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保留膀胱手术联合动脉化疗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保留膀胱手术联合动脉化疗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3年4月~2006年12月,对35例浸润性膀胱癌患者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或膀胱部分切除术联合GC(吉西他滨 顺铂)方案动脉化疗治疗,总结分析肿瘤控制情况、膀胱保存率和患者的生存率.结果 33例患者获随访,2例失访,平均随访24.3个月(3~45个月).27例无瘤生存,2例带瘤生存,4例死于肿瘤转移,2年生存率为88.8%;19例无复发及转移,5例浅表性复发,3例浸润性复发,6例转移;25例保留膀胱生存,4例行挽救性全膀胱切除,4例死亡,2年膀胱保存率为74.1%.全部患者对动脉化疗耐受良好,无严重全身和局部不良反应.结论 保留膀胱手术联合GC方案动脉化疗治疗浸润性膀胱移行细胞癌近期疗效满意,毒副作用轻,值得临床进一步观察研究.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膀胱憩室内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回顾性分析膀胱憩室内肿瘤7例的临床资料.7例随访6~72个月,平均25个月.在4例移行细胞癌中,1例术后2个月死于脑血管意外,3例分别于术后6、8和12个月局部复发,再行根治性膀胱全切加回肠膀胱术,2例术后死于肿瘤转移,1例随访6年无瘤生存.1例混合性癌患者和1例鳞癌患者术后10和14个月死于多器官转移.1例腺癌术后11个月死于心肌梗死.初步研究结果提示,膀胱镜和影像学检查是诊断膀胱憩室内肿瘤的主要手段,治疗应采取外科手术特别是根治性膀胱全切术,必要时辅以放、化疗.  相似文献   

3.
膀胱非移行细胞肿瘤21例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提高膀胱非移行细胞肿瘤的诊断水平,探索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近10 a收治的膀胱非移行细胞肿瘤21例,采取膀胱部分切除和膀胱全切除,手术前后配合髂内动脉灌注化疗和术后膀胱内灌注化疗。结果:21例获得1 a~5 a随访,6例良性肿瘤术后无复发;15例恶性肿瘤,术后死亡6例(4例死于肿瘤转移,2例死于心、肾疾病),9例已平均无瘤存活45.3个月,3 a存活率66.6 %。结论:膀胱非移行细胞肿瘤以膀胱内肿块、血尿、膀胱刺激征为主要临床表现。治疗上以手术为主,配合动脉化疗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GC方案)的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局部晚期膀胱移行细胞癌的临床疗效及毒性反应。方法 12例局部晚期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接受4个周期GC方案的新辅助化疗(吉西他滨1000mg/m2,第1、8天静脉滴注;顺铂20mg,第1~5天静脉滴注)。结果 12例均完成4个周期的GC方案化疗,总有效率58%,其中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5例,稳定3例,进展2例。6例患者化疗后行全膀胱切除术+回肠代膀胱术,3例经剖腹探查肿块无法切除而仅行放疗,2例患者因病情进展行姑息性化疗,1例患者拒绝手术治疗后仅行姑息性化疗。GC方案化疗的主要毒性为骨髓抑制,91%白细胞减少。结论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是目前治疗局部晚期膀胱移行细胞癌有效、安全的新辅助化疗方案,为不能手术的局部晚期的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模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提高膀胱肉瘤样癌的诊治水平.方法分析4例膀胱肉瘤样癌患者的临床资料,4例患者中男3例,女1例,年龄62~81岁,均有肉眼血尿或伴膀胱刺激症.肿瘤主要由移行上皮癌细胞和恶性间叶细胞(梭形或多形性细胞)组成,之间可见移行过渡.CK(+)、EMA(+)、Vim(+).结果 3例行膀胱部分切除加化疗,1例行膀胱全切加化疗及放疗.2例于1年内死于肿瘤复发和转移,另2例至今分别无瘤存活13个月和20个月.结论膀胱肉瘤样癌是一种高度恶性、预后差的肿瘤.确诊需依赖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等检查,早期诊断和采用膀胱部分切除或根治性切除,配合放疗和(或)化疗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6.
