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总结大批量地震伤员通过航空转运分流的护理经验。方法通过2008年5月21-30日我院航空转运18批615例地震伤员到全国部分省市继续治疗的实践,就大批量伤员转运的实施,以及转运过程中的护理组织与管理进行总结分析。结果615例地震伤员安全空运到目的地,顺利交接。结论科学有序的护理组织与管理,以及多方人员的协调配合是高效、安全转运伤员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我院作为灾区最大的军队综合性医院,短时间内收治了大量伤病员,创下了救治地震伤员的四个“第一”:第一时间救治伤员,派出我军第一支医疗队,收治地震伤员数第一,收治重症伤员数第一。与此同时,国家卫生部为缓解四川省医疗机构的压力,改善地震伤员治疗条件,促进患者康复,紧急组织实施了地震伤员省外转运。在上级卫生部门的统一部署下,我院于2008年5月23~30日向济南、烟台等五个城市的三级甲等医院成功实施了空中医疗转运,共动用了九个航班,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成批地震伤员航空运送的经验,分析影响转运的多种因素.[方法]我院收治大量地震伤员,向外省转运600多名伤员.通过转运的实践,就转运计划、医疗队员和急救设备的配置、空中护理观察、心理干预等对航空医疗运送的作用和影响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转运的216名地震伤员均安全抵达目的地.[结论]制定周密的转运计划和进行统筹安排是成功转运的重要条件;地震伤员的心理护理对安全转运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报告了大批量空中转运汶川地震伤员的护理.于2008年5月21-30日实施了18次空中转运,飞行时问近40 h,转运了615名地震伤员.转运前做好人员配置,航空信息采集,伤员准备,物资准备和飞机准备;转运中做好伤员搬运与安置、病情观察和心理护理;到达目的 地后做好与接收医院的交接工作.本组伤员全部安全转运至目的 地,未发生任何意外.  相似文献   

5.
陈晓华  王立  陈群  魏毅 《华西医学》2009,24(3):745-746
目的:总结分析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汶川地震伤员的院内转运情况,为未来重大突发自然灾害伤员院内转运提供参考。方法:根据汶川地震伤员情况,成立急救转运小组,合理配置转运人员,优化流程,采取预防感染,落实途中监护等措施。结果:共接诊地震伤员2598例,推送地震伤员行各种急诊检查4768人次,推送伤员人院住院治疗1771人次,院内转运伤员无交叉感染、无一例险情发生。结论:重大突发自然灾害发生后,作为承担转运护送工作的中央运输科应及时评估现有的医疗资源,采取有效的转运对策,对伤员实施安全的转运护送。  相似文献   

6.
普通列车转运大批地震伤员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列车是较大规模转运地震伤员的重要手段之一,如何在列车上对大批地震伤员实施有效的护理对完成转运任务尤为重要。总结普通列车转运地震伤员的经验,认为做好转运前预案、人员训练及列车消毒、医疗设备、药品准备;做好转运时临场组织,合理搬运,正确安置伤员体位;做好列车环境下的基础护理和地震伤员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观察;正确与地震伤员沟通,进行必要的心理护理,均是安全、有效、有序地完成转送任务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地震伤员空巾转运的护理管理。方法地震伤员窄运前的准备需制订科学、合理的转运预案和工作流程;转运过程中的护理需严格核对伤员基本情况,做好乘飞机伤员的管理,仔细观察伤情变化,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结果96例地震伤员转运过程中顺利,全部安全到达目的地,未发生并发症。结论转运前的充分准备、转运中的严格核对和严密观察伤情变化,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是保证空中安全转运地震伤员护理质量管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地震伤员空中转运的护理管理.方法 地震伤员空运前的准备需制订科学、合理的转运预案和工作流程;转运过程中的护理需严格核对伤员基本情况,做好乘飞机伤员的管理,仔细观察伤情变化,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结果 96例地震伤员转运过程中顺利,全部安全到达目的 地,未发生并发症.结论 转运前的充分准备、转运中的严格核对和严密观察伤情变化,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是保证空中安全转运地震伤员护理质量管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汶川地震10373例伤员跨省转运救治纪实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回顾性总结汶川地震伤员跨省转运工作的计划、组织与实施,为今后紧急救灾转运工作提供全新经验和一手参考证据。方法参与整个转运过程,汇总并统计2008年5月12日至5月31日四川省抗震救灾指挥部医疗保障组伤员转运小组逐日上报的数据:结果在卫生部抗震救灾前方协调组相关政策的指导,铁道、民航等交通部门的通力协作和全同医务工作者的全力医疗救治下,伤员转运小组倾力运作、科学组织、周密实施,从2008年5月12日至5月31日,累计转运来自四川成都、绵阳、德阳等11个地震灾区的10373名伤员到重庆、江苏、浙江等20个省市,转运途中无伤亡发生,圆满完成了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非战争状态下最大规模的由政府组织的伤员跨省安全转运救治。结论伤员跨省转运是缓解地震灾区医疗资源不足、减轻医疗救援压力、保障医疗质量的有效措施。今后将针对各类灾害建立救援应急预案、完善信息平台和细化转运流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救治四川地震后伤员转运伤员途中心理护理策略.方法 对转运的52例伤员按年龄段分组,每组伤员分别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并观察效果.结果 在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后,52例伤员抵达后方医院时心理状况明显好转,对康复充满信心.结论 及时、有效的心理护理可以舒缓伤员的不良情绪,减轻应激损害,减少转运途中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大批量地震伤员安全转运的经验。方法通过441名地震伤员安全转运的实践,就转运过程中的护理管理与护理措施进行总结。结果441名地震伤员全部安全转运到指定地点,顺利交接,伤员安全无并发症发生。结论科学有序的护理管理以及多方协作配合是安全转运伤员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2.
