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研究微波加热液态金属的升温特征,在MobileLab-W-R型微波工作站中进行了微波直接加热铜液和铁液的实验研究,实现了微波直接加热铜液和铁液实验,对比研究了微波直接加热和间接加热铜液与铁液的加热效果,并研究了微波功率、金属液质量、温度等对微波直接加热效果的影响,探讨了微波直接加热金属液体的机理。结果表明,微波可以以较快的升温速度直接加热铜液和铁液,且升温速率与微波加热功率呈近似线性递增关系;在相同微波直接加热条件下,同等质量的铜液和铁液的升温速度相近,但不同质量铁液加热时,由于其表面积、微波场强分布等因素的影响,铁液质量对微波加热效果的影响没有明显的线性关系。理论分析认为,铜和铁在熔化后电阻率增大,磁导率明显下降,导致微波在铜液和铁液内部的趋肤深度显著大于固态铜和铁;电导损耗是实现微波直接加热液态金属的主要机制,液态金属可通过电子与原子核碰撞、表面快速更新、内部缺陷阻碍电子运动、原子运动及碰撞等形式吸收微波,将微波能量转化为自身热量。   相似文献   

2.
22MnB5是常见的热成形高强钢,广泛应用于汽车车身,可减轻车身质量,提高汽车抗冲击和防温性。随着用户对热成形零件生产效率要求的不断提高,特别是感应力加热,火焰直燃加热等快速加热技术的推广应用,热减形加热速率快速提升到120℃/s。为了考察不同加热速率对22MnB5钢热成形后的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规律,利用淬火膨胀仪、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拉伸试验机,分别对加热冷却过程中的热膨胀曲线、热成形后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随加热温度升高,试样冷却组织由铁素体向马氏体、贝氏体转变,且150℃/s加热速率下组织中贝氏体和铁素体含量要高于10℃/s加热速率的试样;且当加热速率从10℃/s提高到150℃/s时,22MnB5钢在950℃仍然能够完全奥氏体化,但是冷却试样的条件屈服强度、抗拉强度、断后伸长率都有所下降,分别降低了334 MPa、56 MPa、0.9%。  相似文献   

3.
微波场中碳化硅的加热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艳  柯家骏 《稀有金属》1995,19(4):306-308
微波场中碳化硅的加热特性研究王艳,柯家骏(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100080)关键词:微波场,碳化硅,加热特性微波场加热以其快速、高效和清洁的独特加热方式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透过微波的物质不能被加热,即微波对物质具有选择加热性。碳化硅(SiC)是...  相似文献   

4.
浇铸和轧两种工艺连接的成功,除其他条件外,还有赖于在通往轧机路上灵活并且高度自动化的加热工艺,以补偿热的损失。本文首先综述两种感应加热方法-纵向磁场加热和横向磁通加热,接着介绍加热过程量的计算结果及计算研究情况和1个试验厂的经验,结果表明,对钢厂和轧钢厂各种加热方法来说,横向感应磁通加热是一种非常灵活和有效的加热方法,尤其对薄板坯连铸特别适用,同时也是薄带钢中间加热的适宜方法。  相似文献   

5.
《中国钼业》2009,33(2)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刚石、立方氮化硼颗粒表面镀钨、铬、钼的方法及设备,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在加热室对清洁的金刚石、立方氮化硼颗粒预加热,加热温度下限应高于用于镀膜的羰基金属络合物沸点温度,加热温度上限视所需镀膜厚度,以不降低金刚石、立方氮化硼的强度为限;然后将加热的颗粒输送至到带有振动或搅拌器的镀膜室中,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大型筒节感应加热装置的保温和加热效果,首先设计了大型筒节感应加热电阻保温装置,然后考虑金属的居里点效应,对大型筒节感应加热工艺路线进行了优化,基于有限元法建立了大型筒节感应加热电磁-热-应力耦合数学模型,研究了大型筒节感应加热保温和电阻保温的效果、传统加热工艺和考虑居里点效应的感应加热工艺条件下的加热效果。结果表明,通过感应加热电阻保温装置和考虑居里点效应的感应加热路线的双重设计,缩短了大型筒节热处理高温保温时间,降低了大型筒节内外表面等效应力,改善了大型筒节热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7.
吹氧化学法加热钢水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荣玖  何国梁 《钢铁》1993,(7):71-76,50
出炉钢水再加热日趋重要,已经成为组成炼钢工艺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近年,钢水加热技术竞相涌现,在已出现的许多方法中,吹氧化学洼由于加热速度快、设备简易,正引起人们关注。本文对欢氧化学法加热钢水技术的特点、升温幅度、速度、元素烧损、钢质和潜罩,喷抢结构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8.
经过对S201奥氏体不锈钢炉温制度、加热速度、炉温均匀性、炉内气氛等基本要素的研究,结合板带厂加热炉的实际情况,制定S201奥氏体不锈钢加热工艺制度,并以的生产实践验证了加热工艺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9.
任梅峰 《鞍钢技术》2003,(1):34-36,42
鞍钢无缝钢管厂采用新的工艺,在定径机前设中频感应加热炉,对钢管进行在线加热,在国内钢管厂属首例。此设计属环保型设计,占地面积小,节省燃料。具有稳定可靠、控制精确、保护功能齐全等特点,可对被加热的钢管进行精确的温度控制,确保加热后的钢管温度。  相似文献   

