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石家庄市大气PM_(2.5)及其中重金属的污染特征,对其健康风险进行评估。方法 2015年1月至12月在石家庄市某城区采集大气PM_(2.5)样品102个,分析As、Cd、Cr、Ni、Pb、Hg和Mn 7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和污染特征,采用美国环保署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进行健康风险评价。结果石家庄大气PM_(2.5)的24 h平均浓度范围为20~710μg/m~3,均值为(190±140)μg/m~3;中位数为150μg/m~3,约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的二级标准限值(75μg/m~3)1.0倍。PM_(2.5)中7种重金属元素的浓度范围为0.01~305 ng/m~3,仅As 24 h平均浓度的中位数(13.6 ng/m~3)超标1.3倍;除Hg外,其他金属平均浓度均表现为冬季高于夏季。石家庄市大气PM_(2.5)中非致癌物Pb、Hg、Mn经呼吸途径的年均超额危险度为1.95×10~(-12)~7.22×10~(-10),致癌物As、Cd、Cr、Ni的年均超额危险度为1.99×10~(-9)~4.01×10~(-7)。致癌物中Cd和Cr的冬季人群超额危险度分别在5.92×10~(-8)~8.85×10~(-8)、6.15×10~(-7)~8.66×10~(-7)之间,均高于夏季;非致癌物质中Mn和Pb的冬季人群超额危险度高于夏季。结论 2015年石家庄市大气PM_(2.5)污染较重且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4种致癌重金属的年致癌风险均低于10-6,尚未对人群造成致癌风险,应进一步关注PM_(2.5)中Cr对人体的致癌风险。  相似文献   

2.
樊正  汪阳  张荣  邱光文 《环境与健康杂志》2019,36(12):1064-1068
目的了解马鞍山市大气PM_(2.5)中重金属污染特征及其对不同人群的健康风险。方法于2018年1—12月采集该市大气PM_(2.5)样品,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测定其中Sb、As、Cd、Cr、Pb、Mn、Ni、Se等8种元素,用美国环保署健康风险评估模型对8种元素进行风险评估。结果马鞍山市大气PM_(2.5)中8种元素的年均浓度在1.44~50.13 ng/m~3之间,Pb、Cd的浓度低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限值,As的年平均浓度、春季及冬季平均浓度分别为6.15、7.40、10.06ng/m~3,分别是标准限值的1.03、1.23、1.68倍。8种元素对成人和儿童的非致癌风险均低于1,由高到低依次为PbAsSbMnCdSeCrNi;4种致癌元素对成人和儿童的总致癌风险均高于10~(-6),单一元素致癌风险由高到低依次为CdAsNiCr。重金属元素对儿童的非致癌风险高于成人,对儿童的致癌风险低于成人;重金属元素的非致癌和致癌风险呈现冬季春季夏、秋季的趋势。结论马鞍山市大气PM_(2.5)中重金属元素的健康风险有明显的季节特征,元素Cd和As对人群健康的潜在危害风险较高,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3.
