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子宫颈癌腹腔镜手术研究(laparoscopic approach to cervical cancer,LACC)研究结果发布以来,子宫颈癌腹腔镜手术的疗效出现了巨大争议。文章将从子宫颈癌腹腔镜手术在日本的发展历史,目前子宫颈癌腹腔镜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术(LRH)在日本的应用情况,以及未来的发展三方面作介绍。建议严格把握子宫颈癌腹腔镜手术的适应证,并在手术时谨慎对待阴道切开的方式。  相似文献   

2.
康山   《实用妇产科杂志》2022,38(3):182-184
自2018年NEJM发表的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颈癌前瞻性临床试验(LACC)结果,以及2021年发在Am J Obster Gynecol上的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癌的多中心回顾性研究后,有关以腹腔镜和机器人为代表的腹腔镜手术在妇科恶性肿瘤手术中的应用相继受到质疑.然而,尽管研究结果显示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  相似文献   

3.
2018年LACC研究提出腹腔镜子宫颈癌微创手术显著增加复发风险,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也基于FIGO(2018)新分期对子宫颈癌治疗方案进行了修正,指出开腹手术途径是早期子宫颈癌广泛子宫切除术的标准和经典途径。从管理层面,我们应该重视医疗不良事件与医疗缺陷等医疗质量安全问题,理性分析子宫颈癌腹腔镜微创手术现状,在规范化诊疗基础上科学引领子宫颈癌微创手术推陈出新,获得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2018年10月31日是子宫颈癌腹腔镜手术的一个“转折点”,《新英格兰医学杂志》(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NEJM)在线发表了美国安德森癌症中心子宫颈癌腹腔镜手术(Laparoscopic Approach to Cervical Cancer,LACC)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研究结果[1]和美国哈佛医学院真实世界研究(real world study,RWS)结果[2],两者都认为相比于传统开腹手术,早期子宫颈癌微创手术病死率、复发率均较高,而无瘤生存率(disease-free survival,DFS)和总体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均较低。这颠覆了腹腔镜手术既往在子宫颈癌治疗中的地位,也为妇科内镜界敲响了警钟。 浏览更多请关注本刊微信公众号及当期杂志。  相似文献   

5.
        2018年10月31日是子宫颈癌腹腔镜手术的一个“转折点”,《新英格兰医学杂志》(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NEJM)在线发表了美国安德森癌症中心子宫颈癌腹腔镜手术(Laparoscopic Approach to Cervical Cancer,LACC)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研究结果[1]和美国哈佛医学院真实世界研究(real world study,RWS)结果[2],两者都认为相比于传统开腹手术,早期子宫颈癌微创手术病死率、复发率均较高,而无瘤生存率(disease-free survival,DFS)和总体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均较低。这颠覆了腹腔镜手术既往在子宫颈癌治疗中的地位,也为妇科内镜界敲响了警钟。 浏览更多请关注本刊微信公众号及当期杂志。  相似文献   

6.
LACC研究结果提示对于早期子宫颈癌患者,接受微创手术相比于开腹手术的患者有更高的复发率和更低的生存率。基于该研究结果,目前包括安德森癌症中心在内的国内外医疗机构均已停止或减少对ⅠA2~ⅠB1期子宫颈癌患者提供微创手术。文章在回顾LACC试验结果的同时,分析了目前妇科肿瘤学界对LACC研究结论存在的疑问及微创手术的改良空间,探讨了随机对照试验的临床价值及中国现状。  相似文献   

7.
        2018年Ramirez等[1]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的LACC(laparoscopic approach to cervical cancer)前瞻性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子宫颈癌微创手术(84.4%为腹腔镜手术)的无病生存率及总生存率较开腹手术低。此文章颠覆了国内外妇瘤医生对于子宫颈癌中运用腹腔镜技术的肿瘤学安全性的认知[2-3],因而2019年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4]推荐,在患者行腹腔镜或其他微创手术前,需明确告知腹腔镜手术会导致较差的远期肿瘤学预后。 浏览更多请关注本刊微信公众号及当期杂志。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子宫颈癌发病大国,新发病例为9.89万/年,死亡病例3.05万/年,新发病例占全球的19%[1]。根据中国子宫颈癌临床诊疗大数据库的资料,我国72.7%的子宫颈癌患者FIGO分期为ⅠA1~ⅡA2期可手术病例,接受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的患者占72.9%[2]。此外,与西方国家不同,手术病例多是我国子宫颈癌诊疗中的一大特点。根据中国子宫颈癌临床诊疗大数据库的数据,中国子宫颈癌腹腔镜手术的比例从2009年的7.8%快速升高,至2016年腹腔镜手术占比高达79.1%,子宫颈癌腹腔镜手术在中国深受医生患者的喜爱。 浏览更多请关注本刊微信公众号及当期杂志。  相似文献   

