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从江苏盐城地区种植的蓖麻上采集分离到1株编号为YDJ08的病原菌。通过形态学观察和分子生物学研究对其进行鉴定,结果显示:在PDA培养基上,真菌菌落形态为圆形,菌落初期为白色,后转变为黑色,分生孢子呈梭形、薄壁、外壁光滑、无色;病原菌在蓖麻植株上接种后表现为木质部变黑;ITS和β-tubulin序列分析表明该菌株与Gen Bank中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的序列相似性分别高达100%和99%。综合形态学和序列比对分析推断该菌株为葡萄座腔菌。这是首次报道侵染蓖麻的葡萄座腔菌,该菌株的ITS和β-tubulin序列的Gen Bank登录号为KJ530706、KJ530707。  相似文献   

2.
【目的】明确从我国芒果主产区分离获得的89株葡萄座腔菌对3种杀菌剂的敏感性,以期为葡萄座腔菌引起的芒果病害防控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对采自广西、海南、云南、四川、广东和福建芒果主产区的89株芒果葡萄座腔菌进行咪鲜胺、苯醚甲环唑和吡唑醚菌酯的敏感性测定,并利用DPS 9.01和SPSS 20分析供试菌株对3种药剂的敏感性及交互抗性。【结果】供试89株芒果葡萄座腔菌对咪鲜胺、苯醚甲环唑和吡唑醚菌酯的敏感性存在差异,其中对咪鲜胺的EC50介于0.0048~38.5037 mg/L,平均值为2.8637 mg/L,最大EC50是最小EC50的8021.6倍;对苯醚甲环唑的EC50介于0.0147~8.8935 mg/L,平均值为1.1761 mg/L,最大EC50是最小EC50的605.0倍;对吡唑醚菌酯的EC50介于0.0195~145.0578 mg/L,平均值为8.1939 mg/L,最大EC50是最小EC50的7438.9倍。采自不同芒果产区的芒果葡萄座腔菌株对咪鲜胺、苯醚甲环唑和吡唑醚菌酯的敏感性存在差异,其中采自广东的菌株对咪鲜胺和吡唑醚菌酯的平均EC50最大,分别为8.1127和15.7240 mg/L,采自四川的菌株对苯醚甲环唑的平均EC50最大,为1.6730 mg/L。不同属的芒果葡萄座腔菌菌株对咪鲜胺、苯醚甲环唑和吡唑醚菌酯的敏感性存在差异,其中毛色二孢属(Lasiodiplodia)菌株对3种杀菌剂的平均EC50均高于葡萄座腔菌属(Botryosphaeria)和新壳梭孢属(Neofusicoccum)菌株的平均EC50。【结论】采自我国不同芒果产区的89株芒果葡萄座腔菌菌株对苯醚甲环唑较敏感,咪鲜胺次之,对吡唑醚菌酯的敏感性最低。供试芒果葡萄座腔菌对3种杀菌剂无交互抗性,可合理混合或交替施用。不同来源、不同属的芒果葡萄座腔菌对3种杀菌剂的敏感性存在差异,生产中应根据具体的区域及病原菌种类合理地科学施用。  相似文献   

3.
奉新县猕猴桃果实腐烂病病原菌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江西奉新猕猴桃果实腐烂的病原菌种类,对该县猕猴桃烂果进行大量病菌分离,对分离的病菌进行了分子鉴定和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引起奉新猕猴桃烂果的病原菌有6种,分别是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富氏葡萄孢盘菌(Botryotinia fuckeliana)、盘多毛孢菌(Pestalotiopsis sp.)、层出镰刀菌(Fusarium proliferatum)、拟茎点霉菌(Phomopsis sp.)和链格孢菌(Alternaria sp.),其中主要是葡萄座腔菌(分出率占83.0%),其次是拟茎点霉菌(分出率占8.9%).致病性测定结果同时表明葡萄座腔菌既可从果面伤口侵入,也可以从果皮直接侵入,其他5种真菌则只能从伤口侵入.研究结果对奉新猕猴桃烂果病害的防治和进一步研究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为客观分析国内外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研究动态,利用CNKI和Web of Science检索平台,对1995—2018年收录的文献进行文本挖掘,统计并分析文献的研究内容、出版年份、作者、研究机构、出版刊物、被引频次。结果显示,在WOS数据库中来自53个国家的1 293名作者参与发表研究文献436篇;CNKI数据库中1 379名作者参与发表研究文献共计696篇。美国是发表文献量最多的国家,其中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是刊文最多的机构,河北农业大学是国内文章刊载量最多机构。国内外对该菌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上存在较大差距,国际文献偏重于基础性研究,而我国关于该菌引发病害的综合防控及其应用技术研究的应用型文献较多。  相似文献   