天津市大气细颗粒物中多环芳烃人群健康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天津市冬季大气细颗粒物中多环芳烃的污染水平并对城乡人群进行健康风险评估。方法采用大气中流量采样器在天津城区和农村地区分别采集PM_(2.5)样品,用称重法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别检测PM_(2.5)的质量浓度和16种多环芳烃的浓度,并对其人群健康风险进行评估,进一步比较不同地区人群的健康风险。结果天津市城区PM_(2.5)中多环芳烃总浓度为180.93 ng/m3,总毒性等效浓度为16.583 ng/m~3;农村PM_(2.5)中多环芳烃总浓度为1 510.47 ng/m~3,总毒性等效浓度为81.027 ng/m~3。城区和农村大气PM_(2.5)中多环芳烃污染所致成人和儿童非致癌风险均较低,致癌风险农村地区(2.2×10-5)高于城区(4.6×10~(-6)),农村地区致癌风险成人(2.2×10~(-5))高于儿童(1.0×10~(-5))。结论天津市农村地区大气PM_(2.5)中多环芳污染较为严重,但致癌和非致癌风险均处于可接受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淄博市某城区大气PM_(2.5)中多环芳烃(PAHs)来源、污染水平,并评估其对人群的潜在健康风险。方法于2018年每月10~16日,在淄博市某城区采集PM_(2.5)样本,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气PM_(2.5)中16种PAHs浓度水平,采用特征比值来判断PM_(2.5)中PAHs来源,并利用呼吸途径暴露PAHs引发癌症的风险(ILCR)模型进行健康风险评估。结果大气PM_(2.5)中16种PAHs每日总质量浓度为1.14~21.72 ng/m~3,平均8.23 ng/m~3,其中4环PAHs占比最高,为38.23%。苯并[a]芘日质量浓度为0.08~2.96 ng/m~3,有1 d超过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限值(2.5 ng/m~3)。经特征比值判断,PM_(2.5)中PAHs受煤燃烧、汽油燃烧和柴油燃烧的综合影响。结论该采样点存在大气PM_(2.5)污染,人群通过吸入途径暴露于PM_(2.5)中16种PAHs的总致癌风险值为2.17×10~(-6),高于1×10~(-6),但低于1×10~(-4),提示该区域居民在目前接触水平下有潜在致癌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广州市大气PM_(2.5)中元素的浓度、时间分布特征及其来源,评价其重金属的人群健康风险。方法于2015年1—11月采集广州市3个点位的大气PM_(2.5)样品,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分析了16种元素的含量,利用富集因子法和因子分析法识别16种元素的主要来源,采用美国环保署(EPA)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进行重金属呼吸途径的人群健康风险评价。结果 PM_(2.5)中地壳元素和重金属的平均浓度从高到低分别为:SiKNaCaAlFeMgTi,ZnPbCuMnAsCrNiCd;As平均浓度(20.17 ng/m3)超过GB 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限值(6 ng/m3)。地壳元素Na、Ca富集因子(EF)分别为247.45、198.79,富集显著;重金属的EF普遍高于100,其中,Cd的EF高达104。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广州市PM_(2.5)元素主要来源于机动车、燃煤排放源、工业源和地壳源。重金属通过呼吸暴露的非致癌风险(HQ和HI)均远小于1,致癌风险均低于10-5。结论广州市普通人群吸入PM_(2.5)中重金属的非致癌风险较低,致癌风险处于可接受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淄博市某城区大气PM_(2.5)及其附着的苯并[a]芘(BaP)的污染水平和人群健康风险。方法于2016年9月一2017年8月用大气采样器采集淄博市某城区大气PM_(2.5)样品,分别检测大气PM_(2.5)质量浓度和BaP浓度,并对其进行人群健康风险评估。结果淄博市某城区大气PM_(2.5)的质量浓度范围为(11.3~905)μg/m~3年均浓度为131μg/m~3;PM_(2.5)中BaP浓度范围为(0.03-27.0) ng/m~3,年均浓度为6.09 ng/m~3;BaP对(0~5)岁儿童、(6~17)岁儿童和成人终生致癌超额危险度分别为0.85×10~(-6)、0.98×10~(-6)和3.50×10~(-6);采暖期PM_(2.5)浓度、BaP浓度、成人及儿童的终生致癌超额危险度均分别高于非采暖期。