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负荷MPI在冠心病患者PTCA术后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应用负荷心肌灌注显像方法评价冠心病患者经PTCA术后的疗效及冠状动脉再狭窄情况。方法对PTCA/支架置入术后6个月内的35例冠心病患者行负荷心肌灌注显像和冠状动脉造影,观察其心肌血流灌注情况,结果与冠状动脉造影比较。结果PTCA/支架置入术后6个月内,35例患者中有20例心肌显像正常,15例(42.9%)36个节段出现心肌缺血。负荷心肌灌注显像对再狭窄检出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80%和85%。结论负荷心肌灌注显像可作为一种非创伤性判断PTCA术后疗效和冠状动脉再狭窄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评价心肌灌注SPECT对于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的应用意义.对18例冠心病患者(分为心肌梗死组和非心肌梗死组)在PTCA前后进行运动-静息99mTC-MIBI SPET显像动态观察,并对图像进行半定量分析,如缺血面积、梗死灶边缘带摄取比值(border zone uptake,BZU)等.结果发现运动-静息99mTc-MIBI心肌灌注SPECT结合定量分析对于PTCA术前病例选择和疗效预测;"罪犯"血管的确定;术后近期疗效的客观评价以及远期随访可提供一个可靠的无创方法.  相似文献   

3.
经皮穿刺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及支架置入术可解除冠状动脉痉挛,保持冠状动脉腔内血流通畅,有效地改善心肌缺血,使心肌重新得到血流灌注[1],但因PTCA是一种侵入性的治疗操作,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并发症,在护理中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对心肌的可能影响,以探讨PTiCA术后心肌损伤的相关因素及对远期心脏事件的影响.方法对173例行PTCA术的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CAD)患者分别测定其术前、术后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随访患者的远期心脏事件.结果42例患者术前cTnI正常,术后升高,84例术前术后均正常,47例术前术后均升高.1例患者CK-BM术前术后均升高,10例患者CK-MB术后增高.血清cTnI升高与球囊扩张总时间、压力、次数、支架植入数、造影剂用量及术中胸痛发生有关(P<0.05),随访162例出院患者,在平均21个月的随访时间中,共有26例患者发生心脏事件34件,各组间远期心脏事件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cTnI监测PTCA术患者心肌损伤比CK-MB敏感,特异性高;PTCA术造成的心肌损伤与手术操作的强度有关,其不足以影响PTCA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冠心病的介入治疗是用心导管技术疏通狭窄甚至闭塞的冠状动脉管腔,从而改善心肌的血流灌注的方法.属血管再通术的范畴,是心肌血流重建术中创伤性最小的一种.临床最早应用的是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其后还发展了经冠状动脉内旋切术、旋磨术和激光成形术等,1987年又开发了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这些技术统称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目前PTCA和支架置入术已成为治疗本病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6.
柳双存  常健梅 《陕西医学杂志》2005,34(5):577-578,593
目的探讨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对心绞痛患者QT间期离散度(QTd)的影响,评价成功的PTCA术对改善QT间期离散度的临床意义。方法对40例心绞痛患者行PTCA术前和术后24h内12导联心电图QT间期、QTc、QTd及QTcd4项指标进行分析。结果PTCA术后QT和QTc与术前无显著性差异,而QTd和QTcd则较术前明显减少,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PTCA能显著减少心绞痛患者的QTd,能改善心肌复极电生理,有助于减少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正> 临床资料证实冠状动脉腔内狭窄超过75%以上时患者出现心绞痛症状,腔内狭窄超过80%以上时,心脏功能和患者的运动能力明显下降,如有各种诱因引起冠状动脉痉挛和腔内血栓形成将会导致心肌梗塞的发生。根本的治疗方法是尽早解除冠状动脉腔内狭窄,解救缺血的心肌,提高心脏功能和患者的运动能力。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PTCA)就是一种以球囊导管扩张冠状动脉内狭窄,治疗冠心病的非手术疗法,经过临床近10年的应用.已经证实疗效与冠状动脉搭桥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对心肌的可能影响 ,以探讨 PTCA术后心肌损伤的相关因素及对远期心脏事件的影响。方法 :对 173例行 PTCA术的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 (CAD)患者分别测定其术前、术后血清心肌肌钙蛋白 I(c Tn I)及肌酸激酶同工酶 (CK- MB) ,随访患者的远期心脏事件。结果 :42例患者术前 c Tn I正常 ,术后升高 ,84例术前术后均正常 ,47例术前术后均升高。 1例患者 CK- BM术前术后均升高 ,10例患者 CK- MB术后增高。血清 c Tn I升高与球囊扩张总时间、压力、次数、支架植入数、造影剂用量及术中胸痛发生有关 (P<0 .0 5 ) ,随访 16 2例出院患者 ,在平均 2 1个月的随访时间中 ,共有 2 6例患者发生心脏事件 34件 ,各组间远期心脏事件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结论 :c Tn I监测 PTCA术患者心肌损伤比 CK- MB敏感 ,特异性高 ;PTCA术造成的心肌损伤与手术操作的强度有关 ,其不足以影响 PTCA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心肌血运重建术,如经皮冠状动脉球囊成型术(PTCA)、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可使尚有存活心肌的患者受损的左心室功能得到改善.并可改善病人的预后.故术前对存活心肌的评价尤其重要。2000年3月~2003年12月.作者对本院20例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前利用MRI评价心肌的灌注、心肌细胞膜功能的方法来判断有无存活心肌,探讨其临床使用价值,从而指导是否行血运重建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应用血管内超声评价冠状动脉直接支架植入术(STENT)与球囊扩张后经皮刺冠状动脉腔内成形(PTCA)+支架植入术前后粥样斑块体积的变化及差别.方法 42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分别采用STENT与球囊扩张后PTCA+支架植入术.同一患者不同病变可采用不同手术方法.采用血管内超声测量术前、术后粥样斑块体积,比较术前、术后粥样斑块体积变化及2组粥样斑块体积变化的差异.结果 2组术后粥样斑块体积较术前减少.STENT组粥样斑块体积减少(1.08±0.46)mm3;球囊扩张后PTCA+支架植入组粥样斑块体积减少(1.67±0.62)mm3.STENT组粥样斑块体积减少值较球囊扩张后PTCA+支架植入组为低.结论 STENT减少了球囊扩张次数,可减少粥样斑块的破碎及脱落,粥样斑块体积减少值较球囊扩张后PTCA+支架植入组更小.  相似文献   

