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不同原因黄斑前膜患者视力与中心凹厚度的关系, 探讨黄斑部视网膜前膜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图像特征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利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测定55例黄斑前膜患者黄斑中心凹平均厚度,进行两样本均数T检验.结果 特发性黄斑前膜病例34例(57.6%),51~70岁黄斑前膜病例33例(60.0%).特发性黄斑前膜患者视力均大于0.1,其他原因的黄斑前膜视力低于0.1者超过一半.特发性黄斑前膜组中视力低于0.2的患者黄斑中心凹平均厚度明显高于视力优于0.3的患者(P<0.01,t=3.09).结论 黄斑前膜牵拉导致的中心凹水肿增厚是影响特发性黄班前膜患者视力的重要因素.而由其他病因造成的黄斑前膜,原发病是影响视力的主要因素.光学相关断层扫描能直接客观地显示黄斑前膜横断面特征及其与玻璃体视网膜的关系并能提供定量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王应利  冯炜  郭纯刚  李冬  凌宇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10,24(3):164-166,170,F0003
目的:观察特发性黄斑前膜(IERM)的三维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SD-OCT)图像的形态特征,探讨IERM对视力的影响.方法:经视力、直间接眼底镜及SD-OCT(2.维断面图、眼底彩色照相、视网膜厚度地形图、三维成像图)检查确诊的IERM患者38例(45只眼),分析中心凹形态、中心凹厚度和最佳矫正视力的关系.结果:IERM的SD-OCT图像表现为视网膜表面薄厚不一的高反光带,绝大多数伴程度不同的中心凹厚度增加.45只眼中.中心凹正常型8只(17.8%),假性黄斑裂孔6只(13.3%),板层裂孔7只(15.6%),弥漫水肿20只(44.4%),囊样水肿4只(8.9%).对全部患眼最佳矫正视力与黄斑中心凹厚度进行相关分析,二者娃著负相关(r=-037,P<0.05).即黄斑中心凹越厚视力越差.结论:SD-OCT可明确IERM的诊断和其下中心凹形态的分型.由IERM牵拉引起的黄斑水肿增厚与视力损害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OCT)评价特发性黄斑前膜(ERM)行23G玻璃体切割术前和术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与黄斑视网膜厚度变化的关系。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78例经23G平坦部玻璃体切除术联合内界膜(ILM)及ERM剥离治疗的特发性ERM患者82眼,所有患者均行完整的眼科检查,包括BCVA、裂隙灯检查、眼压、OCT、眼底照相。随访时间为3个月,通过黄斑OCT特征评估BCVA与黄斑视网膜厚度之间的关系。结果:特发性ERM患者行玻璃体切割术前和术后3个月,BCVA由0.26±0.16提高至0.36±0.16 (t=9.843,P<0.000 1),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平均厚度由(506.41±112.67)μm降低至(442.39±82.10)μm (t=5.526,P<0.000 1),黄斑中心凹旁视网膜厚度由(453.66±79.36)μm降低至(409.95±61.63)μm (t=6.164,P<0.000 1),术前黄斑中心凹周围视网膜厚度(365.93±50.84)μm和术后黄斑中心凹周围视网膜厚度(356.76±54.20)μ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特发性黄斑视网膜前膜(IMEM)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的图像特征以及黄斑前膜黄斑中心凹厚度的变化,以评价OCT技术对IMEM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 64例180只眼IMEM患者(IMEM组)的OCT检查结果 进行回顾性分析,另设正常对照组30名60只眼.应用OCT观察IMEM的图像特征,并检测IMEM患者黄斑中心凹的厚度,对不同黄斑中心凹形态组的中心凹厚度进行比较.结果 ①IMEM的OCT图像特征表现为视网膜神经上皮层表面厚薄不一的高反光带,部分与视网膜内表面完全紧密粘连或分离.IMEM的中心凹形态改变有4种表现,伴有板层黄斑裂孔8眼(4.44%),伴有假性黄斑裂孔 12眼(6.67%),增生性黄斑前膜22眼(12.22%),伴有黄斑水肿138眼(76.67%).②正常对照组和IMEM组的黄斑中心凹厚度平均值分别为(1 56.67±11.43)和(337.84士126.58)μm,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增生性黄斑前膜组、黄斑水肿组的黄斑中心凹平均厚度分别为(604.86±213.3)、(328.88±65.58)μm,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值均<0.001);板层黄斑裂孔组、假性黄斑裂孔组的黄斑中心凹平均厚度分别为(114.63±10.46)、(149.08±l 4.23)μm,与正常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增生性黄斑前膜组的黄斑中心凹厚度显著高于黄斑水肿组、板层黄斑裂孔组和假性黄斑裂孔组(P值均<0.001),黄斑水肿组的黄斑中心凹厚度显著高于板层黄斑裂孔组和假性黄斑裂孔组(P值均<0.001).