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目的 :探讨脂肝泰胶囊治疗高脂血症性脂肪肝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高脂饮食喂饲大鼠复制高脂血症性脂肪肝模型 ,实验分组为模型组、脂肝泰高剂量组、脂肝泰低剂量组、东宝肝泰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以高、低剂量脂肝泰和东宝肝泰进行干预 ,然后测定各组大鼠血清、肝脏游离脂肪酸 (FFA)和血脂、肝脏脂质的含量 ,同时观察肝功能的变化。结果 :脂肝泰胶囊能明显降低模型大鼠血清和肝脏FFA以及总胆固醇 (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的含量 ,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的含量 ,并有降酶保肝作用 ,其疗效优于阳性对照药东宝肝泰组 (P <0 0 5 )。结论 :脂肝泰胶囊可通过降低FFA的含量 ,调节脂类代谢 ,保护肝功能 ,发挥抗脂肪肝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药脂肝泰胶囊对高脂血症性脂肪肝大鼠血清和肝脏脂质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喂饲高脂饲料方法复制高脂血症性脂肪肝大鼠模型,以东宝肝泰为对照药,检测各组大鼠血清肝脏脂质的含量。结果:脂肝泰胶囊能明显降低模型大鼠血清和肝脏组织中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含量,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含量。结论:脂肝泰胶囊具有较强的调节血脂和良好的抗脂肪肝作用。  相似文献   

3.
夏瑾瑜  贾学平  程良斌 《中医杂志》2004,45(3):220-221,223
目的:观察肝脂康胶囊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动物模型超微结构变化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采用高脂饮食造成脂肪肝动物模型,以东宝肝泰作对照,观察模型大鼠肝组织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高脂饲料模型组大鼠肝细胞脂变严重,出现炎症浸润、变性、坏死,电镜可见线粒体变形、肿胀,内质网扩张等超微结构变化.治疗后,肝脂康治疗组肝细胞超微结构有显著恢复,脂变程度明显减轻.同时病理观察结果显示,在使大鼠脂肪变性恢复正常方面,肝脂康胶囊优于东宝肝泰(P<0.05).结论:形态学观察证实肝脂康胶囊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有效.  相似文献   

4.
戚忠玺  刘学荣  李昌  高玮  韩雪 《河北中医》2010,32(8):1235-1237
目的研究脂肝清胶囊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保护作用。方法将5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对照组和脂肝清胶囊高、低剂量组,各10只。除空白对照组喂饲普通饲料外,其余各组均喂饲高脂饲料,连续8周。造模同时,脂肝清胶囊高、低剂量组分别按1.0、2.0g/kg体质量灌服脂肝清胶囊,阳性药对照组按0.9g/kg体质量灌服东宝甘泰片,空白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灌服蒸馏水。观察各组大鼠血清和肝组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游离脂肪酸(FFA)含量变化和肝功能变化,观察各组大鼠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和肝组织TC、TG含量异常升高,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用药组给药后大鼠血清TC、TG、FFA和肝组织TC、TG含量较模型组降低(P0.05,P0.01)。脂肝清胶囊高、低剂量组较阳性药对照组降低TC、TG作用明显(P0.05,P0.01)。模型组较空白对照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升高(P0.05)。3个用药组给药后ALT、AST较模型组降低(P0.05,P0.01)。脂肝清胶囊高、低剂量组白蛋白(Alb)较模型组升高(P0.05)。脂肝清胶囊高剂量组、阳性药对照组白蛋白/球蛋白(A/G)较模型组升高(P0.05)。脂肝清胶囊高、低剂量组AST较阳性药对照组降低(P0.01),总蛋白(TP)升高(P0.05)。脂肝清胶囊低剂量组A/G较阳性药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脂肝清胶囊可调节血脂,保肝降酶,具有良好的抗非酒精性脂肪肝作用。  相似文献   

