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稻生叶点霉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生叶点霉(PhyllostictaoryzicolaHara)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器形成的最适温度为25℃,而分生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30℃。菌丝生长、分生孢子器形成和分生孢子萌发的最适pH值均为6~7,但分生孢子萌发的pH范围很广,为1~14。持续光照对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光暗交替有些刺激效应。菌丝生长以查彼及马铃薯稻叶培养基为最好,但查彼等合成培养基上不形成分生孢子器。在麦粒和稻粒培养基上分生孢子器大量产生。在加有番茄汁、桔子汁、土壤浸出液及1%蔗糖液、1%葡萄糖液中,分生孢子萌发率一般达80%以上,而在加有V8液和灭菌水中孢子萌发较差。病菌能利用多种碳源,其中以果糖、甘露糖、乳糖、蔗糖、淀粉、葡萄糖、麦芽糖为最好。5种氮源中,酪蛋白水解物和硝酸钾较好,而天冬氨酸、谷氨酸和硫酸铵较差。  相似文献   

2.
麦冬炭疽病菌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研究结果表明:麦冬炭疽病病原为黑线炭疽菌。该菌的分生孢子萌发最适温度为25℃,致死温度为60℃;在相对湿度100%条件下萌发率最高;分生孢子萌发的最适pH值为5.3-8.0;营养液以马铃薯蔗糖液和查彼培养液为好;单糖、双糖和多糖作为碳源都能很好地被病菌利用,以甘露糖为碳源的培养基生长最好;黑光灯照射对分生孢子萌发有一定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霍克斯拟青霉菌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霍克斯拟青霉菌适宜生长温度25℃左右,蛋白胨促进其营养生长,麦芽糖促进其繁殖;菌丝在pH3.5~pH8.4范围内均能生长。分生孢子清水中萌发率较低,偏碱性条件下较易萌发;25℃~30℃适宜萌发;1%蛋白胨及1%葡萄糖促进其萌发;相对湿度33%~93%均能萌发;子囊孢子无菌水中不萌发,1%蛋白胨萌发率27%;偏酸性条件下较易萌发。两类孢子的萌发率与其浓度成反比。并对菌的一些生物学现象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明确了玉米丝黑穗病菌的冬孢子在中性或偏酸性的条件下有利于冬孢子萌发,PH=3,PH=5和PH=7的冬孢子最高萌发率分别为33.2%,48.8%和37.2%;黑暗促进冬孢子萌发,连续黑暗处理48h和72h的冬孢子萌发率分别为28.4%和27.2%;而连续光照处理48h和72h的冬孢子萌发率仅为13.2%和11.8%;冬孢子萌发适温在25℃左右,其萌发率为32.06%;冬孢子在60℃热水中处理1  相似文献   

5.
灰葡萄孢分生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 1 9℃ ,萌发率达 94 .3 %;在空气较多的环境中孢子萌发率较高 ,达87.8%,淹水则不利于孢子萌发 ,萌发率仅为 5.8%。 1 %蔗糖、1 %葡萄糖、1 %乳糖、1 %硫酸铵、0 .2 mol/ L磷酸二氢钾、番茄汁液都可以促进分生孢子萌发 ,以 1 %蔗糖效果最好。分生孢子在 p H3~ 9的条件下均可萌发 ,以 p H5最为适宜。孢子悬浮液在高浓度 ( 6× 1 0 5以上 )下会抑制孢子萌发 ,光照和黑暗处理对孢子的萌发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明确了玉米丝黑穗病菌的冬孢子在中性或偏酸性的条件下有利于冬孢子萌发,pH=3.pH=5和pH=7的冬孢子最高萌发率分别为33.2%,48.8%和37.2%;黑暗促进冬孢子萌发,连续黑暗处理48h和72h的冬孢子萌发率分别为28.4%和27.2%;而连续光照处理48h和72h的冬孢子萌发率仅为13.2%和11.8%;冬孢子萌发适温为25℃左右,其萌发率为32.06%;冬孢子在60℃热水中处理10min即丧失萌发力;氧气促进冬孢子萌发。  相似文献   