结论 OCT能显示IMEM的图像特征,并能定量检测IMEM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的变化,OCT可作为IMEM可靠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观察激光联合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效果。方法对周口市眼科医院2013年2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10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进行研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激光治疗,对比两组治前后的视力水平以及黄斑中心凹厚度。结果两组治疗前视力水平以及黄斑中凹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视力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黄斑中心凹厚度远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激光联合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视力水平以及黄斑中心凹厚度,疗效更加确切,值得进一步推广与运用。  相似文献   

6.
金琴辉  项振扬  郑玥 《中国全科医学》2015,18(12):1446-1449
目的 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玻璃体切割黄斑前膜剥除术治疗老年性白内障合并特发性黄斑前膜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2月-2013年2月于台州恩泽医疗中心诊断为老年性白内障合并特发性黄斑前膜并接受联合手术治疗的患者37例(37眼),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玻璃体切割黄斑前膜剥除术,术后随访至少6个月以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测量分析黄斑中心凹部位视网膜厚度和结构变化,并记录矫正视力及视物变形、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37眼均予一期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黄斑前膜完整剥除,术后视力改善率91.9%(34/37);术前存在视物变形18例,术后视物变形改善12例,视物变形消失6例。术后6个月视力(0.43±0.17)较术前(0.22±0.16)提高(t=11.467,P<0.01)。术后黄斑区视网膜平均厚度为(275.68±80.38)μm较术前的(483.05±141.94)μm下降(t=14.223,P<0.01)。未发生视网膜脱离、黄斑裂孔及黄斑前膜复发等并发症。结论 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玻璃体切割黄斑前膜剥除术治疗老年性白内障合并特发性黄斑前膜可明显改善视力、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眼视网膜厚度与视力损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4年1月收治的117例高度近视患者,共230只眼接受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采用傅里叶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和最佳矫正视力检查患者患眼,按不同矫正视力分为≤0.8组与≥0.9组,按后巩膜葡萄肿有无及其形态分为后巩膜葡萄肿Ⅰ组(黄斑对称)、后巩膜葡萄肿Ⅱ组(黄斑倾斜)及无后巩膜葡萄肿组,比较各组患者散光度数、等效球镜度数、最佳矫正视力和黄斑各区域视网膜厚度。结果:三组患者在最佳矫正视力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后巩膜葡萄肿Ⅱ组和无后巩膜葡萄肿组均优于后巩膜葡萄肿Ⅰ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154,t2=2.440,P<0.05)。矫正视力在0.9以上的患者黄斑中心凹厚度较矫正视力在0.8及以下的患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黄斑中心凹厚度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比较发现后巩膜葡萄肿Ⅰ组患者中心凹厚度远低于无后巩膜葡萄肿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572,P<0.05)。三组患者黄斑周边厚度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比较发现后巩膜葡萄肿Ⅱ组患者厚度低于后巩膜葡萄肿Ⅰ组和无后巩膜葡萄肿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385,t2=7.619,P<0.05)。结论: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与高度近视患者视力损害紧密相关,当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变薄时患者视力也随之降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在直径250~400μm的特发性黄斑裂孔(IMH)患者中,行保留黄斑中心凹内界膜剥除术结合空气填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南阳市眼科医院IMH并经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测量黄斑裂孔最小直径在250~400μm之间的6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行常规内界膜剥除术联合空气填充,研究组(32例)行保留黄斑中心凹内界膜剥除术联合空气填充,观察术后两组黄斑中央视网膜厚度(CMT)及最佳矫正视力(BCVA)情况。