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葛根素注射液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TNF-α和IL-6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葛根素注射液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将76例早期D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葛根素注射液治疗,连用15 d.采用ELISA法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NF-α和IL-6水平,同时观察空腹血糖、血脂、24 h尿蛋白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清TNF-α和IL-6水平与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P<0.01),而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葛根素注射液可能通过减低DN患者血清TNF-α和IL-6水平,抑制炎症反应,起到对糖尿病肾病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辽宁中医杂志》2015,(8):1451-1453
目的:观察补肾解毒通络方对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RA)血清中IL-1、IL-6、TNF-α的影响。方法:将60例活动期R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补肾解毒通络方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对照组予甲氨蝶呤治疗。记录治疗前后患者血清中IL-1、IL-6、TNF-α的数值。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清IL-1、IL-6、TNF-α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对照组患者血清IL-1、IL-6、TNF-α水平较治疗前降低,在TNF-α方面有显著差异(P<0.05),但在IL-1、IL-6方面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相比,治疗组患者血清IL-1、IL-6、TNF-α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补肾解毒通络方能下调RA患者血清中IL-1、IL-6、TNF-α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3.
《辽宁中医杂志》2013,(6):1241-1243
目的:探索加味炎调方对脓毒症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0(IL-10)的调控作用,揭示加味炎调方的作用机理。方法:将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加味炎调方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制备脓毒症模型,分别于造模后12、24、36h处死动物,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TNF-α、IL-1β、IL-10水平。结果:模型组血清TNF-α、IL-1β、IL-10水平均高于假手术组(P<0.05或P<0.01)。加味炎调方组与模型组相比,能降低血清TNF-α水平,特别在12h与36h(P<0.05);能降低血清IL-1β水平,特别在24h(P<0.05);能升高12、24、36h血清IL-10水平(P<0.05)。结论:加味炎调方能下调脓毒症大鼠血清,TNF-α、IL-1β水平,上调IL-10水平,减少全身炎症反应和多脏器损害,从而对机体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健脾化痰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疗效及对APN、TNF-α及IL-6的影响。方法:60例NAFLD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在基础治疗同时,治疗组服用健脾化痰方,对照组服用水林佳胶囊,治疗12周。分别比较治疗前后主要临床症状积分和血清ALT、AST、GGT、TG、TC、HDL-C、APN、TNF-α及IL-6水平。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综合疗效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和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证候疗效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和83.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降低血清ALT、AST和GGT水平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降低血清TG和TC含量,提升血清HDL-C水平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提升血清APN水平与降低血清TNF-α及IL-6水平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化痰方治疗NAFLD疗效显著,在临床疗效,改善肝酶,调节血脂代谢和APN、TNF-α及IL-6分泌等方面优于水林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羚羊角煎剂对持续发热患儿血清TNF-α浓度及IL-6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接诊住院伴随有持续性发热的危重患儿167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80例行常规治疗,治疗组87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服羚羊角煎剂,观察治疗前、治疗后24 h、治疗后72 h患儿的血清TNF-α、IL-6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前、治疗24 h血清TNF-α、IL-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72 h血清TNF-α、IL-6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给予持续发热患儿羚羊角煎剂辅助治疗,可有效实现对血清TNF-α、IL-6水平的控制。  相似文献   

6.
《中药材》2019,(4)
目的:观察基于通络降浊益肾法确立的蛭军糖肾汤对早中期2型糖尿病肾病(DN)气阴两虚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收集128例早中期DN气阴两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6例)和对照组(62例),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包括饮食控制,运动疗法,控制血糖、血压、血脂等。观察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蛭军糖肾汤,疗程12周。治疗前后采集患者血压、血糖(FBG、HbA1c)及中医证候数据,检测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24 h尿蛋白定量(24h-UTP)及血清TNF-α、IL-6、hsCRP。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3.33%vs 62.90%,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SBP、DBP、FBG、HbA1c、BUN、SCr、UAER、24h-UTP及血清TNF-α、IL-6、hs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蛭军糖肾汤可改善早中期DN气阴两虚血瘀证患者肾功能,降低蛋白尿水平,其机制可能与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肌体炎症因子TNF-α、IL-6、hsCRP的表达,减轻肾脏炎症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类风湿关节炎伴发抑郁症大鼠血清IL-1β、IL-6、TNF-α的变化及中药补肾活血解郁方对其干预作用。方法:建立风湿关节炎伴发抑郁症大鼠模型,放射免疫法观察风湿关节炎伴发抑郁症大鼠血清IL-1β、IL-6、TNF-α的含量及中药补肾活血解郁方对其干预作用。