11.
刘玲芳 《微创医学》2001,20(5):729-730
穿刺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是运用球囊导管扩张狭窄冠状动脉的一种非手术治疗方法[1].PTCA+Stents术(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是目前被公众接受的心肌血供再通的方法之一[1],术毕留置动脉鞘管,以备紧急情况下重新进行冠状动脉造影(以下简称冠造)时用,术后5小时拔除动脉鞘管(以下简称拔管).我科于2000年12月26日出现1例PTCA+Stents术后拔管并发血管迷走神经反应(以下简称迷走反应)的病人,经果断的判断、处理和及时有效的护理,使患者安全渡过了危险期,现将护理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直接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percutaneoustransluminalcoronaryangioplasty ,PTCA)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QT离散度 (QTdispersion ,QTd)和JT离散度 (JTdispersion ,JTd)的影响。方法以 4 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患者组 ,测定其成功行直接PTCA术前、后QTd和JTd ,同时以 4 8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为对照组。结果①患者组直接PTCA术后QTd和JTd显著减小 (P <0 .0 1) ,对照组冠状动脉造影术后QTd和JTd与术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②与对照组比较 ,患者组直接PTCA术前QTd及JTd显著增大 (P <0 .0 1) ;术后患者组QTd及JTd虽高于对照组 ,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直接PTCA能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血流再灌注 ,逆转心肌缺血 ,缩小QTd及JTd。  相似文献   

13.
PTCA及支架术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型术(PTCA),是用经皮穿刺方法送入球囊导管扩张狭窄的冠状动脉的一种心导管治疗技术.其作用机制为球囊导管到达冠状动脉病变部位,加压充盈球囊,造成血管内膜纵向撕裂,将血管内阻塞物压缩成型,使狭窄血管段内径增大,从而达到有效改善心肌供血之目的.冠状动脉支架术是在PTCA基础上,应用金属支架支撑于病变的冠状动脉内壁,使狭窄或塌陷的血管壁向外扩张的技术,是目前冠心病治疗中效果可靠、方法简便、创伤性小、易为患者接受,是最重要的冠心病介入治疗技术.  相似文献   

