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探讨绝经后阴道不规则出血(PMB)的原因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诊治的168例PMB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PMB的相关因素;阴道超声检查子宫内膜厚度与子宫内膜病理报告的关系。结果绝经后阴道不规则出血良性病变142例(84.52%),恶性肿瘤26例(15.48%)。结论绝经后阴道不规则出血的病因复杂,绝经后患者一旦出现阴道不规则出血,不管血量多少,及时检查,应早日明确原因,谨防误诊,明确诊断,寻找出血部位及出血原因,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2.
王清香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1):1537-1538
目的:探讨绝经后阴道出血的发病原因及诊断。方法:选择绝经后阴道出血的病例368例进行临床分析及病理分析。结果:其发病主要因素依次为:炎症150例(40·76%),恶性肿瘤123例(33·42%),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69例(18·75%)。结论:绝经后阴道出血的患者,在诊断上除了详细询问病史外,还应注重常规的妇科检查和必要的辅助检查,出血的原因就能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并能防止疾病恶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引起绝经后阴道出血的病因、机制。方法:对506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进行临床及病理分析,结果:良性疾病引起出血者264例(52.17%),非器质性病变180例(35.58%),恶性肿瘤62例(12.25%),恶性肿瘤以子宫内膜癌为主。结论:对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首先要重视常规妇科检查,必要时辅以阴道镜、宫腔镜检查及活组织病理学检查以明确病因,做到早诊断、早治疗,阻断恶性肿瘤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刘海彬 《职业与健康》2003,19(8):145-146
目的明确引起绝经后阴道出血的病因及诊断方法.方法对400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进行临床及病理分析.结果400例中恶性肿瘤78例,占19.5%,其中宫颈癌34例,占恶性肿瘤的43.59%;子宫内膜癌28例,占35.90%;卵巢癌16例,占20.51%;检出良性病变322例,占80.5%;患者年龄越大(>58岁),绝经时间越长(>10 a),恶性肿瘤的发生率越高.结论对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的诊断应注重常规的妇科检查和必要的辅助检查以明确病因,做到早诊早治,可预防和减少恶性肿瘤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绝经后阴道出血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绝经后阴道出血的原因及绝经后阴道出血与恶性肿瘤的关系。方法:对186例生理性绝经1年以上的阴道出血患者行宫颈刮片脱落细胞检查、宫颈活体组织检查(活检)、子宫内膜诊断性刮宫(诊刮)病理检查(病检),分析绝经后阴道出血的原因及绝经后阴道出血与恶性肿瘤的关系。结果:良性疾病占42.47%,非器质性疾病占38.17%,恶性肿瘤占19.35%。发病年龄越大、绝经时间越长的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恶性肿瘤的发生率越高。结论:绝经后阴道出血的主要原因是良性疾病,其次是非器质性疾病。对发病年龄越大、绝经时间越长的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更应警惕其恶性肿瘤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绝经后阴道出血的常见原因.方法对494例绝经后阴道出血的患者进行临床病理分析.结果494例绝经后阴道出血中,功能性病变177例(35.8%),良性病变206例(41.71%),癌前病变39例(7.8%),恶性肿瘤72例(14.5%);发生时间在绝经后1~5年间,恶性病变率为23.6%,绝经10年以内恶性肿瘤占34.9%,10年以上占50.1%,差异显著(P<0.05);出现子宫内膜肿瘤的平均年龄为61±8岁,宫颈癌的平均年龄为60±10岁,其差异不明显;功能性病变、良性病变、恶性病变三者出血时间有显著差异(P<0.05);B超检查,内膜≥5 mm者245例,<5 mm的137例中仍有10例恶性病变.结论绝经后阴道出血是老年妇女常见的病症之一,应合理的选择各种辅助检查,确定诊断,达到早期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绝经后阴道出血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伯英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14):1933-1934
目的:探讨妇女绝经后引起阴道出血的各种因素。方法:对2002年1月~2004年12月查治的418例绝经后阴道出血病人进行妇科检查、宫颈刮片、阴道镜检查,部分患者进行宫颈组织活检、诊断性刮宫、宫腔镜检查并取活检或手术标本病例检查。结果:418例中炎症性病变262例(62.88%),功能性子宫出血76例(18.18%),妇科肿瘤58例(13.88%),其中恶性肿瘤32例(占肿瘤病例44.83%);宫内节育器14例(3.35%),其它8例(1.91%)。结论:随着年龄增加,绝经后阴道出血时间越晚,恶性肿瘤发病率越高,绝经10年以内与绝经10年以上阴道出血的患者比较,恶性肿瘤发病率差异极显著(P<0.01)。应定期开展妇女病和妇科肿瘤普查治工作,尤其对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应提高警惕,查明原因,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8.