结果术后随访研究组患者裂孔闭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前CMT数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都明显减小,且研究组患者术后1个月、6个月的CMT均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前BCV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7 d、1个月、6个月的BCVA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13%,低于对照组18.75%(P0.05)。结论在直径250~400μm的特发性黄斑裂孔(IMH)患者中,行保留黄斑中心凹的内界膜剥除术联合空气填充,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田思佳  王骞  朱俊英  张蕾  屈林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6):2964-2965
目的分析超声乳化联合玻璃体腔注药治疗白内障合并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WAMD)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9年4月暨南大学附属郑州医院(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白内障合并WAMD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给予对照组患者玻璃体腔注药,给予观察组患者超声乳化联合玻璃体腔注药。比较两组术前、术后6个月黄斑中心凹厚度和视力改善情况。结果术后6个月,两组黄斑中心凹厚度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黄斑中心凹厚度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视力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超声乳化联合玻璃体腔注药治疗白内障合并WAMD患者可降低黄斑中心凹厚度,改善视力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分析特发性黄斑区视网膜前膜(idiopathic epiretinal macular membrane, IERMM)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OCT)图像特征,探讨其对手术效果评估的意义.方法:38例(38眼)黄斑前膜患者,行玻璃体切割联合黄斑前膜剥离手术,观察患者手术前后的视力、眼底彩色照相以及OCT检查的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前黄斑部视网膜前膜的OCT图像表现为视网膜内表面厚薄不一的高反光带,或紧贴于黄斑表面,或与其部分相连.绝大多数黄斑中心凹厚度增加,患眼视力不同程度下降.术后视网膜表面异常反光条带均消失,即黄斑区视网膜前膜消失,黄斑中心凹曲线恢复或接近正常状态,术后视力不同程度提高.部分病例黄斑区色素上皮损害或黄斑部水肿.结论:通过OCT可以了解前膜牵拉黄斑区组织结构形态的改变关系,从而为黄斑前膜的临床鉴别诊断、手术指征评估及手术效果评价,提供比以往更加准确可靠的信息.  相似文献   

11.
彭稚薇  马翔  黄燕琳 《广西医学》2023,(6):647-650+679
目的 探讨白内障术后黄斑水肿患者雷珠单抗治疗后应答反应的影响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 选择白内障术后黄斑水肿患者76例(76眼),根据术后雷珠单抗注射治疗效果将其分为疗效较好组[40例(40眼)]和疗效较差组[36例(36眼)]。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眼别、慢性疾病史、治疗前最小分辨角对数(logMAR)视力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结果[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MCT)、黄斑中心凹厚度(MFT)、视网膜平均厚度、视网膜容积、黄斑区血流密度、灌注密度]。采用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模型分析白内障术后黄斑水肿患者雷珠单抗治疗后应答反应的影响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预测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 两组患者的年龄及治疗前logMAR视力、MCT、MFT、视网膜平均厚度、黄斑区血流密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年龄及治疗前logMAR视力、黄斑区血流密度是白内障术后黄斑水肿患者雷珠单抗治疗后应答反应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基于危险因素建立的预测模型为logit (P)=-2.843+0.054×年龄+0.478×治...  相似文献   

12.
