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资讯速递     
《家庭健康》2014,(7):5-5
《中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近日由卫计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布,为公众提供权威、实用的中队药保健知识和方法。《中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分为基本理念和知识、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常用养生保健内容、常用养生保健简易方法4个部分,共42条。其中,介绍中医推崇的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的内容有13条;介绍常用养生保健简易方法的有10条,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便于大众使用。  相似文献   

2.
<正>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今年发布了全国中医养生保健素养调查结果。中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水平为8.55%,即15~69岁的人群,每100个人中有近9人具备了基本的中医养生保健素养,了解基本中医养生保健理念和知识,掌握健康生活方式及行为,了解常用养生保健内容与方法。这个调查结果提醒我们,正确的养生方法还需要大力普及。在此,让我们重温《中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一起跟随中医养生保健专家来学习其中推荐的十种常用养生保健简易方法。  相似文献   

3.
<正>6月5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京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中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为公众提供权威、实用的中医药保健知识和方法。《中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分为基本理念和知识、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常用养生保健内容、常用养生保健简易方法4个部分,共42条。其中,介绍中医推崇的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的内容有13条;介绍常用养生保健简易方法的有10条,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便于大众使用。  相似文献   

4.
中医强调“天人相应”。认为人生活在自然界中,生活起居要与气候变化、四季更迭相适应。经历了春生、夏长、秋收,到了冬天,一则天寒地冻。二则节日较为密集,忙碌了一年的人们走亲、访友、聚会的机会增多了。在此提醒大家,冬季过节,别忘保健。  相似文献   

5.
本文试图从中医养生的角度分析现代人的不良饮食习惯,讲述养生保健原理,引起人们对自身健康的重视,纠正人们不良饮食生活方式,为增强人民的体质和健康水平服务。给人们养生保健提供理论借鉴,也为健身科学的顺利开展进行理论探索。  相似文献   

6.
本文试图从中医养生的角度分析现代人的不良饮食习惯,讲述养生保健原理,引起人们对自身健康的重视,纠正人们不良饮食生活方式,为增强人民的体质和健康水平服务.给人们养生保健提供理论借鉴,也为健身科学的顺利开展进行理论探索.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深圳市全科医师中医养生保健素养水平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深圳市1个区10家社区健康服务中心53名全科医师进行中医养生保健素养现状调查。结果深圳市全科医师中医养生保健素养水平为75.00%。全科医师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的掌握率高于中医养生保健理念与知识、常用养生保健内容与方法的了解率。全科医师对体质养生保健知识、养生保健信息理解能力、家庭适宜方法、饮食养生保健知识掌握相对较高,对日常起居养生保健知识、养生保健理念次之,对情志与运动养生保健知识掌握最低。全科医师中医养生保健素养主要受年龄、医师类别、自我健康评价等因素影响。结论作为社区中医养生保健知识的主要传播者,全科医师中医养生保健素养高于一般公众,但仍需要通过提高其获得健康信息积极性及在全科规范化培训中普及中医养生基本内容等方式来改善。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深圳市社区居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水平,分析其影响因素,制定有针对性的社区中医健康教育干预策略。方法采用多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深圳市2个区4个社区的1020名社区居民进行中医养生保健素养现状调查。结果深圳市社区居民的中医养生保健素养水平为7.84%,社区居民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的掌握率依次高于中医养生保健理念与知识、常用养生保健内容与方法的了解率。其中,社区居民对体质养生保健知识、饮食养生保健知识的掌握水平相对较高,对养生保健信息的理解能力、养生保健理念、家庭适宜方法、日常起居养生保健知识次之,对情志与运动养生保健知识的掌握水平最低。社区居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主要受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月收入等因素影响。结论深圳社区居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偏低,需通过提高居民获得中医健康信息的积极性、社区中医科普工作的效率和质量等方式提高社区居民的健康素养。  相似文献   

9.
<正>2014年6月5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联合发布《中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该文紧扣中医药特色,围绕情志、起居、饮食、运动中医养生四大基石,分为基本理念和知识、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常用养生保健内容、常用养生保健简易方法4个部分,共42条,内容既包括中医药理论,也有具体中医养生保健知识,尤  相似文献   

10.
专家在线     
《健康世界》2005,(6):89-89
滕长青教授简介;潘晓雯教授简介;《健康世界》编委滕长青教授提醒:预防“老年病”,从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开始;《健康世界》编委潘晓雯教授提醒:氧是生命的源泉,没有氧生命立即就停止了;……  相似文献   