10.
杨柏松 《冶金能源》1998,17(5):36-38
本文对带钢在加热室的加热过程进行了等效地简化,建立了带钢加热的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根据此模型对带钢在宝钢CAPL机组加热室的加热进行了模拟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实际的生产数据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1.
蓄热式板坯连续加热炉炉底强度的分析与计算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吕以清  孙玮 《工业炉》2004,26(5):42-44
蓄热式加热炉炉底强度的合理选取与炉子的炉长、实际加热能力、加热质量、炉子的运行工况(燃烧负荷、炉压、检修周期、炉体寿命等)密切相关。而蓄热式加热炉炉底强度的计算目前尚无详细资料。通过济钢中板3#蓄热式加热炉设计中对炉底强度的选取,经使用与炉子实际能力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2.
丁祖铮 《冶金能源》2004,23(6):56-58
蓄热式加热炉以其节能、环保双重效益倍受青睐,本文通过实践介绍蓄热式加热炉控制系统与传统加热炉控制系统异同,蓄热式加热炉控制策略,应用中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3.
杨泽耒 《工业炉》2005,27(2):22-25
介绍了蓄热式燃烧技术在非轧钢加热炉上的几种应用实例,例如大型台车式加热炉、敞焰加热的连续式热处理炉、蓄热式辐射管等;对在非轧钢加热炉上采用蓄热式燃烧技术时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中径为Φ8 m环形加热炉主要部件及使用效果。在加热炉的设计过程中,根据实际经验对环形加热炉的结构做出了改进。采用全自动控制系统,优化了人机界面,便于操作人员了解加热炉的实时信息。加热炉的关键零部件均采用知名品牌的产品,保证了加热炉的运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蓄热式加热炉换向燃烧时,煤气换向阀至烧嘴之间管道里残留的煤气直接被排入大气。为了能够降低蓄热式加热炉能源消耗、减少污染排放,对蓄热式加热炉换向过程开展探究。对唐山市某钢厂一座160 t/h蓄热式加热炉设计了蓄热式加热炉烟气反吹系统,通过科学的时序控制和安全联锁,与原蓄热式加热炉控制程序合理链接,实现整套系统安全可靠运行。蓄热式加热炉烟气反吹系统的投入应用,使加热炉单位能耗由原来的0.882降低至0.823 GJ/t,CO减排率达到94.9%,同时为燃烧控制及维修提供了数据依据。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高温大型重载台车式锻造加热炉在使用上存在的问题,并通过改善炉体结构、排烟方式、炉村材料以及合理的加热温度和加热速度,探讨延长炉衬寿命,减少钢坯氧化烧损,提高加热质量,降低能耗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结合不锈钢分公司不锈钢精品基地对热轧不锈钢加热炉工艺需求的研究,论述了加热炉设计技术难点的解决途径及加热炉本体优化设计特点.文章对不锈钢加热炉的综合技术指标实现及加热炉生产运行、炉子热平衡结果进行了分析评述.  相似文献   

18.
热载体加热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杨建民 《工业炉》2005,27(5):12-15,31
介绍了导热油为介质的热载体加热炉的技术和应用范围,并分析和阐述了使用各种燃料的加热炉的优缺点以及配套设备的合理选用,对广大用户了解热载体加热炉的发展和使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蓄热式步进加热炉热平衡模型的建立、热平衡测试方法的确定及计算结果。对加热炉运行状况进行评价 ,为加热炉的优化改造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0.
用于制备氮化硅粉的高温电阻炉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了三种不同加热方式的高温电阻炉,即外壁加热、内芯加热和双重加热高温炉。介绍了电热元件的材料选取、尺寸确定,保温材料的选用,热电偶的选择与安装。分析了三种高温炉的耗电量、散热量和使用寿命。通过对比。内芯加热高温炉耗电量最低、使用寿命最长,双重加热高温炉升温速度最快,外壁加热高温炉的炉膛有效面积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