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索一种基于ELISA和核酸定性检测技术的戊型肝炎多重诊断模式。方法对261份血清标本采用ELISA技术检测血清戊型肝炎病毒IgM抗体,采用巢式PCR技术对血清中戊型肝炎病毒核酸定性检测。结果 2份血清标本IgM抗体检测呈弱阳性和核酸检测均呈阳性,阳性率为1.0%。结论戊型肝炎病毒IgM抗体和核酸检测相结合的方法有助于戊型肝炎早期诊断和传染风险性评估。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病毒性肝炎住院患者中戊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了解其在本地区流行状况。方法:采用ELISA的方法检测1125例散发性急性病毒性肝炎住院患者血清中戊型肝炎病毒抗体(HEV-IgM和HEV-IgG)。结果:肝炎住院患者中有戊型肝炎病毒抗体检测阳性115例(10.22%)。结论:对肝炎患者血清中戊型肝炎病毒抗体的检测,可帮助了解本地区戊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情况。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戊型肝炎(戊肝)占临床急性散发性病毒性肝炎的10%~20%,病死率约0.5%~1.5%。戊肝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以隐性感染为主,显性感染主要发于成年,冬春季为高峰期。且主要以散发为主,几乎无家庭聚集[1、2]。在我县区戊型肝炎约占散发性病毒性肝炎的18.9%,并且近几年病死率及重型肝炎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而且戊型病毒性肝炎家庭聚集性的发生率逐渐增加。戊型病毒性肝炎家庭聚集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中山地区不同患者中SEN病毒的感染情况,探讨SEN病毒感染与肝炎发病的关系和SEN病毒的传染途径.方法 设计合成SEN病毒D型和H型的型特异性引物,对重症乙型肝炎58例、重症乙型肝炎人工肝治疗后39例、非甲-戊型肝炎57例、HIV/AIDS患者43例、静脉吸毒者51例和健康献血者60例的血清进行套式PCR扩增,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非甲-戊型肝炎SEN病毒阳性率(66.7%)明显高于健康献血者(26.7%)(P<0.01).非甲-戊型肝炎患者与重症乙型肝炎患者(56.9%)和重症乙型肝炎人工肝治疗后(61.5%)SEN病毒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均明显高于HIV/AIDS患者(46.5%)和静脉吸毒者(45.1%)(P<0.05).重症乙型肝炎和重症乙型肝炎人工肝治疗后SEN病毒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HIV/AIDS患者和静脉吸毒者SEN病毒阳性率明显高于健康献血者(P<0.05).HIV/AIDS患者和静脉吸毒者SEN病毒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SEN病毒感染与非甲-戊型肝炎发病有一定的关系,大量血浆置换不会增加SEN病毒感染,不洁注射是SEN病毒的重要传染途径.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散发性戊型肝炎的发病规律及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7年1月收治的散发性戊型肝炎143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男98例,女45例.年龄20-82岁.经住院保肝、退黄、降酶等综合治疗,临床治愈129例(90.21%)均为单纯性戊型肝炎,好转11例(7.69%),死亡3例(2.09%)均为重叠性(戊与甲、或乙、或丙型肝炎病毒两重或三重重叠感染).春季发病率最高为58.85%,老年发病率占24.47%,7例重型者均为重叠性.结论 重视春季及老年、有其他病毒性肝炎基础者对戊型肝炎的预防,是降低戊型肝炎发病率及其重型发病率与病死率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病毒性肝炎戊型(简称戊型肝炎)发病率增高,我们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应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34例戊型肝炎,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戊型病毒性肝炎(简称戊型肝炎)在临床表现和实验室生化检查方面与其他病毒性肝炎差别不大,诊断主要依靠实验室病原学检查。传统观念认为,戊型肝炎为自限性疾病,如果患者为慢性肝炎可不考虑是戊型肝炎病毒(HEV)感染。但已有研究发现,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四川省德阳地区戊型病毒性肝炎病毒基因型的分布情况及其临床特点。方法对154例急性戊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血清生化学、抗HEV-IgM及HEV-IgG进行检测,并将患者血清进行RNA抽提和PCR扩增。对PCR扩增阳性的病例进行双向测序,应用Clustal X和MEGA软件对参考病毒株和样本病毒株的核苷酸序列进行比对并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154例急性戊型肝炎患者中,男111例(72.1%),女43例(27.9%),男/女为2.58/1,平均年龄为(45.6±16.3)岁,20~59岁年龄段的患者的例数占总体的77.9%。92例住院患者中有49例为单纯戊型肝炎患者,其中2例(4.1%)发生急性肝衰竭并死亡;有42例戊型肝炎合并慢性HBV感染患者,其中11例(26.2%)患者发展为慢加急性肝衰竭,10例(23.8%)患者死亡,二者间肝衰竭的发生率及病死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54例戊型肝炎患者的血清标本中检测出HEV RNA(+)34例(22.1%),其核苷酸序列间同源性为76.6%~98%。所检测的病毒株与基因Ⅳ型参考病毒株的同源性最高(76.6%~95.9%)。序列比对及基因分型结果表明该34例患者所感染的戊型肝炎病毒均为基因Ⅳ型。结论戊型肝炎合并慢性HBV感染者较单纯戊型肝炎患者更易重症化,本地区HEV基因型以Ⅳ型为主。  相似文献   

