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1 毫秒
1.
用微臭氧化-薄层层析法分析测定了复合催化剂AlCl_3/SbCl_3,在不同Sb/Al比、投料比、溶剂和温度等条件下的α-菠烯(M_1)/苯乙烯(M_2)共聚产物的构成,表明该复合催化剂可获得~100%共聚体,其中α-蒎烯链节含量F1可在30%~56%之间调控。在仅生成共聚体的条件下由Mayo-Lewis积分式首次测定了竞聚率。AlCl_3/SbCl_3和单独AlCl_3相比,r1增大,r2减小,r2/r1值降低了5~6倍,使不易共聚的M_1/M_2变为易于共聚,可制备M_1组分含量高的共聚体。确认该复合催化剂对M_1/M_2的优良共聚合性能在于阳离子聚合活性种的非质子和抗衡阴离子(团)的特殊结构和性质.  相似文献   

2.
比较了AlCl_3和AlCl_3/SbCl_3复合体系的α-蒎烯/苯乙烯阳离子共聚反应及产物的摩尔质量分布。结果表明,由于用AlCl_3体系两种单体活性差大而难以共聚,用AlCl_3/SbCl_3复合体系,苯乙烯聚合速率相对减小,而α-蒎烯聚合速率增大,加之苯乙烯的共催化剂作用,加速α-蒎烯聚合,可使α-蒎烯与苯乙烯进行有效共聚。考察了[Sb]/[Al]比、催化剂浓度、单体投料比等对共聚体系α-蒎烯、苯乙烯转化速率及产物M_n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AlCl3/SbCl3复合体系引发α—蒎烯/苯乙烯阳离子共聚合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卢江  梁晖 《应用化学》1996,13(1):10-13
比较了AlCl3和AlCl3/SbCl3复合体系的α蒎烯/苯乙烯阳离子共聚反应及产物的摩尔质量分布。结果表明,由于用AlCl3体系两种单体活性差大而难以共聚,用AlCl3/SbCl3复合体系,苯乙烯聚合速率相对减小,而α蒎烯聚合速率增大,加之苯乙烯的共催化剂作用,加速α-蒎烯聚合,可使α-蒎烯与苯乙烯进行有效共聚,考察(Sb)/(Al)比,催化剂浓度,单体投料比等对共聚体系α蒎烯,苯乙烯转化速率及  相似文献   

4.
考察了复合催化剂AlCl_3/SbCl_3的不同配制方法和质子捕捉剂2,6-二异丁基-4-甲基吡啶(DTBMP)对α-蒎烯阳离子聚合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AlCl_3和SbCl_3加热熔融复合比简单复合的引发聚合活性更高;DTBMP对该复合催化剂的聚合反应速率及其产物分子量分布均无明显影响,证明该复合催化剂形成的活性种本质上与质子H活性种不同,是新型活性种。根据27AlNMR对该体系活性种分析结果,认为引发阳离子是[Sb(V)Cl_4],抗衡阴离子是[Al_2Cl_7]  相似文献   

5.
根据假设建立了复合引发体系SbCl3/AlCl3/D(给电子体)的α-蒎烯聚合动力学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符合该聚合反应实际,可操作性强。用计算机拟合通过该模型首次获得了研究条件下α-蒎烯聚合的链增长速率kp和链终止速率kt值以及聚合活化能。  相似文献   

6.
α—蒎烯阳离子聚合的二聚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α-蒎烯阳离子聚合反应中二聚体的形成及其结构。结果表明,活性中心为H^+的AlCl3,CF3SO3H催化体系引发α-蒎烯聚合,产物中二聚体含量较高(27 ̄63%);而在引发活性中心为金属正离子的AlCl3/SbCl3复合体系的产物中,二聚体含量很低( ̄5%)。用制备GPC对二聚不同进行分离,进而用^13C-NMR、^1H-NMR进行结构分析,提出了5种主要二聚体的分子结构。不同催化体系导致相  相似文献   

7.
卢江  梁晖 《高分子学报》1998,(6):698-703
比较了萜烯单体α-蒎烯、β-蒎烯、苎烯的阳离子聚合性能,还考察了三种单体的活性聚合可能性。在Lewis酸AlCl3作用下,聚合速率大小顺序为:β-蒎烯的聚合产物分子量较高。AlCl3与SbCl3复合后,α-蒎烯、苎烯的聚合速率增加,β-蒎烯的聚合速率反而下降。α-蒎烯的聚合速率增加幅度大于苎烯,使得前者聚合速率高于后者。与使用AlCl3相比,添加SbCl3后产物的分子量变化是:α-蒎烯变大,苎烯不  相似文献   

