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采用Border膜性肾小球肾炎模型作为实验组,另设正常对照组,从光镜与电镜图象立体学定量角度观察分析膜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理变化。结果表明:实验组上皮电子致密沉积物及肾小球各定量参数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和极显著差异性(P<0.05和P<0.001)。实验组第8周新月体(或环状体)的体密度为17.39%。对照组与实验组基底膜厚度分别为168nm和627nm(P<0.001)。  相似文献   

2.
本实验采用中药薄盖灵芝注射液治疗家兔实验性膜性肾小球肾炎。结果表明,从肾脏的重量和体积、尿蛋白定性、24小时尿蛋白定量与血清肌酐值测定和免疫荧光观察,以及光镜与电镜图象定性观察、立体学定量分析和血管壁通透性实验,均显示治疗组病变明显轻于病理组。薄盖灵芝注射液对家兔膜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本实验采用小鼠膜性肾小球肾炎 (MGN)作为病理组 ,另设正常对照组。除从肾功能测定与免疫荧光定量检测外 ,主要侧重于从光镜与电镜形态计量角度对其进行深入系统的探讨 ,并对染色体进行初步分析 ,以验证小鼠膜性肾小球肾炎的建立以及膜性病变各定量因素间的差异 ,同时为以后DNA多态性及RNA含量分析打下基础。方法 :实验选用C57BL/ 6J小鼠 2 9只 ,体重 2 8~ 34g/只。随机分为三组 :正常对照组 (N组n =9只 ) ,病理Ⅰ组 (PⅠ 组n =10只 )病理Ⅱ组(PⅡ 组n =10只 )。N组全程采用生理盐水作对照 ,PⅠ 组、PⅡ组则…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静脉注射小牛结晶性血清白蛋白(由小剂量逐渐增大),用弗氏佐剂作辅助免疫,诱发家兔慢性肾小球肾炎,结果免疫荧光显示肾小球系膜区及毛细血管丛基底膜逐渐出现强度不等的IgG颗粒状沉积;光镜下,系膜细胞呈进行增生伴有系膜基质增多和局限性肾小球硬化;电镜下见肾小球毛细血管丛系膜区及基底膜上皮侧和内皮下电子致密物沉积。上述病变类似人类系膜增生性肾炎,进一步说明循环免疫复合物沉着可引起多种类型慢性肾炎。  相似文献   

6.
采用自制兔抗大鼠肾免疫血清,制造大鼠抗基底膜肾小球肾炎模型,并进行了重复试验。用免疫荧光技术、光镜和电镜进行观察,前后两批实验结果相同,提示在肾小球基底膜上显示出典型的光滑线型荧光图象,在电镜下肾小球毛细血管丛基底膜呈现局灶性电子透明区而疏松增厚,光镜下主要表现为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变化,未见新月体形成。实验结果可与人类某些肾炎相比较,对了解人类某些类型肾炎的病因、发病机理、病理变化、临床表现及其防治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义选用右旋糖酐作抗原诱发小鼠IgA免疫复合物性肾小球肾炎。光镜下,肾小球系膜区增宽;荧光镜下,肾小球内有颗粒状IgA免疫复合物沉积,部分鼠伴IgG沉积;显微分光光度计测定IgA荧光强变,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电镜下,系膜基质内有电子致密物沉积,系膜细胞呈轻度增生及吞噬现象;尿蛋白定性试验阳性。  相似文献   

8.
9.
本文通过对分属于Ⅱ、Ⅲ、Ⅳ期的21例膜性肾小球肾炎电镜标本观察,分析,结果表明:本病在膜形成过程中,免疫复合物和中细胞的变化是主导性变化,中细胞在膜形成的过程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性,57岁,发热、咳嗽、咯痰10 d,血尿7 d,于2009年2月23日入院.入院前10 d发热,体温最高达39℃,咳嗽,咯白色泡沫痰,服用头孢类抗生素及速效感冒胶囊,2 d后,体温降至37.5℃,咳嗽较前减少.  相似文献   