5.
降脂颗粒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肝脏脂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降脂颗粒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肝脏脂质的影响。方法:高脂饲料制备SD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随机为东宝肝泰组、辛伐他汀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和模型对照组。治疗4周后行肝组织生化和病理学检测。结果:降脂颗粒能明显降低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肝脂(TG、TC)的水平,改善脂肪变性,降低肝脏炎症反应。结论:降脂颗粒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肝脏脂质和炎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6.
降脂宁肝胶囊治疗大鼠脂肪肝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降脂宁肝胶囊对大鼠脂肪肝的治疗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以高脂饲料并灌服乙醇6周造成大鼠脂肪肝模型,分为降脂宁肝胶囊高、中、低剂量组、东宝肝泰组、自然恢复组、模型组和正常组等7组,连续给药4周后,检测有关指标。结果:降脂宁肝胶囊组与自然恢复组比较,血液中ALT、CHOL和TG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或P<0.05);肝组织CHOL、TG、MDA、GSH水平均有显著改善(P<0.01或P<0.05),且存在量效关系,高剂量组的作用程度与东宝肝泰组相当;肝脏脂变程度显著减轻(P<0.01)。结论:降脂宁肝胶囊对大鼠脂肪肝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脂及抗脂质过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消痰化瘀中药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大鼠肝脏SREBP-1c、FAS和ACC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治疗NAFLD的作用机制。方法将SPF级60只SD大鼠随机分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东宝肝泰)组以及消痰化瘀中药高、中、低剂量组,通过高脂饲料喂养复制NAFLD大鼠模型,造模同时给予相应药物治疗,8周后观察各组大鼠血清TC、TG、FFA、ALT、AST和肝组织中TC、TG、FFA的活性或含量改变,观察肝脏SREBP-1c、FAS和ACCmRNA的表达变化以及肝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消瘀化痰中药高、中、低剂量组血中TG、TC、FFA、ALT、AST和肝组织中TG、TC、FFA的活性或含量明显降低(P 0.05),肝脏SREBP-1c、FAS和ACC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0.05)。结论调控SREBP-1c、FAS和ACC基因的过度表达,抑制脂质合成,促进脂肪酸氧化,减少肝脏脂质沉积,可能是消痰化瘀中药防治NAFLD的作用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8.
孔祥廉  梅全喜  钟希文  吴惠妃  林慧  高玉桥 《中药材》2006,29(11):1223-1225
目的:探讨昆藻调脂胶囊治疗高脂血症性脂肪肝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饮食喂饲大鼠复制脂肪肝模型,实验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东宝肝泰阳性对照组、昆藻调脂胶囊高剂量组、昆藻调脂胶囊中剂量组、昆藻调脂胶囊低剂量组。以高、中、低剂量昆藻调脂胶囊和东宝肝泰进行干预后测定各组大鼠血清、肝组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结果:各组大鼠血清及肝组织中GSH—PX的活性间差别均有明显意义(P〈0.05或P〈0.01);模型组与各剂量组组间的两两比较,血清及肝组织中GSH—PX的活性间差别均有意义(P〈0.05)。结论:昆藻调脂胶囊可提高大鼠血清、肝组织GSH—PX的活性,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9.
陈菲  艾国  盛柳青  麻佳蕾  黄正明 《中草药》2015,46(9):1338-1342
目的研究九味肝泰胶囊对高脂饮食诱导的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治疗作用和可能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饮食诱导大鼠NAFLD动物模型。设对照组,模型组,水飞蓟素阳性对照组(0.05 g/kg),九味肝泰胶囊高、中、低剂量(1.80、0.90、0.45g/kg)组。除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饲养外,其他各组以高脂饲料喂养,饲养10周。从第5周开始,4个给药组分别ig给予相应药物,共给药6周。观察和检测大鼠体质量、肝湿质量、肝脏指数和肝脏形态学变化;检测血清中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游离脂肪酸(FFA)、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检测肝脏组织中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九味肝泰胶囊高、中剂量组能显著降低NAFLD大鼠血清中的FFA、AST、ALT水平(P0.05),升高HDL-C水平(P0.05);显著降低NAFLD大鼠肝脏组织中的TC、TG、MDA水平(P0.05),升高SOD的活性(P0.05);NAFLD大鼠的肝组织病理学形态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大鼠肝组织脂肪变程度减轻。结论九味肝泰胶囊对NAFLD大鼠具有调节脂质和保护肝脏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减少脂质在肝脏的沉积、减轻过氧化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降肝脂对高脂饲料所致脂肪肝模型大鼠血液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复制大鼠脂肪肝模型,实验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降肝脂高、中、低剂量组,以东宝肝泰为阳性组,以高、中、低剂量降肝脂和东宝肝泰进行干预,12周末取血测定各组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血浆浓度。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用药各组大鼠血清中TC、TG、LDL-C和LDL-C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结论降肝脂可明显降低高脂饲料所致脂肪肝模型大鼠血脂含量。  相似文献   

11.
王伟凡 《河南中医》2005,25(11):9-11
生殖虽由肾所主,但与肝也有着密切联系。由于肝具有主疏泄、藏血、调节血量的功能,肝气的调达、肝血的充足,不仅能滋生肾精,而且令气机调畅、气血调和,冲任协调,精气疏泄,宗筋荣养,女子以月经胎孕,男子以精泻生育,从而调节和维持着人的生殖机能,故肝与生殖的关系也尤为密切,是生殖功能的主要调节藏器。肝藏血,肾藏精,且精血可以互生;肝主疏泄,肾主封藏。二者相辅相成,协调平衡,共同维持人体生殖系统的正常功能。,  相似文献   