李玉泰 《药物与人》2014,(6):172-172
目的:分析患者在鲍经后阴道出血的临床病例特点,找出出血原因。方法:从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绝经后出血患者中随机选取46例,对其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绝经后出血患者临床表现为不规则出血,经过检查诊断有良性病变、子宫内膜功能性病变、恶性肿瘤几种致病原因,且恶性肿瘤与患者年龄、延长的绝经时间等都有很大的关系。结论:绝经后阴道出血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临床上需要采取综合性的检查和诊断方可确诊,绝经后出血要早发现,早就诊,尤其是年龄大的女性在发现绝经后出血的要及早检查,要警惕恶性肿瘤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冯冰霜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3):2482-2483
[目的]探讨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的临床原因及病理情况,提高老年妇女的卫生保健水平。[方法]对某院2008年9月~2010年8月门诊及住院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86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的检查结果显示生殖系统炎性病变的患者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其他的疾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3例生殖系统炎性病变中阴道炎26例(49.06%),慢性宫颈炎21例(39.62%),子宫内膜炎5例(9.43%),盆腔炎1例(1.87%)。其次是生殖系统肿瘤,本组病例中因肿瘤引起出血者13例,其中恶性肿瘤10例(76.92%),良性肿瘤3例(23.08%)。恶性肿瘤中子宫内膜癌4例(40.00%),卵巢恶性肿瘤3例(20.00%),宫颈癌2例(20.00%),外阴癌1例(10.00%),恶性肿瘤中子宫内膜癌占首位。恶性肿瘤所致的绝经后阴道出血发生率为11.63%。另外,从研究结果还可以看出随着患者的绝经年限延长和年龄上升,恶性肿瘤的发生率明显升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尤其绝经10年以上阴道出血者,应警惕恶性肿瘤的可能。[结论]绝经后子宫出血是一个危险的信号,要高度警惕有恶性肿瘤的可能,对每一个发生子宫出血的绝经妇女均应全面检查,避免漏诊、误诊。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绝经后阴道出血的原因。方法:收集该院2006~2011年10月门诊就诊的215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5例患者中生殖器官炎症99例(46.05%),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59例(27.44%),恶性肿瘤30例(13.95%),其他病例27例(12.56%)。结论:绝经后阴道出血中生殖器萎缩发炎占首位,随着人的寿命的延长,有效诊疗手段的应用,绝经后阴道出血中妇科恶性肿瘤发生率亦随之增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引起绝经后阴道出血的病因,探讨其诊断方法。方法:对110例绝经后阴道出血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绝经后阴道出血的病理诊断良性疾病50例(45.45%),功能性子宫出血48例(43.64%),恶性肿瘤12例(10.91%)。结论:绝经后阴道出血的原因以良性疾病及功能性子宫出血为主,但随着绝经年限的延长,恶性肿瘤的发生率增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绝经后阴道出血的原因,患者流血量、出血时间、症状及良恶性的关系。方法对56例绝经后阴道出血者进行妇查、白带常规检查、TCT检查、B超检查、宫颈活检及分段诊刮送病理检查等。结果老年性阴道炎8例,宫颈息肉6例,宫颈粘膜下肌瘤5例,宫颈糜烂6例,宫腔粘膜下肌瘤3例,宫内膜癌5例,宫颈癌4例。结论生殖器炎症是绝经后阴道出血的主要原因,对老年妇女阴道出血应做到早期检查、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绝经后阴道出血的病因。方法:对2003年1月~2008年6月在门诊及住院诊治的235例绝经后阴道出血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35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中,炎性病变114例(48.5%),功能性病变72例(30.6%),肿瘤43例(18.3%),其他原因6例(2.6%);60岁以下年龄组与60岁年龄组两组比较,增生期宫内膜与萎缩性宫内膜发病率以及恶性肿瘤发病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绝经后阴道出血以良性疾病为主,但仍不能放松警惕,尽早进行细胞学检查、组织学诊断,明确病因,积极治疗,减少恶性肿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绝经后妇女阴道出血的原因。