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影响中耳CT仿真内镜(CTVE)成像质量的因素。方法随机选择疑耳部疾病患者12例24耳,采用CT常规耳部高分辨容积扫描后作仿真内镜成像,选择30、75两种卷积核算法图像以及采用不同观察视角对不同含气程度的中耳进行仿真内镜成像。结果采用不同卷积核图像、设置阈值不同、患者鼓室含气程度不同以及进行后处理时观察视角不同,仿真内镜成像质量出现明显差异。结论卷积核算法、鼓室含气程度、阈值、观察视角是仿真内镜成像质量的影响因素,采用恰当的方法可提高中耳CT仿真内镜的成像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中耳恶性病变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对手术病理证实的 10例中耳恶性占位性病变 (鳞癌 5例、NHL 4例、恶性肉芽肿 1例 )及 19例中耳良性占位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和CT图像资料进行对比分析 ,着重总结恶性病变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结果 中耳恶性病变的CT诊断要点如下 :( 1)软组织密度肿物单发、形态可极不规则、但仍相连呈整体状 ,无良性病变常见的“多灶性”表现 ;( 2 )肿物区内的骨结构完全破坏消失 ,骨破坏区范围可远超出中耳乳突结构以外 ,骨破坏区边缘模糊、不规则 ,无边缘“骨质硬化带”表现 ;( 3 )肿物常广泛破坏乙状窦前壁或乳突外壁等 ,伴乳突周围软组织肿胀 ,但多无骨破坏区邻近颅内结构受侵表现。结论 根据上述CT诊断要点可对多数恶性病例做出正确诊断 ;对于CT征象不典型的病例 ,详细询问患者有否患耳流脓血史对恶性病变的诊断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中耳胆脂瘤--一个特征性CT征象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 :研究中耳胆脂瘤的 CT特征 ,提高对其 CT征象的认识。方法 :对手术证实的 14例慢性中耳炎和 14例中耳胆脂瘤的病人进行 HRCT扫描 ,着重观察盾板和上鼓室外侧壁骨质改变。对软组织病灶分布、形态 ,听骨破坏等也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 :胆脂瘤中 ,盾板破坏 12例 ,同时合并上鼓室外侧壁破坏 8例 ;慢性中耳炎肉芽肿型盾板侵蚀 1例 ,无上鼓室外侧壁破坏。结论 :盾板骨质破坏和上鼓室外侧壁破坏是松弛部胆脂瘤较特征性的 CT征象。软组织分布和形态、听骨破坏有辅助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颞骨部尤其是中耳解剖结构精细复杂,只有了解正常中耳详细结构,才能正确认识中耳部异常改变,为临床提供较可靠的影像资料。常规检查常难以提供详细满意的解剖结构,而螺旋CT(SCT)可较清晰地显示中耳的解剖结构,本文主要探讨正常中耳结构的螺旋CT技术。  相似文献   

5.
CT仿真内镜对先天性听骨链畸形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螺旋CT仿真内镜 (CTVE)对先天性听骨链畸形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 使用CTVE技术观察了 11例先天性听骨链畸形患者的听骨链形态 ,并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CTVE在术前观察到锤骨柄与砧骨长脚不同程度的融合、砧骨长脚与镫骨头完全分离、砧骨长脚末端以细条状纤维组织与镫骨头相连、镫骨与前庭窗不相连、砧骨和 /或镫骨缺如等几种形式的听骨链畸形 ,并与手术所见相符。但CTVE对评价听骨链运动功能和细微结构的改变价值有限。结论 CTVE是一种多角度立体地观察听骨链结构的非侵入性影像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MSCT仿真内窥镜(VE)对听小骨的观察价值。方法 :选择25例正常中耳患者的50侧听小骨行CT扫描,对比VE与MPR图像对听小骨的显示。结果:锤骨头、锤骨柄、砧骨短脚及锤砧关节,VR与MPR的显示率均为100%。VE对砧骨长脚的显示率优于MPR(100%vs.72%)。而VE与MPR对镫骨、砧镫关节的显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E可清晰地显示大部分听骨链结构,且为无创检查,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中耳术后CT检查的价值和手术效果.资料与方法 中耳术后21耳进行了CT检查,将其手术类型、临床听力和CT表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术后患者主观听力与术前相似者7耳,其中1耳为单纯病灶清除,1耳为人工金属镫骨脱出于外耳道,1耳为同种异体听骨链重建,乳突根治术后听骨链消失和部分听小骨残留各2耳.术后听力明显提高9耳,其中同种异体听骨链重建5耳,自体听骨链重建4耳.术后听力提高后又突然下降3耳,其中1耳为重建听小骨与鼓膜分开,1耳为重建听小骨与卵圆窗分开,1耳为锤镫关节脱位,再次手术后听力均明显提高.2耳因胆脂瘤术后面瘫,CT示面神经管鼓室段缺损,再次手术后面瘫症状逐渐消失,但听力与术前相似.结论 术后CT检查可明确中耳手术效果,听骨链重建手术有助于提高听力.  相似文献   