5.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3种中药乙醇提取物对猕猴桃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的毒力以及联合作用。结果表明:苦参、丹参以及黄岑片3种乙醇提取物对B.dothidea菌丝生长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EC50分别为60.44、60.78和97.86μg/mL。苦参和丹参提取物以有效质量比为1∶1、1∶3、1∶6时对猕猴桃B.dothidea均表现为增效作用,其CTC分别为133.16、126.16和129.56;而黄岑片·苦参、黄岑片·丹参的提取物复配则均表现为相加作用,其CTC为80.71~117.62。该研究结果可为防治猕猴桃软腐病的药剂组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粉虱座壳孢菌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分子生物学和形态学方法,鉴定出寄生在贵州榕江县脐橙园内柑橘粉虱上的病原菌为粉虱座壳孢Aschersonia aleyrodis;探讨了座壳孢属内种间系统学关系,构建了系统发育树。研究结果显示,该菌生长的温度范围为10~30℃,最适温度为25℃;PDA培养基和玉米粉蔗糖酵母膏琼脂培养基比较适合该菌生长,丰富的氮源有利于该菌的生长,对碳源的利用以蔗糖最佳;光照对于该菌的生长没有显著影响,但12 h间隔光照有利于产孢。该菌在PDA、PSA和玉米蔗糖酵母膏琼脂培养基上产孢较多。对能与该菌结合使用的常用农药进行了初步筛选,结果表明,除多菌灵外其余的6种杀虫剂均不能完全抑制座壳孢菌落的生长,杀菌剂的抑制作用强于杀虫剂。  相似文献   

7.
百合灰霉病是百合地上部危害最严重的病害之一,其发生与致病严重制约了万载龙牙百合产业的发展.采用病原物组织分离法、病原菌形态学鉴定以及ITS、HSP60和G3PDH多基因序列分析,明确了万载龙牙百合灰霉病病原菌为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龙牙百合灰霉病致病菌的生物学特性与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8.
中华常春藤是一种在我国南方广泛栽培的园艺植物。2009年秋,在杭州西湖风景区发现该植物发生黑腐病。该病害主要发生在9月至11月,植物感病后,首先在叶片边缘、叶柄基部和匍匐幼茎处发病,发病初期形成水渍状黑色病斑,叶柄感病后缢缩黑色坏死,在受侵害的叶片上出现较大的不规则形状的病斑,湿度大时,产生白色絮状菌丝,最后整根藤蔓枯死。田间发病中心明显,蔓延迅速,连片发病严重。采用组织分离法从病健交界处分离病原菌株,病原菌的形态学观察结果表明:分生孢子壁薄、无隔、纺锤形到窄椭圆形,大小为(18~25)μm×(4~5)μm,平均为19.3μm×4.7μm;子囊双层壁,每个子囊内含8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单孢、无色透明、壁光滑,大小为(19~28)μm×(7~9)μm,平均为22.3μm×7.5μm。病原菌株的rDNA ITS序列长度为557 bp。通过对病原菌形态学观察与核糖体DNA ITS序列分析,侵染中华常春藤的菌株被鉴定为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 de Not,无性型为七叶树壳梭孢Fusicoccum aesculi Corda。致病性试验表明,中华常春藤是葡萄座腔菌的寄主。  相似文献   

9.
【背景】由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引起的软腐病是猕猴桃果实贮藏期的重要病害,对猕猴桃产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茉莉酸甲酯(MeJA)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体内的生物信号分子,前期研究发现MeJA能够有效诱导猕猴桃果实抵御B.dothidea的侵染。【目的】分析MeJA对果实能量代谢和膜脂代谢的影响,深入解析MeJA介导的猕猴桃果实抗病机理。【方法】以‘红阳’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 cv.Hongyang)为试验材料,分3组进行试验:接种组(Inoculation),果实不经过MeJA处理,但接种B.dothidea;MeJA+接种组(MeJA+inoculation),果实经过0.1 mmol·L-1MeJA熏蒸处理24 h并接种B.dothidea;对照组(Control),不作任何处理,即未经MeJA处理且不接种B.dothidea。所有果实于培养箱((20±1)℃、相对湿度90%—95%)中贮藏8 d。利用2,7-二氯二氢荧光素乙酰乙酸(H2DCFDA)染色分析果实活性氧(ROS...  相似文献   

10.
为掌握猕猴桃果实熟腐病的发生规律和为其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对该病害的两种主要病原菌葡萄座腔菌( Botryosphaeria dothidea)和拟茎点霉菌( Phomopsis sp.)的生物学特性、寄主范围和猕猴桃品种抗病性进行了鉴定研究,结果表明葡萄座腔菌和拟茎点霉菌均在25℃和pH 7.0的条件下生长最快;适合两者生长的碳氮源种类基本相同;葡萄座腔菌偏好利用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胡萝卜培养基和苜蓿煎汁培养基,而拟茎点霉菌偏好利用烟草煎汁培养基。伤口接种试验表明,供试的5科14种植物均能被上述两种病菌感染,都应属于其寄主范围的植物;供试的17个猕猴桃品种,只有3个品种为高抗品种,其余14个为感病品种。  相似文献   