结论2016年9月一2017年8月的监测期间,淄博市某城区大气PM_(2.5)和PM_(2.5)中BaP平均浓度超标,BaP的终生致癌风险,成人高于儿童采暖期高于非采暖期,但均处于可接受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南方某市地铁车站空气PM_(2.5)中重金属特征及健康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估。方法以南方某城市的1个地铁车站作为研究对象,在车站地面外环境设置1个采样点、车站内设置2个采样点,共设置3个采样点。每天24 h采集空气PM_(2.5)样品,连续采样3 d。分析PM_(2.5)样品中10种重金属As、Cr、Cd、Ni、Hg、Pb、Mn、Sb、Se、Cu的浓度。采用美国环境保护局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重金属通过呼吸途径引起的人群健康风险进行评估。结果地铁车站空气PM_(2.5)中的10种重金属浓度范围从0.06 ng/m~3~49.22 ng/m~3。地铁车站空气PM_(2.5)中Mn、Cr、Ni的浓度分别是外环境空气PM_(2.5)中相应浓度的3.75倍、2.23倍、2.12倍。地铁乘客人群当每日在地铁内暴露时间达到5 h以上,重金属Cr对于人群可能存在致癌风险(10~(-6));当每日在地铁内暴露时间达到8 h以上,重金属As对于成年男性人群可能存在致癌风险(10~(-6))。地铁车站空气PM_(2.5)中Mn、Cu、Pb、Se、Hg和Sb对人群的非致癌健康风险较小。结论地铁车站空气中颗粒物已成为人群重金属暴露的重要来源之一。应进一步关注地铁车站空气PM_(2.5)中重金属对于长时间暴露人群可能存在的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辽宁省沈阳地区大气PM_(2.5)浓度和PM_(2.5)中重金属污染特征。方法于2014年2月—2017年10月在沈阳地区采集环境大气PM_(2.5)样品,用10%硝酸溶液60℃水浴超声提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测定样品中Cr、Mn、Ni、As、Se、Cd、Sb、Pb、Hg等9种重金属的含量,并对沈阳地区大气PM_(2.5)浓度与PM_(2.5)中重金属的污染特征和健康风险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沈阳地区PM_(2.5)的日均质量浓度为68.4μg/m3,低于我国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75μg/m3)。PM_(2.5)中重金属各元素平均浓度从高到低的顺序为:PbMnAsCrSbNiSeHgCd,其中As的浓度值超过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参考浓度限值。9种非致癌性重金属非致癌风险商(HQ)值均1。Cr、Ni、As、Cd 4种致癌性重金属健康风险只有Ni的致癌风险低于人类可接受风险水平10–6,而其他3种元素致癌风险10–6。结论沈阳地区大气PM_(2.5)中的重金属非致癌健康风险可忽略,存在一定程度的致癌风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2015年广州大气PM_(2.5)中重金属污染及对人体的危害。方法选择广州番禺区为采样点,于2015年1—12月定期采集大气PM_(2.5)样品,共得样品325份,分析PM_(2.5)及Pb、Hg、Zn、Cu、Mn、As、Cd、Cr和Ni等9种重金属元素的浓度特征,用美国环境保护署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重金属进行呼吸暴露健康风险评价。结果广州番禺区大气PM_(2.5)年均浓度为5.03×10~(-2) mg/m~3,是GB 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限值的1.4倍;PM_(2.5)中9种重金属元素的年均浓度范围为5.10×10~(-8)~5.98×10~(-4) mg/m~3,由高到低依次为ZnPbMnCuAsNiCrCdHg;As浓度为9.52×10~(-6) mg/m~3,是标准限值的1.6倍,Cd、Pb低于限值,Hg远低于限值。非致癌金属Pb、Hg、Zn、Cu和Mn对呼吸暴露人群的终生超额危险度在1.28×10~(-10)~1.44×10~(-8)之间,低于人群可接受的危险度水平(10~(-6)),由高到低依次为PbMnZnCuHg,儿童成年男性成年女性;致癌金属As、Cd、Cr和Ni的终生患癌超额危险度在2.92×10~(-8)~7.06×10~(-6)之间,低于人群癌症风险阈值(10-4),由高到低依次为AsCrCdNi,成年男性成年女性儿童。