目的:回顾性分析华西医院急诊科收治4·20芦山地震伤员来院前的不同转运方式及相关伤情特点,探讨地震救援现场进行院前转运所需要的医护人员调配,为今后相关重大灾害性事件发生后伤员的转运提供参考。方法:收集芦山地震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急诊科接受的地震伤员的受伤类型和伤情特点等基本资料,对救护车和非救护车转运伤员的特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共有314例伤员纳入分析,其中经救护车转运的伤员共277例,经非救护车转运的伤员共37例,各占88.2%和11.8%,转运中的伤员均以四肢及骨盆骨折受伤类型为主,救护车的转运高峰期为第1天和第5天,非救护车的转运高峰期为第1天。救护车转运伤员中重伤以上患者的比例与非救护车转运伤员中重伤以上患者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地震现场进行伤员分拣以后,就需要根据病情轻重迅速选择合理的转运方式,从而根据地震伤员的伤情特点合理配备相关急救物资和调配医护人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重大灾难造成多发性创伤伤员转运的护理安全管理方法。方法对5月12日地震中造成多发性创伤并需要转运的30例伤员实施转运前的风险评估及转运途中的安全管理。结果30例伤员均被安全转运,最远的路程用时8h,未发生二次骨科及压疮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总结大型综合医院进行群体地震伤员转运过程采取的有效观察和护理对策,为我国大型灾害医疗救援的伤员群体转运提供护理参考依据.本文分别从生命体征观察、必要治疗的维持、转运过程的护理等方面介绍了观察要点;从伤员飞机转运的特点和要求、伤员转运工作流程、转运前伤情评估、转运过程中伤员搬运要点、重点患者观察要点、引流管护理、心理支持、特殊伤员护理等方面进行了护理措施总结.认为采取针对伤员特点的重点观察和有效的护理对策可以保证伤员转运过程中患者的安全,预防转运意外事件的发生,其转运流程和护理要点可以为我国大型医疗救援中伤员群体转运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何梅  王东  冯琦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8,14(13):1486-1488
目的 交流和探讨大批量地震伤员由灾区医院向省外医院大转运的流程管理经验.方法 在832例地震伤员转移过程中,应用流程管理论,通过周密计划、合理组织、细节管理、过程控制,建立和优化了转运伤员流程.结果 832例地震伤员均安全送达接收医院,没有因转运不当造成的二次损伤.结论 灾区医院接收救治大量震灾伤员时,在医疗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转诊是重要的措施之一.及时应用、建立和优化有效的转运管理流程,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并保证转运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汶川地震转运外省创伤伤员创面感染的特点和治疗情况.方法 对湖北省收治的84例汶川地震创伤伤员进行临床分析,统计伤员一般情况、创面感染、病原菌培养和药敏、救治效果等临床资料,并和同省其他转运伤员及未转运伤员的创面感染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地震伤员受伤部位以体表、四肢和骨盆、头颈部为主;感染部位为四肢和骨盆4例、头面部2例、胸部1例、体表1例.四地全部送检380份病原菌,检出率为75.79%,其中G-菌占61.35%.转运伤员的混合感染率显著高于未转运伤员(36.36%比50.00%;x2=21.40,P<0.01).全部培养中,前3位的细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56株(17.18%),阴沟肠杆菌44株(13.50%),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43株(13.19%),对37.06%的药物近乎完全耐药.结论 地震伤员创面感染情况受到地域、伤情、急救措施的影响,转运伤员有着较高的混合感染率和病原菌耐药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在强烈地震后列车医疗队转运伤员途中的护理管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汶川地震后436例伤员列车转运途中的护理管理情况.结果 本组伤员全部安全转运至目的 地.结论 组建列车医疗队运送伤员前应充分做好各项评估,途中应做好各种管道的护理和心理护理,并严密观察病情、做好转运记录,这是安全、有效地转运伤员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四川汶川地震转运骨科伤员的临床特点和救治经验。方法对我科2008年5月13日至6月10日收治的129例汶川地震转运骨科伤员进行检伤分类,记录内容主要包括:转运人次,伤员的主诉,诊断,损伤部位及类型,是否伴有感染以及接诊后的处理,治疗效果等。结果129例伤员中,骨折伤员95例,其中开放性骨折35例51处,闭合性骨折60例139处;26例(20.2%)39条神经损伤;54例(31.8%)并发感染;110例伤员行手术治疗;无死亡病例;1例院外截肢伤员因残端感染严重多次行残端清创、修整;其余伤员伤口均愈合;无术后切口感染。结论四川汶川地震转运骨科伤员的临床特点明显,必须根据其临床特点予以个体化救治,同时要积极防治相关并发症,以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19.
长途转运地震伤员的救治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长途转运地震伤员收治过程中的有效管理方法。方法通过分析172例长途转运地震伤员收治过程不同阶段的工作特点,总结出在伤员转运、病房环境、人员及设施配备、治疗等管理工作中采取的有效措施。结果经过有效的治疗和细心的护理,172例长途转运地震伤员在心理、生理、社会等方面均达到最大限度的康复。结论集中收治大批伤员的管理经验,规范的救治管理是保证最佳治疗和护理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为缓解"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致大批伤员的救治压力,及时有效救治伤员,经卫生部统一部署,2008年5月17日-6月2日我省制定了地震伤员转出标准和伤员转移分流方案,成功通过专机、专列向省外转运伤员10 015名,现将伤员转运流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