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调查宜宾农村老年人跌倒发生情况,为加强农村老年人防跌倒护理管理提供指导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宜宾地区农村老年人302人,进行跌倒发生情况、跌倒风险评估等问卷调查,分析跌倒发生率和跌倒风险,探讨农村老年人防跌倒的社区管理措施。结果:宜宾地区农村老年人跌倒发生率约14.6%,男女无差异,随着年龄增加跌倒发生率和跌倒风险均呈上升趋势。结论:宜宾农村老年人跌倒发生率较高,存在较高的跌倒风险,应加强农村老年人尤其是空巢老人的防跌倒社区护理和管理,减少老年人跌倒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人跌伤的原因及预防.方法:根据42例老年人跌伤的原因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老年人机体内在稳定性破坏、疾病、环境等因素均可构成老年人跌伤的原因.结论:正确评估老年人身体状况,作好保健知识宣传,可以降低老年人跌伤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老年人跌倒与心脑血管病的相关因素.方法:将我院60岁以上住院老年人356例分为跌倒组和未跌倒组,对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身高、居住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并检查患者智力状况、平衡功能及疾病状况.进行多因素的分析,探索老年人跌倒与心脑血管疾病相关性,便于掌控危险因素,预防跌倒的发生.结果:老年人跌倒发生率为53.3%,跌倒与未跌倒组相比较:在年龄,性别,体重和身高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与独居、平衡功能减退、智力异常有显著差异(p<0.05);与伴有心脑血管疾病相关(P<0.05).结论:老年人跌倒发生率高,跌倒与多因素相关,心脑血管疾病是发生跌倒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关注跌倒的病因,及时控制心脑血管疾病,才能预防跌倒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正跌倒(fall)是一种不能自我控制的意外事件,指个体突发的、不自主的、非故意的体位改变,而脚底以外的部位停留在地上、地板上或者更低的地方。对于一般人来说常常是不小心或者是意外,但是老年人跌倒就不是那么简单了。据统计,我国年龄超过65岁的人中每年有1/3的人、在超过80岁的人中每年有1/2的人有过一次跌倒。老年人跌倒的发生率高,后果严重,其中5%~15%会造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社区干预联合健康教育对老年人跌倒预防的效果。方法:选取社区≥65岁的老年人共2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14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定期随访健康教育,对干预组患者实施预防跌倒的社区护理联合健康教育。比较两组跌倒认知相关水平,对其进行为期半年的随访,统计两组健康教育期间,随访1个月、3个月、6个月的跌倒人数,比较两组老年人跌倒发生率。结果:干预组老人关于跌倒的认知优秀率为5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老人跌倒率为5.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社区老年人实施社区干预联合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提高老人关于跌倒预防知识的认知,并能有效降低跌倒的发生率,简单易行,适合社区服务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人高血压病人跌倒的社区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辖区域公共卫生科建档管理的122例老年高血压病人为观察对象,按居住区域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研究组接受社区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不进行干预,1年后分析干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社区综合护理干预,研究组老年高血压病人的跌倒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跌倒相关知识、防跌倒行为及跌倒效果对比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病人接受社区综合护理干预,能提高跌倒相关知识,加强防跌倒行为,有助于降低跌倒的发生率,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正据《北京晨报》报道,北京市卫计委新闻发言人介绍,跌倒是我国伤害死亡的第四位原因,而在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则为首位。根据北京市疾控中心在东城、西城、朝阳、通州16个社区,对4700余名老年人开展跌倒风险和跌倒发生情况调查显示,老年人在过去1年内平均每人跌倒1.4次左右,跌倒发生率为15.5%。其中男性跌倒发生率为12.5%,女性跌倒发生率为17.5%。  相似文献   

8.
跌倒是指患者身体的任何部位(不包括双脚)意外触及地面[1]。跌倒是老年人的一个重要的健康问题,是老年人伤残、失能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65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年约有1/3的人跌倒1次以上,并随年龄的递增而增加。跌倒造成的伤害严重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自理能力,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负担[2]。老年脑血管病患者由于体质差、反应迟钝、行动缓慢、步态不稳、平衡功能下降更易发生跌倒,因  相似文献   

9.
我国已进入了老龄化社会,每年约有1/3老人发生跌倒1次或多次。跌倒是指身体的任何部位因失去平衡而意外地触及地面或其他低于平面的物体[1],可导致心理创伤、骨折、软组织损伤等严重后果,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增加家庭和社会负担。而老年人跌倒是社区人群中最常见的致残和致死的伤害因素[2]。老年人注意调整情绪、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日常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危险因素,可降低跌倒的发生率[3]。以下就老年人跌倒的影响因素、预防与护理作一小结。  相似文献   

