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不同补光时长对日光温室番茄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日光温室条件下,以LED植物生长灯(红蓝光比例7∶2)为补光光源,以不补光为对照,研究不同补光时长(1、2、3 h)对番茄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补光2 h和3 h均能明显提高番茄的株高、茎粗和叶面积;补光3 h能够显著提高番茄的单果质量、单株结果数、产量,以及果实VC、可溶性糖含量及糖酸比,产量增加7.0%,每667 m~2利润增加528.9元。综上所述,补光3 h对促进番茄生长、提高产量及改善果实品质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以“夏黑”葡萄为研究对象,在花期对葡萄进行不同光照处理,研究了不同补光时长对设施葡萄生长发育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以期提高南方设施葡萄品质及产量.结果 表明:补光4h处理的枝条节间粗度和补光3h处理的叶片Fv、Fv/Fm和果穗数均显著高于对照;与此同时,补光处理的果粒数、穗质量、单果质量及纵横径均显著低于对照.补光对不同时期的果实品质具有不同的影响,补光3h的单宁含量在青果期达到最高;补光3h处理的类黄酮、总酚和可滴定酸含量在转色期显著高于对照;补光3h处理的总酚、类黄酮和单宁含量在成熟期均显著高于对照.在一定程度上,补光对枝条和叶片的生长发育及转色后的果实品质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红光、蓝光(8∶1)组合的LED灯补光对日光温室栽培杏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补光处理后金太阳、凯特杏单株开花数、坐果率、单果重、单株结果数、单株产量、果实纵径、果实横径,以及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含量均明显高于不补光处理。该LED灯补光方法在甘肃省定西地区杏树反季节栽培中提高杏产量、改善果实品质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4.
以3年生鄞红葡萄为试材,研究了不同类型的地膜覆盖和灯光补光处理对设施葡萄萌芽、着果、枝蔓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均可促进枝蔓生长,LED灯和银色膜处理的新梢生长量分别较对照增长76.8%和83.5%,LED灯处理的叶绿素含量提高4.9%;各处理还能显著提高萌芽率和成花率,LED灯处理的萌芽率较对照提高3.1%,银色膜的花枝率较对照提高了10.3%;各处理的果实品质得到不同程度提高,银色膜处理的果实硬度较对照提高了80.9%,可溶性固形物提高了0.9°,LED灯处理的果实着色及综合品质更好;各处理的种植效益得到明显提高,每667 m~2效益提高了52.8%~244.8%,以LED灯处理最高。综合生长发育、品质和效益等因素,效果以用LED灯补光最佳,其次为铺设银色地膜。  相似文献   

5.
以大果番茄"CM966"为试验材料,设人工增施CO_2至(1 000±100)μL·L~(-1)、LED补光8 h、以及增施CO_2和补光(增施CO_2(1 000±100)μL·L~(-1)和补光8 h)互作3个处理,以自然条件下为对照,研究设施内增施CO_2和补光对番茄生长、光合特性、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以期为北方冬春季设施栽培高产、高品质番茄提供技术参考。结果表明:补光(L)、增施CO_2(C)和补光增施CO_2处理(CL)下株高、茎粗和叶片数均大于对照。CL处理下净光合速率(Pn)、番茄单果质量、果实横纵茎最大,产量显著高于其它处理。各处理对番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影响不显著,但补光处理显著降低番茄果实的含酸量,增加糖酸比。综上所述,补光和增施CO_2同时处理可显著促进番茄生长和净光合速率的提高,提高产量和改善品质。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日光温室早春茬马铃薯生产的补光技术,通过对马铃薯进行CK(未补光)、T1(揭帘前补光4 h)、T2(盖帘后补光4 h)处理的试验,研究不同时段补光对日光温室早春茬马铃薯光合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较未补光处理,T1、T2处理均显著提高了马铃薯叶片净光合速率、株高、茎粗、块茎产量及淀粉含量,且T1处理下块...  相似文献   

7.
LED补光对设施草莓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红颜"草莓为试材,以LED红∶蓝∶白=1∶1∶1为处理,自然光为对照,研究了光质对设施草莓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克服冬季雾霾影响温室内光照弱的环境条件,探索设施草莓优质高产措施。结果表明:通过LED补光可以显著提高草莓植株生长量,净光合速率等大于自然光处理;LED补光组最大单果质量、平均单果质量均大于对照组;果实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8.
为评价秋冬茬设施番茄栽培中不同补光时段和时长对番茄生理、生长、产量和品质的综合影响,以大果型番茄合作906为试材,分别设置盖棉被前开始补光2 h至棉被放下后补光2 h(T1)、盖棉被后补光4 h(T2)、盖棉被后补光6 h(T3)、棉被揭开前补光4 h(T4)、棉被揭开前补光6 h(T5)等5组处理,对照组(CK)不进...  相似文献   