11.
薄芝注射液对家兔膜性肾小球肾炎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Border方法制作家兔膜性肾小球肾炎模型,从肾功能与血生化、病理形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对比观察分析中药薄芝注射液对家兔膜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作用。结果表明:经治疗后,尿蛋白排出量显著减少,血浆白蛋白逐渐升高,免疫荧光强度明显减弱,肾小球平均直径明显减小,上皮下电子致密沉积物绝对数目由1.11×1010减少到2.63×109,肾小球基底膜厚度由321.34±15.68nm变薄为214.54±7.79nm。各指标和参数治疗前后比较绝大部份具有显著差异(P<0.05),其差异尤以中西药结合治疗组明显。研究表明薄芝注射液对家兔膜性肾小球肾炎有明显治疗作用,且以中西药结合治疗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2.
从肾小球光镜图象与上皮下电子致密沉积物、肾小球基底膜(GBM)厚度和内皮细胞窗孔的电镜图象4项指标就薄盖灵芝注射液对家兔膜性肾小球肾炎的影响进行形态计量分析。结果表明薄盖灵芝注射液能减轻肾小球内细胞的肿胀与增生,减少其细胞数及炎细胞浸润而使肾小球明显变小;减少或清除上吱下电子致密沉积物,使其绝对数目下降;使增厚的GBM变薄以及使内皮细胞窗孔增大。一系列形态计量指标说明薄盖灵芝注射液对家兔膜性肾小球肾炎有较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中药薄盖灵芝注射液对家兔膜性肾小球肾炎肾功能与血生化指标进行动态观察分析,结果表明该注射液有增加家兔尿量,降低尿比重、血肌酐和血BUN,减轻蛋白尿以及在不同程度上纠正家兔低蛋白血症、增加血纤维蛋白原、保护和改善肾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薄芝注射液对肾小球肾炎影响的临床观察。方法:从肾功能、血生化和肾活检光镜、电镜和免疫荧光视察中药薄芝注射液对42例肾小球肾炎患者的治疗作用。结果:结果表明:薄芝注射液可使尿蛋白排出量显著减少,血浆白蛋白逐渐升高,免疫荧光强度明显减弱,上皮下(或内皮下)电子致密沉积物数目减少或消失以及基底膜明显变薄。治疗组42例,显效20冽(47.62%),有效13例(30.95%),无效5例(11.91%),总有效率78.57%,与对照组总有效率81.41%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研究表明中药薄艺注射液对肾小球肾炎有明显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5.
薄芝注射液对肾小球肾炎影响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薄芝注射液对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从肾功能、血生化和肾活检光镜、电镜和免疫荧光观察中药薄芝注射液对42例肾小球肾炎患者的治疗作用。结果:薄芝注射液可使尿蛋白排出量显著减少,血浆白蛋白逐渐升高,免疫荧光强度明显减弱,上皮下(或内皮下)电子致密沉积物数目减少或消失以及基底膜明显变薄。治疗组42例,显效20例(47.62%),有效13例(30.95%),无效5例(11.91%),总有效率78.57%,与对照组总有效率81.41%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研究表明中药薄芝注射液对肾小球肾炎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I-Aβ1基因与实验性小鼠膜性肾小球肾炎发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复制并鉴定小鼠膜性肾小球肾炎动物模型,提取实验组和对照组总RNA,通过RT-PCR体外扩增I-Aβ1基因,扩增产物送北京三博远志测序中心测序,对测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小鼠I-Aβ1基因突变率为2.578‰,对照组Aβ1基因突变率为0.286‰,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I-Aβ1基因突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Aβ1基因在实验性膜性肾小球肾炎小鼠中杂合突变率增高,可能与小鼠膜性肾小球肾炎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7.
用藏红花、丹参治疗实验性原位性肾炎,结果尿蛋白量明显减少,病理改变显著减轻,改变了TXB_2/6-keto-PGF_(1a)比值,表明藏红花、丹参可用于肾炎的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并定量分析大鼠皮质、海马的微血管构筑。方法:采用单宁酸-氯化铁媒染微血管的方法观察大鼠海马与额叶皮质的微血管构筑,并采用MiVnt图像分析系统对海马与额叶皮质的微血管密度(MVD)及微血管面积密度(MVA)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分布于大脑额叶皮质的动脉在脑表面垂直进入脑实质,各分支间可见丰富的吻合;营养海马的动脉自海马裂进入海马后发出分支,海马与周围脑组织之间血管吻合较少。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大鼠皮质的MVD值和MVA值明显高于海马(P〈0.01)。结论:海马的微血管不及额叶皮质丰富,这可能是脑血管性痴呆早期智力障碍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在~(99m)Tc-HMPAO断层图像上,根据血管分布区域和解剖标志,将每个层面分割为若干区,求得右侧与左侧对应部位的计数比值(RQ值),即为rCBF相对定量分析法(RQ方法)。RQ方法能够提高诊断的阳性率,并提供一个相对定量指标,用以估计缺血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