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抑郁组和类风关组大鼠血清IL-1β、IL-6、TNF-α含量明显增加,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中药组大鼠血清IL-1β、IL-6、TNF-α含量降低,与模型组、类风关组、抑郁组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P<0.05),与正常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类风湿关节炎伴发抑郁症大鼠血清IL-1β、IL-6、TNF-α含量明显增加,中药补肾活血解郁方能降低其血清IL-1β、IL-6、TNF-α含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温肾健脾中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及对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病例4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0例,给予自拟温肾健脾中药口服,对照组20例,给予美沙拉嗪缓释颗粒口服。两组均于治疗15d后进行临床疗效观察并比较血清IL-8、TNF-α及IL-10含量。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观察组较对照组能显著降低血清IL-8、TNF-α含量及提升IL-10水平。结论:温肾健脾中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且能显著降低血清IL-8、TNF-α含量及提升IL-10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从炎症因子和神经内分泌激素水平观察调肝、健脾、温肾方对慢性应激大鼠的治疗效应。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右归丸组、四逆散组、四君子组、柴芍六君子组,每组6只。建立慢性心理应激动物模型,观察血清CORT、ATCH、DA、IL-6、IL-1β、TNF-α水平。结果:造模42 d后,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血清CORT、DA、IL-1β水平升高(P0.05)、IL-6降低(P0.05);而ATCH、TNF-α水平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右归丸组血清TNF-α水平下降(P0.05);四逆散组血清CORT水平降低、IL-6升高(P0.05);四君子组血清CORT、IL-1β水平下调(P0.05);柴芍六君子血清CORT、DA、TNF-α水平降低(P0.05)。结论:(1)慢性应激可以影响大鼠血清炎症因子和神经内分泌激素水平。(2)调肝、健脾、温肾方可调节慢性应激大鼠的炎症因子和神经内分泌激素水平,以调肝健脾治疗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益气温阳活血方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益气温阳活血方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将96例CH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按CHF治疗指南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另外服用益气温阳活血方,疗程3月。两组治疗前后检查TNF-α、IL-6、左心室收缩末径(LVESD)、舒张末径(LVEDD)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治疗组TNF-a、IL-6的含量及LVESD、LVEDD与对照组比较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LVEF则有明显提高。结论:TNF-α、IL-6可预测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可作为预测CHF患者预后指标之一;益气温阳活血方可降低TNF-α、IL-6水平,防止心室重塑、改善CHF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复方乌金汤对急性肝损伤大鼠炎症因子TNF-α、IL-1β和HMGB1的影响。方法:SD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水飞蓟素组和中药组,采用腹腔注射LPS和D-GalN混合液,制备急性肝损伤模型,分别于造模后6、24和48 h处死,检测各组大鼠血清TNF-α和IL-1β含量和肝组织HMGB1表达。结果:模型组各时间点TNF-α、IL-1β和HMGB1均比正常组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复方乌金汤中药治疗组血清TNF-α在6、24和48 h均降低(P<0.05或P<0.01),IL-1β在24 h降低(P<0.05),肝脏HMGB1表达在6h和48 h较模型组下降(P<0.01)。结论:复方乌金汤治疗急性肝损伤的作用与其降低炎症因子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利拉鲁肽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选择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40例为糖尿病组,同时期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糖尿病组给予利拉鲁肽治疗24周。测对照组及糖尿病组治疗前、治疗第12周、第24周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hs-CRP、IL-6及TNF-α,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治疗前,糖尿病组FBG、2hPG、HbA1c、HOMA-IR、IL-6、TNF-α、hs-CRP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FINS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FBG、2hPG、HOMA-IR、IL-6、TNF-α、hs-CRP均显著降低(P均<0.01),HbA1c逐步降低(P均<0.05),FINS显著升高(P<0.01)。结论利拉鲁肽可通过抑制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炎症反应,预防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早期糖尿病患者血清免疫因子的影响。方法:使用中药复方制剂进行治疗,检测患者血清IL-6、IL-18、TGF-β1、TNF-α、CRP、FBG、PBG、HbA1c、24 h尿蛋白、UAER。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IL-6、IL-18、TGF-β1、TNF-α、CRP治疗后均低于治疗前,治疗组各免疫因子治疗前后差值明显大于对照组,对照组和治疗组FBG、PBG、HbA1c、24 h尿蛋白、UAER治疗后均低于治疗前,治疗组24 h尿蛋白,UAER治疗前后差值明显大于对照组。结论:中医治疗可明显改善早期DN患者血糖及肾功能,降低血清免疫因子水平,其对肾功能的影响可能与其对免疫因子水平的影响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健脾益肾活血方对慢性肾炎患者疗效及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层粘连蛋白(laminin,LN)、Ⅳ型胶原(tyPeⅣcollagen,Ⅳ-Col)、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影响。方法:将58例慢性肾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低盐低脂饮食以及控制血压、血脂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健脾益肾活血方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和BUN、SCR、LN、Ⅳ-Col、TNF-α的变化。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62.07%,治疗组有效率为86.21%。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24 h尿蛋白定量均较治疗前减少(P0.05),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BUN、SCR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慢性肾炎患者治疗后血清LN、Ⅳ-Col、TNF-α均下降(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益肾活血方可有效降低慢性肾炎患者尿蛋白,改善肾功能,其机制可能与改善慢性肾炎患者肾纤维化、调节免疫因子有关。  相似文献   

15.