《皖南医学院学报》2020,(2):161-164
目的:了解康柏西普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BRVO-ME)患者早期最佳矫正视力(BCVA)和黄斑区结构变化情况,评估影响BCVA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纳入26例BRVO-ME患者,"1+PRN"方案康柏西普(10 mg/mL)0.05 mL玻璃体腔注射,观察1周、1个月、3个月,了解BCVA、黄斑中心凹厚度、黄斑区容积、黄斑区椭圆体带断裂长度变化情况;评估BCVA、黄斑中心凹厚度、黄斑区容积、黄斑区椭圆体带断裂长度与视力预后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后1个月、3个月BCVA、黄斑中心凹厚度和黄斑区容积均较治疗前有改善(P<0.05);治疗后1周、1个月和3个月椭圆体带断裂长度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1周、1月、3月BCVA与治疗前BCVA呈正相关(P<0.0001)。结论: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BRVO-ME可有效提高视力,改善黄斑水肿,治疗前BCVA是早期视力恢复的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在特发性黄斑前膜(IMEM)诊治中的应用价值,分析OCT检查指标与患者视力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分析107例(121眼)IMEM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OCT图像对黄斑前膜进行分类,测量黄斑中央中心凹厚度(CFT)、体积(V)、平均厚度(AT)以及黄斑中心凹厚度(FT).分析OCT各项指标和临床检查结果与患者LogMAR最佳矫正视力的相关性.结果 IMEM的OCT图像表现为视网膜表面薄厚不一的、与视网膜呈紧密粘连或分离的高反光带,绝大多数伴有程度不同的中心凹水肿增厚.121眼平均LogMAR最佳矫正视力为0.67(0 ~2),CFT为(481.34±68.13) μm (206~572μm),FT为(311.57±124.76) μm(134~ 639 μm).CFT与LogMAR最佳矫正视力密切相关(r =0.761,P<0.05),而V、AT、FT与LogMAR最佳矫正视力无相关性;患者年龄、性别以及是否合并视网膜水肿、板层孔、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劈裂及感光细胞内外节损伤与LogMAR最佳矫正视均无相关性.结论 OCT诊断IMEM具有较高的灵敏性,并可直观显示黄斑区视网膜组织结构的改变及其相互关系.IMEM引起的黄斑区水肿增厚与视力损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激光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效果.方法:67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患者随机分为A组33例和B组34例,A组行单独激光治疗,B组患者行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激光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和黄斑中心凹厚度.结果:B组总有效率为93.48%(43/46),明显高于A组(P<0.05).B组患者治疗后的最佳矫正视力明显高于治疗前、黄斑中心凹厚度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并且,B组患者治疗后的最佳矫正视力和黄斑中心凹厚度明显优于A组治疗后(P<0.05).结论: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激光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可有效改善患者视力、降低黄斑中心凹厚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比雷珠单抗与康柏西普治疗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的临床疗效.方法 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40例(40眼),分为雷珠单抗组与康柏西普组各20例,分别给予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0.1 ml、康柏西普0.1 ml.注射前及注射1周、1个月及3个月后检测两组患者裸眼视力,光学相关断层扫描仪检测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注射1个月、3个月后眼底荧光造影检测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CNV)渗漏.结果 治疗后各时间点雷珠单抗组的视力均高于康柏西普组,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薄于康柏西普组(P<0.05),但视力及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的时间与分组无交互效应(P>0.05).注射1个月、3个月后,两组CNV渗漏治疗均有效,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雷珠单抗相比,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减轻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的CNV渗漏的效果相当,而对视力及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的改善稍差,但是随着时间的延长,应可以达到相同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康柏西普治疗眼底黄斑水肿的疗效进行研究。方法随机选择40例眼底黄斑水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我院于2016年1月至2017年11月收治),对所选取患者均进行康柏西普治疗,分别于治疗后10d、15 d、1个月、3个月后检查患者的视力以及黄斑中心凹厚度值。