9.
文章针对文献报道的早期子宫颈癌腹腔镜手术治疗后有较高的复发率和病死率的原因进行分析,认为早期子宫颈癌腹腔镜手术治疗后较差的肿瘤学结局,可能与腹腔镜子宫颈癌手术没有充分遵循无瘤原则有关,并提出了基于无瘤原则的免举宫器的腹腔镜子宫颈癌手术技术的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10.
广泛性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是早期子宫颈癌的标准治疗方式。由于腹腔镜手术在围手术期结局上的优势,且肿瘤治疗结局与开腹手术相似,逐渐成为早期子宫颈癌的主要手术方式之一。直到2018年11月,《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了2项临床研究结果显示,与开腹手术相比,微创手术的复发率更高、生存期更短。这使得子宫颈癌的微创手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而2019年12月《妇科肿瘤学杂志》发表的一项大数据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无疑对于子宫颈癌微创手术是雪上加霜的考验,该研究结果显示,与开腹组相比,腹腔镜组的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更高。文章将从妇科肿瘤医生视角就无瘤原则、无瘤技术及腹腔镜操作细节等方面进行分析及建议。  相似文献   

11.
        我国是子宫颈癌发病大国,新发病例为9.89万/年,死亡病例3.05万/年,新发病例占全球的19%[1]。根据中国子宫颈癌临床诊疗大数据库的资料,我国72.7%的子宫颈癌患者FIGO分期为ⅠA1~ⅡA2期可手术病例,接受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的患者占72.9%[2]。此外,与西方国家不同,手术病例多是我国子宫颈癌诊疗中的一大特点。根据中国子宫颈癌临床诊疗大数据库的数据,中国子宫颈癌腹腔镜手术的比例从2009年的7.8%快速升高,至2016年腹腔镜手术占比高达79.1%,子宫颈癌腹腔镜手术在中国深受医生患者的喜爱。 浏览更多请关注本刊微信公众号及当期杂志。  相似文献   

12.
2018年,发表在新英格兰的一篇文章引起医学界的震撼,由美国休斯敦德克萨斯大学安德森癌症中心Pedro.T.Ramirez牵头的13个国家的33家中心参与的前瞻性、随机、国际多中心非劣性Ⅲ期临床试验:Laparoscopic Ap-proach to Cervical Cancer(简称LACC试验)研究结果告诉我们^([1]),子宫颈癌患者行微创手术:(1)总体生存情况.  相似文献   

13.
目前腹腔镜手术应用广泛,对患者带来诸多益处,但对医生存在着潜在的危害。本文就腹腔镜手术对围术期医护人员可能存在的潜在危害,包括腹腔镜手术器械构造、显示系统摆放位置及高度、光源系统的光危害、手术过程产生的烟雾、生物传染源的传播以及手术中长时间使用和接触二氧化碳、麻醉气体对身心潜在的损害等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子宫颈癌临床诊疗现状及面对的问题为线索,结合妇科密切相关的LACC研究和KEYNOTE-158研究,阐释临床科研是引领医学发展的动力源泉的观点。通过回顾中国临床科研的规范化的曲折历程,探讨国内妇科肿瘤学界倡导开展符合国情的原创性子宫颈癌规范化临床研究的愿景。  相似文献   

15.
<正>子宫颈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中国,子宫颈癌的发病率约为9.98/10万,死亡率约3.25/10万~[1]。其中,局部晚期子宫颈癌(locally advanced cervical carcinoma,LACC),即局部病灶4 cm或有宫旁浸润者,即2012年国际妇产科联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FIGO)分期为Ⅰb2、Ⅱa2期及分期≥Ⅱb期者~[2]。因其治疗困难,成为子宫颈癌治疗中的一大瓶颈。由于子宫颈癌的传统治疗模式是"放疗为主,早期手术,化疗无用"的观点,在这种治疗模式  相似文献   

16.
子宫颈癌作为生殖器官的恶性肿瘤,是女性最常见的疾病。随着这些年来设备和技术的改进,子宫颈癌的手术治疗得到进一步发展。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学者关于子宫颈癌的研究综述,分析了目前子宫颈癌微创手术的治疗现状及发展。  相似文献   

17.
早期宫颈癌的标准手术方式是广泛性金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切除术.微创手术(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MIS)曾被认为是开腹手术的安全替代方式,但是2018年发表的LACC研究显示宫颈癌微创手术比开腹手术有更高的复发率和死亡率,并且在围手术期并发症和术后生活质量改善中也未显示出优势.宫颈癌微创手...  相似文献   

