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文章通过梳理维思平建筑设计事务所开放街区相关理念及对其一系列相关实践作品的评析,揭示了在我国当前封闭式大街区背景下维思平建筑事务所对于中国城市问题的思考以及当前我国开放街区实践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开放街区”规划理念及其对中国城市住宅建设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泳  黎志涛 《规划师》2006,22(2):101-104
"开放街区"具有4个基本特点:建筑单体保持一定的独立性,体现场所精神,不会严格限制建筑的高度,强调异质性、混杂性和矛盾性."开放街区"的规划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欧洲当今的城市建设,对中国现阶段的城市住宅建设也有着多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国城市发展步入品质提升阶段,以场景营造提高城市治理水平、激活城市发展潜能的场景营城理论应运而生,成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街区作为生活空间,是城市建设发展的重要单元。对城市街区进行公园场景营造不仅是以美好生活为中心的场景营城理念逐渐成为践行新发展理念公园城市美学营造的范式,也是公园城市美学在街区层面的直观表达。以成都望江楼街区场景营造实践为例,从场景融合促进公共空间形态渗透、营造创新服务机制激活街区核心价值、以人文体验赋能业态重塑街区风貌3个方面,提出不断融入城市发展治理体系的城市街区公园场景美学营造策略。  相似文献   

4.
殷建栋  张莹 《建筑技艺》2020,(1):113-115
通过厦门现代服务业基地(丙州片区)统建区城市设计实践,探讨基于"开放街区"理念的我国当代街区构筑新模式,从"小街区、密路网"、街区形态界面、多元复合功能、多维立体交通、街区公共空间五个方面加以详细阐述,以期对我国开放街区的建构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沈圆媛 《中国园林》2020,(S2):104-110
金华老火车站是浙赣铁路上唯一保存较为完整的车站,是重要的近代工业遗产,也是金华城市发展的见证。通过史料查阅、实地勘测和走访老铁路工人等方式,系统整理了金华老火车站的历史变革、铁路系统组成和铁路遗存情况。认为金华老火车站是遗存丰富的露天铁路博物馆,它记录了金华近代发展的城市轨迹,也是浙江人民的集体记忆。在其交通职能转移的当下,应在重点保护和展示铁路遗存的同时,成为展现江城特色的滨水客厅和城市名片,继续为金华城市发展提供动力。因此,通过挖掘场地历史主题,串联空间节点,形成铁路兴筑、百年老站、二七往事、水陆联运和水岸粮仓五大叙事板块,展示铁路印记,丰富文化体验;解决关键节点,整合铁路带和滨水带,打造连续共融的城市线性开放空间。此外,对设计过程中铁路遗存重要性的分析与利用、铺装材料的选择,以及滨江步行带高差处理与防洪设计等细节进行了探讨,以期为相关设计项目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6.
沿用"单位制"模式下建设的高铁新区出现了交通拥堵、城市活力低、城市发展受阻等诸多问题。在开放街区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开放街区为高铁新区提出了新的思路,如何以开放街区的规划理念建设高铁新区是当前亟须解决的问题。文章对国内高铁新区的街区交通、尺度和功能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指出当前存在的交通组织、空间尺度和城市功能三方面的不足。结合国外成熟开放街区理念的高铁新区发展模式,提出我国高铁新区城市设计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在过去数十年粗放城市发展模式影响下,大型封闭街区出现在许多城市地区中,并导致了交通堵塞、街道失去活力等诸多城市问题。面对这样的问题,开放街区为后续的城市建设提供了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文章以当前开放街区研究的重点问题为线索,回顾了中国开放街区的理论研究,同时整理了2021年6月26日"可持续开放街区在中国"论坛中王建国、崔愷、张永和、庄惟敏与黄文亮对上述问题进行的进一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8.
本文旨在寻求大而专的城市建设中忽略了的城市人本尺度,找出造成了一系列的"城市病"的诱因。并且通过深刻理会张永和在《小城市》一文中对于城市问题的诊断,明确"开放街区"在我国推行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重点问题。通过对于这些问题的认知转变,找回离人们越来越远的城市活力。  相似文献   