8.
螺旋CT仿真血管内镜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螺旋CT仿真血管内镜 (VIE)成像方法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 5 6例临床怀疑血管病变的患者进行螺旋CT增强扫描。容积扫描所得原始数据在同机工作站重建横断面图像 ,使用内镜导航软件进行仿真血管内镜(VIE)成像 ,并采用多平面重组 (MPR)、表面遮盖显示 (SSD)、最大密度投影 (MIP)等后处理技术显示并观察靶血管。结果 :VIE能显示主动脉夹层内膜片、真假腔 ,可显示或推测破口位置是否累及重要分支 ;能直观的显示假性动脉瘤破口大小及位置 ;能清晰显示时主动脉炎时不规则的血管内壁和狭窄 ;可显示术后血管支架位置及有无支架外渗漏 ;显示血管壁钙化情况 ;判断上腔静脉狭窄程度 ;观察动静脉瘘之间的异常血管连接。结论 :螺旋CT仿真血管内镜成像技术能获得血管管腔内表面的仿真内镜图像 ,可直观、立体地观察血管病变 ,有利于显示血管全貌 ,结合其它三维重组方法 ,可为临床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 ,但敏感性和特异性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9.
CT仿真支气管内镜的临床应用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CT仿真支气管内镜 (CTVB)的临床应用价值及限度。材料与方法 使用CTVB对 44例患者行气管、支气管树内表面成像 ,全部病例均有纤维支气管镜 (纤支镜 )对照并经病理证实。结果 CTVB对腔内病变诊断的敏感性为 75 .4% ,其特异性较低 ,假阳性率高。结论 CTVB作为一种无创诊断手段 ,可作为纤支镜的补充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CT仿真胆囊内窥镜 (CTVEGB)和口服胆囊造影CT(OCCT)对胆囊息肉的显示能力。方法 选择 3 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胆囊息肉患者 ,作OCCT并与CTVEGB比较。结果 OCCT检出 76/ 96枚 (79.2 % ) ,CTVEGB检出 90 / 96枚 (93 .8% ) (χ2 =7.5 2 ,Ρ <0 .0 1)。CTVEGB比OCCT更精确显示息肉的三维形态 ,并可在三维空间以任意角度观察 ,对息肉病变大小、形态、部位的显示与手术病理结果具有良好的对应性。结论 CTVEGB可作为一种准确而无创伤性的检查方法 ,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正常内耳骨迷路CT三维重建的最佳成像参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内耳骨迷路CT三维重建的最佳成像参数。方法 选择 2 0例临床上除外耳部病变的病人 ,采用螺旋CT薄层扫描 (1.0mm) ,比较 pitch(1.0 ,1.5 ,2 .0 )、重建算法 (标准算法、骨算法和边缘算法 )和重建间隔 (1.0mm、0 .8mm、0 .4mm、0 .2mm和 0 .1mm)对表面遮盖显示法 (surfaceshadedisplay ,SSD)三维重建图像质量的影响。制订了图像质量评分标准作为比较的半定量指标。结果 内耳骨迷路CT三维重建对外骨半规管、前骨半规管、后骨半规管、前庭、前庭窗、耳蜗、蜗窗、内耳道均可显示 ,但对前庭窗和蜗窗显示欠佳。随着 pitch值增大图像质量降低 (Ρ <0 .0 1) ;边缘算法的图像质量优于标准算法和骨算法 ;重建间隔越小图像质量越好 ,但不必过分强调太薄的重建间隔。结论 内耳骨迷路CT三维重建的最佳成像参数是 :层厚 1.0mm ,pitch 1.0 ,显示视野 4.8cm ,边缘算法重建 ,重建间隔 0 .2mm。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外中耳先天畸形的高分辨CT(HRCT)表现,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准确信息。资料与方法 对临床诊断的外、中耳先天畸形35例行HRCT扫描,单纯横断位扫描5例,横断位加冠状位扫描30例。结果 (1)外耳畸形32例共42耳,其中外耳道骨性闭锁30耳,显示闭锁板为完全性26耳,不完全性4耳。膜性闭锁5耳。双侧分别为不同类型闭锁1例。外耳道狭窄7耳,其中狭窄合并对侧闭锁1例。合并畸形中,面神经管垂直段明显前移22耳,下颌髁状突明显后上移25耳,乙状窦前移4耳,均见于骨性外耳道闭锁。伴发的中耳畸形主要为小鼓室及不同程度的听骨发育不全或缺如。合并内耳发育不全1例。(2)单纯性中耳畸形3例共6耳,均表现为听小骨异常。合并小鼓室1例,耳咽管和鼓室窦畸形扩大1例。结论 HRCT能准确显示外中耳先天畸形的类型、程度以及合并畸形,为临床治疗方案的正确制定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中耳病变CT诊断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探讨中耳软组织病变CT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临床拟仍中耳疾病45例患者进行了高分辩率CT扫描。手术或/和病理证实28例32耳。胆脂瘤病变大多呈团块状,常伴有明显的听骨破坏和盾板骨质破坏;而肉芽肿病灶大多呈片状,条索状或网状,听骨破坏相对轻,少有盾板骨质破坏。  相似文献   