18.
2020年,受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影响,全国上下齐心协力、共同抗“疫”、共克时艰,但对妇科疾病的规范治疗和探索并没有因为疫情而停止。为了更好地让广大妇产科医师在疫情期间学习妇科疾病临床研究新进展及其规范治疗、探索规范化的诊疗方案,由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中华妇产科杂志》编委会主办的《中华妇产科杂志》“满妇经纶”妇科专家沙龙(共4期)通过网络会议形式举行。第1期沙龙的主题为“子宫颈癌手术的热点问题”,于2020年6月17日举办,由本刊主编郎景和院士担任名誉主席、北京协和医院向阳教授担任执行主席,出席本次沙龙的专家包括郎景和、向阳、彭澎、华克勤、张国楠、梁志清、姚书忠、刘开江、王玉东、陈捷、李长忠、周怀君、陈春林、岳瑛、郑莹、黄向华、贾雪梅、马晓欣、孙阳等。本次沙龙围绕子宫颈癌手术治疗的3个热点问题:(1)局部晚期子宫颈癌患者接受腹膜后淋巴结切除的价值如何?(2)子宫颈癌微创手术的争议与未来发展的方向如何?(3)如何识别和处理子宫颈癌手术的相关并发症?展开了热烈讨论。本次沙龙讨论的意见代表了国内妇科肿瘤学界关于子宫颈癌手术相关问题的最高水平。与会专家认为,经过选择的晚期子宫颈癌患者进行腹膜后淋巴结切除是有价值的;应根据淋巴结转移的状况决定是继续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还是放弃手术;彻底放弃腹腔镜手术没有必要、也不够谨慎,应该去改进、改良腹腔镜的操作,并进行更多数据的积累。  相似文献   

19.
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早期子宫颈癌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早期子宫颈癌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腹腔镜手术 (15例 )和剖腹手术(17例 )治疗的临床Ⅰ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 ,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术后恢复情况及疾病复发等。结果 :腹腔镜组 1例因膀胱损伤而中转开腹。 2例腹腔镜下广泛性子宫切除手术时间分别为 2 0 5分钟和 115分钟 ,出血分别为 75 0ml和 2 0 0ml;12例腹腔镜下广泛性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手术时间平均 30 3 7分钟 ,术中出血平均 393 3ml,平均切除淋巴结 15 3个。剖腹手术组手术时间平均 2 18 0分钟 ,术中出血平均 384 1ml,平均切除淋巴结 16 2个。腹腔镜和剖腹手术组术后病率分别为 5 0 %和 47 1%。腹腔镜组髂外静脉损伤 2例 ,剖腹手术组髂总静脉损伤 1例。两组术后尿潴留分别为 3例和 4例 ,淋巴囊肿分别为 4例和 2例。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剖腹手术组 (P<0 .0 1) ,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随访 3月至 4年 ,两组各 1例复发。结论 :腹腔镜下广泛性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可作为早期子宫颈癌手术治疗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在真实世界研究条件下分析接受腹腔镜或开腹手术的ⅡA2期子宫颈癌长期肿瘤学结局。方法基于中国子宫颈癌临床诊疗大数据库,筛选接受腹腔镜和开腹手术的ⅡA2期子宫颈癌患者,采用真实世界研究及倾向评分匹配的方法,通过K-M生存分析和Cox多因素分析对两组的长期肿瘤学结局进行比较。结果 (1)初步筛选纳入ⅡA2期子宫颈癌1575例,腹腔镜组394例,开腹组1181例。匹配前,腹腔镜组与开腹组的5年总生存率(OS)和5年无瘤生存率(DF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OS:75.48%vs. 83.33%,P=0.505;DFS:78.02%vs. 78.76%,P=0.578);Cox分析显示腹腔镜手术并非患者死亡或者复发/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0)。1∶2 PSM匹配后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分别纳入389例和744例,腹腔镜组与开腹组的5年OS和5年DF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OS:75.62%vs. 83.79%,P=0.612;DFS:78.52%vs. 79.25%,P=0.772);Cox分析显示腹腔镜手术并非患者死亡或者复发/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0)。(2)进一步限制纳入手术类型为QM-B型或QM-C型子宫切除的病例后,腹腔镜组379例,开腹组1067例。匹配前腹腔镜组与开腹组的5年OS和5年DF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OS:77.11%vs. 84.53%,P=0.573;DFS:79.02%vs. 79.81%,P=0.585),Cox分析显示腹腔镜手术并非患者死亡或者复发/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0)。1∶2 PSM匹配后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分别纳入371例和713例,腹腔镜组与开腹组的5年OS和5年DF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OS:77.27%vs. 86.00%,P=0.382;DFS:79.48%vs. 81.89%,P=0.365);Cox分析显示腹腔镜手术并非子宫颈癌患者死亡以及复发/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0)。结论从手术途径方面进行多层次对比分析显示,ⅡA2期子宫颈癌患者腹腔镜组与开腹组的长期肿瘤学结局无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