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山东半岛3处连岛沙坝-潟湖(朝阳港潟湖、镆铘岛潟湖和林家流潟湖)为研究对象,利用1979—2009年间4期TM/ETM+遥感影像数据,提取了上述潟湖30 a间的变化信息,并应用分形方法讨论了潟湖岸线的复杂度。结果表明,总体上潟湖岸线趋于平直,其复杂度降低,稳定性增加,具体表现为:(1)朝阳港潟湖面积增加;青矶岛西沙嘴向东迅速淤积延伸,每年达30 m左右;东沙嘴随着口门不断东移而蚀退;沙坝长宽比增大;由于水产养殖的增加,导致淤积严重,水体变浅,潟湖逐渐走向衰亡。(2)镆铘岛潟湖面积变化不大;东沙嘴长度基本不变,宽度变窄,长宽比增大;潟湖南部被改造成水产养殖区,呈稳定状态;潟湖北部被开垦成盐田,流向潟湖北部的主流槽变窄、变浅,淤积严重,生态环境恶化,逐渐走向消亡,将演化成潟湖平原。(3)林家流潟湖面积增加;楮岛沙坝长宽比有所增大,岸线长度增加;潟湖西南部淤积;口门变窄,纳潮量聚减,趋势是发展为内陆湖泊。  相似文献   

2.
粤西博贺湾沙坝-潟湖海岸体系的沉积环境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博贺湾35个钻孔资料和14^C测年资料,对粤西地区典型的博贺沙坝-()海岸的地层结构及古环境沉积特征进行了分析,进而研究该沙坝-()湖海岸的沉积环境的演变。  相似文献   

3.
全球海岸生态系统正遭受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带来的威胁, 本文基于沙坝-潟湖系统海岸典型剖面形态, 通过设计实施动床波浪水槽试验, 定量研究了侵蚀浪条件下沉水植被对该系统海岸冲淤的影响。结果表明: 沉水植被明显削弱了沙坝前坡波浪破碎区前缘的波高增大幅度, 并使坝后波高衰减; 植被作用使波浪反射和透射系数减小、耗散系数增大; 侵蚀浪作用下, 沙坝坝顶冲刷较明显, 潟湖内呈淤积趋势, 海岸前丘受波浪冲刷呈陡坎形态。植被影响下沙坝和前丘区域最大侵蚀厚度均减小; 植被可减少沙坝净侵蚀量、潟湖内淤积量及离岸输沙量, 对海岸前丘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沙坝—泻湖岸型砂质海滩地貌的蚀淤变化分析结果表明,在台风"艾利"袭击下,台风移动路径右侧海滩的蚀淤变化比左侧海滩的蚀淤变化明显,而且海滩的侵蚀和淤积主要集中在中潮带附近。同一区域,位于遮蔽带内的湖里村海滩淤积加重,切线段的下掘村海滩强烈侵蚀;而同样位于遮蔽带内的大埕湾东侧海滩上淤下蚀,整体表现为侵蚀,切线段的西侧海滩强烈淤积。  相似文献   

5.
海岛是维护生态平衡、推进海洋经济的重要依托。但海岛生态系统脆弱,人类活动会对海岛尤其是无居民海岛的生态环境产生较大影响。为了研究如何在开发利用过程中科学地保护海岛,选取渤海区进行旅游娱乐开发的典型无居民海岛--菩提岛为研究区域,分别解译了2003年、2008年、2010年、2012年和2015年共5期菩提岛的遥感影像,应用景观生态学理论和方法,通过景观格局指数、转移矩阵、变化速率来分析菩提岛自旅游开发以来景观格局的动态变化特征。5个时期研究区域的景观格局指数显示:单个斑块面积减小,斑块的复杂性有所增加,斑块类型趋于分散,斑块类型的邻接度变化较大,香农多样性指数增大,景观多样性增加。综合景观时空变化与景观指数进行分析,人为干扰对研究区域的影响在2003-2010年期间持续增长,景观破碎化明显,2010年之后人为扰动逐渐减弱,进入海岛自然景观恢复时期,景观破碎有所改善。大规模的开发利用活动是导致菩提岛近年来景观格局变化的主要因素。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应根据自身的资源优势和功能定位,按照海岛保护和利用规划来科学开展。  相似文献   

