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9月18日,由兰石集团投资的国内首套低阶粉煤循环流化床加压煤气化示范项目--兰石金化千吨级循环流化床加压煤气化示范项目在金昌循环经济区正式开工建设。项目计划总投资3.6亿元,由兰石集团和中科院热物理研究所联合进行技术开发转化,兰石集团承担EPC工程总承包,为金化30万吨/年合成氨生产提供质优价廉的原料。  相似文献   

2.
《煤化工》2016,(5)
正●2016年9月12日,内蒙古蒙东现代能源有限公司年产180万t煤制乙二醇项目开工。●2016年9月16日,内蒙古自治区重点工业项目东源科技30万t/a 1,4-丁二醇一体化项目二期工程在乌海市乌达工业园区开工建设。●2016年9月18日,由兰石集团投资的国内首套低阶粉煤循环流化床加压煤气化示范项目——兰石金化千吨级循环流化床加压煤气化示范项目在金昌循环经济区正式开工建设。该项目由兰石集团和中科院热物理研究所联合进行技术开发转化,为金化30万t/a合成氨生产提供质优价廉的原料。  相似文献   

3.
正2016年7月8日,兰州兰石集团有限公司与甘肃金昌化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签订循环流化床加压煤气化技术示范项目投资协议。项目总投资3.6亿元,其中一期工程投资1.18亿元,二期工程投资2.42亿元,将结合金化集团老厂搬迁进行煤气化装置的全面设计与改造,以保证金化集团30万吨合成  相似文献   

4.
《煤化工》2019,(6)
<正>2019年12月4日,由中科院过程物理研究所与兰州兰石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的我国首台千吨级循环流化床煤气化装置在甘肃金昌举行交付仪式,实现了循环流化床煤气化(CGAS)技术在合成氨行业的首次应用,为年产20万t合成氨生产线提供原料气。据介绍,该煤气化装置由兰州兰石重型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承担EPC工程总包,金昌兰石气化技术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用于以合同能源管理方式为金化集团下属甘肃丰盛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万t/a合成氨生产工艺提供原料气。  相似文献   

5.
正金昌市加大与金川集团公司等重点企业联动力度,围绕金川集团公司下游产品,开展精准招商引资,完善和延伸以硫化工、氯碱化工、磷化工为主,煤化工为辅的化工产业链。目前,在河西堡化工循环产业园区,总投资3.6亿元的千吨级循环流化床加压煤气化示范项目核心装置气化炉已安装完成,标志着该项目已经进入投产前的最后阶段。金泥集团抢抓电石市场回暖的利好  相似文献   

6.
致力于我国煤气化技术向粉煤、加压、大型化发展的陕西秦能天脊科技有限公司于 2 0 0 4年 1月在西安成立 ,目前我国合成氨、甲醇等企业只能使用无烟块煤或焦炭生产煤气的状况 ,有望在未来两年随着该公司加压气化技术的开发和产业化推广而彻底改变。秦能天脊公司由在煤化工方面具有实力的天脊煤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华陆工程科技有限公司和陕西联合煤气化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组建 ,将在已成功运行的’常压流化床粉煤气化技术制合成气工业化示范工程成套装置’的基础上 ,开发适合中国国情、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加压灰粘聚循环流化床粉煤多元…  相似文献   

7.
流化床煤气化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屈利娟 《煤炭转化》2007,30(2):81-85
结合流化床煤气化过程原理和循环流化床反应器开发应用状况,综述了流化床煤气化技术的进展,分析比较了目前广泛应用的3种煤气化流化床:鼓泡流化床,循环流化床及增压流化床的工艺及特点,并对工业上应用的典型的煤气化流化床(高温温克勒(HTW)及灰熔聚气化)的气化工艺流程具有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并概括了流化床煤气化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究影响循环流化床煤气化反应的主要因素,首先根据我国煤气化技术的发展现状简要论述了发展循环流化床气化技术的重要意义,之后结合循环流化床气化技术的特点及循环流化床煤气化中试装置的实际实验情况,主要从循环流化床气化炉的温度,压力,气速,气化剂组成,原料煤的煤阶五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最后分别从这五个方面进行了总结,并得出了循环流化床中试装置最佳运行工况及进一步实验任务。  相似文献   

9.
正2015年11月17日,河南义马气化厂大规模碎煤加压气化技术与示范项目开工。该项目为国家863科研攻关项目,以赛鼎工程有限公司煤气化技术为研发主体,义马气化厂煤气化公司承担示范装置建设和开车试验任务,建设周期为3年。固定床碎煤加压气化技术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势技术之一。赛鼎公司在开发煤制天然气工艺技术中,曾对国内外现有的各种气化技术进行分析比较论证,最终选择了固定床碎煤加压气化。项目将原有气化  相似文献   