7.
黄瓜黑星菌二菌系(即甘肃菌系和沈阳菌系)分生孢子和菌丝生长的适温为20~22℃;在1:5的瓜叶汁液中,12h后甘肃菌系和沈阳菌系的分生孢子萌发率分别为73%和69%。而牛粪浸出液对二菌系分生孢子的萌发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萌发率均低于对照。二菌系对碳源和氮源的利用存在明显的差异,如甘肃菌系在葡萄糖、果糖、蔗糖、木糖和乳糖等培养基上生长量为5.7mm/d以上,而沈阳菌系仅约31mm/d;氮源中以硝酸铵、胱氨酸对甘肃菌系生长的刺激作用明显,生长量分别为64mm/d和58mm/d,而沈阳菌系仅为35mm/d和34mm/d。但精氨酸则对二菌系的生长有抑制作用,日生长量低于对照50%以上。  相似文献   

8.
黄瓜黑星菌二菌系分生孢子和菌丝生长的适温为20-22℃,在1:5的瓜叶汁液中,12h后甘肃菌系和沈阳菌系的分生孢子萌发率分别为73%和69%。而华粪浸出液对二菌系分生孢子的萌发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萌发率均低行对照。二菌系对碳源和氮源的利用存在明显的差异,如甘肃菌系在葡萄糖,果糖,蔗糖,木糖和乳糖等培养基上生长量为5.7mm/d以上,而沈阳菌系仅约3.1mm/d;氮源中以硝酸铵,胱氨酸对甘肃菌系生长的  相似文献   

9.
对棉铃黑果病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棉黑果病菌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为10~38℃,以24.5~30℃为最适;pH值范围为3~14,以pH4~6为最适。分生孢子萌发温度范围为10~42℃,以24~30℃为最适;pH值范围为1~13,以pH3.7~5为最适。黑暗有利于孢子萌发,光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尤其是紫外光,在RH90%~100%情况下萌发率较高,棉组织的汁液能显著地促进其萌发  相似文献   

10.
番茄灰霉病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番茄灰霉病菌(Batryliscinerea) ̄[1,2,3]菌丝生长发育适温20~25℃。病菌对碳源的利用以果糖、木糖最佳。氮源利用以蛋白胨和牛肉胨最佳。菌丝生长对光照要求不强。病菌的分生孢子萌发最适宜温度为25℃,适宜pH值为5.29~6.41。在不同的营养液里以牛肉胨、麦芽糖、木糖、蔗糖液中孢子萌发最好。孢子萌发对光照选择性不强,各光照处理均能萌发。孢子萌发对湿度要求较高。根据室内药效测定以速克灵和扑海因抑菌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11.
紫外辐射对球孢白僵菌的影响及适宜保护剂的选择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本研究考查了280~400nm范围的紫外光对球孢白僵菌分生孢子的影响。结果表明,孢子对280nm的紫外光极为敏感,照射6h后,杀伤率达到55.60%。在供试的Oxi-fe、W-ti和Bl-c三种紫外保护剂中,以Oxi-fe为最好,280nm下照射5h.孢子的萌发率同未经照射孢子无显著性差异。将Oxi-fe同白僵菌孢子分别以1:10、2:10和4:10的比例混和。280nm下照射5h,各处理间孢子的萌发率无显著性差异,4:10的比例同未经照射孢子的萌发率没有极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2.
苹果斑点落叶病菌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苹果斑点落叶病菌是AlternariamailRoberts的强毒株系,该菌生长发育温度范围是5~35°C,最适温度为28℃。在pH3~9之间的培养基上生长良好,但以4.5~6.0为最佳。各光照处理对菌落的形成差异较明显,以黑暗与日光灯交替处理病原茵生长最快。该茵在PSA、PDA培养基上生长速度快,且产孢呈大。病原菌能有效地利用碳源,以萄葡糖最佳,蔗糖次之。氮源以牛肉胨最好,尿素最差,分生孢子萌发温度范围在5~35℃,最适萌发温度为25℃。在湿度试验中,当相对湿度高于85%时,孢子萌发率逐渐提高。该菌孢子致死温度为55℃。  相似文献   

13.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菌的存活和致病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材料与方法1.1病原菌越冬存活与分生孢子萌发病原菌采自河北省地区玉米病株上,经分离、纯化后PDA斜面保存;孢子萌发检测:将保存与斜面上的病原菌分别置于室内外不同场所和不同时间处理后,自培养基上洗下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滴于凹形载玻片上,25℃或不同温度培养,24h后镜检孢子萌发率。1.2病原菌致病力分化病原菌采自河北省不同玉米产区玉米病株,分离纯化后经PDA扩繁,与接种前制成浓度为1.5×108个·L-1的孢子悬浮液;玉米品种:黄早四,Mo17,冀53号。1.3试验方法和玉米资源抗病性鉴定将3个玉米自交系播种于…  相似文献   