11.
《东方食疗与保健》杂志热忱倡导人们科学饮食,健康生活及传授中医食疗知识,并提供各种疾病患者、亚健康人群及爱美与欲求健康长寿者适合自己的食疗、食养与养生保健方法。此刊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泛、通俗易懂、易做真可谓是不可多得的健康宝典。有她陪伴身边您将终身拥有健康与美丽。  相似文献   

12.
前言: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人们崇尚高品质的生活,越来越注重养生保健、越来越渴望健康长寿,但当某些养生怪论干扰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当"健康"一词成了某些个人或媒体为赚取利益而被娱乐的时候,我们不禁要问,我们的健康观到底怎么了?养生岂能随意被娱乐!  相似文献   

13.
养生保健是当今常说的话题,在实际生活中,人们注重的是采用一些养生保健的方法,以提高健康水平,但养生保健不仅仅是简单的使人保持健康的方法,其中也有很深的文化内涵和哲学道理,对养生和保健有更多的理解,了解一些养生保健的学问,能提升人的科学和健康素养,使人对健康有更深的理解,受益更多。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老年人中医养生保健素养现状,分析老年人中医养生保健素养的影响因素,为促进老年人的健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14年发布的《中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进行问卷调查,便利抽样321名老年人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结果:老年人中医养生保健素养总体水平为15%,在不同地区、民族、年龄、文化程度、职称、曾经或现在职业、年收入、居住地、身体状况上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地区和文化程度是老年人中医养生保健素养的影响因素。结论:老年人中医养生保健素养水平较低,国家应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其中医养生保健素养,从而促进老年人的健康。  相似文献   

15.
曲黎敏,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多次应邀前往北京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讲解中医养生。她的《从头到脚说健康》一书,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将传统养生文化阐述得亲切动人。日前曲黎敏推出《从头到脚说健康2》,在2010年的中医养生图书中,注定又将是一道靓丽的风景。新年伊始,曲黎敏接受了记者专访,畅谈养生。  相似文献   

16.
生活方式与健康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程绍寰 《中国健康教育》2001,17(10):640-641
人们的健康观念决定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保障身心健康的前提。探讨健康的生活方式,找出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工作的切入点,从而使健康教育工作更贴近大众,更贴近生活,为广大群众的健康服务。 追求健康,人类永远的目标 人类文明早期,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没有多少科学可言,人类处于蒙昧时期。当时认为在客观世界之外存在着“神灵”,神是自然和生命的主宰,世间的灾难和人们的生、老、病、死是神的旨意,是神对人的惩罚。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下,人们要想不得病或治愈疾病,所采取的方法只能是对神灵的崇拜和祈祷。这种…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了解农村居民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现状,分析影响因素,提高其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水平和维护促进健康能力。方法用整群随机抽样法,从南平市10个县市抽取年龄15~69岁的农村居民810人,用《2008中国公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农村居民具备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者为7.8%;30项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调查题的回答正确率为55.1%;文化程度越高者素养越高,识字少者素养具备率甚至为零。文化程度是影响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的主要因素。结论闽北农村居民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水平较低,应有针对性地制定健康教育与促进策略。  相似文献   

18.
除遗传因素外,生活方式对健康有很大的影响,许多慢性病如肥胖、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血脂异常、肿瘤等,均与不良的生活方式有关,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就可以起到防病和治病的作用。在这里我将现代养生方法,概括为六个字“少吃,多动,早睡”。  相似文献   

19.
每月提示     
“要生活,首先要健康”,这是一位朋友对我说过的一句话。为了这句话,我与《生活与健康》成为了朋友。平时工作很紧张,生活的压力也逐年增大,与《生活与健康》相伴的日子里,我感觉生活轻松了许多。《生活与健康》的内容很广泛,信息含量也很丰富,从爱情、婚姻、职场,再到保健、防病和饮食等方面,都让自己获益良多,杂志的栏目和相关内容对我办好所在单位的企业报也有很大的帮助。希望《生活与健康》增加一些理财方面的内容,指导人们如何让自己的财富保值增值,并提供一些有用的点子和经验,使杂志受到更多读者的喜爱!我们生活的朋友!江苏常州@曹…  相似文献   

20.
《黄帝内经》上说,冬季3个月,宜早睡晚起。在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保健、保养是很重要的。 早睡晚起,注意保暖;进行适量户外活动;适当吃些补养气血的食物和药膳;心平气和,避免情绪波动。这是冬季养生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