10.
白树华  邓惠平  董众兵  王洋 《煤炭转化》2001,24(4):28-31,44
加压流化床煤气化技术是近年来随着洁净煤技术的兴起而发展起来的新一代大型、先进煤气化技术。就加压流化床煤气化炉耐火衬里的特殊要求进行了耐火材料的选型,并根据所选耐火材料特性制定了烘炉工作曲线,并比较了烘炉所需实际燃料气量和估算值,结果表明计算值与实际值吻合较好,并为大型流化床反应器的烘炉工艺制定和实施提供一种理论参考和估算方法。  相似文献   

11.
钱伯章 《大氮肥》2007,30(4):239-239
以劣质粉煤替代无烟块煤用于合成氨和甲醇生产的新技术———循环流化床煤气炉(FBG炉)专利技术和“3E”煤气化技术(即环境经济工程),由宁波远东化工科技集团与江苏大学合作开发成功。该技术不仅使劣质粉煤有了新的利用价值,可降低氮肥企业的生产成本,而且还具有节能降耗、减少环境污染等综合优势。国内外合成氨造气的气化技术主要有固定床气化和流化床两种。目前,我国大多数小氮肥采用的固定层间歇气化技术气化效率低,环境污染严重。流化床技术中的灰熔聚技术无废气排放,但合成气成分较低,气化压力和单炉产气量小。壳牌公司开发的粉煤加压…  相似文献   

12.
郑振安 《化肥设计》2006,44(5):3-11
从供电效率、环保性能、燃煤适应性等方面论述了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IGCC)的主要特点;评述了与IGCC相关的固定床煤气化技术、流化床煤气化技术和气流床煤气化技术;通过对目前世界上典型的4种煤气化工艺建设的大型IGCC工业示范装置的技术经济指标比较,对建设IGCC工程煤气化工艺的选择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大氮肥》2020,(4)
减少三废排放、提高项目能效,从而降低对环境的影响是目前大型炼化一体化项目追求的目标之一。对炼化一体化项目配套的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多联产方案、循环流化床锅炉与煤制气联合供热供气方案进行综合比较,结果表明: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多联产方案具有较低环境影响、较高的能效,但由于投资高昂,导致其经济性相对较差。同时对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多联产方案的可靠性进行了客观分析,并指出其在工程实施时的难点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4.
我国氮肥行业煤气化技术对比和前景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国氮肥行业现有的主要煤气化技术进行了对比探讨,得出某些煤气化技术的明显缺点,进而指出适合我国国情的煤气化技术的发展方向是加压流化床技术.  相似文献   

15.
《煤化工》2016,(1):3-6
分析了可用于煤制天然气的气化技术特点,介绍了中科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自主开发的新型多段分级转化流化床煤气化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现状,包括工作原理,气化炉结构,备煤、进料、气化、除尘、废热回收等单元系统,并介绍了多段分级转化流化床煤气化工艺中试平台和加压中试情况。最后对该气化技术在煤制天然气项目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本文前半部分对1960年前后工业化的第一代煤气化法:鲁奇法(固定床),温克勒法(流化床),柯伯斯—托切克法(气流床),以及奥托—鲁麦尔法(熔融床)作了概略说明。并对目前研究开发中的高温、加压第二代煤气化的某些方法与第一代煤气法作了对比。德士古法属于气流床型第二代煤气化法,它的开发在世界气化工业上已取得实际成效。以德士古法石油加压部分氧化制合成气为基础,并以美国、西德的德士古爆气化中试厂及示范厂的资料为依据,对  相似文献   

17.
《大氮肥》2015,(6)
<正>2015年11月17日,河南义马气化厂大规模碎煤加压气化技术与示范项目开工。该项目为国家863科研攻关项目,以赛鼎工程有限公司煤气化技术为研发主体,义马气化厂煤气化公司承担示范装置建设和开车试验任务,建设周期为3 a。通过对国内外现有各种气化技术分析比较论证,最终选择固定床碎煤  相似文献   

18.
周朋燕 《山西化工》2012,32(5):67-70
对比分析国内以煤为原料生产合成氨的煤气化工艺,主要对常压固定床富氧连续气化、恩德炉粉煤气化、灰熔聚流化床粉煤气化、德士古水煤浆加压气化、壳牌干煤粉加压气化以及拥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四喷嘴对置式干粉煤加压气化和两段式干粉煤加压气化等煤气化工艺从煤质要求、煤种适用范围、工艺操作条件、有效气含量、消耗情况与气化效率、环境影响等方面进行评论。结合项目所在地地理位置、煤质条件和经济环境等因素,选择合成氨煤气化技术为常压固定床富氧连续气化技术。  相似文献   

19.
循环流化床煤气化技术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国内外几种主要的循环流化床煤气化方法、流程和煤气化技术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武晋强 《化肥工业》2005,32(5):20-23,27
介绍了开发加压循环流化床粉煤气化技术的必要性、开发背景和市场前景,着重分析了示范装置设计建设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及其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