结论本次调查的广州大气PM_(2.5)中As和Cr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危害风险最高。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2016年9月至2017年12月淄博市大气PM_(2.5)中金属元素的污染特征,并对人群进行健康风险评价,于2016年9月至2017年12月每月10—16日同时在淄博市张店区和高新区采集大气PM_(2.5)样品,共采集样品222份。测定PM_(2.5)的质量浓度及PM_(2.5)中Al、Mn、Ni、As、Se、Cd、Pb等7种金属元素的浓度,并用美国环保局推荐模型进行呼吸暴露健康风险评价。结果显示,淄博市2017年大气PM_(2.5)平均浓度为80.8μg/m3,是GB 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二级标准限值的2.3倍。张店区、高新区PM_(2.5)中As浓度分别为(10.0±5.9)、(7.6±4.8)ng/m3,分别是标准限值的1.7、1.3倍,其中张店区As浓度高于高新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M_(2.5)中Cd、Pb浓度均低于GB 3095—2012限值。As、Mn的慢性非致癌风险分别为0.59、0.65;As、Cd的致癌风险分别为1.62×10-5、2.24×10-6;而Al、Ni、Se、Pb的健康风险较低。提示淄博市大气PM_(2.5)中As、Mn、Cd的健康风险较高,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广州市大气PM_(2.5)中多环芳烃(PAHs)的季节污染特征和来源,评价人群健康风险。方法于2015年1—11月采集了广州市市区3个行政区的采样点的大气PM_(2.5)样品,分析16种PAHs的含量,利用特征比值法识别其主要来源,应用苯并[a]芘(Ba P)毒性当量因子和美国EPA推荐的模型评价人群健康风险。结果 3个采样点PM_(2.5)中PAHs总质量浓度范围为1.35~43.13 ng/m~3,平均为8.33 ng/m~3,其中Ba P的平均浓度为0.91 ng/m~3;16种PAHs总浓度呈明显的季节变化规律,冬季秋季夏季春季;4个季节PAHs的组成均以5~6环PAHs为主。特征比值法判断出PAHs的主要来源为机动车尾气和煤燃烧。总致癌等效浓度(TEQ)和总致突变等效浓度(MEQ)的平均值分别为2.29 ng/m~3和2.13 ng/m~3,季节变化特征与PAHs相一致;PAHs通过呼吸暴露对成人和儿童造成的终身致癌超额危险度分别为0.78×10~(-6)和0.55×10~(-6)。结论广州市大气PM_(2.5)中PAHs的污染水平较低,主要来源为机动车尾气和煤燃烧,PM_(2.5)中PAHs的人群健康风险处在可接受范围内。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估PM_(2.5)中金属元素吸入途径的慢性健康风险,为制定相关政策保护人群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成都市开展PM_(2.5)中金属元素的成分监测,基于经典"四步法"评估PM_(2.5)中金属元素的慢性健康风险。结果成都市PM_(2.5)浓度为(130.0±57.7)μg/m~3,PM_(2.5)中As、Pb、Mn、Hg、Al、Se的浓度分别为(18.0±13.0)、(95.0±76.4)、(41.1±29.3)、(0.71±1.17)、(242±287)、(4.8±4.6)ng/m~3;As、Mn的慢性非致癌风险分别为1.20、0.82,As、Pb的致癌风险分别为3.32×10-5、4.88×10-7,Hg、Al、Se的健康风险较低。结论成都市PM_(2.5)污染较为严重,其As、Mn、Pb的健康风险较高,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估金华市婺城区大气PM_(2.5)中金属元素污染的慢性健康风险。方法于2015—2017年在婺城区开展大气PM_(2.5)采样,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样品中12种金属元素含量,并采用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推荐的环境健康风险评估"四步法"评估PM_(2.5)中金属元素的慢性健康风险。结果婺城区2015—2017年PM_(2.5)平均浓度为(53.42±26.95)μg/m~3,不同季节和年份PM_(2.5)平均浓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M_(2.5)中金属元素浓度的M (Q_R)为136.66 (117.14) ng/m~3,其中铝、铅、锰、镉和硒浓度较高;2016—2017年,镉平均浓度均超过参考限值(5.00 ng/m~3)。