂用量、焙烘温度及时间等因素对织物上角鲨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以SCJ939为黏合剂,采用浸渍法整理方式可获得比浸轧法更好的效果。通过正交实验优化的最佳整理工艺参数为: 黏合剂质量浓度为40 g/L,微胶囊整理剂质量浓度50 g/L,焙烘温度100 ℃,焙烘时间3 min。在此工艺条件下,制备的织物上角鲨烷的含量约为1.2%。水洗20次后,织物上角鲨烷的含量仍能保持原有量的30%~40%。  相似文献   

10.
功能壁纸因其绿色环保、功能性强等特性已成为新型的居家壁纸装饰材料。通过研究负离子粉体,制备了负离子涂料,并将该涂料涂布于壁纸表面,制备出负离子涂料壁纸;通过研究负离子纤维,并以该纤维作为主要原料按照壁纸的抄造工艺制备出负离子纤维壁纸。结果表明,两种功能壁纸的基本物理性能可满足壁纸优等品的国家标准;负离子释放量分别为3800个/cm~3、4800个/cm~3;甲醛去除率均可达92%;经过紫外线老化实验后,负离子释放量分别下降15.2%和23.5%;年辐射量均低于3 m Sv,均在人体每年所吸收空气和地表的辐射范围内。  相似文献   

11.
纳米负离子整理剂的研制及其在汽车内装饰面料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电气石粉末制成纳米负离子整理剂,考察了该整理剂的稳定性、耐热性、耐酸碱性、与其他助剂的相容性.采用轧-烘-焙的方法将纳米负离子整理剂整理到织物上,探讨了面料规格、振动次数、洗涤次数对织物释放负离子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经纳米负离子整理剂整理的织物能产生浓度较高的空气负离子,经过反复的振动后,产生的负离子浓度还有所增加,经反复洗涤后,负离子浓度略有下降.  相似文献   

12.
纯棉织物负离子整理工艺的测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纯棉织物负离子整理工艺及整理效果.采用电气石超微粉体对织物进行了负离子整理.分析了电气石超微粉体用量、黏合剂用量、浴比、浸渍时间对织物负离子释放性能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对试验工艺参数进行了优选,并对整理后织物的负离子释放性能、耐水洗性、力学性能、透气透湿性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最佳的纯棉织物负离子整理工艺为电气石超微粉体2.5%(o.w.f.),浸渍时间30 min,焙烘时间2 min,焙烘温度100℃.认为:经优化工艺整理得到的织物具有良好的负离子释放性能及耐水洗性.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JLSun负离子整理剂在亚麻纤维上的应用,探讨了负离子整理剂浓度、助剂的使用及对染色性能的影响.经过JLSun负离子整理剂处理后,织物释放的负离子数高,可净化空气,具有良好的保健功能.  相似文献   

14.
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负离子聚酯切片,然后与防蚊聚酯母粒进行复合熔融纺丝,制备皮芯型负离子防蚊聚酯纤维,并在22针/25.4 mm的单面小圆机上织造负离子防蚊纬平针针织面料。测试并分析纤维的截面形态、力学性能以及面料的负离子释放性能和防蚊性能。结果表明,皮芯型负离子防蚊聚酯纤维的断裂强度为3.17 cN/dtex、断裂伸长率为21.8%、沸水收缩率为8.9%,满足织造要求。面料的负离子释放量为815个/cm~3,水洗50次后无明显衰减,面料具有负离子保健功能而且性能稳定持久;面料对白纹伊蚊的驱避率为63.04%,防蚊评级为B级,具有蚊虫驱避效果。  相似文献   

15.
贾顺田  尹江传 《印染》2005,31(24):37-39
介绍了以环氧树脂为微胶囊壁材,以香精为芯材的芳香整理剂的制备方法及其整理工艺.通过对制备过程中反应温度、时间、乳化剂和固化剂等试验,采用浸渍法进行织物后整理,对整理后及不同水洗次数后的芳香效果进行评价,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影响芳香整理剂性能的主要因素,得出了最佳的制备工艺条件:ECH/BPA摩尔比5,乳化剂浓度0.3%,树脂/香精质量比5,固化剂浓度0.4g/L.  相似文献   

16.
采用涤纶基负离子纤维、炭化毛纤维和粘胶纤维作为原料,通过散纤维染色、半精纺纺纱、剑杆织机织造、后整理等一系列工序,开发出了一种具有负离子释放功能的花呢面料,经过负离子释放功能测试,该面料具有较好的负离子释放功能,负离子释放量可以达到3 800个/cm3,经过服用性能测试,可以证明该面料同时也具有较好的服用性能。该负离子纤维功能性花呢面料达到了产品设计的初衷,实现了预期的目标,可以满足消费者对负离子释放功能性纺织品的需求。  相似文献   

17.
采用熔喷法制备了负离子聚丙烯熔喷法非织造材料,探讨了负离子功能母粒的制备工艺和非织造材料的纺丝工艺,对负离子聚丙烯熔喷法非织造材料进行外观形态表征,测试其负离子发生能力,抗菌性能以及透湿性能。结果表明,纤维网中纤维直径变化范围为0.1~20μm,纤维的表面有颗粒状物质;当样品平方米质量30g/m~2,相对表面积≥1×10~(-3)时,其负离子发生量400个/cm~3;A样品负离子发生量为1020个/cm~3,能使空气清新洁净;加入纳米钛金粉体后材料抗菌效果好;纤维直径越小,纺织品平方米质量越小,透湿性越好;加入负离子粉体后纺织品的透湿性变差。  相似文献   

18.
采用亲水性有机硅柔软整理剂JSS整理竹浆纤维织物,探讨了整理剂用量、焙烘温度、焙烘时间及整理液pH对竹浆纤维织物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工艺:整理剂JSS用量40 g/L,整理液pH为5,160℃焙烘90 s.经JSS整理后的竹浆纤维织物具有较好的柔软效果,且对其亲水性、白度、强力等性能影响较小,水洗5次后整理效果的耐久性较好,但对织物的断裂强力和撕裂强力稍有影响.  相似文献   

19.
赵雪 《纺织学报》2015,36(4):92-0
采用微波辐射技术,以壳聚糖胍亚硫酸盐和浓盐酸为原料,合成了一种壳聚糖胍盐酸盐抗菌剂,通过红外光谱和核磁谱图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将壳聚糖胍盐酸盐用于羊毛织物的抗菌整理,通过研究整理剂质量浓度、焙烘温度、焙烘时间对整理后羊毛织物抗菌效果和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优化整理工艺。结果表明,在微波辐射条件下成功合成了壳聚糖胍盐酸盐抗菌剂,整理剂在羊毛织物上的较佳整理工艺为壳聚糖胍盐质量浓度10 g/L,焙烘温度130℃,焙烘时间5 min。  相似文献   

20.
探讨了SMS无纺布最优抗菌整理工艺及其抗菌效果。设计了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采用浸渍烘干法用抗菌整理剂对SMS无纺布进行抗菌整理,得到9块整理后的SMS布样;利用振荡法测试SMS布样的抗菌性能,计算各试样的抑菌率。结果表明:未经过抗菌整理的SMS无纺布不具有抗菌性,经过抗菌整理后的SMS无纺布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各因素对整理效果影响大小的排序为:整理剂浓度浸渍时间烘干温度烘干时间。最优整理工艺为:整理剂质量浓度40 g/L、浸渍时间30 min、烘干温度100℃、烘干时间6 min。结果认为,抗菌整理赋予了SMS无纺布优良的抗菌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