9.
不同补光光质对日光温室草莓生长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红颜’草莓为试材,以LED白光为对照,研究了不同补光光质对草莓植株生长、叶片叶绿素含量、植株干物质积累量、果实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红、蓝混合光为4∶1处理的草莓植株干物质积累量及果实产量均显著高于其他4个处理,其叶片纵横径、叶片叶绿素含量、平均单果重、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维生素C含量较高,与对照差异显著。综合分析认为,日光温室草莓以红光∶蓝光为4∶1进行补光,最有利于提高果实产量,增加草莓植株生物量的积累,促进部分生长指标和果实品质的改善,补光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
补光处理对巨峰葡萄春果花色苷组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不同光质和时长补光处理对设施栽培条件下巨峰葡萄(Vitis.labusca×V.vinifera)春果果皮中花色苷组分的影响,以期为设施栽培鲜食葡萄春果栽培技术提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4年生巨峰葡萄为试材,在新梢长至30 cm时开始进行白光、红光和蓝光的夜间补光处理,每天18:00时开始,分别补光6 h和12 h,至果实膨大期结束。果实成熟期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PLC-MS)技术对巨峰葡萄春果果皮的花色苷组成和含量进行测定。【结果】不同光质和时长的补光处理显著增加巨峰葡萄春果重量、纵横径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其中白光-12 h处理的效果最好。红光-6h和白光-6 h显著降低果实花色苷总量,蓝光处理的巨峰葡萄果实花色苷总量与对照没有显著性差异,仅有白光-12 h处理显著增加花色苷总量。红光-6 h和白光-12 h处理显著降低巨峰葡萄果皮中3',5'-羟基取代花色苷比例。红光-6 h、蓝光6 h、蓝光-12 h和白光-12 h处理显著增加巨峰葡萄果皮中乙酰化花色苷比例。【结论】在新梢长至30 cm到果实膨大阶段使用白光进行夜间补光处理12 h,增加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果皮花色苷总量的效果最佳。蓝光处理有助于提高稳定花色苷比例。因此,在生产实践中,可以选择不同光质补光来调节设施栽培葡萄果实的生长发育,提高不同产期调节下的果实品质,最终实现优质葡萄周年生产供应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PO(polyolefin,聚烯烃)膜在设施黄瓜生产中的应用效果,以覆盖EVA(ethylene-vinylacetate,醋酸乙烯)膜的日光温室为对照,研究了覆盖PO膜对日光温室温光环境和黄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PO膜覆盖能使日光温室内的光照强度提高20~280μmol·m~(-2)·s~(-1),使温室气温和地温分别升高0.2~2.0℃和0.3~1.5℃;对黄瓜瓜把长和瓜直径没有显著影响,但显著增加了黄瓜瓜长,且使黄瓜商品瓜率提高10个百分点;使每667m~2黄瓜前期、中期、后期产量和总产量均明显增加,分别比对照提高52.0%、27.2%、58.6%和43.4%,每667m~2收入提高39.9%,投入产出比提高129%。综上,PO膜在我国北方冬春季节设施黄瓜生产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LED补光组合对大棚越橘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2年生南高丛越橘‘Emerald’为材料,以大棚内自然光作为对照,研究LED光源的红蓝光(3︰1和6︰1)、紫外光(UVA)对植株长势、叶片光合作用、碳氮代谢、开花基因表达及开花率、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红蓝光组合处理下‘Emerald’的植株营养生长较旺盛,株高、1年生枝条长度和粗度显著高于对照。此外,红蓝光(6︰1)处理下叶片的叶绿素相对含量、比叶重和净光合速率均显著提高。红蓝光组合也可诱导植株开花,开花基因FT表达量和开花率明显高于对照。紫外光下叶片的氮含量、开花率及FT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不同光质组合补光对‘Emerald’的果实品质有显著影响,红蓝光(3︰1)处理下果实的质量、横纵径、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花青素含量和糖酸比均高于对照。总之,不同光质补光会促进越橘‘Emerald’的生长发育,红蓝光6︰1组合对促进营养生长作用相对较大,红蓝光3︰1组合对提高果实品质效果较好。紫外光虽能改变植株形态和促进开花,但果实品质提高效果较红蓝光处理稍弱。  相似文献   