11.
锦绣黄桃是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园艺所于20世纪70年代通过杂交育成的鲜食与加工兼用的晚熟桃品种。目前奉贤区光明镇锦绣黄桃种植面积近667 hm2,并逐渐向邻近省份如浙江嘉善等地推广,成为当地农民致富手段之一。然而,近年来不明病因的成熟期果实腐烂逐年加剧,2002年光明全镇黄桃果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蜜桃果实品质,以更好地开拓市场,以湖景蜜露桃为试材,研究各种纸质套袋对湖景蜜露桃果实品质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果实外观品质、病虫果率均明显优于未套袋的,其中套双层袋和黄色袋的果实外观较好,套双层袋的病虫果率极显著低于其它处理的(P0.01);套袋果实可溶性果形物含量低于未套袋的,但未套袋的与套双层袋和白色袋的表现为差异不显著(P0.05);套蜡质条纹黄袋和双层袋的单果重较大。  相似文献   

13.
红明星系丰黄×罐桃14号育成的鲜食、罐藏兼用黄桃新品种.树势强健,平均单果重量177g,最大285g,阳面着暗紫红色晕或斑纹,果肉黄色,不溶质,成品罐头金黄色,肉细,甜酸适口,香味极浓,8月上旬成熟,丰产,产量可达34.59t/hm2.  相似文献   

14.
不同条件下美锦桃果实硬度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美锦桃在树上、常温和冷藏条件下果实硬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美锦桃果实在室温、冷藏及树上,其果实硬度均呈下降趋势,其中,冷藏条件下果实硬度下降最慢,室温条件下果实硬度下降最快。美锦桃为高硬度、长采收期和长货架期品种。美锦桃在树上采收持续期可达30 d,在室温条件下贮藏期为10 d以上,冷藏条件下可贮藏30 d以上。  相似文献   

15.
以蟠桃(Prunus persica L. Batsch)品种早露为试材,研究了果实发育过程中纵横径、单果鲜重、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总糖、还原糖及抗坏血酸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新疆早露蟠桃果实发育期为盛花后60~70 d;果实发育过程中纵横径的变化与单果鲜重变化趋势一致,呈正相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总糖含量变化趋势一致,即前期逐渐升高,至60 d后下降;此外,还原糖及抗坏血酸含量也表现出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而可滴定酸含量则在整个发育期呈逐渐下降趋势;由此认为,早露蟠桃在新疆乌鲁木齐地区能较好地保持品种特性,果实适宜的采收时期为盛花后60 d左右,口感风味较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寻不同果袋处理条件下锦绣黄桃果实生长发育和品质形成的规律。[方法]研究不同种类套袋对锦绣黄桃果实外观及内在品质的影响。[结果]套袋果实外观品质、商品果率均明显优于未套袋果实,其中套黄色袋和褐色袋的果实外观较好,套黄色袋和双层袋的采前落果比例较低,其商品果率较高;套袋果实可溶性果形物含量低于未套袋果实,但套黄色袋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未套袋果实差异不显著。[结论]为提高锦绣黄桃果实品质和市场商品化率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短枝特大果晚李新品种——秋红李,是20世纪90年代初从吉林省公主岭地区李树品种资源中自然变异出的一个综合性状优于目前生产上栽……  相似文献   

18.
2016 年引进水蜜桃品种凤美在嘉兴市南湖区试种,表现特早熟、优质、丰产,6 月上旬成熟, 果实近圆形或扁圆形,平均单果重220~260g,风味清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15%,能够丰富该地 区品种,延长水蜜桃上市周期,并总结其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9.
青菜晋秀新品种是以2006-8-11-45-487胞质雄性不育系为母本、2006-11-131-323自交系为父本配制而成的杂种一代。生育期55 d左右,株高22 cm,开展度26 cm,叶、帮浅绿色,蜡粉少,叶面平展,束腰性好,株型美观,半直立,长势快,品质脆嫩,商品性好,耐热,适应性强。株行距(15~20)cm×20 cm,平均单株质量170 g。在2009—2010年品比试验中,晋秀平均净菜产量为40 398.25 kg/hm~2,比对照华冠增产9.6%;在2011—2012年山西省秋露地区域试验中,平均净菜产量为58 302.0 kg/hm~2,比对照华冠增产23.9%;在2012年生产试验中,晋秀平均净菜产量为52 630.8 kg/hm~2,比对照华冠增产11.9%。抗病毒病、霜霉病、软腐病。适宜在山西、河北、河南、北京、山东、辽宁等地种植。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