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现代食品检测技术"是云南农业大学食品专业的重点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专业课程,该课程是食品专业实现工程型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通过阐述"现代食品检测技术"课程的基本特点及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3个方面对该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教学质量,为食品专业培养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2.
伴随国家对应用型人才需求的增加,高校课程均应围绕培养具备创新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设置。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可以充分提升学生学习兴趣。"食品无损检测技术"是高校工程装备及食品机械方向的基础课程,同时也是体现实践能力的课程,非常适合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的开展。从课程内容和特点出发,探索了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在教学中的具体实施及要点,并通过反馈进行教学评估及分析总结。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的探索,为推动高校基础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3.
以"食品检测技术"课程为例,探索胡格模式下的教学。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讲学生听,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已不再适用现代职业教育的需求。在"食品检测技术"课程的教学中,采用胡格模式教学,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创新性、协作性等多方面有所突破,学生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更显突出。  相似文献   

4.
通过讨论"食品理化检验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阐述该课程改革的必要性。根据"食品理化检验技术"的课程特点,从改革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手段、改进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课程改革,力求通过改革让学生较好地掌握实验操作技能,使其成为具有专业知识背景和掌握食品检测方法的一线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5.
"食品分析与检测技术"是食品检测及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更是该专业学生取得食品检验工证书的必修课。该课程经过三届学生的教学运行,又逢学院实验室建设逐渐完成,结合对用人单位调研结果和毕业生反馈信息等对该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提出了"课证一体"突出实训教学内容的教学新模式。首先,分析了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其次,阐述了"课证一体"教学模式的概念及该模式下教学内容的选取;最后,提出了新模式下该课程的考核方式。  相似文献   

6.
核磁共振技术在食品品质分析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核磁共振检测技术是一种新型的食品无损检测技术。介绍了核磁共振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在食品加工品质分析中的研究应用,并展望了该技术在未来食品加工业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食品无损检测技术"课程涉及的理论和技术知识面极宽,属多学科交叉领域,很难全面、系统地实现实验教学。因此,引入虚拟教学手段,作为传统教学方法的重要补充,通过浏览器和服务器架构(B/S架构)和3D仿真技术实现虚拟教学环境,进一步通过生动形象的教学环境和灵活细化的考核方案,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技能,培养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虚拟仿真教学软件平台开放3年以来,针对相关专业三年级本科生和一年级研究生实现教学500余人,基本实现了"工程与科研双导向"的教学实施目标。  相似文献   

8.
在"互联网+"时代,翻转课堂为教师和学生定制立体化教学平台与个性化学习空间。基于翻转课堂"食品感官检验技术"课程,形成了课前完成知识传递、课中互动知识内化、课后知识固化的混合学习模式。通过对"食品感官检验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开发出基于翻转课堂在"食品感官检验技术"课程内容,构建了创新的教学模式,使教学方法多样化,重构多维度评价系统,强化了学生实践技能,以期进一步推进"食品感官检验技术"课程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9.
"食品加工技术"是高职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传统教学效果较差。在高职院校教学信息化的大背景下,以"食品加工技术"中较难掌握的"啤酒酿造技术"教学单元为例,从教学分析、教学策略、教学过程和教学总结等方面阐述了信息化教学设计,得出了其信息化教学的特色是运用3D动画、啤酒发酵仿真软件、视频、课程平台等信息化手段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效果较传统教学有效提高,依托QQ、微信等课程平台构建课前、课内、课后相结合,教师、学生、企业共同参与的科学有效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0.
"食品安全与检测"课程是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核心课程,对学生的专业技能和食品安全意识培养起着重要作用。通过介绍"食品安全与检测"课程教学资源库的建设目标,详细阐述了建设内容和建设方法,并对资源库使用的预期效果进行预估。  相似文献   

11.
食品安全是重大的民生问题,食品检测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是高职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学生的职业核心技能,"食品禁用限用物质检测"课程作为学校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核心课程,重点培养学生对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检测能力。通过对该课程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设计,筛选典型工作任务,按照从易到难的职业能力进阶规律将教学内容设计为可执行的教育过程,辅助信息化手段和多元化考核开展课程实践,学生学习自主性和职业技能得到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12.
"功能性食品"作为高职高专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近年来陆续进入各大高校。作为一门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新兴课程,该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还处于不断摸索的阶段,因此存在着诸多难点问题亟待解决。为更好地开展"功能性食品"课程教学工作,在阐述"功能性食品"课程特点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采用自主产品开发性实验这一创新性举措对"功能性食品"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教师在基础教学性实验的基础上,开展自主产品开发性实验教学,从定题、查阅资料、加工方法的设计、实验过程的实施、实验结果的分析等均应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课程实施结果表明,该课程改革可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高职食品安全与检验技术类学习领域课程构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食品质量安全控制与管理"和"食品检测技术"是高职高专院校食品安全与检验技术专业的两个重要学习领域与食品检验和食品生产现场质量安全控制岗位相对接是食品类专业教学改革的关键与难点。在教育部高职高专食品类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构建了"食品质量安全控制与管理"和"食品检测技术"两门课程的设置,为规范高职高专院校食品安全与检验技术类专业提供了支撑。  相似文献   

14.
以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应用型人才为出发点,针对现有"食品分析"教学中的现状和不足,对"食品分析"课程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进行改革与探索,使学生能高效掌握该课程的教学要求和技术方法,为"食品分析"的教学工作提供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通过组织和实施模拟食品理化检测岗位实训技能竞赛活动,了解学生学习水平和检测能力情况,对竞赛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总结和改革,推动食品理化检测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全国25所高职院校2014年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学生生源、课程总学时、人才培养目标、核心课程、顶岗实习、职业资格证书、就业岗位群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分别给出统计图,为高职院校"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与完善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7.
由于食品安全越来越受关注,培养食品分析检测检验人才也变得十分重要。"食品分析与检验"是食品分析检测检验类专业的必修课程。通过分析"食品分析与检验"课程中理论及实验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以基于政校企食药监管质检培训项目联合课程为切入点,探索政产研联合培养应用型食品分析及检验专业人才的发展思路,使"食品分析与检验"课程能真正为生产实践服务。  相似文献   

18.
海参素有“海中人参”之称,其营养价值高,深受消费者的喜爱。本文介绍了我国海参的品种、营养价值和在养殖过程中的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综述了海参及食品品质新型检测技术(电子鼻、近红外无损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展望新型食品检测技术及其在海参品质检测上的应用将是今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食品理化分析原理与技术"是食品科学的重要课程,对食品质量与安全的评价具有重要意义。在目前的"食品理化分析原理与技术"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通过改革与创新,提出了五位一体教学体系的新内容,充分利用互联网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且通过微信辅助,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为食品学科培养高水平人才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20.
"食品营养学"是食品科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该课程具有很强的科学性与应用性。当今,随着食品营养学理论及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现代人才培养的新理念和新要求,该课程的传统教学内容已不能满足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结合课程改革实践,在分析"食品营养学"课程教学内容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并从当代对人才培养的新需求入手,对该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