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分析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惊厥的急救与治疗措施。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由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惊厥患儿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急救与治疗,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加强救治与预后指导,对两组患儿的疗效与复发情况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惊厥消失时间以及退热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由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惊厥的患儿实施常规急救与联合综合强化救治,预后指导能取得显著的疗效,并可有效降低患者的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惊厥患儿病房护理中的具体护理方法和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4月收治的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惊厥患儿64例,将其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采用不同方式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儿平均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惊厥护理工作中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可取得较好的护理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小儿高热惊厥临床救治护理中人文关怀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小儿高热惊厥患儿8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分组。对照组用普通护理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人文关怀。比较两组救治效果;患儿配合度、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惊厥控制时间、平均出院时间;护理前后患儿高热惊厥发作频率和持续情况。结果观察组救治效果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配合度、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惊厥控制时间、平均出院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高热惊厥发作频率和持续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文关怀在小儿高热惊厥护理中的作用确切,可提升患儿配合度,控制惊厥症状,改善患儿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婴幼儿高热抽搐的急救护理措施及临床体会。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2月-2013年7月收治的高热抽搐患儿86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观察组采用急救护理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儿护理后临床疗效、住院时间及患儿家属满意度情况。结果:经护理后,观察组患儿的护理总有效率97.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4.467,P=0.035)。观察组患儿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护理后患儿家长满意度为97.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高热抽搐患儿采用急救护理可明显改善患儿病情,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护理疗效及患儿家属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急诊热性惊厥患儿急救措施与护理。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诊热性惊厥患儿共104例,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给予综合性急救措施和护理干预,对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发热持续时间为(1.3±0.3)天,对照组患儿发热持续时间为(2.5±0.5)天,观察组意识恢复时间为(5.1±0.4)天,对照组意识恢复时间为(9.3±0.5)天;且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6.15%(50/52),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80.77%(42/52),两组间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急诊热性惊厥患儿进行急救和护理的同时,需要有针对性的具体措施,对患儿的体温进行严格控制,进一步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降低惊厥复发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个性化护理在小儿重症肺炎高热惊厥的效果。方法随机在本院收治的小儿重症肺炎高热惊厥患儿中,选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入院时间约为2016年1—12月,随机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每组分别为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患儿采用个性化护理措施护理,评价两组患儿护理效果,评价指标包括患儿治疗有效率、惊厥复发率以及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惊厥复发率以及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在小儿重症肺炎高热惊厥的效果较理想,可强化临床治疗效果,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阶段性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来我院就医的高热惊厥患儿9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通过动态化随机单双号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2组,分别给予普通护理、阶段性护理干预,探究2组患儿平均惊厥次数、平均退热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的差异性。结果本文研究中,观察组患儿的平均惊厥次数(1.22±0.21)次、平均退热时间(4.05±1.22)min、平均住院时间(4.55±2.69)d,与对照组患儿平均惊厥次数(3.69±0.69)次、平均退热时间(6.99±1.25)min、平均住院时间(6.98±2.33)d相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阶段性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中的应用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临床护理路径在高热惊厥患儿中的实施效果观察。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4月-2015年4月实施治疗的80例高热惊厥患儿,分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患儿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及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住院时间、家长健康知识掌握水平及护理满意度均具有显著优势,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热惊厥患儿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提高患儿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热惊厥患儿的急救及护理体会。方法选择2015年1~12月江苏省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收治96例高热惊厥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在急救基础上实施护理措施:急救护理、用药观察及护理、基础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健康指导等。结果 96例患儿未发生并发症,家长对高热惊厥知识有比较正确的理解和掌握90例(93.75%,90/96);护理满意度98.96%(95/96)。结论对高热惊厥患儿进行护理干预,能够避免发生并发症,家长对高热惊厥知识有比较正确的理解和掌握、护理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并研究小儿高热惊厥患者的临床急救与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5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经我院确诊的小儿高热惊厥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5例。对所有的患儿采取及时的急救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实验组采用全方位护理措施,对比患儿的病情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患儿病情改善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26.7%,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全方位护理措施对于小儿高热惊厥患者的护理效果确切,能有效的改善患儿的病情,因此值得我们在临床上大力推荐。