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轮辋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承受复杂的交变应力作用,焊接结构会出现裂纹,造成断裂失效.本文对某断裂的轮辋焊接结构进行了宏观、微观、断口、化学成分的检测,检测结果表明:疲劳导致轮辋焊接结构断裂失效.  相似文献   

2.
《铸造技术》2017,(7):1631-1634
对不同点焊接工艺下的汽车板点焊接头的断裂失效模式和原因进行了分析,通过力学性能检测分析了不同断裂失效模式下的点焊接接头的承载性能。结果表明,高强汽车板点焊接头主要分为界面断裂、熔合线断裂和热影响区断裂3种失效模式;发生界面断裂的点焊接头的承载性能较低,其次为熔合线失效的点焊接接头,而热影响区失效的点焊接头的承载性能最高;界面断裂模式下的熔核区断口有较多的撕裂棱和拉长的韧窝,而熔合线断裂模式下的断口主要由尺寸分布不均的浅韧窝组成。  相似文献   

3.
左传付 《焊接》2006,(8):47-49
通过对断裂的汽车车轮进行失效分析发现,焊缝处存在严重咬边和气孔等焊接缺陷,这是造成车轮断裂的主要原因,其它工序中残留的内应力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因素.所以,制造中各工序严格执行工艺规范和标准要求,是提高焊接件质量和安全可靠性的保证.  相似文献   

4.
利用扫描电镜和光学显微镜对结晶器铜板固定螺栓断裂失效进行检验分析.检验分析结果表明:是焊接缺陷导致固定螺栓早期开焊断裂失效.  相似文献   

5.
闪光对焊是汽车轮辋生产的主要焊接方法。330CL汽车轮毂实际生产过程中闪光对焊接头易发生失效断裂,增加了产品的废品率,提高了生产成本。本文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等表征方式分析330CL轮辋闪光对焊接头失效断裂原因。结果表明,330CL钢的化学成分、金相组织及力学性能均符合YB/T 4151—2015标准要求;起裂位置以及裂纹延伸区域均位于靠近母材的热影响区,而断裂位置处较多的夹杂物以及粗大的晶粒是导致接头失效断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利用Instron万能试验机研究了失效7A04铝合金轮辋轮辐径向、轮辐切向及轮毂轴向的拉伸性能,采用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了轮辐、轮毂及卡槽失效部位的显微组织和断口形貌。结果表明,7A04铝合金轮辋轮辐径向、轮辐切向及轮毂轴向的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均符合要求;7A04铝合金轮辋失效的主要原因是在加工的过程中卡槽位置圆角过小,在服役过程中卡槽处产生应力集中,进而引发了多源性疲劳断裂以及韧脆混合型断裂,最终导致轮辋失效。  相似文献   

7.
汽车前桥锤锻模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早期断裂.采用宏观和微观分析方法对失效件进行了检验和研究.结果表明,模具型腔存在补焊现象,裂纹起源于焊接处存在的孔洞和裂纹等缺陷,模具显微组织粗大,韧性不足是造成其断裂的主要因素.同时针对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8.
不当焊接引起的奥氏体不锈钢结构应力腐蚀破裂事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某厂一套316L设备多次沿焊接热影响区(HAZ)发生的断裂事故,进行失效分析,认为该设备的断裂属于SCC,焊接接头的质量差是造成断裂的根本原因,并提出了提高焊接质量,防止SCC的办法.  相似文献   

9.
为测试前轴的疲劳寿命,采用台架试验装置对某型号汽车前轴进行了试验,仅运行19.9万次就发生断裂。通过对断口的观察分析、断口部位的金相分析、硬度检测等方式,确定了前轴的失效模式,并对其断裂失效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汽车前轴的断裂性质为疲劳断裂,裂纹源起源于锻件飞边表面,该处存在较明显的沟槽;锻件表面的加工沟槽形成的附加应力集中是造成前轴疲劳断裂的主要原因;加工沟槽可能由于切边模的磨损而产生,因此切边模刃口需及时修整。  相似文献   

10.
李明  程永红 《上海金属》2009,31(5):49-51
采用扫描电镜、金相检验和化学分析等方法,对失效挤干辊套管发生断裂原因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挤干辊套管的材质与设计要求不符;采用环向焊接方式拼接的套管,管壁厚薄差异明显,最薄处的壁厚约为最厚处壁厚的1/2,在管壁最薄处的内壁附近存在焊接缺陷;挤干辊在服役过程中,整个辊身受到周期性载荷作用,在焊接缺陷处诱发形成疲劳裂纹源,造成套管发生断裂,挤干辊失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