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黄颡鱼养殖使用微孔增氧技术与机械增氧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孔增氧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项增氧新技术,虽然造价高于一般增氧机械,却有许多优点,能够使水体底层溶氧丰富均衡,多用于鱼、虾、蟹类养殖。为了将此项技术引进到"优质高效黄颡鱼池塘养殖示范"项目,2010年在江苏省涟水县马棚农场的黄颡鱼池塘高效养殖示范区,进行了微孔增氧与机械增氧机使用效果的比较试验。  相似文献   

3.
《中国水产》2014,(2):42-44
<正>技术概述:1.技术提出的背景水体是水生动物生活的环境,水中的溶解氧是它们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必要条件之一。在鱼、虾高密度养殖中,水中溶解氧的多少决定着水体容纳生物的密度,即使水质良好,但由于投喂饲料和动物排泄物带来的大量营养和有机物质,池塘也会出现低溶氧。因此,增氧显得尤为重要。使用增氧机可以有效补充池塘中的溶解氧,但传统的水车式、叶轮式增氧机只能提高池塘上层水体溶氧,却难以为池底提供充足氧气。  相似文献   

4.
2009年福建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下达了三元区“微孔增氧技术在淡水池塘养殖中的试验”项目。项目实施面积200亩,经一年多的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河南中牟县万滩镇养殖池塘机械增氧技术单一的问题,通过试验研究微孔式、水车式、涌浪式等几种增氧机的性能及使用方式,以达到提升增氧效果和提高养殖效益的目的。结果表明,该地区池塘溶氧含量高而利用率低,养殖户传统增氧方法不当。适宜增氧方式为:涌浪式增氧机适合在晴天下午使用3~6 h,可有效提升周边20 m范围内底层水体的溶氧水平;投食前后半小时开启和关闭微孔式、水车式增氧机,可提升投食期间投饵区溶氧水平1~2 mg/L,保证鱼群的进食效果;夜间搭配使用微孔式和低功率叶轮式增氧机增氧,可使微孔区域底层水体溶氧比不增氧状态高出1 mg/L以上。  相似文献   

6.
序言在鱼虾高密度养殖过程中,溶氧浓度也许是最重要的一个因素,鱼塘中浮游生物的密度对溶氧浓度具有较大的影响,溶氧浓度成了控制鱼类饲料投喂量的基本依据之一。增氧通常是通过机械的方式增加鱼塘的溶氧,有几种类型的增氧机:(1)紧急增氧用来在缺氧期间防止鱼类死亡。在正常情况下,谨慎地控制放养密度和饲料投喂量,就不会发生缺氧。然而在阴天,缺氧的情况就常会发  相似文献   

7.
水产养殖中使用微孔增氧技术的要点和注意事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爱华 《齐鲁渔业》2010,(12):45-45
<正>微孔管道增氧养殖技术就是利用标准化池塘配套微孔增氧设施,利用科学投喂、生态防病等技术,实行集约化养殖,它能有效改善养殖水体环境,提高养殖过程中鱼虾蟹类的成活率,控制发病率,降低饵料系数,显著增加产量和效益,被认为是一项节能、高效、生态型的实用技术。1池塘微孔管道增氧设备配套标准微孔管道增氧系统包括主机、主管道和充气管道  相似文献   

8.
微孔增氧技术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一项增氧新技术,虽然其造价高于一般增氧机械,却有许多优点,能够使水体底层溶氧丰富均衡,多用于底栖性的鱼虾蟹类的养殖。为了将此项技术引进到“优质高效黄颡鱼池塘养殖示范项目”,2010年江苏省涟水县水产工作站在涟水县马棚农场的黄颡鱼池塘高效养殖示范区进行微孔增氧与增氧机使用效果的对比试验,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微孔增氧技术在淡水池塘养殖中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体溶解氧是鱼类生存的最基本的条件之一,而水中溶解氧的多少决定着水体容纳生物的密度,传统的水车式、叶轮式增氧机只能提高池塘上层水体溶解氧,却难以为池底提供充足氧气。2009年福建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下达了三元区微孔增氧技  相似文献   