冬季PM_(2.5)中金属元素浓度最高,M (Q_R)为175.12 (132.45) ng/m~3;夏季最低,M (Q_R)为92.55(52.81) ng/m~3。PM_(2.5)中9种金属元素对成人总非致癌健康风险系数(HQ)为2.90 (1),除镉外,砷、铍、镍、硒、汞、铝、锰和锑的HQ均1;5种金属元素对成人总致癌风险R10~(-6),其中砷和镉的致癌风险R10~(-6),铍、铅和镍的致癌风险均R10~(-6)。结论婺城区大气PM_(2.5)中金属元素铝、铅、锰、镉和硒含量较高;其中镉的浓度超过参考限值,其非致癌风险和致癌风险均较高;砷的致癌风险较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针对目前国内PM_(2.5)污染较重,载带的大气重金属对人体健康影响较重且污染水平不清的现状,探讨我国城市PM_(2.5)载带典型重金属的污染特征并进行健康风险评价。方法收集并整理了2003—2015年间23城市PM_(2.5)载带重金属的质量浓度数据,应用地质累积指数方法对这些城市PM_(2.5)载带重金属的污染程度进行了评估,并应用US EPA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方法对这些重金属对人体的健康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 PM_(2.5)载带的重金属污染较重,Cd和Pb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重金属的健康风险评价表明,Cr、Mn、Pb、As、Cd、Cu、Ni对人群无非致癌风险,As、Cr(Ⅵ)、Cd、Ni对部分城市成年男性有较高潜在致癌风险。结论建议将Cd、Pb、Cr、As和Ni作为优先控制的大气重金属种类。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估宜昌城区大气颗粒物(PM_(2.5))中11种金属元素所致慢性健康风险,为人群健康防护策略的制定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2018年5月—2019年4月宜昌城区大气颗粒物中V、Cr、Mn、Co、Ni、As、Cd、Pb、Cu、Zn和Se的浓度,并应用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推荐的风险评估法计算不同人群、不同季节的非致癌和致癌风险。结果单一金属元素质量浓度从高到底依次为ZnPbMnCuAsSeNiCrVCdCo,非致癌风险值(HQ)和风险指数(HI)值均1.00,致癌风险由大到小的趋势为CdAsCrPb。成人冬季Cd元素的CR值、春季和冬季4种元素的R值均1.00×10~(-6),儿童冬季4种元素的R值1.00×10~(-6)。结论宜昌城区大气PM_(2.5)中11种金属元素对人群存在一定的健康风险,应当加强敏感人群和污染天气的健康防护。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了解张家港市大气细颗粒物(PM_(2.5))中元素浓度水平及污染特征。方法 2015年每月10—16日对张家港市大气PM_(2.5)样品进行采集,采用重量法检测PM_(2.5)浓度,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分析PM_(2.5)中12种元素含量并用富集因子法分析污染特征。结果张家港市大气PM_(2.5)中含量前5位的元素依次是Al 117.39 ng/m~3、Pb 49.37 ng/m~3、Mn 32.20 ng/m~3、As 4.66 ng/m~3、Ni 3.81 ng/m~3。Hg、Se、Cd等元素富集因子大于10,属于高度富集级别,锑、铅富集因子在10~5之间,属于轻富集级别。结论 Hg、Se、Cd、Sb、Pb等5种金属是张家港市大气PM_(2.5)中的主要金属污染物,主要是人类活动引起的各种污染所致。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2014年济南市王舍人社区大气PM_(2.5)中多环芳烃的污染特征及健康风险。方法于2014年检测王舍人社区大气PM_(2.5)中多环芳烃水平,利用比值法进行污染源识别,并评价人群健康风险。结果王舍人社区76 d大气PM_(2.5)检测结果中有49 d(占64.5%)超过GB 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限值(75μg/m~3),PAHs污染物以2~3环化合物为主,1-5月有燃煤污染特征,7、8月有交通污染特征,9—12月兼有燃煤和交通污染特征。