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题式学习(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联合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 aided instruction,CAI)在护士规培中的应用。方法2017年1月-2017年12月新进护士36名作为对照组,2018年1月-2018年12月新进护士36名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以授课为主(lecture based learning,LBL)的教学方法。观察组采用PBL联合CAI的教学方法,比较两组理论和技能考核的成绩、护理病历书写评分和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分别为(93.27±5.32)分、(90.41±5.68)分,对照组为(89.53±4.09)分、(87.32±4.16)分;观察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病历书写评分为(83.67±6.35)分,对照组为(75.36±5.48)分;观察组护理病历书写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学生对学习兴趣、自学、自主、分析问题、沟通、合作、操作能力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BL联合CAI教学方法提高规培护士的教学质量及规培护士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诊科护理带教中采用持续质量改进的具体措施,分析其运用效果。方法抽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于本院急诊科在职护理人员32例作为对照组,其采取的是传统护理带教模式;抽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于本院急诊科在职护理人员34例作为观察组,其采取的是持续质量改进的护理带教模式。从两组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操作水平等指标上来进行评估,分析带教效果。同时,就其对带教满意度进行统计。结果从实践结果上看,观察组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与操作水平分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对带教模式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科护理带教中,采用持续质量改进进行干预,能够有效地提高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与操作水平,优化其对带教模式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脑瘫患儿发生癫痫持续状态的急救护理方法和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择2018年4月—2018年9月在医院收治的50例脑瘫发生癫痫持续状态的患儿作为对照组,对其实施常规急救护理,同时选择2018年10月—2019年3月在医院收治的50例脑瘫发生癫痫持续状态的患儿作为观察组,对其实施强化急救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生命体征评分、护理有效率。结果观察组的总体满意率、护理有效率、生命体征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瘫发生癫痫持续状态的患儿实施强化急救护理能够提升治护效果,提高患儿家长满意度,更好的改善患儿生命体征。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呼吸科护理教学中应用PDCA循环管理理论的实践效果。方法 2017年1月-2019年8月选取本院接收的66名呼吸科实习护生,采纳随机数字表法分观察组(PDCA循环管理理论)与对照组(常规带教模式),每组33名,比较两组的综合成绩及带教满意度。结果带教前两组综合成绩无统计学意义,P>0.05;带教后观察组理论知识、技能操作、综合素质及查体成绩分值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带教满意率是96.96%、对照组带教满意率是84.84%,两组比较带教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A循环管理理论能提高呼吸科实习护生的综合成绩、综合素质,为后期顺利上岗提供可靠性保障。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骨科患者围手术期应用快速康复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0例骨科手术患者,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快速康复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运动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总满意率为98.0%,高于对照组的82.0%,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运动功能、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81.48±1.87)分、(90.15±1.85)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0%,低于对照组的20.0%,P<0.05。结论快速康复护理模式应用于骨科患者围手术期,可有效减少并发症情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进而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护理管理结合健康教育在眼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是我院眼科的76例患者,病例选取时间在2017年10月-2019年3月。随机将其分成参照组和观察组。将常规护理应用在参照组中,观察组在参照组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健康教育对患者施以护理,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满意程度和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4.7%,高于参照组的73.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为(5.94±0.89)d,明显优于参照组的(9.94±1.89)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眼科患者进行护理时,将健康教育结合到护理管理中,能够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满足患者对护理的需求。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自我护理理论在预防妇产科术后疼痛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2月期间治疗的妇产科手术患者130例,其中65例采用常规护理,为对照组;另外65例在护理中应用自我护理理论,为观察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VAS)、术后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VAS评分(2.13±0.65)分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62%)低于对照组[(3.52±0.74)分,(15.38%)],其住院时间(6.48±1.82)d短于对照组(8.75±2.11)d,护理满意度评分(92.34±4.33)分高于对照组(84.26±6.1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妇产科手术患者实施自我护理理论能够减轻患者术后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基于循证理念的风险管理模式用于急诊胃出血患者护理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所在科室2017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62例急诊胃出血患者,并将其均分为常规组(n=31)与观察组(n=31)。其中予以常规组患者常规护理,予以观察组患者在前者基础上采取基于循证理念的风险管理模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对各项护理指标满意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规组患者相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胃出血患者护理中实施基于循证理念的风险管理模式,其效果理想,可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确保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小儿输液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干预的应用。方法选择输液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采用"电脑随机法"将100例输液患儿进行分组,主要包括两组,其中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液体残留量、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输液患儿液体残留量(10.32±1.21)mL少于对照组液体残留量(15.85±1.97)mL(P<0.05)。观察组输液患儿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输液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效果显著,且能够减少液体残留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标准化急救护理流程在规范儿科急诊护士急救护理行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19年9月儿科急诊实施急救的86例患儿为护理研究对象,按照患儿入院先后顺序平均纳入对照组(n=43)和标准组(n=43),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急救护理方式,标准组实施标准化急救护理流程,比较两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率。结果两组抢患儿家属满意率对比,标准组(100%)优于对照组(86.05%)(P<0.05)。结论对急救患儿采用标准化急救护理,提升临床护理质量和患儿家属满意程度,相比于常规急救护理方式,具有更高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