14.
冠心病的治疗问题是当代心血管疾病专家研究的重点课题。目前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和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CA)已作为有效的外科治疗方法被普遍采用。冠状动脉搭桥术作为冠心病主要治疗手段已被公认。而对那些不宜接受CABG和PTCA患者,则采用激光心肌血  相似文献   

15.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简称PTCA,是运用球囊导管扩张狭窄冠状动脉的一种治疗方法。Gruentzig在1997年9月首先应用临床,至今应用很广,成功率达80%~95%。PTCA是目前被公众接受的心肌血供再通方法之一,因其治疗效果比药物可靠且较理想,又比心外科冠脉搭桥术(CABG)简便且创伤小而成为当今冠心病的主要技术之一而广泛应用。但PTCA术术后容易引起内膜撕裂及血管弹性  相似文献   

16.
何晓芳 《浙江医学》2010,32(6):980-981
A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型术(PTCA)加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是AMI最直接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扩张冠状动脉内径解除其狭窄,增加相应的心肌供血,缩小坏死面积,改善心功能,缓解症状.我院近年来对AMI患者施行急诊PTCA加支架植入术,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术中护理体会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冠状动脉介入术是用来诊断和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一种新手段,冠状动脉造影术(CAG)是判断冠状动脉腔病变范围和严重程度的最准确方法;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及内支架术 (STENT)是目前治疗冠心病、心肌梗死MI)的主要治疗方法;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急诊PTCA和冠状动脉内支架安置术,可使梗塞相关的冠状动脉获得更早和更完全的再通,使各种并发症减少,降低病死率[1].冠状动脉介入术,因具有诊断准确、创伤性小、安全、疗效肯定、成功率高等特点,使患者易于接受.目前,在临床上使用越来越广泛,本文总结我科在2006年3月~2007 年6月行介入手术126例的临床观察与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患者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PTCA)后瘦素(LP)的变化及丹参粉针对其影响。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老年UAP患者及PTCA术后即刻、24h、治疗15d血清LP水平。结果:老年UAP患者血清L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TCA术后即刻、24h血清LP水平明显高于非PTCA组,丹参粉针剂治疗15d血清LP水平明显降低。结论:LP参与了老年UAP病理过程,PTCA可使血清LP水平进一步升高。丹参粉针可逆转这一变化。  相似文献   

19.
陈丹  吕安林  苑媛  李丹 《陕西医学杂志》2005,34(12):1477-1479
目的:探讨糖尿病(DM)合并冠心病(CHD)和单纯CHD患者在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前、后QT间期离散度(QTd、QTcd)的变化。方法:对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阳性的196例单纯CHD与58例DM合并CHD患者进行PTCA,对PTCA术前和术后QTd、QTcd进行比较分析。结果:DM组与非DM组比较,PTCA术前QTd、QTcd显著增加(P<0.01);术后24h、7d、30d的QTd、QTcd无显著差异。结论:DM是影响CHD患者QTd、QTcd延长的因素之一;但PTCA是DM合并CHD患者降低QTd、QTcd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刘玲芳 《医学文选》2001,20(5):729-730
经皮穿刺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是运用球囊导管扩张狭窄冠状动脉的一种非手术治疗方法 [1 ] 。PTCA Stents术 (血管内支架置入术 )是目前被公众接受的心肌血供再通的方法之一 [1 ] ,术毕留置动脉鞘管 ,以备紧急情况下重新进行冠状动脉造影 (以下简称冠造 )时用 ,术后 5小时拔除动脉鞘管 (以下简称拔管 )。我科于 2 0 0 0年 12月 2 6日出现 1例PTCA Stents术后拔管并发血管迷走神经反应 (以下简称迷走反应 )的病人 ,经果断的判断、处理和及时有效的护理 ,使患者安全渡过了危险期 ,现将护理情况报告如下。1 病例介绍  患者男 ,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