14.
翼管的多层螺旋CT影像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正常翼管在多层螺旋CT(MSCT)及其重组图像上的影像解剖学特点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0例健康成年人和40例颌面部外伤病人(病变未波及翼管)进行MSCT颌面部轴位薄层螺旋扫描后,进行后处理重建,包括多平面重组(MPR)和容积显示(VR),并对三维图像进行旋转、切割及测量。结果翼管的形态、走行及其周围毗邻结构可在MSCT轴位扫描图像、MPR及VR三维切割图像中得到全面、清晰、立体直观的显示。结论多层螺旋CT二维及三维重建图像相结合可清晰、立体直观的认识翼管及其周围邻近骨性结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耳癌的CT表现和特征,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例中耳癌患者术前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中耳癌的CT特征:①表现为以中、下鼓室为中心的软组织密度灶,密度均匀,CT值50HU左右,外耳道及咽鼓管早期受累;②呈溶骨性骨质破坏,形态不规则,边缘无骨硬化表现,外耳道后壁破坏较前壁严重;③病灶侵入颞叶,形成肿块,灶周脑水肿不明显;④增强扫描见病灶有中度强化。结论:CT能确定中耳癌的存在及精确显示肿瘤累及范围。  相似文献   

16.
CT仿真血管内镜的临床应用评估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评价 CT仿真血管内镜的临床应用价值及限度。方法 :2 5例患者进行了螺旋 CT增强扫描。其中腹主动脉瘤 6例 ,主动脉夹层 7例 ,肺癌纵隔淋巴结肿大压迫血管 4例 ,颈部炎性淋巴结肿大压迫血管 1例 ,部分肺静脉异位引流 1例 ,右大脑中动脉瘤 1例 ,正常血管 5例。扫描参数 :层厚 3~ 7mm,螺距 1.5~ 2 .5。重建间隔 1.5~ 2 mm。然后输入工作站进行血管内腔、二维、多平面体积重组 (MPVR)、表面阴影遮盖法 (SSD)及最大密度投影 (MIP)重建。结果 :CT仿真血管内镜能清晰的显示血管内表面及正常和异常血管开口、异常血管孔道夹层动脉瘤的内膜片及真假腔等。结论 :CT仿真血管内镜作为一种无创诊断手段 ,与其他三维重建技术综合运用 ,对血管性病变可为临床提供更多的信息  相似文献   

17.
螺旋CT仿真膀胱镜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探讨螺旋CT仿真膀胱镜 (CTVC)的临床应用价值及限度。方法  3 6例临床怀疑膀胱病变的患者 ,都经纤维膀胱镜检查 ,并有病理证实。应用螺旋CT采集排泄期的图像做CTVC成像 ,双盲法与轴位、纤维膀胱镜所见对照分析。结果 CTVC能清楚地显示膀胱腔内的各种正常解剖结构 ,8例正常膀胱中 7例可见 11侧输尿管开口 ;CTVC对膀胱腔内病变的部位、大小、数目、形态及侵犯范围的显示均与纤维膀胱镜基本一致 ;膀胱癌的检出率为 94.7% ,2个 <5mm的肿瘤CTVC显示清楚 ,而轴位图像未显示 ;CTVC检测膀胱壁增厚及膀胱外侵犯的状况不如轴位和MPR图像 ,CTVC上假性病灶 1例。结论 CTVC对膀胱病变的显示和诊断是一种较可靠的、非侵袭性的方法 ,但需要膀胱内造影剂充盈良好 ,且必须结合轴位和MPR图像才能对膀胱病变做出全面、准确的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