10.
青虾微孔管道增氧双季养殖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青虾,学名日本沼虾,是淡水水域中适应性强,分布广,食性杂,生长快的经济虾类,具有皮薄肉嫩,味道鲜美的特点.青虾对水质的要求较高,溶氧量>5 mg/L,氨氮浓度<0.15 mg/L,亚硝酸盐<0.15 mg/L,pH 7.0-8.0.近年来,利用标准化池塘配套微孔管道增氧设施进行集约化养殖,大幅度改善了养殖水质,取得了较好的养殖效果,青虾产量200~250kg/667 m2,效益在5 000元/667 m2以上,建立了青虾微孔管道增氧双季生态高效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11.
纳米管池底增氧,是一项在养虾技术日趋成熟过程中应运而生的池塘增氧新技术。它的工作原理主要是利用先进的纳米技术,通过空气压缩机把空气压缩到分布在接近池塘底部的纳米管内进行充气,以达到从底部对池塘进行立体增氧的效果。与传统的表面机械增氧相比,具有增氧面积均匀、增氧层次均衡、机械耗能较少、改善底环境效果明显等优点。是一项正在逐年推广的新的池塘养殖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2.
《淡水渔业》1975,(3):34-34
1974年8月初至10月初,为防止鱼塘因缺氧起嚎影响生长,我们在本公社保永第四生产队进行了鱼塘自然溶氧变化的测定和使用机械增氧的初步试验。  相似文献   

13.
工厂化水产养殖密度大、水和土地资源利用率高、水质可净化而污染少,是应用工业化方式进行水产养殖的生产模式。高效合理的增氧方式可有效增加工厂化养殖中设施与设备的效能,提高生产效率,是工厂化水产养殖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针对水产养殖发展的新变化、新特点,论述了国内外增氧装备的结构特点、增氧方式和效果,分析了增氧技术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增氧技术在工厂化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方法和创新技术的发展趋势,为进一步提高增氧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在海水污染度高、混浊、盐度低及变化幅度大的珠江口半咸淡水海区.池溏养殖斑节对虾的防病技术。采用高压水泵彻底清淤、砂滤墙过滤养虾用海水、机械增氧及防病等技术。试验池2口.面积13.4亩,养殖周期152d,无虾病发生。共收商品虾1157.4kg,平均规格32g,尾.总产值74084元.获利税45752元,平均亩产量83.38kg、产值5528.4元、利税3414.3元,投入与产出比1:2.62。  相似文献   

15.
尹振鳌  陈胜林 《齐鲁渔业》2004,21(11):16-16
在淡水养殖南美白对虾生产中,由于内陆池塘一般面积较小(3~10亩),养殖密度大,水质恶化的问题比较突出,尤其是养殖中后期,随着投饵量的增加和排泄物的增多,有机物的积聚超过分解的速度,导致水中悬浮有机物增多,氨、氮含量升高,底质发黑,水质浑浊,透明度降低,导致对虾生长缓慢,甚至产生病害。如何有效改善水质是养殖成功的关键。笔者在几年的生产实践中,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方法改善水质,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6.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在淡水养殖中,高密度养鱼、苗种运输和活鱼运输等,对增氧改良水质的要求日益迫切.其方法甚多,但用化学药物增氧尚未引起人们的重视。我们进行了过氧化钙对淡水养鱼增氧效果的试验,结果表明,CaO2有明显增氧效果,值得在生产中研究应用。  相似文献   

17.
《渔业现代化》1973,(3):31-38
日本淡水养殖的主要对象是:鳗、鳟、鲤、鲫、鲇、鲫、锦鲤、甲鱼、金鱼、热带鱼、真珠蚌等名贵水产品和观赏鱼类,产值较高。已经不限于池塘、湖泊等自然水域中进行养殖,已在稻田养金鱼、田螺等水产品。养殖水域还在向二极发展:一方面向小水面密养高产发展,在海拔1000米的高山上,也在兴建养殖场;一方面向大面积的内海发展养鱼业。用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来武装水产养殖业,养殖机械化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18.
由于在增氧效果和设备投资、成本等方面原因,气泵增氧技术在我国海、淡水养殖中采用不多。1979年我随辽宁水产技术考察团赴日考察,发现气泵增氧是日本目前最为广泛采用的方法之一。无论在海、淡水养殖中的苗种培育,还是在室内外增殖、放养中都应用了气泵增氧技术。下作简介。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上虞市利用杭州湾沿海滩涂资源,大力发展南美白对虾养殖,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受滩涂养殖对虾的影响,内地一些农户,利用淡水池塘,也搞起南美白对虾试养。小越镇农户罗佰明,在其承包的17亩土地上,推地挖塘3只,总有效水面13.2亩,于2006年6月19日放养南美白对虾苗100万尾,8月29日开始捕捞,至9月10日干塘,共收获对虾5400千克,平均规格122尾/千克,总收入102600元,一次性除去各类成本(包括挖塘费、苗种费、饲料费、增氧设备购置费、电费、药费等)56000元,当年净收入46600元,平均亩产409千克,平均亩利润3530元。总结罗佰明的养虾经验,主要技术措施有:  相似文献   

20.
如何增加池塘中的溶氧量,是水产养殖中遇到的难题。目前,池塘常用的增氧设备是叶轮式、水车式增氧机,这些传统增氧机存在着增氧能力有限、底层增氧量低、增氧不均匀、能耗大、噪声大等缺点,特别是水质改善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