袁平霞  赵刃 《陕西中医》2013,34(8):946-948
目的:观察芪芎健肾颗粒对慢性肾小球肾炎(CGN)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延缓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程进展。方法:收集我科2006年1月~2011年12月门诊及住院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15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90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辨证加服芪芎健肾颗粒,疗程4~1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24h尿蛋白定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组治疗后24h尿蛋白定量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经过治疗后,治疗组血清IL-6、TNF-α与对照组比较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芎健肾颗粒可能通过降低异常增高的细胞因子对CGN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药温肾健脾活血利水法治疗肾病综合征疗效。[方法]将60例肾病综合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温肾健脾活血利水中药,观察两组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血脂等指标。[结果]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血浆白蛋白增加、24h尿蛋白、血脂下降等方面有显著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温肾健脾活血利水法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从IL-6、TNF-α水平变化揭示老年MS肾脏损伤的炎性反应机制。方法:喂养法建立代谢综合征(MS)大鼠动物模型,分为青年正常组、青年模型组、老龄正常组、老龄模型组,检测各组大鼠血糖、血清胰岛素、血压、血脂、内脏脂肪重量与体重的比值及血清IL-6、TNF-α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肾脏和肾小球部位IL-6、TNF-α的表达。结果:24周时成功复制MS模型。青年模型组和老龄模型组血清TNF-α和IL-6水平均分别较青年正常组、老龄正常组明显增高(P<0.01),老龄模型组IL-6水平较青年模型组显著(P<0.01),老龄正常组血清IL-6水平较青年正常组增高(P<0.05);青年模型组和老龄模型组大鼠肾组织、肾小球TNF-α和IL-6的表达均分别较青年正常组和老龄正常组明显增强(P<0.01),青年模型组肾小球IL-6的表达较老龄模型组增强(P<0.05)。结论:TNF-α和IL-6介导MS肾脏损伤,其中外周循环中TNF-α和IL-6的作用明显,IL-6介导的肾脏损伤在老年MS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通络愈瘫胶囊对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型患者血清中TNF-α、IL-6水平的影响、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病例60例,将其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分别口服通络愈瘫胶囊、消栓通络胶囊。评定其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中医证候积分。检测用药前后TNF-α、IL-6的变化。结果:临床疗效评定:治疗组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有效率为71.43%,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中医证候疗效评定:治疗组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有效率为71.43%,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TNF-α、IL-6检测:治疗组血清中TNF-α的含量组内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血清中IL-6的含量组内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通络愈瘫胶囊能明显改善气虚血瘀型缺血性中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降低TNF-α、IL-6在血清中的含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消渴平合剂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功能及血清TNF-α和IL-6的影响,探讨其对DN的防治作用及机制。方法:复制DN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厄贝沙坦组和消渴平合剂高、中、低剂量组。12周时处死大鼠,观察各组大鼠24 h尿蛋白变化情况,检测血清尿素氮(BUN)、血肌酐(Scr)、甘油三酯(TG),血清中TNF-α和IL-6的水平。结果:消渴平合剂可以改善DN大鼠的一般状况,与模型组比较,消渴平合剂高、中剂量组24h尿蛋白定量、BUN、Scr、TG含量显著降低(P0.01),高剂量组与厄贝沙坦组无显著差异(P0.05);消渴平合剂高、中剂量组及厄贝沙坦组血清TNF-α和IL-6含量均较模型组下调(P0.01),消渴平合剂高剂量组与厄贝沙坦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消渴平合剂可用于治疗糖尿病肾病,其机制可能与抑制DN大鼠肾脏TNF-α和IL-6的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20.
《中成药》2014,(9)
目的观察芪参益气滴丸(黄芪、丹参、三七和降香)治疗糖尿病早期肾病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白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糖尿病早期肾病气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均分成治疗组(替米沙坦和芪参益气滴丸)和对照组(替米沙坦),均接受糖尿病教育、糖尿病饮食控制及胰岛素注射降糖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观察两组血压(BP)、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清肌酐(SCr)、尿β2微球蛋白(β2-MG)、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及血清SSA、IL-6及TNF-α等指标的改变。停服芪参益气滴丸继续替米沙坦等治疗6个月后随访。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5);两组治疗后BP、FBG、HbA1c、血清SAA、IL-6、TNF-α、SCr、尿β2-MG及UAER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两组之间治疗后的BP、FBG、SCr、HbA1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治疗后的血清SAA、IL-6、TNF-α、尿β2-MG、UAER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停服芪参益气滴丸6个月后随访,治疗组上述指标仍然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芪参益气滴丸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气虚血瘀证能有效、持久地减少尿白蛋白的排出;其肾脏保护机制可能与抑制糖尿病肾病早期的炎症性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