脐尿管癌1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Chen ZF  Wang F  Qin ZK  Dai YP  Zhou FJ  Han H  Liu ZW  Yu SL  Li YH  Ye YL 《癌症》2008,27(9):966-969
背景与目的:脐尿管癌临床少见.本研究旨在探讨脐尿管癌的诊断与治疗方法,以提高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及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994年5月至2007年4月收治的14例脐尿管癌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为血尿和膀胱刺激症状,膀胱镜检查主要表现为膀胱顶部宽基底肿物,影像学检查征象常见膀胱顶前壁与腹壁之间质软组织肿块影,常浸润膀胱壁.本组病例腺癌13例,恶性间质细胞瘤1例.7例行扩大性膀胱部分切除术患者中,1例术后24个月局部复发,6例随访14~120个月,中位随访42个月无复发:3例行全膀胱切除 尿流改道术,其中2例分别随访16个月和84个月无复发,1例术后3个月死于手术并发症;1例在外院行膀胱部分切除术,术后10个月局部复发;3例晚期未切除者行化疗,2例肿瘤无进展生存7个月和8个月,1例化疗后6个月死于肿瘤.本组病例1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85.7%和61.2%.结论:扩大性膀胱部分切除术是值得推荐的手术方式.首次手术彻底切除肿瘤及对晚期及术后复发转移患者积极的综合治疗,是提高脐尿管癌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膀胱小细胞癌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对2例膀胱小细胞癌临床资料、治疗方法及随访结果进行了总结分析。病例1术后病理示膀胱小细胞癌,随访8个月后因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病例2术后病理示膀胱低分化癌伴神经内分泌癌。根治性手术后GC方案化疗6个疗程,随访中。初步观察结果提示,膀胱小细胞癌尽管比较少见,但因其恶性程度高,更具侵袭性,转移的更早、更快,应该引起重视,根治性手术治疗辅以系统的化疗将有助于提高生存率和延长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膀胱小细胞癌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对2例膀胱小细胞癌临床资料、治疗方法及随访结果进行了总结分析。病例1术后病理示膀胱小细胞癌,随访8个月后因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病例2术后病理示膀胱低分化癌伴神经内分泌癌。根治性手术后GC方案化疗6个疗程,随访中。初步观察结果提示,膀胱小细胞癌尽管比较少见,但因其恶性程度高,更具侵袭性,转移的更早、更快,应该引起重视,根治性手术治疗辅以系统的化疗将有助于提高生存率和延长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影响肌层浸润性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预后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02例肌层浸润性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以及完整随访资料,分析因素包括患者性别、年龄、合并慢性病、肾积水、肿瘤多灶性、瘤体大小、T分期、淋巴结是否转移、肿瘤组织分化程度和治疗方法 ,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总生存率,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用Cox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随访期为4~119个月,全部患者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8.3%、65.2%、52.9%,中位生存期为62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T分期、淋巴结是否转移、不同肿瘤组织分化程度及有无肾积水患者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合并慢性病(RR=2.068,P=0.026)和肾积水(RR=3.218,P=0.002)是影响局部肌层浸润性移行细胞膀胱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T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肿瘤组织分化程度及肾积水是局部肌层浸润性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预后相关因素,而合并症及肾积水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转移癌的自然消退极为罕见。移行细胞癌肺转移灶的自然消退仅有过一例报告。作者介绍了移行细胞癌肺转移暂时完全消退的二个病例。例一为男性,78岁,1973年11月发现膀胱低分化移行细胞癌侵犯前列腺,胸部X 线检查正常。1975年1月,局部癌灶明显进展,X 线胸片显示两肺多个结节,针吸活检为转移性移行细胞癌。行姑息性骨盆区外照射14天后,患者症状明显缓解。胸部X 线片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