10.
梁菱霞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20):103-104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老年人的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跌倒是老年人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现象.老年人跌倒往往导致机体致伤、功能状态衰退、社会活动能力受限,甚至危及生命,故跌倒已成为威胁老年人生命和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是老年人群伤残、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严重影响老年人的健康及生活自理能力.因此,应重视老年住院患者的防跌倒护理,将跌倒的发生率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协同护理模式应用于预防老年患者跌倒的效果,为临床探索降低老年人跌倒的发生率,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提供参考。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医院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除常规护理管理外,按照协同护理模式进行干预,通过活动步态指数、跌倒自我效能、生活环境改变率、跌倒频率等指标评价协同护理模式预防跌倒的效果。结果:协同护理干预1个月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活动步态指数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在干预3个月、6个月后各指标均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患者的防跌倒信心倍增,生活环境明显改善,跌倒次数明显减少。结论:协同护理模式能够明显降低老年人患者跌倒发生率,提高老年人患者的活动步态指数,适当增加患者日常活动量,增加患者避免跌倒的信心,有助于改造患者的生活环境,是医疗机构、患者、家属值得采用的护理模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采用中西医综合护理措施后脊柱压缩性骨折(OVCFs)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脊柱再骨折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纳入2018年1月-2019年12月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的OVCFs患者16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抽取样本方法按1:1将患者分为中西医综合护理组(观察组)和常规护理组(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骨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围手术期中西医综合护理措施及书面个体化出院护嘱,定期电话随访时依据各条目查看患者遵护嘱情况,并依据病情进行个体化调整.统计术后及出院后7 d、14 d、1个月、3个月时,2组Barthel量表评分、成人跌倒风险评估量表(Morse)评分;随访统计术后1年内患者跌倒及脊柱再骨折发生率.结果 末次随访时获得完整随访资料观察组82例,对照组80例.观察组跌倒发生率为2.44%,骨折发生率为6.10%;对照组跌倒发生率为5.00%,骨折发生率为17.50%,2组跌倒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Barthel评分均随着治疗后时间的延长而升高,各时点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及干预7 d、14 d 2 组 Morse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时点,观察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综合护理措施可以较好的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及术后疼痛,采用中西医综合护理干预后1年脊柱再骨折发生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3.
<正>我国是世界老龄化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老年人在住院期间意外跌倒的发生率呈直线上升趋势。跌倒所致意外是影响老年人身心健康的重要原因之一[1]。《中国2009年度患者安全目标》将防范和减少患者跌倒事件列入其中,对跌倒的风险因素进行及时评估,并做好预防跌倒的措施已成为护理工作的重点[2],现就老年住院患者发生跌倒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干预综述如下:1跌倒的定义及跌倒发生水平的现状1.1跌倒的定义:跌倒是指预期之外的身体位置改变,重心失去平  相似文献   

14.
与老年人跌倒有关的危险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与家居或住院老年人跌倒有关的危险因素,预防老年人跌倒事件的发生。方法随机抽取本院综合病房患者作为本次老年人跌倒危险因素的调查对象。结果53.25%的老年人能独自活动;老年人跌倒发生率为13.4%,其中不能独自活动、智力损害、单人居住者跌倒发生率高。结论不能独自活动者为跌倒的危险因素,智力损害、单人居住为跌倒的潜在危险因素,环境因素为跌倒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糖尿病发病率节节上升,随着社会老龄化加剧,老年糖尿病患者也逐渐增多,且往往合并多种并发症。据统计,65岁以上、80岁以上的人群,每年发生跌倒的几率分别为30%和50%,而糖尿病患者跌倒的几率比正常人高4倍。常言道"在哪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这句话对年轻人来说没错,对老年人,特别是患有糖尿病的老年人来说就没这么简单了。上了年纪的人多合并骨质疏松,一旦跌倒,容易造成关节扭伤和脊柱、  相似文献   

16.
引言 65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年约有1/3的人跌倒1次以上,并随年龄的递增而增加。跌倒造成的伤害严重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自理能力,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负担。老年脑血管病病人由于体质差、反应迟钝、行动缓慢、步态不稳、平衡功能下降更易发生跌倒,因而,脑血管病是导致老年人跌倒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竹剑平 《养生月刊》2013,34(5):460-462
老年人跌倒是人群中最常见的致残和致死的伤害事件。社会、家庭、医务人员以及老年人自身对这个问题予以高度重视,老年人跌倒的治疗、康复和预防已成为国内外诸多学者所关注的研究课题。"国际老年人跌倒预防工作组"将跌倒定义为:无意图的摔倒在地上或一些更低的平面上,但不包括暴力、意识丧失、偏瘫或瘫痛发作所致的跌倒。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人口年龄的逐渐老化,住院病人年龄呈不断上升趋势,在人口老龄化引起的诸多健康问题中,老年人由于身体功能减退或疾病等原因,极易发生跌倒。跌倒不仅会造成机体损伤,而且常导致老年人自理能力、信心的下降及功能状态的进一步衰退,从而对个人及家庭造成沉重负担,也影响医院信誉度。中国医院协会发布的"2009患者年度安全目标"中,将"防范与减少患者跌倒事件发生"列为十大目标之一;住院期间由于环境的改变和生活习惯改变、疾病的影响,容易发生跌倒,我们国家以及我们医院都把住院患者的跌倒发生率作为临床护理质量控制的一项重要标准。因此,探索老年住院病人跌倒的相关因素及防范措施,对避免纠纷、提高老年病人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65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年约有1/3的人跌倒1次以上,并随年龄的递增而增加。跌倒造成的伤害严重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自理能力,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负担。老年脑血管病病人由于体质差、反应迟钝、行动缓慢、步态不稳、平衡功能下降更易发生跌倒,因而,脑血管病是导致老年人跌倒的重要原因之一。现将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对我科住院的有跌倒史的老年脑血管病人进行相关危险因素调查与分析。  相似文献   

20.
目的:采取"5E"伤害预防策略对住院高血压老年患者进行跌倒坠床风险管理,为临床护理中降低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坠床发生率提供科学护理手段。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中医康复科高血压老年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病区常规护理,试验组入院后进行详细系列护理评估、健康宣教预防、病房环境改善、工程学改善以及深入强化护理人员及患者家属遵医嘱执行"5E"伤害预防对策。结果:试验组患者跌倒坠床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跌倒坠床的认知率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5E"预防策略有利于提高高血压老年患者跌倒坠床的认知率,降低跌倒坠床的发生率,提高患者人身安全和对护理人员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