6.
文章在综述旅游非优区概念本质、内涵的基础上,以"西沙群岛"为例,探究衡量某地区是否为旅游非优区的标准;通过深入分析旅游业发展条件,从资源、区位、生态环境和经济背景等方面探寻导致旅游业发展劣势地位形成的因素;最后提出旅游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7.
文化型海岛的旅游开发与研究——以刘公岛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海洋世纪的到来,海洋旅游业以其巨大的发展潜力被誉为"永远的朝阳产业",其中文化型海岛旅游更是凭借它深邃的文化内涵及独特的旅游资源成为海洋旅游行业新兴崛起的主力军。文章在浅述海岛旅游发展概况与性质之后,对具有爱国主义特色的刘公岛旅游现状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刘公岛的成功经验对文化型海岛旅游开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文章依据《辽宁省统计年鉴》(2009-2013年),在分析滨海湿地型旅游目的地特征基础上,对盘锦市滨海湿地型旅游目的地的开发条件、现状进行研究,并提出旅游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9.
依据地貌学和风景学的角度,福建沿海景观以闽江口和九龙江口为界可分为3个景观亚区,并具有多样性与复杂性、动态性与脆弱性和关联性与分异性等特征.本文运用景观生态的原理研究沿海景观的构成与格局,在沿海景观的分类和特征概括的基础上,探讨福建沿海景观旅游开发与建设的模式.通过维护沿海景观系统的稳定,优化沿海各景观亚区的分布格局,提高沿海景观的整体舒适性和挖掘文化景观的内涵等应对措施以实现福建沿海旅游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0.
海滩地貌动力状态是海滩过程和陆海相互作用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但目前国内对北部湾强潮环境下的砂质海滩地貌与沉积的研究相对较少。对2010年3月采集的北海银滩剖面高程与沉积物变化的资料进行分析,探讨此类海滩响应外在驱动力作用的地貌动力状态特征,结果表明:1)北海银滩地貌结构简单,地貌状态属于消散型类型。2)银滩沉积物类型为砂,并以细砂、中砂为主,沉积物分选性较好;此外,沉积物中砂的百分含量和中值粒径自陆向海逐渐减小,而极细砂的百分含量则逐渐增加。3)北海银滩横向剖面沉积物可区分为后滨、滩面和内滨3个沉积单元。后滨沉积物在风的作用下以跃移质为主;滩面沉积物因波浪形成的冲流作用而具有双向运动的性质;内滨沉积物主要受控于波浪和潮流的联合驱动作用而以跃移质组分为主。  相似文献   

11.
从计量经济学的角度,采用柯布-道格拉斯(Cobb-Douglas,C-D)生产函数模型,分析了不同气象变量对青岛地区滨海旅游的经济产出弹性影响。结果表明:滨海旅游经济产出与高温日数在1%水平下显著正相关,与降水日数、大雾日数、雷暴日数和大风日数均在1%水平下显著负相关;降水、雷暴、高温和大雾天气是影响经济产出的高敏感性因子,在每提高1%水平的情况下,其弹性影响分别达到-0.679%、-0.507%、0.311%和-0.288%;21世纪以来,青岛地区降水和雷暴天气呈减少的趋势,高温天气则呈增多的趋势,均有利于滨海旅游产值的增加。  相似文献   

12.
13.
本文试以浙江西湾海滨旅游区为例,对海滨旅游资源非优区的适度开发作一初浅的探讨。拟寻求海滨旅游资源非优区开发的思路与模式。1 海滨旅游资源非优区的属性1.1 海滨旅游资源非优区海滨旅游资源非优区是指该海滨区域内的旅游资源质量不佳,或结构规模不理想(如景点组合,分布和区位条件欠佳)或旅游利用价值不高(其中几种或某一主导因素的旅游开发利用价值不高)而造成该海滨区域虽有旅游资源但其吸引功能不够强劲,开发受限。1.2 海滨旅游资源非优区的特性[2]非优区内有相对优越小区;同类排斥异类互衬可使非优区的绝对性减弱;外在因素的补偿…  相似文献   