结果患者治疗后10 d、15 d、1个月、3个月视力值分别为(0.12±0.051)、(0.18±0.053)、(0.25±0.18)、(0.35±0.02),显著优于治疗前(0.11±0.02),数据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黄斑中心凹厚度(497±96)um、(461±62)um、(258±99)um、(190±63)um,显著优于治疗前(521±111)um,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眼底黄斑水肿患者,给予康柏西普进行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视力及黄斑中心凹厚度值,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发生黄斑囊样水肿(cystoid macular edema,CME)是引起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局部应用非类固醇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可以有助于促进术后视力的恢复。文中评估糖尿病患者局部使用普拉洛芬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黄斑中心凹厚度以及视力的影响。方法将合并有糖尿病的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120眼随机分为2组,每组60眼。实验组:普拉洛芬联合复方妥布霉素眼液局部点眼;对照组:局部应用复方妥布霉素眼液。术前以及术后4周测量黄斑中心凹厚度以及视力。结果术后实验组、对照组的裸眼视力(uncorrected visual acuity,UCVA)以及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较术前均有明显提高(P<0.01)。术后4周实验组以及对照组黄斑中心凹厚度均有所增加(P<0.01),实验组术后黄斑中心凹厚度低于对照组(P=0.003),实验组术后黄斑囊样水肿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36)。术后黄斑中心凹的增加量与BCVA(LogMAR)呈正相关(r=0.747,P<0.01)。结论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前及术后局部应用普拉洛芬能够预防术后CME的发生,并可能有助于恢复良好的视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联合格栅样光凝治疗囊样黄斑水肿的有效性。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性非随机临床试验比较,对确诊为囊样黄斑水肿的患者14例14眼,经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2 mg并行格栅样光凝治疗。对照组为资料齐全并随访时间>6个月的既往病例16例(16眼)。治疗后3、6个月观察最佳矫正视力、眼压、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结果与治疗前视力相比,两组在治疗后3、6个月视力均有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对照组=11.4,F试验组=16.3,P<0.01),试验组治疗前及治疗后3、6个月与对照组相应时间视力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治疗前=0.122,t治疗3月=1.11,t治疗6月=0.79,P≥0.05)。与治疗前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相比,两组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均有所下降(F对照组=5.77,F试验组=7.29,P<0.01),试验组治疗前CM T与对照组相应时间CM 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治疗前=0.288,P>0.05),试验组治疗后3、6个月CM T与对照组相应时间CM 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治疗3月=1.702,t治疗6月=1.92,P<0.05)。试验组术后4眼(28%)眼压升高。结论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联合格栅样光凝治疗能有效降低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但必须警惕高眼压及青光眼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玻璃体腔内注射曲安奈德治疗白塞病引起的黄斑囊样水肿(CM E)的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设计:干预性病例研究。方法:选择继发于白塞病的CM E患者10例(10只眼)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为经治疗至少2个月后CM E持续存在的病例。采用玻璃体腔内注射曲安奈德4m g(0.1m l)的方法来治疗黄斑水肿。观察治疗后视力和解剖学的变化。结果:随访1个月,黄斑中心凹的平均厚度从416μm减少到260.5μm(减少了37.4%)。随访3个月后,黄斑中心凹的平均厚度为286.2μm,6个月为263.7μm。治疗1个月,无1只眼丧失视力,8只眼(80%)的视力得到提高。在3个…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TA)治疗各种疾病引起的黄斑水肿的疗效。方法:对18例18眼黄斑水肿患者,采用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进行治疗,术后3d、1周、1月检查裸眼及最佳矫正视力、眼压、行眼底照相、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眼底检查和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OCT观察黄斑中心凹平均厚度。结果:所有患者中,18眼有16眼视力有提高,2眼视力无明显提高,总有效率88.9%,黄斑中心凹厚度在术前为(525.0±70.5)μm,而随访1月后最终黄斑厚度平均为(452.0±62.5)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视网膜脱离、眼内出血、感染性眼内炎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通过OCT对黄斑部的观察和定量分析,可看出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对于各种原因引起的黄斑水肿有较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