8.
考察了在AlEtCl2/t-BuCl引发体系作用下的α-蒎烯阳离子聚合行为.结果表明,t-BuCl与AlEtCl2复合后,由于生成(CH3)C正离子而使引发活性增大.但t-BuCl的引人对产物分子量及其分布影响不大,产物主要由二、三聚体组成.聚合过程的动力学研究表明,α-蒎烯在进行阳离子聚合时容易发生链终止反应而导致单体转化率和产物分子量较低.α-蒎烯在聚合反应的同时伴随着异构化反应,用制备GPC分离出异构化产物,然后经1HNMR测定其结构.  相似文献   

9.
CoMo/Al_2O_3和CoMo/TiO_2-Al_2O_3加氢脱硫催化剂的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CoMo/Al2O3和CoMo/TiO2-Al2O3催化剂的加氢脱硫性能,并用LRS,XRD和TPS等方法表征其表面相结构和硫化行为.结果表明,以TiO2-Al2O3为担体的Mo和CoMo催化剂的活性均比相应的Al2O3为担体的高;少量Co,Ni助剂的引入可显著提高MoO3在担体上的分散度和改进催化剂的活性;Co助剂还有降低Mo物种硫化温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用硝酸盐水溶液等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Cr-Ag/γ-Al2O3双金属及单金属的 物催化剂,测定了CO氧化转化率。用BET,XRD,TPR,TPD-MS技术研究了助剂Ag对Cr/γ-Al2O3催化剂CO氧化反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Cu-Zn-Cr/Al_2O_3催化剂的XRD研究解韫青,连业良(青岛建工学院分析检测中心,山东青岛266033)以Al_2O_3为载体的催化剂有广泛的用途,国内外有不少学者进付研究,卞国柱 ̄[1]研究了K-MoO_3/γ-Al_2O_3催化剂的物种...  相似文献   

12.
TiCl_4/SiO_2-MgCl_2载体催化剂下的乙烯/己烯-1共聚反应陈辉,张学全,黄葆同王展望,杨永然(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长春130022)(辽阳化纤公司化工三厂辽阳)关键词乙烯,己烯,共聚,Ziegler-Natta催化剂乙烯/α-烯?..  相似文献   

13.
苯乙烯-乙烯共聚物的合成及其结构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负载型钛系催化剂MgCl2/TiCl4,NdCl3/AlEt3(SN-1催化剂)制备出组份比例变化的苯乙烯-乙烯共聚产物,共聚产物通过溶剂萃取分离,^13C-NMR,IR,动态粘弹谱进行表征,并初步进行了与聚苯乙烯共混作用的研究。结果表明,SN-1催化剂能有效地催化苯乙烯与乙烯共聚合,共聚产物为含有均聚聚苯乙烯的共聚复合物,其中约25mol%的苯乙烯参加了共聚。共聚产物与aPS共混可明显提高aP  相似文献   

14.
用等量共浸法和分浸法制备了含Ca、Sr、Ba、Mg、Zr和La助剂的CuO/γ-Al_2O_3催化剂(CuO/Al_2O_3=8wt%,M/Cu(原子比)=0.15,La/Cu=0.35).用XRD和XPS等考察了在高温750℃、950℃和1050℃老化后的相结构和CO氧化活性,实验表明所有助剂均有不同程度的抗烧结和抗相变作用。其中La、Ca和Zr的效果最好。分浸法比共浸法好。在950℃老化后,CuAl_2O_4和α-Al_2O_3同步产生;随老化温度增高,CO氧化活性有所下降。分浸法制备的含Zr样品在950℃老化后活性最高。从γ-Al_2O_3缺陷尖晶石特征及高温脱结构水过程,探讨了助剂抑制α-Al_2O_3生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采用气相流动吸附法制TiO2/γ-Al2O3,复合载体,浸渍法担载一定量MoO3或CoO-MoO3,用XRD,LRS和TPR等技术考察了Mo或Co-Mo催化剂的表面结构和还原性能。结果表明,覆盖在γ-Al2O3上的TiO2能减弱MoO3与γ-Al2O3之间的相互作用,明显改善Mo催化剂的表面结构,促进MoO3的还原。  相似文献   

