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胸腺肽输液致发热反应7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胸腺肽为免疫增强剂 ,是生物制品 ,临床主要用于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的辅助治疗 ,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发热[1] 。我院2 0 0 0年 7月 4日~ 2 5日 ,在内一病房和重症监护病房连续出现 7例患者发生胸腺肽输液发热反应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7例患者中 ,男性 6例 ,女性 1例 ,年龄在 2 2~ 79岁 ,所输液体为 5 %GS 2 5 0ml或 0 .9%NS 10 0ml加胸腺肽 4 0mg静点 ,每日一次。胸腺肽使用疗程 9~ 12 0天。出现反应时间 ,5例为输液中 ,其中 1例为更换胸腺肽组后 3min ,2例为输液后 ,即拔除输液后的 5min~ 4h。反应时症状为寒战、…  相似文献   

2.
王玲  杨荣时  曾玉兰 《临床医学》2005,25(10):F0004-F0004
患者,柯玉香,女,79岁。因间断发热1月余并咳嗽入院,入院时T 36.9℃,R 20次/m in,P 80次/m in,BP 140/90 mmHg。消瘦,桶状胸,左肩胛骨下无压痛,双下肢无水肿。入院后进行CT及抽取胸液行实验室检查,明确诊断为“结核性胸腔积液”,于6月2日予异烟肼(INH)0.3g,qd,利福平0.45g,qd,乙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输血发热反应细菌内毒素情况,促进血液的安全控制。方法采用动态浊度法进行血液内毒素定量检测。结果对8例临床输血发热反应的血袋样本进行内毒素检测,内毒素含量为0.023~0.145Eu/ml,与正常人群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本次发热性输血反应内毒素调查,反映出采供血机构对医用器具使用前进行内毒素和细菌安全有效监控;献血者筛查、无菌操作、制备分离、保存等环节全面过程质量控制,血液的细菌和内毒素污染已极其少见,现行质控机制较为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血浆是血液的非细胞成分,约占全血容积的55%~60%,根据血浆的生理功能,制成新鲜冰冻血浆,应用临床具有一定疗效.因此,在临床的用量逐渐增大.但血浆的输注是否合理,是否存在血浆输注的误区,现对本院133例血浆输注作了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从1963年以来,作者观察了8例以内外儿五官科疾病入院的患者,他们均在输液治疗过程中出现寒战、高烧、出汗症状,被误认为输液发热反应。表面看来两者极相似,但通过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对病人的细微症状及生活居住环境等作综合分析后,认为疟疾和输液发热反应是有区别的。因此应尽量减少失误,以达到减轻病人痛苦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从1963年以来,作者观察了8例以内外儿五官科疾病入院的患者,他们均在输液治疗过程中出现寒战,高烧,出汗症状,被误认为输液发热反应。表面看来两者极相似,但通过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对病人的细微症状及生活居住环境等作综合分析后,认为疟疾和输液发热反应是有区别的。  相似文献   

7.
范旭畅  陶西萍 《护理研究》2002,16(11):644-646
目的:分析输液发热反应发生趋势及相关因素,降低输液发热反应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7a来102例次发热反应资料,统计历年发热反应发生率、高发科室,分析发热反应病人年龄分布。结果:2001年发热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往年,神经内、外科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科室,发热反应易发生在60岁以上年龄段。结论:输液发热反应呈下降趋势,老年人易发生发热反应,神经内、外科常用的个别药物本身可引起发热反应,其发生与临床药物配伍的不合理有关。  相似文献   

8.
力尔凡发热寒战反应观察及其预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恶性肿瘤患者使用抗肿瘤新药力尔凡发热、寒战等反应的发生情况及预防方法。方法:随机分为2组,A组使用力尔凡前未预防性使用消炎痛,B组于使用力尔凡前予消炎痛25mg口服;给药途径随机分静脉滴注及肌肉注射。每一患者每次应用力尔凡均作1例次统计,观察每例次发热、寒战的发生情况,比较不同组别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预防性用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未预防性用药;肌肉注射反应发生率与静脉滴注无显著差异。结  相似文献   