9.
我国戊型肝炎研究   总被引:72,自引:0,他引:72  
戊型肝炎既往被称为肠道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1989 年 Reyes 等[1]应用分子克隆技术获得本病毒的基因克隆,并正式将此型肝炎及其相关病毒分别命名为戊型肝炎( hepatitis E ) 和戊型肝炎病毒( hepatitis E virus, HEV ).  相似文献   

10.
中山地区不同类型肝炎患者SEN病毒的感染状况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了解中山地区不同类型的病毒性肝炎患者SEN病毒的感染情况。方法设计合成SEN病毒D型和H型的型特异性引物,对乙肝病毒携带者73例、慢性乙肝124例、重症乙型肝炎58例、乙肝肝硬化63例、非甲-戊型肝炎患者57例和对照组健康体检者60人的血清进行套式PCR扩增。结果通过基因克隆和测序证实了基因扩增产物的特异性。非甲-戊型肝炎SEN病毒阳性率(66.67%)明显高于健康献血者(26.67%)(P<0.01)。慢性乙型肝炎患者(52.42%)、重症乙型肝炎患者(53.97%)、乙肝肝硬化患者(56.90%)和非甲-戊型肝炎患者(66.67%)SEN病毒阳性率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但均显著高于乙肝病毒携带者(27.39%)和健康献血者(P<0.01)。乙肝病毒携带者SEN病毒阳性率与健康献血者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SEN病毒感染与非甲-戊型肝炎发病有一定的关系。SEN病毒感染可能与乙肝病毒感染的活动和加重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肝博士》2006,(3):71-71
戊型肝炎是由戊型肝炎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肝炎之一。戊型肝炎在一年四季中均可流行,一般多呈现地方性散发,接种疫苗是预防戊型肝炎的最好办法。由厦门养生堂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和厦门大学合作研发的戊型肝炎疫苗已通过人体安全性、有效性的临床试验,正在申报Ⅲ期临床试验,估计明年底或后年戊型肝炎疫苗便可以进入市场。  相似文献   

12.
正戊型肝炎:虽不广为人知,却可威胁健康。甲型肝炎、乙型肝炎甚至丙型肝炎对普通百姓并不陌生,但很多朋友可能并不熟悉戊型肝炎。戊型肝炎,全称为戊型病毒性肝炎,是由戊型肝炎病毒(HEV)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病毒性肝炎。如果不注意饮食饮水卫生,不知不觉中食人了HEV,就可以发生戊型肝炎。那么,HEV是从哪儿来的呢?研究表明,患有戊型肝炎的病人可以从粪便中排出HEV。HEV还可以由多种动物传播。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磁微粒化学发光试剂与酶联免疫吸咐测定试剂检测戊型肝炎病毒Ig G抗体的结果差异。方法选取企业样本库2010年1月至2012年5月住院和门诊患者935例,分别用A厂家酶联免疫吸咐测定试剂和郑州安图生物磁微粒化学发光试剂测定戊型肝炎病毒Ig G抗体平行检测,不符样本用C厂家酶联免疫吸咐测定试剂复测。结果郑州安图生物磁微粒化学发光试剂和戊型肝炎病毒Ig G抗体A厂家酶联免疫吸咐测定试剂阳性一致百分比为95.5%,阴性一致百分比为97.7%,总符合率为97.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微粒化学发光戊型肝炎病毒Ig G抗体试剂与酶联免疫吸咐测定试剂临床性能相似,适于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于吉广 《肝博士》2016,(4):36-37
正一、戊型肝炎的传染源和传播途径戊型肝炎是由戊肝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感染引起的一种以肝脏损害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本病主要见于亚洲和非洲的一些发展中国家。自1980年后我国新疆地区曾有数次流行,其他各地均有散发性戊型肝炎的报告,约占急性散发性肝炎的10%,至少已有6个省市自治区曾报告发生戊型肝炎暴发流行。该病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银川市服务行业从业人员甲、戊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为制定病毒性肝炎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3年到银川市疾控中心体检的所有从业人员进行血清抗-HAVIg M、抗-HEVIg M检测,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检测不同行业从业人员12 379人,其中检出抗-HAVIg M阳性14人,检出率为0.11%;检出抗-HEVIg M阳性8人,检出率为0.07%。依行业区分,甲、戊型肝炎的阳性总检出率分别为食品行业0.12%、公共场所0.39%、医药及其他行业0.07%;依年龄区分,甲、戊型肝炎的阳性总检出率分别为20岁以下0.09%、20~29岁组0.20%、30~39岁组0.14%、40~49岁组0.26%、50~岁组0.17%。结论银川市服务行业从业人员甲、戊型肝炎检出率较高,应加强该市从业人员甲、戊型肝炎的预防控制工作,并针对该市甲、戊型肝炎高发人群重点加强监测和防控,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以减少甲、戊型肝炎在人群中的传播和蔓延。  相似文献   