13.
为了明确适宜番茄生长的优质转光棚膜,以番茄品种‘金棚荣耀’为试材,研究比较了添加不同转光剂棚膜覆盖下,日光温室光环境及番茄植株生长发育和果实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添加转光剂的对照棚膜相比,覆盖转光棚膜明显改善了日光温室内的光照环境,且促进了番茄植株的生长,各生长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棚膜覆盖下植株,果实产量和品质也有大幅提升。其中,52号棚膜对促进番茄的生长发育和果实产量品质效果尤为显著。为日光温室番茄生产优质棚膜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LED灯对设施栽培瓜果类蔬菜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郝东川  司雨 《长江蔬菜》2012,(18):58-60
采用红蓝组合(2∶3)LED灯对设施栽培蔬菜全生育期进行补光处理,研究其对不同蔬菜坐果率以及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LED灯补光处理能不同程度地提高供试蔬菜作物的坐果率;可显著增加瓜类蔬菜的主蔓雌花数,提高其单果质量和667 m2产量,其中节瓜最为显著,其单果质量和每667 m2产量分别提高5.3%和15.6%;LED补光处理对茄子影响也较明显,单果质量和每667 m2产量分别提高7.6%和7.8%,但对番茄和辣椒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以番茄"魁冠108"为试材,研究了外置式秸秆反应堆在越冬茬栽培过程中对晴天温室内CO2含量和番茄植株营养生长及叶片叶绿素含量以及番茄坐果数、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外置式秸秆反应堆能有效缓解日光温室内CO2亏缺现象;使营养生长期和结果期番茄植株净光合速率分别提高了19.5%和27.8%;显著提高番茄植株在营养生长期和结果期叶片叶绿素含量,促进番茄植株的生长;单果重增加32.59g,产量增加1 303.8kg/hm2。  相似文献   

16.
胜寒740是以辣椒自交系15-Y24为母本,以辣椒自交系15-Y36为父本配制而成的中早熟辣椒一代杂种。始花节位为第10~11节,植株生长旺盛,连续坐果性强,产量高。青熟果淡绿色,老熟果红色,果实长牛角形,纵径26~30 cm,果肩宽约5.2 cm,单果质量120~170 g,果肉厚0.4 cm左右,耐贮运。抗TMV,中抗CMV。突出特点是耐低温能力强,在我国北方日光温室越冬一大茬生产中,每667 m~2产量可达7 000 kg以上。是适宜日光温室越冬生产的专用品种,同时也适于北方保护地早春茬、秋冬茬种植。  相似文献   

17.
唐粉108是以自交系YT-01-12-04-12-10为母本,自交系LT-05-06-12-14-08为父本配制而成的番茄一代杂种。属于无限生长型,早熟,耐低温弱光,坐果率高,果实高圆形,粉红色,平均单果质量281.2 g,前期产量高,占总产量的40%~45%,冬季日光温室每667 m~2产量7 500 kg,适宜的栽培密度为3 000~3 500株·(667 m~2)~(-1),高抗烟草花叶病毒病(TMV)和枯萎病,适合华北地区冬季日光温室、早春保护地栽培。  相似文献   

18.
微生物菌肥对日光温室黄瓜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赵贞  杨延杰  林多  李素美  陈宁 《中国蔬菜》2012,1(18):149-153
以鲁黄瓜3号为试材,研究了不同微生物菌肥对日光温室黄瓜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各处理均能促进黄瓜营养生长,尤以光合细菌菌剂效果最为显著,黄瓜株高、叶片数、叶面积均高于其他处理。各处理均能提高黄瓜品质,光合细菌菌剂效果最为显著,与对照相比,黄瓜果实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及VC含量分别提高了19.44%、126.50%、138.85%|五色土处理效果次之,黄瓜果实中可溶性糖含量和VC含量分别提高了124.79%、103.24%|壮园肥微生物菌剂(颗粒型)、禾苗牌-清根再生素、海亿生物源处理的黄瓜果实中硝酸盐含量比对照分别降低了66.67%、68.33%、66.67%。同时,施用微生物菌肥提高了黄瓜的产量,尤以五色土、光合细菌菌剂处理效果最佳。综合结果表明:光合细菌菌剂对日光温室黄瓜高产优质效果最为显著,五色土次之。  相似文献   

19.
摘要:为了解决北京地区鲜食番茄品种相对单一、多数品种抗病能力弱的问题,选择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鲜食番茄品种进行试种,通过对比不同品种的植株长势、抗病性、果实性状及产量、营养品质和消费者感官评价,筛选出了8个适宜北京地区日光温室秋冬茬种植的鲜食番茄品种,并集成了培育壮苗、温度及光照调控、水肥一体化管理、植株调整等技术,可实现平均667 m2产量3 300 kg以上,进一步满足了居民对高品质蔬菜的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