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临床实践教学在医学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加强“5+3”一体化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临床技能训练是培养高水平临床医师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郑州大学为例,对如何培养“5+3”一体化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临床技能进行了有益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2.
临床医学“5+3”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经过5年来的改革实践,成效明显,已逐渐成为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主导力量。其本质内涵是通过将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进行有效衔接,最终建立一套标准化、规范化的医学人才培养体系。以郑州大学为例,剖析该培养模式下目前尚存在的诸多薄弱环节,了解围绕一流大学建设背景下做好顶层设计、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开展课程改革、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和师资队伍建设、医教协同育人等工作对一体化人才培养内涵建设所做的一些改革实践,旨在为高校这项工作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分析某高校临床医学“5+3”专业学生《医学统计学》考试试卷,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改善试卷质量,为进一步教学改革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教育测量学的原理与方法对试卷的难度、区分度、信度(Cronbach α 系数)和覆盖度及考试成绩进行分析。结果 147 名八年制临床医学学生《医学统计学》试卷的平均成绩为78.25±11.70 分,最低分为42.5 分,最高分为98.5 分,及格率为91.2%;选择题平均得分率85%,名词解释题平均得分率87.2%,填空题平均得分率78%,简答题平均得分率74.1%,计算题平均得分率76.3%;试卷难度系数为0.22,区分度为0.28,;试卷的Cronbach α 系数为0.846,题目间的相关系数< 0.2的占89%。结论 本次考试学生成绩优良;试卷难度稍显偏低,总体区分度一般,信度良好,试题覆盖面较广,试卷整体质量优良,能够反映学生掌握知识的水平,今后的教学中应开展多元统计相关知识及统计软件的操作,提高学生的科研素质。  相似文献   

4.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是培养掌握坚实的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临床实践能力、临床研究能力、创新能力的高素质、高层次、复合型医学人才。在当前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培养背景下,如何提升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综合能力和全面素质,成为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文章以锦州医科大学为例,介绍了学校近几年在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探索构建以综合能力为导向的培养体系的经验和体会,旨在寻求既符合医学教育规律,又有利于培养医学研究生综合素质的最佳培养模式,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科研思维训练课程对口腔医学“5+3一体化”专业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的作用。方法 以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2018级“5+3一体化”医学本科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期末考核等评价方式,评价教学成效。结果 共31人接受了课程学习,并完成了相关调查问卷及课程考核。调查问卷结果显示:有90.3%的学生认为科研思维训练课程是重要的,有74.2%的学生对该课程有兴趣,同时有74.2%的学生表明经过该课程的学习,愿意主动寻找机会参加科研工作;经过课程学习,学生认为自身的科研设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但仍有58.1%的学生觉得阅读英文专业文献很困难,有74.2%的学生觉得进行课题设计很困难。通过期末课题设计考核,结果发现,学生基本掌握了课题设计的思路,大部分学生思路清晰,部分学生课题新颖。结论 早期开展科研思维训练,对培养口腔医学“5+3一体化”专业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具有一定成效;通过对课程开展进行分析和总结,为其后续发展提出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6.
妇产科是临床医学四大主要学科之一,而"5+3"培养则是一种全新的模式,它将医学本科教育、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教育、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以及临床规培教育串联在一起,创新性地实现医学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无缝衔接,其目标是培养高水平临床医师.然而既往"5+3"培养模式大多是以学科为中心,课程体系存在明显教学分期、学科间横向联系...  相似文献   

7.
8.
分析河南省部分医院、家政公司、月子护理机构及“母婴护理师(月嫂)”存在的问题。创建“1+1+X”高职护理“母婴护理”方向人才培养模式,即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突出专业岗位能力培养,将母婴护理、幼儿照护等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内容,有机融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形成“1”和“X”互相融合又突出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通过实施“1+1+X”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了高职护理人才培养质量,成效显著,具有一定的借鉴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前,为培养出既具有较强临床能力、又具备较好学术发展潜力的口腔医学应用型人才,我国采用了将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以下简称口腔专硕)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培养的模式,即“双轨合一”培养模式。本研究分析了目前“双轨合一”培养模式下口腔专硕的培养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探索在“互联网+”背景下如何提高口腔专硕的培养质量,为培养出满足新时代社会需求的口腔医学专业人才提供新思路和新方向。  相似文献   

10.
“大健康”背景下,对医学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提高医学研究生岗位胜任力,滨州医学院紧紧围绕“岗位胜任力”的核心,从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和研究生培养两个“经度”入手,在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学科交叉思维和国际视野4个“纬度”,实施培养模式改革。在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经度,建立健全研究生导师分类遴选考核体系,构建“四位一体” +“思政贯通”的导师培训体系,开展“医学+X”交叉融合工程,组建国际化导师队伍,全面提高研究生导师岗位胜任力。在研究生培养经度,构建科学学位科研素养全周期覆盖、专业学位 “产学研”一体化的研究生分类培养体系,建立“医学+X”医学研究生交叉培养体系和“S-P-R-I国际化培养模式”,提高研究生学科交叉能力,拓宽国际视野,提升研究生岗位胜任力。自新模式实施以来,切实提升了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学科交叉思维和国际视野,岗位胜任力显著提高,深受就业单位欢迎,就业率近100%,均从事医学科研或临床工作。  相似文献   

11.
目前"5+3"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教学与规范化培训联合培养缺乏全方位评价体系,理论知识掌握和临床技能操作的考核评价体系较为完备,但是缺乏针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与评估的相关内容,为此,本文尝试探索并创建以临床胜任力为导向的形成性评价体系.通过在临床胜任力导向的培养过程中发现问题,找到问题背后的成因,提出改进措施,以期达到提...  相似文献   

12.
医学类研究生教育担负着为国家培养高层次医学人才的重任,其中“为谁培养人”“培养怎么样的人”的问题关系着我国十四亿人民的健康和“健康中国”战略的推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融合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全面推进医学类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结合医学类研究生年龄和价值观相对成熟、培养模式分散等特点,以“仁心妙术”为价值引领,通过强化党支部建设和导师队伍建设、构建系统化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体系、打造新媒体和实践育人平台等措施,构建了研究生“大思政”的育人格局和以“仁心妙术”为价值引领的医学研究生思政教育体系,实现了研究生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共同发展的协同效应和目标。  相似文献   

13.
遵义医科大学口腔医学研究生教育始终坚持将“立德树人”放在首位,坚持“服务需求、提高质量”指导思想,坚持把创新驱动作为医学教育发展的战略引擎,不断优化完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推进口腔医学研究生教育改革。经过多年探索和实践,遵义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构建起“学科引领-德智融合-协同育人”三位一体口腔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以学科特色发展为驱动力带动研究生培养,将课程思政和专业培养相结合实现德智共培相互融合,创新合作机制破解跨学科融合培养研究生存在的瓶颈,并在教育实践和持续推广中取得显著成效,学科的发展与研究生的培养互为支撑,德智教育融合助推研究生全面发展,医教协同育人成效显著,研究生招生质量与培养成效稳步提升,为新时代口腔医学研究生教育追求卓越和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效助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