方法纳入2008~2012年在宝应县计划生育指导站门诊就诊的自然绝经1年以上阴道出血妇女342例,对所有患者进行妇科检查、宫颈涂片、阴道分泌物涂片及妇科B超等检查及部分患者进行的宫颈活体组织检查,诊断性刮宫或手术标本病理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出血原因为生殖器官炎性病变161例(47.08%);无排卵型子宫89例(26.03%);恶性肿瘤35例(10.23%);子宫肌瘤、卵巢良性肿瘤、子宫脱垂、子宫内膜结核共31例(9.06%);宫内节育器所致出血26例(7.06%)。结论生殖器官炎症是引起绝经后妇女阴道出血的最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绝经后出血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引起绝经后出血的原因及诊断方法.方法对190例绝经后出血患者进行临床病理分析.结果因良性疾病引起的大出血76例(40.0%),恶性肿瘤16例(8.4%),非器质性病变98例(51.6%).结论绝经后出血患者以良性疾病及非器质性病变为主,诊断应注重常规妇科检查和必要的辅助检查以明确病因.诊刮仍不失为诊断子宫内膜疾病的重要手段.早期诊断和治疗可减少恶性肿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260例绝经后阴道出血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绝经后阴道出血的原因,以提高对绝经后阴道出血的认识.方法 对近3年来260例绝经后阴道出血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60例绝经后阴道出血中以妇科恶性肿瘤居首87例(33.46%),恶性肿瘤中以宫颈癌最多54例,子宫内膜癌次之22例.阴道炎51例(19.61%).功能性子宫出血46例(17.69%).老年女性绝经后阴道出血子宫内膜癌的发生率显著高于60岁以下妇女(χ2=5.21,P<0.05).绝经年限愈长,子宫内膜癌发生率越高(趋势χ2=9.35,P<0.05).结论 绝经后阴道出血应做脱落细胞、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分段诊刮等多项检测,以便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阴道彩超在检查绝经后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 选取于2009年1月~2011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40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对这40例患者均进行阴道彩超检查,然后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阴道彩超检查的阳性率为44.4%,采用病理学检查为金标准,阴道彩超检查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100.0%和87.5%.结论 阴道彩超检查绝经后子宫出血的效果较好,是一种很好的筛查子宫内膜病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宫腔镜在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阴道超声、腹部超声联合宫腔镜检查的156例阴道出血患者临床资料并做病因诊断分析。结果:出血原因为良性疾病133例,子宫内膜增生症13例和恶性肿瘤10例。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异常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9.6%和93.9%。子宫内膜的厚度、绝经时间与恶性肿瘤的发生显著相关。结论:绝经后阴道出血的病因主要为良性疾病,若阴道超声检查提示内膜病变者应进一步行宫腔镜联合腹部超声检查。  相似文献   

19.
王智霞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1):1637-1638
目的:分析和探讨妇女绝经后阴道出血的原因,以便更好指导临床工作。方法:对116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性阴道炎37例,功能性子宫出血27例,慢性宫颈炎20例,子宫内膜炎9例,恶性肿瘤13例,子宫肌瘤5例,宫内节育器3例,其他病例2例。结论:炎症性病变是引起绝经后阴道出血的主要原因,绝经时间越长出现的阴道出血、恶性肿瘤的发病率越高。对绝经后阴道出血要应用常规妇科检查和必要的辅助检查以明确病因,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探讨绝经后阴道不规则出血的原因、临床诊断和治疗的方法,总结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268例绝经后阴道不规则出血的患者,对其临床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绝经后阴道出血原因:①炎症因素185例(69.0%),其中中老年阴道炎有174例(64.9%)、子宫内膜炎有11例(4.1%);②癌症因素48例(17.9%)、其中子宫内膜癌有27例(10.1%)、宫颈癌有21例(7.8%);③功能性子宫出血有33例(12.3%);④其它(阴道裂伤)有2例(0.8%),以炎症因素所占比例最高,与其它因素比较差异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效果以癌症因素的总有效率最低,与其它因素比较差异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绝经后由于妇女体内的雌激素水平显著下降,以中老年阴道炎引起的阴道不规则出血发病率最高,其次为功能性子宫出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