9.
输液发热反应导致死亡原因分析及教训(附5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积累1978年以来因输液中发热反应导致死亡的病例5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11.
李慧仙 《护理与康复》2004,3(6):418-419
止血敏可使血小板增加,提高血小板功能和黏附力,并可减少毛细血管通透性,从而达到止血目的。以往曾有一些不良反应报道,如止血敏静脉滴注后发生休克、恶心、头痛、皮疹等。本院在应用该药治疗肺咯血时,发现27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发热。现将止血敏引起发热反应的观察及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笔者采用对照观察的方法,比较了哌替啶与异丙嗪加地塞米松控制输液发热反应的效果,结果提示哌替啶组效果优于异丙嗪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应用血浆置换预防ABO血型主要不合骨髓移植时骨髓输注溶血反应的效果观察及护理对策。方法 采用血浆置换去除受体内凝集素的方法预防2例ABO血型主要不合骨髓移植急性溶血反应。结果 血浆置换后,2例患抗体滴度(IgM、IgG)均l:16,输注血型主要不合骨髓时均未发生急性溶血反应,亦未出现迟发性溶血反应;2例患均移植成功。结论 血浆置换可有效预防ABO血型主要不合骨髓移植时溶血反应的发生,护士进行全面术前准备、术中监护及术后临床观察,采取及时、必要的护理措施,有效降低了相关并发症,确保了疗效。  相似文献   

14.
输液发热反应的预防与护理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晓琴 《上海护理》2004,4(2):44-45
静脉输液是抢救患者和治疗疾病的重要措施。在液体治疗过程中,输液发热反应时有发生,它直接影响治疗效果并给患者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为了有效地减少输液发热反应的发生,近年来同行们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探讨,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对输液发热反应的预防与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血浆是制备白蛋白等血浆蛋白制品的原料.单采血浆是从人体采集血液,经过抗凝离心,分离出血浆并将红细胞还输给献血浆者本人的一种技术.由于只采集献血浆者血浆(血浆主要含白蛋白和球蛋白),而不采集血细胞(主要是红细胞),在采集血浆后献血浆者血浆蛋白水平很快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液病患者发热反应的相关因素研究与护理体会。方法:分析血液性输注中发生发热反应的128例血液病输血的患者发病原因,并给予合适的护理干预。结果:经过针对性的护理,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有效率达到94.5%,显示了较好的护理效果。结论:对于出现发热反应的血液病患者,结合患者实际情况,仔细分析其发病因素,并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对于减少发热副反应,提高临床效果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7.
血浆置换治疗中发生严重过敏性反应1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治疗性血浆置换术(TPE)是治疗免疫性重症肌无力的有效方法之一,TPE不良反应率约11%~59%,严重不良反应约占4.5%[1].笔者在治疗中遇到1例严重血浆过敏反应者并抢救成功,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使宝贵的血浆资源取得最大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我市部分医院血浆输注病历进行随机抽样分析。结果血浆输注适应证合理输注占57.2%,不合理血浆输注占42.8%,不合理血浆输注中组合输血占比严重偏高。结论临床上应注意减少不合理血浆输注现象,倡导合理规范使用血浆。  相似文献   

19.
328例发热患儿家长的心理反应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柳富英 《护理研究》2007,21(9):814-814
小儿发热是儿科最常见的症状,也是小儿就诊的重要原因,不论发热程度,均需带患儿就诊,在就诊过程中,患儿家属紧张不安、焦虑、恐惧,而护士往往是只执行医嘱,观察患儿病情,遵医嘱给予退热等治疗和实施各种护理,却忽视了对家属的心理护理,在此,我院对328例发热患儿的家属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临床上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常规治疗 ,几乎都是通过增加激素用量 ,然而有一部分病例排异反应不能逆转。血浆置换控制肾移植超急排异 ,加速期血管型排异反应效果较好[1,2 ] 。对急性排异反应效果如何 ,报道不一。本文就我们用血浆置换治疗肾移植术后急性排异反应的研究工作做一介绍。1 材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对 8例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急性排异反应经用常规激素冲击治疗无效的患者行血浆置换治疗 11例次。男 7例 ,女 1例 ;年龄为 2 6~ 5 2岁 ,平均为 45岁。原发病慢性肾炎 7例 ,肾小动脉硬化 1例。对 11例次血浆置换治疗前后进行SIL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