14.
紫果西番莲的离体形态发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紫果西番莲的腋芽萌发的芽苗为基础试材,以顶芽、茎节间和叶柄作为外植体,培养在改良MS培养基(大量元素减半)附加IBA1—4mgL-1、蔗糖2%的培养基上诱导生根,在IBA2和4mgL-1的条件下,顶芽生根率均为100%,在IBA2mgL-1的条件下,茎段和叶柄的生根率达80%;茎节间、根段和叶柄作为外植体,培养在改良MS培养基(大量元素减半)附加ZEA2、2.5或3mgL-1,蔗糖2%的培养基上诱导不定芽,在ZEA2,2.5和3mgL-1的条件下,茎段的长芽率均为100%,在ZEA2.5mgL-1的条件下,根段和叶柄的长芽率分别为33%和37%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告了三株木霉(TrichodermaharzianumT162;T.aureovirideT13;T.longibrachiatumT274)和一株绿色粘帚霉(Gliocladiumvirens)以及柑桔青霉(Penicilliumitalicum)和绿霉(P.digitatum)分生孢子萌发的比较研究结果。在柑桔皮汁滤液中,木霉菌株萌发的温度和绿色粘帚霉分生孢子萌发的温度,以25-35℃最好;而柑桔青绿霉分生孢子在10℃时萌发率为42.4%和37.3%;在高于40℃时仍有少量萌发。木霉和绿色粘帚霉分生孢子分别在pH4和pH5时萌发最好,柑桔青绿霉能在pH3的条件萌发,以pH5时萌发最佳。在15℃时,供试各菌在蒸馏水、自来,10%葡萄糖和10%土壤浸液中几乎不萌发;而在柑桔皮汁液中,除绿色粘帚霉外,其余各菌株的分生孢子均能萌发,尤其是柑桔青绿霉孢子萌发较好。  相似文献   

16.
大叶黄杨褐斑病的病原菌为坏损尾孢(Cerospora destructive rav.)。分生孢子在25℃时萌发率最高;浓度为5%的葡萄糖和浓度为5%的蔗糖液中分生孢子的萌发率相近,且稍高于在大叶黄杨叶片煎汁和自来水中的孢子萌发率;分生孢子在酸性、中性、碱性条件下都能萌发,但在酸性条件下萌发率更高,在pH值为4时萌发率最高;不同的光照条件对孢子萌发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7.
樟子松枯梢病菌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对樟子松枯梢病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该菌在PDA培养基上生长最佳;最适温度25℃;最佳pH=5;最佳C源为蔗糖;最佳N源为蛋白胨;全光最适其生长,并能产生分子孢子器和分生孢子。病原菌分生孢子在25-32℃下、2%葡萄糖中、100%相对湿度下,孢子萌发率最高。但随湿度降低,萌发率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18.
胡颓子锈生座孢产孢和孢子萌发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广艳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7):1399-1401
研究了牛奶子锈病菌(Aecidium elaeagni-umbellatae)重寄生菌胡颓子锈生座孢(Tuberculina elaeagni)产孢和分生孢子萌发特性。结果表明:葡萄糖、蔗糖等5种碳源中以葡萄糖产孢最好;NH4Cl、KNO3等7种氮源中以蛋白胨产孢最好;25℃、pH值6和光照等条件适合产孢。25℃为分生孢子萌发最适温度;在相对湿度65%以上的条件下,分生孢子均能萌发,以水滴中萌发最好,萌发率达80.4%。pH值5~6和光照条件有利于孢子萌发,孢子致死温度为43℃10 min。  相似文献   

19.
番茄叶霉病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番茄叶霉病菌(Cladosproriumfulvum)菌丝生长的适宜培养基为PSA培养基和大麦培养基.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0~25℃,pH为5.0~6.0分生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25℃.pH为4.0~5.0.相对湿度低于86%时,分生孢子不能萌发.空气有利于孢子萌发.该病菌在PSA培养基上培养4天后开始产孢,培养13天累积产孢量最多.光照对产孢有明显抑制作用.在病叶表面越冬的分生孢子萌发率可达20%左右.分生孢子的致死温度为45℃,5min。  相似文献   

20.
环境因子对蕉斑镰刀菌32-6菌株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温度、光照、pH及相对湿度对该菌株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分生孢子最佳萌发条件为28℃、pH 8.0;湿度是影响孢子萌发的主要制约因素,相对湿度为80%条件下孢子不能萌发,95%和100%时萌发率仅为23.4%和46.3%,在水滴中孢子萌发率达95.3%;光照对分生孢子萌发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