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骨髓穿刺为临床上最常用的技术操作,其目的是为了将骨髓液吸出体外,作临床进一步的检查,以辅助诊断。或者将外界的药液向骨髓腔內注射,借以达到治疗的目的。以往常用的骨髓穿刺以骼骨、胫骨、脊突等处,但各有优缺点,如胸骨穿刺虽然容易,伹其危险性往往很大,骼骨穿刺,虽然危险性小,但是很费力。我们自从去年用胸骨切跡穿刺,其操作很方便,易操作,病人丝毫不感痛苦,并且可以大量的抽出骨髓液,亦可输入大量的治疗性液体,因而将其穿刺方法、步骤叙述于后,可供临床上采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在胸骨切迹上小切口应用内镜外科技术进行甲状腺腺瘤切除术,以探讨微创甲状腺腺瘤手术的疗效。方法对2008年至2009年该中心完成的36例胸骨切迹上小切口内镜下甲状腺腺瘤切除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31例患者顺利地按原计划完成手术,2例因术中止血困难转为开放性切口完成手术,3例因术中冰冻病理不排除恶变转为开放性切口行单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完成手术。术后36例患者均恢复良好,无并发症。结论胸骨切迹上小切口内镜下甲状腺腺瘤切除术是治疗甲状腺腺瘤的一种有效方法,手术易操作,创伤小,安全性高,术后有较传统开放手术更好的美容效果。  相似文献   

3.
小儿气管,支气管囊肿以胸腔内反复感染多见.我科曾收治1例胸腔外小儿气管囊肿,现报告如下:病儿,男,7岁,因颈前包块逐渐长大7年.于1984年2月13日入院,病儿出世不久,其母无意中发现颈前下方有约黄豆大小包块,随年龄逐渐增大.入院前包块长大似鸽蛋.无反复包块红肿,流脓史.  相似文献   

4.
纵膈畸胎瘤临床较少见,且大多数为良性,恶性者少见。笔者曾遇及1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现报告如下。患者,男,19岁,住院号4724,农民。因反复干咳2年加剧伴胸骨后闷胀痛,咯血痰、气促、消瘦1月余而于1996年8月3日来我院诊治。体验:体温:37℃,脉搏:96次/min,呼吸:22次/min,血压:12/8Kpa。慢性病容,呼吸急促。浅表淋巴结无肿大。颜面稍浮肿,巩膜无黄染,颈静脉无怒张,气管尿中。胸廊对称,右肺呼吸音弱,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脏听诊无异常,腹部平软,肝脾未及,腹水阴性。其它无异常。血:Hb:135g/L,RB…  相似文献   

5.
<正>患儿李某,男,6/12岁,以“胸部塌陷、咳嗽半年”为主诉就诊.患儿出生时胸部塌陷,生后第三天开始出现阵发性咳嗽,有痰,不发热,无闷喘.曾多次于当地医院按“支气管炎”治疗,咳嗽时轻时重,从未治愈.为彻底治疗,慕名前往我科.查体T:36.7℃,神志清,精神可,前囟1.5×2cm~2,平软,轻度枕秃.颈软,气管居中,胸廓畸形,呈漏斗状,两肺听诊可闻及少许痰鸣音,心脏听诊未发现杂音,余无异常.胸片提示:两侧各肋骨前端明显缺如,肋骨端头呈毛刷状,胸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经胸骨切迹下方低位切口甲状腺切除术的可行性和美容效果。方法对48例甲状腺良恶性肿瘤患者分别行经胸骨切迹下方低位切口甲状腺切除术。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未发现声音嘶哑、饮水呛咳和术后低血钙性抽搐或胸骨前瘢痕组织增生和肿瘤复发,无明显皮瓣粘连、水肿及颈部紧缩感。结论经胸骨切迹下方低位切口安全可行,它可以满足甲状腺手术所需要的切口暴露,不影响手术的效果,同时更能满足患者美容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王忠武 《广西医学》2001,23(1):201-202
患者女性 ,1 7岁 ,以偶然发现胸骨柄有一肿物并逐渐长大 2 0个月而入院。该肿物刚发现时如成人拇指头大小 ,无不适症状 ,现局部有隐痛 ,伴双侧胸锁关节处疼痛 ,双上肢活动时疼痛加重。病来无发热、食欲好 ,大小便正常。入院查体 :T36.4℃ ,浅表淋巴结未触及 ,胸骨柄处皮肤无红肿 ,胸骨柄可见约5cm× 3cm× 1 cm大小肿物 ,无活动 ,压痛 ,质 度硬 ,边界清 ,其它查体及化验检查未见异常 ,胸骨柄处正侧位片见胸骨柄呈膨胀性改变 ,骨皮质极薄、缺损 ,其内散在密度增高影 ,肿物穿刺涂片检查未见到恶性肿瘤细胞。遂采取手术治疗 ,行胸骨柄切除术 …  相似文献   