16.
从散发性戊型肝炎患者粪便中检出病毒样颗粒王占英,乔光彦,孙金良,马力,刘庆成,李忠民(第二临床学院传染病研究室)(基础医学院中心实验室)关键词戊型肝炎;病毒样颗粒从流行性戊型肝炎患者粪便中检出病毒样颗粒报道较多 ̄[1~4],但检测散发性戊型肝炎患者粪...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重型戊型病毒性肝炎的相关因素及临床特点,为完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住院的451例戊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将451例患者分为普通型戊肝组(普通组)和重型戊肝组(重肝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通过多因素分析筛选出重型戊型肝炎危险因素;并进一步将52例重型戊型肝炎按年龄分为老年组(≥60岁)和中青年组;比较两组出现并发症和预后情况。结果 451例患者中,重型戊型肝炎52例,发生率11.5%,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性别、重叠感染、病程、TBIL、ALT及PT是重型戊肝的危险因素(P0.05),其中年龄、重叠感染、长期饮酒等3项指标是戊型肝炎重症化的独立性相关因素,具有早期预警作用,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长期饮酒以及老年患者,尤其是合并重叠感染的戊型肝炎,临床上需重视其病情重型趋向,及早发现及正确治疗干预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戊型肝炎的发病特征、治疗原则及预后。方法 对本院2000-2003年间收治的62例戊型肝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戊型肝炎常在成年人及老年人中发病,出现淤疸性肝炎的几率高,大多预后良好,与另一种嗜肝病毒合并感染则易导致肝炎重型化,死亡率高;孕妇患戊肝死亡率高。结论 戊型肝炎在成年人及老年人中发病率高,大多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9.
自1957年Viswanathan报告1955~1956年期间印度德里因自来水受污染引起的黄疸型肝炎暴发流行,1989年美国学者用分子克隆技术获得两个型的非甲非乙型肝炎病毒的基因克隆,并分别命名为丙型肝炎和戊型肝炎。由于对本病的认识和检测技术的不断提高,戊型肝炎在非甲非乙型肝炎中所占的位置日益突出,特别在发展中国家的散发性非甲非乙型肝炎中,至少有50%以上(甚至还高于70%)是由于戊型肝炎所引起  相似文献   

20.
老年戊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60岁以上的人患戊型病毒性肝炎称老年戊肝,老年戊肝在老年急性病毒性肝炎中占首位。戊型病毒性肝炎(戊肝)是戊型肝炎病毒引起的经消化道传播的急性肝炎,戊型肝炎病毒(HEV)是一种线状单链RVA病毒。一般认为戊肝多发于青壮年,表现为暴发型肝炎的比例较高,由于老年人肝脏的合成和分解代谢、免疫、解毒功能降低,有利于病毒侵入,且以往戊型肝炎的流行不如甲型肝炎广泛,因而在中青年时期有亚临床感染获得免疫的机会较少,故近年来老年戊型肝炎有逐渐增加趋势,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及健康。现将老年戊型病毒性肝炎特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