14.
有居民海岛的旅游开发决策是一个由政府、旅游开发商、海岛居民、海岛旅游者等决策主体相互作用并寻求最终均衡状态的行为选择,故将经济学中的博弈论引入海岛旅游研究中,以解释有居民海岛旅游开发现状和探求其开发决策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案。该研究结果可为我国其他有居民海岛的旅游开发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澎湖列岛是台湾海峡主要海岛旅游目的地,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蓬勃发展。但受制于海岛环境影响,澎湖列岛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不少安全隐患。文章基于实地调查与游客的旅游安全感知,分析澎湖列岛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结果显示:澎湖列岛旅游的安全事故主要发生于交通安全事故和海上旅游活动事故,其中游客对旅游六要素的游览安全环节感知最强烈;澎湖列岛旅游安全与海岛本身的自然环境(灾害)有关,更与旅游管理者对游客的引导、设施设备的改善、安全管理从业的培养紧密相关;澎湖管理处与澎湖县政府要重视澎湖列岛环境信息发布,水上运动活动的组织安全,救援人才的培训与管理,强化游客岛屿旅游安全教育;积极构建澎湖列岛与我国台湾岛及内地海上突发事件协同救援平台。  相似文献   

16.
沿海地区经济发达,聚集着丰富的旅游资源,旅游环境十分优越。从世界范围内来看,海洋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的份额日益增长,在旅游发展的过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海岸带作为海洋旅游的主要目的地,应该对其进行认真有效地综合管理,合理充分开发其旅游资源和环境,以保证海洋旅游健康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海南岛南部三亚湾海岸海洋和东部铜鼓岭海岸海洋环境的调查和研究,探讨了人类活动对海岸海洋环境的深刻影响.结果表明,海南岛三亚湾岸段处于中等开发状态,存在生活污水排放和城市建筑违规等环境问题;东部铜鼓岭岸段处于初级开发状态,环境问题主要是养殖排污.人类活动对海岸海洋环境带来负面效应的同时,也在充分利用海岸海洋资源.因此,根据海岸海洋环境特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尽可能减少人类活动对海岸海洋环境的负面影响,扩大人类活动对海岸海洋环境的正面效应.  相似文献   

18.
基于定量技术以大连的滨海路作为实证对象探究海滨旅游景观廊道特征的分析方法,旨在从多个维度对景观廊道进行较全面的评价.结果表明:滨海旅游廊道形态美观、结构合理;景观要素构成特征表现为景点数量分布疏密相间,集中与分散有机结合;景观类型丰富多样,廊道各个部分存在明显差异.生态特征分析表明滨海景观廊道的不同部分生态承载力呈现空间分异;廊道各个部分存在显著的经济区位特征差异.各项指标相关分析表明大连滨海廊道开发建设具有合理性,但存在一些尚需克服的制约因素.如廊道的可达性和自然生态的保护等.  相似文献   

19.
为促进我国渔村旅游业的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文章基于泉州市蟳埔村的实地调查数据,研究旅游体验对渔村形象的影响机制以及游客感知价值和游客风险感知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并提出发展建议。研究结果表明:旅游体验对渔村形象有显著正向影响,游客感知价值在旅游体验对渔村形象的影响机制中发挥中介作用;游客风险感知在旅游体验与游客感...  相似文献   

20.
沙滩休闲旅游价值影响因素分析——以青岛海水浴场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康 《海岸工程》2009,28(1):72-80
沙滩休闲游乐价值受到沙滩的物理、化学、生物学特征及人口统计因素等各种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特别是游客的个体因素对沙滩休闲游乐价值具有重要的影响。通过对影响游客沙滩选择的因素进行评估,结合沙滩的游客支付意愿和环境保护意愿调查,系统地对不同自然及人口统计因素对沙滩游憩成本、沙滩使用支付意愿及环境保护意愿的影响及关联程度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出环境质量、家庭收入、沙滩游览次数等因素对沙滩休闲旅游价值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