冬季PAHs总浓度(508.33 ng/m~3,n=25)高于春季(132.06 ng/m~3,n=17)、夏季(133.13 ng/m~3,n=14)和秋季(189.33 ng/m~3,n=20),冬季Ba P浓度(5.91 ng/m~3,n=25)高于春季(1.78 ng/m~3,n=17)、秋季(1.44 ng/m~3,n=20)和夏季(1.03 ng/m~3,n=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2月大气PAHs污染所致成人、儿童的终身致癌超额危险度和成人预期寿命损失分别为0.68×10~(-5)、0.48×10~(-5)和42.52 min。结论 2014年王舍人社区大气PAHs污染有燃煤和交通污染特征,人群终身致癌超额危险度处于可接受范围内。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北京市昌平区大气颗粒物PM_(10)、PM_(2.5)及多环芳烃(PAHs)的污染水平,分析PAHs的污染来源,并进行人群健康风险评估。方法于2015年1—12月用大气采样器采集北京市昌平区大气样品,分别用称重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大气PM_(10)、PM_(2.5)质量浓度和16种PAHs浓度;利用比值法分析PAHs的污染来源,并对其人群健康风险进行评估。结果 2015年北京市昌平区大气PM_(10)和PM_(2.5)的质量浓度范围分别为7.8~343.0μg/m~3和6.3~344.3μg/m~3,年均浓度分别为97.0、78.6μg/m~3;PAHs浓度范围为2.4~383.0 ng/m~3,年均浓度为87.8 ng/m~3。4环PAHs浓度与5、6环PAHs浓度比值范围为0.15~1.38。PAHs的等效毒性浓度以夏季最低(0.354 ng/m~3),冬季最高(29.816 ng/m3)。PAHs对成人及儿童的终身致癌超额风险分别为9.68×10~(-6)和6.14×10~(-6)。结论北京市昌平区大气颗粒物浓度高于GB 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PAHs污染主要来自本地污染;PAHs对成人的终身致癌风险高于儿童,但两者均处于可接受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天津市秋冬两季昼夜不同时段大气PM_(2.5)中部分元素的污染特征,并对人群进行健康风险评价。方法2014年10月和2015年1月采集市区、市郊和农村的3个社区每日昼夜两时段的PM_(2.5)样品,用称重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分别检测PM_(2.5)的质量浓度和11种元素的浓度,并运用美国环保局推荐的模型进行健康风险评价。结果市区、市郊和农村地区秋季昼夜PM_(2.5)质量浓度变化范围为105.98~174.82μg/m~3,冬季昼夜PM_(2.5)质量浓度变化范围为67.63~254.78μg/m~3,市区冬季日间PM_(2.5)质量浓度较低,农村地区冬季夜间PM_(2.5)质量浓度较高。七种非致癌元素的全市平均人群非致癌危险度高低依次为PbMnZnCuSbSeHg,对人群造成的健康风险均呈现出儿童高于成人的特点,四种致癌元素的全市平均人群致癌危险度高低依次为AsCrCdNi,对人群造成的健康风险均呈现出成人高于儿童的特点,非致癌元素对人群的非致癌危险度均低于1,致癌元素对人群的致癌危险度均在10-4水平之内。结论本次调查的天津市农村地区冬季夜间大气PM_(2.5)污染最为严重,非致癌元素对人群不存在非致癌风险,致癌元素对秋季市区、冬季市郊和秋冬季农村的成人可能存在综合的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比较江苏省四城市PM_(2.5)中多环芳烃的污染水平和特征,评估其健康风险。方法对南京、无锡、徐州、镇江5个监测点2016年1-12月PM_(2.5)中16种多环芳烃进行分析,并在监测点周围选择4 813名≥18岁成人居民开展室外暴露时间调查,用苯并[a]芘致癌当量浓度、人群终身致癌超额危险度评价大气多环芳烃经室外呼吸暴露途径的人群健康风险。结果 PAHs年平均浓度由高到低分别为徐州(28.94±38.17)ng/m~3、无锡(16.70±14.85)ng/m~3、镇江(12.21±11.09)ng/m~3、南京化工园区(9.36±8.34)ng/m~3、南京江宁(6.25±5.86)ng/m~3,PAHs构成以4~6环为主,有一定的季节变化,1月和12月最高,主要来源于燃煤和机动车燃油的混合污染。居民平均室外暴露时间2.34~5.28h/d,南京化学工园区、南京江宁、无锡、徐州、镇江大气PAHs污染室外呼吸暴露途径所致成人的终身致癌超额危险度分别为1.6×10~(~(-6))、1.1×10~(-6)、3.0×10~(-6)、6.5×10~(-6),1.2×10~(-6)。结论 2016年南京、无锡、徐州、镇江大气PM_(2.5)中PAHs污染室外呼吸暴露途径所致成人的终身致癌超额危险度高于可接受水平,存在一定的致癌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