12.
肝藏象肝脏中心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肝藏象研究是现代藏象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藏象纯功能说""藏象指标说""藏象结构功能说"的基础上,提出"肝藏象肝脏中心说",扩展和深化了肝藏象本质研究,为藏象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试论肝生血气与肝藏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蕾  秦林 《江苏中医药》2005,26(2):44-45
结合传统中医理论和现代医学理论,进一步阐明肝为血气化生之所的实质及其与肝藏血的关系,为正确认识诸多肝病的病理特点和进行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中医强调脏腑应保持平衡状态,肝脏亦然,一旦失却阴阳平衡,则变生病证。肝为刚脏,体阴而用阳,主疏泄与藏血,其性主升主动。肝之为病,临床配伍组方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应充分考虑肝脏生理特点,或配伍疏肝理气药、或配伍苦寒直折药;或滋镇并用;或配伍滋阴柔肝之品。五脏是有机整体,治肝亦应间接考虑气血津液和与其他脏腑之类的生克乘侮关系,故相应配伍活血药、化痰药、益气药、收敛和健脾消食和胃之品等。强调重视肝脏生理特性,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和新方创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绿茶糖苷类黄酮对酒精肝纤维化小鼠肝组织和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只小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秋水仙碱组及绿茶糖苷类黄酮低、中、高剂量组。正常对照组以等量无菌生理盐水灌胃,其余5组采用50%浓度的酒精灌胃,每天5 ml,连续4周,制作肝纤维化模型。第5~8周,绿茶糖苷类黄酮低、中、高剂量组每天按1 mg/kg、2.5 mg/kg、5 mg/kg剂量灌胃给予绿茶糖苷类黄酮,秋水仙碱组按0.15 mg/kg剂量灌胃给予秋水仙碱,灌胃容量均为5 ml/d;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灌胃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末次给药24 h后处死小鼠,检测小鼠血清中ALT水平,选取小鼠肝左叶上缘组织行HE染色观察。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绿茶糖苷类黄酮低、中、高剂量组的小鼠肝组织炎细胞浸润,肝细胞发生变形、坏死、凋亡和肝纤维化的程度明显降低,ALT水平明显降低(P0.01),且肝纤维化Ishak评分显著下降(P0.01)。结论:绿茶糖苷类黄酮在保肝护肝、延缓肝纤维化上有一定的作用,且呈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柴胡疏肝散对肝郁脾虚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该研究纳入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肝病门诊就诊的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柴胡疏肝散组,n=40)和对照组(安慰剂组,n=40)。两组患者予生活方式干预作为基础方案。治疗组予口服柴胡疏肝散辨证加减;对照组口服安慰剂。每次1剂,分早晚服,疗程为12周。观察治疗前、后脂肪肝疗效;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谷氨酰转肽酶(γ-GT);血脂: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炎症指标:白细胞介素(IL)-6,IL-1β,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oll样受体-4(TLR-4)及肠道菌群变化。结果 彩超评估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81.08%(30/37),对照组总有效率68.57%(24/35)(Z=2.67,P<0.05)。两组治疗后与基线的差值比较,治疗组治疗后BMI,ALT,AST,TC,LDL-C,γ-GT与基线的差值低于对照组,而HDL-C差值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TG的差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炎症因子、肝脏受控衰减系数(CAP)及肝脏硬度值(LSM)比较,两组治疗后与基线的差值比较,治疗组在IL-6,TNF-α,IL-1β,TLR-4,CAP及LSM与基线差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肠道菌群治疗后比较,治疗组双歧杆菌及乳杆菌丰度显著升高,而大肠埃希菌及肠球菌丰度则显著下降(P<0.01)。结论 生活方式干预基础上,柴胡疏肝散可以更好地改善NAFLD患者血脂代谢及肝功能,调节肠道菌群,抑制炎症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7.
从西医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分类来说,"肝癖"不单是指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还包括了相关肝硬变及肝细胞癌,故"肝癖"一名符合该病演变的整个过程。"肝癖"病名囊括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病因病机、症状特点及疾病演变规律。然而"肝癖"病名如何更全面、更系统地反应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生、发展的规律,怎样赋予其新的内涵,仍需通过临床应用和验证,不断修定和完善。  相似文献   

18.
肝气郁、肝气逆是肝失疏泄的始发证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肝失疏泄导致肝气郁、肝气逆证两证的源流、发展和现状进行了探讨,对两证的病因病机、诊断依据与治法方药做了进一步规范;并明确了进一步规范两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药祛脂保肝汤联合辛伐他汀在非酒精性脂肪肝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随机将非酒精性脂肪肝门诊患者分为治疗组96例,对照组54例。治疗组予祛脂保肝汤口服,每日1剂,辛伐他汀5mg口服,每日2次;对照组54例,辛伐他汀5mg口服,每日2次;疗程均2个月。[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2%和59%;肝功能、血脂变化比较,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祛脂保肝汤联合辛伐他汀能有效降低血脂及治疗脂肪肝,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护肝茶对50%乙醇所致急性肝损伤小鼠模型的影响。方法:50只小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组,模型组,护肝茶高、中、低剂量组;护肝茶低、中、高剂量组灌胃给药30 d后,灌胃给予50%乙醇致急性肝损伤模型,观察护肝茶对急性肝损伤小鼠肝组织中还原型号谷胱甘肽(GSH)、甘油三酯(TG)、丙二醛(MDA)含量及肝组织病理的影响。结果:护肝茶高剂量组小鼠肝组织内的GSH含量明显提高,TG含量及肝脏脂肪变性程度明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剂量的护肝茶对小鼠酒精急性肝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