16.
本文考察了CoMo/TiO3和CoMo/γ-Al2O3催化剂的加氢脱硫性能及表面结构变化和预处理条件对其活性的影响.担体TiO2(A)和TiO2(B)分别采用TiCl4中和法和TiOSO4水解法制备.结果表明,催化剂的活性顺序为CoMo/TiO2(A)>CoMo/TiO2(B)>CoMo/γ-Al2O3催化剂的预处理条件对催化剂的加氢脱硫(HDS)和加氢(HYD)活性有很大影响,TiO2担体上Mo物种主要以八面体配位构型存在,Mo6+更易于还原成低价态.  相似文献   

17.
苯乙烯-乙烯共聚物的合成及其结构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负载型钛系催化剂MgCl_2/TiCl_4,NdCl_3/AlEt_3(SN-1催化剂)制备出组份比例变化的苯乙烯-乙烯共聚产物.共聚产物通过溶剂萃取分离、~13C-NMR、IR、动态粘弹谱进行表征,并初步进行了与聚苯乙烯(aPS)共混作用的研究.结果表明,SN-1催化剂能有效地催化苯乙烯与乙烯共聚合.共聚产物为含有均聚聚苯乙烯的共聚物复合物,其中的25mol%的苯乙烯参加了共聚.共聚产物与aPS共混可明显提高aPS的冲击强度和断裂伸长率.  相似文献   

18.
催化剂采用等量浸渍法,先后将Co与贵金属组分浸于γ-Al2O3上,经500℃焙烧,450℃氢气还原制得(mCo3O4/mAl2O3=0.08,m贵金属/m催化剂=1/1000).CO氧化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贵金属Pt和Pd与Co之间具有明显的协同催化作用,而Rh与Co的协同作用较差.在Co-Pt/γ-Al2O3和Co-Pd/γ-Al2O3上,CO100%转化的温度较在Co/γ-Al2O3上下降了约60℃,而在Co-Rh/γ-Al2O3上仅下降了25℃左右.XRD和XPS的表征结果表明,Co/γ-Al2O3中Co以高分散的金属Co相和类似CoAl2O4的尖晶石相存在,而Co-M/γ-Al2O3(M=Pt,Pd,Rh)催化剂中,Co相已完全被还原为零价.高分散的金属钴相和贵金属相的协同作用,可能与氧从贵金属至Co相上的溢流效应有关.  相似文献   

19.
采用X光光电子能谱(XPS)及曲线拟合手段对硫化态K-MoO_3/Al_2O_3合成醇催化剂进行了研究,分别考察负载量及硫化前不同条件预处理对催化剂表面的S、Mo组分的物种形式及各物种相对含量的影响,以及表面不同组分的相对组成。结果表明,根据其电子结合能变化,S组分可区分为SO_4 ̄(2-)、SO_3、S ̄0、S_2 ̄(2-)、MoS_2、MoS_(2-x)等六种存在形式不同的物种;Mo组分可区分为Mo ̄(6+)、Mo ̄(5+)、MoS_(2+x)、MOS_2、MOS_(2-x)等五种存在形式不同的物种。MoO_3/Al_2O_3.重量比为0.03的样品,Mo组分硫化还原不完全,表面S、Mo组分均以多种物种形式并存,MoO_3/Al_2O_3比增加至0.08和0.24后,表面S、Mo组分中MOS_2物种形式所占比例有所增加,样品的硫化还原也较彻底,但负载量增加至MoO_3/Al_2O_3比为0.35后,表面存在较多的S ̄(6+)物种和Mo ̄(6+)、Mo(5+)物种,同时K组分在表面富集。对MoO_3/Al_2O_3比为0.24,样品硫化前不同条件预处理的研究表明,该样品与水蒸汽接触对其表面结构影响很大,与水蒸汽接触后再硫化,其表  相似文献   

20.
本文运用TPR、TPD-MS、XRD等技术研究了Mn-Ag/γ-Al_2O_3催化剂的还原性能和再氧化能力.结果表明,Mn-Ag/γ-Al_2O_3中银物相由Ag ̄0和Ag_2O组成,锰物相由β-MnO_2和Mn2O_3组成.Mn/γ-Al_2O_3催化剂的TPR有二个还原峰,分别是MnO_2和Mn_2O_3的还原.Ag促使MnO_2和Mn_2O_3的还原明显向低温方向移动,而且MnO_2和Mn_2O_3的还原峰融合成一个还原峰.Mn-Ag/γ-Al_2O_3的TPD有三个脱氧峰,随着Ag含量增加,峰Ⅰ向高温方向移动,Mn ̄(4+)2p3/2的电子结合能增加,并且催化剂的再氧化能力增强.催化剂CO的氧化活性与催化剂的再氧化能力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