8.
扳腕致骨折较为少见,而扳腕致肱骨中段粉碎性骨折更为罕见。我院骨伤科于1999-04-17收治1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陈洪波 《当代医学》2021,27(19):134-136
软骨肉瘤作为一种较为常见的原发性恶性骨肿瘤,临床上可见于多个部位,其中胸骨部位较少,再加上该位置本身的特殊性,导致临床治疗难度较高.由于化学治疗与放射治疗对于该病的敏感性不高,因此,临床上普遍以手术方式进行切除治疗,但对于具体治疗情况仍然存在一定争议性,因此,相关内容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50岁,1周前在工地干活时,胸部撞在一根圆木上,当时感疼痛难忍,不能站立。休息片刻,被他人扶起,扪及胸骨高突,压痛,并有活动感,即到当地医院治疗,经手法复位,固定后仍感疼痛,扪及骨头向上突起,与治疗前无变化,次日来我科就诊。检查:胸骨剑突压痛,向前上方成角约60~80度,剑突活动明显,经拍X光片无异常,根据临床症状体征,诊断为胸骨剑突骨折。治疗:病人仰卧于治疗床上,用0.25%普鲁卡因作皮试,皮试为阴性,则用1%普鲁卡因5ml,9号注射针头在剑突处作局麻。注射麻药时,以45度…  相似文献   

11.
胸骨原发肿瘤少见,本院诊治胸骨软骨肉瘤1例,并结合文献作若干讨论。病例报告王××,男,50岁。自觉胸前区进行性无痛性隆起二年,1982年8月25日入院。检查:一般情况可,胸骨柄处触及4cm×3cm×1.5cm 质硬固定肿块,无压痛。胸骨 X 线片示:胸骨柄明显膨胀,其内有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66岁,以咳嗽伴右侧胸痛四天为主诉,来我院就诊,查体T、P、R、BP均正常,右下肺闻及罗音。  相似文献   

13.
<正>胸骨肌为胸部异常肌肉,有关胸骨肌的形态描述、功能的研究及其发生来源问题,国内外均有文献报道,单侧多于双侧,男性多于女性。为了积累国人胸骨肌资料,现将我室在尸解时发现的1例双侧胸骨肌观察结果报告如下:1尸检报告男尸,身高约170cm,尸解中见于双侧胸骨两侧,胸大肌浅面,胸肌筋膜与胸部浅膜之间各有一块纵行排列大小不等形态相似的扁肌。为描述方便,现将位左侧近中线的一块称为左侧胸骨肌,位于胸骨右侧的一块称为右侧胸骨肌。  相似文献   

14.
胸骨肌是胸部少见的变异肌,目前国内报导甚步,就其形态、位置、起止等方面描述有较大差异。我们在1996年10月份对20具成年男尸进行胸部解剖时,发现在1具尸体的右侧胸前壁浅筋膜深面、胸大肌的浅面出现1块胸骨肌,该肌呈梭形,以腱膜起始于第5肋软骨前方的胸大肌筋膜上,肌腹贴覆于胸大肌表面斜向内上方。  相似文献   

15.
女性患者,40岁,主因右下后牙反复肿病10年,局部肿痛,张口受限及吞咽疼痛三天就诊。查右颌下区及咬肌区红肿压痛。开口度0.5cm,(?)残根,叩触痛明显,远中溢脓,牙片示(?)缺失,(?)远中牙槽骨吸收,以(?)尖周炎行肌肉注射青霉素80  相似文献   

16.
17.
1临床资料 患者女,41岁.自诉2a前无意中发现胸部正中有一包块,无红肿热痛等症状,在家自用草药(具体药名不详)包扎治疗.症状无明显好转.包块渐进增长.于2008年04月29日以胸部巨大包块性质待查收住院.体检:胸部正中偏右可见一大小为22cm×20cm×18cm包块,质地较硬,向前突起,表面光滑,无搏动,局部皮肤发红,毛细血管增生扩张,皮温不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胸廓上口倾斜度的年龄变化及其与呼吸功能的相互关系。方法 对200名大学生和100名小学生的胸骨颈静脉切迹的高度和肺活量进行测定。结果 男女大学生分别与小学生比较,胸骨颈静脉功迹与第7颈椎棘突的连线(JC)和颈静脉切迹的水平线(JL)在胸后壁的垂直距离存在着非常显著性差异。JC和JL在胸后壁的垂直距离与肺活量的关系方面,男女大学生和小学生分别有着密切的正相关关系。结论 随着身体的发育,胸骨  相似文献   

19.
20.
罕见畸胎1例     
孙才明  周艳  唐小冬 《四川医学》2009,30(7):1137-1137
孕妇,22岁,因妊娠38周破水4h,于2008年5月14日入院,B超诊断为足月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当天在硬麻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取出一活男婴,重2200g,Apgar评分9—10-10分,发育正常,胎盘自然剥离娩出后见官腔有一椭圆形畸胎,有羊膜包裹,畸胎与宫壁无粘连,表面为正常皮肤组织,重400g,大小约14cm×10cm×10cm,畸胎中部有一束状物(变形脐带);头端长有毛发,面积为4.0cm×3.0cm,毛细,长约1~2cm,毛发下方可见原始眼、鼻、口点状痕迹;畸胎另一端长有4cm×2cm×2cm的胎足,有两个脚趾,小腿长0.5cm,可扪及骨性组织;无肛门及生殖器。从背侧剖开见皮下脂肪厚约3cm,有上下相通的两个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