9.
10.
公园城市是基于生态文明绿色发展观和以人为中心的发展宗旨而提出,是未来城市化发展模式的新导向,打开了城市建设发展新局面的重要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成都市编制了《成都市美丽宜居公园城市规划(2018—2035年)》,并将公园城市理念运用于城市更新项目.文章以枣子巷中医药文化特色街区的打造为例,从改造策略中分析公园城市理念在老旧街区改造的实践路径,并总结出该理念用于老旧街区改造在实践生态价值、人文价值、社会价值等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
:随着城市居民亲近自然的户外活动需求日益增长, 出现了在城市公园中开展露营活动的新现象,因此有必要探讨 城市公园如何更好地支撑露营活动的开展。从游客满意度视角 出发,通过构建城市公园露营满意度指标体系,基于在广州部 分城市公园获取的问卷调查数据,运用IPA-Kano模型对城市 公园承载露营活动的满意度进行评价。研究表明:基本型要素 包括从公园入口到露营点的方便程度、随身财物的安全、消防 安全、疫情防控措施、露营区域的空间充足程度、露营区域的 私密性/嘈杂程度、露营区域的树荫、开放区域大小和草坪的 保养维护水平,是最需要改善的要素;关键性绩效型要素包括 停车方便程度和蛇虫叮咬,是第二优先级的待改善要素;不同 要素的露营满意度在不同类型公园间存在差异。旨在提高城市 公园满足居民露营需求的能力,以期为城市公园绿地的开放共 享方式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2.
新时期文化消费场景已经嵌入居民日常生活,在 “公园城市”建设的背景下,文化消费空间与城市公园的关系 值得关注。利用空间计量模型,以成都主城为例,分析文化消 费空间集聚的影响因素,探索各类城市公园在文化消费空间集 聚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商业、交通和公园等因素会对其空间 集聚产生显著影响,其中,城市公园是其空间集聚的重要因 素,不同类型公园的影响程度存在空间分异。在城市北部,处 于城市更新中的社区公园呈现出对文化消费空间的不稳定影 响;在城市南部,新建的综合公园更能吸引文化消费空间。结 果所揭示的文化消费空间与城市公园之间的共生关系是城市建 设趋向多元的表现,反映了人们的文化休闲活动对城市绿地景 观的空间倾向性,对公园城市的规划建设具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3.
何仲禹  李岳昊 《中国园林》2020,36(10):45-50
探索从微观个体的角度揭示居民对城市公园的使用行为特征及其时空影响因素。选取上海中环线内130个城市公园为研究对象,基于高德地图API、高德位智等互联网平台的开放数据,获取公园使用情况的时空特征及描述公园环境属性的因子,运用计量方法考察了影响公园使用量的因素。结果显示:不同类型的公园在使用时间特征上存在明显的差异;公园面积、公园内餐饮设施、公园步行可达性、公园距市中心和最近地铁站距离对公园使用活跃度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新型城镇化和公共安全日益严峻的背景下,城市公共开放空间景观设计中防卫性相关研究进展。提出了由于恐怖主义袭击、城市交通意外以及实践中的若干问题,防卫性景观设计研究迫在眉睫。结合国际先进经验,讨论了防卫性景观设计的原则、对象和策略,并从区域分析、风险识别与评估、安全半径估算、设计手段等方面论述了防卫性景观的设计要点。希望能启发风景园林行业对公共安全的思考,更好地承担风景园林行业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5.
归位城市进入生活--城市公园"开放性"的达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赵鹏  李永红 《中国园林》2005,21(6):40-43
从公园服务对象的拓展和公园与城市关系的改变两方面简述了对"开放性"认识的变化,指出在落实人本思想的今天,城市公园"开放性"的表现是归位城市空间,进入市民生活.讨论了新时期公园的"开放性"在空间开放、功能设施共享、价值取向3个方面的实现.  相似文献   

16.
在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背景下,协同治理是 中国城市公园运营管理模式转型的重要方向。目前,我国城市 公园管理正不断深化探索政府、企业和非营利组织等的合作管 理机制,实践经验有限,也面临众多挑战。以协同治理中共享 裁量权的特征为基础,以纽约中央公园为核心考察对象,探讨 生产、收益和偏好裁量权共享问题在城市公园协同治理中的具 体表现,重点探析其中最为复杂的偏好裁量权的利和弊,提出 我国城市公园在协同治理中规避偏好裁量权劣势并提升协同治 理效率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17.
城市公园作为邻里可达性较高且免费的场所,是体力活动发生比较频繁的空间载体。以哈尔滨市4个典型城市公园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初冬季节(2017年11月25日—12月2日)共7天、每天6个时间段的无雨雪晴朗时间,采用无人机(UAV)观测手段,基于SOPARC(体力活动观察系统)观测框架,4名观察员同时对每个公园进行观测。首先,依据公园形态、面积、活动场地布局特征规划无人机航线,获取空间特征和使用者数量、属性、活动类型及空间位置数据;其次,使用组内相关系数(ICC)将无人机与同步地面观察数据进行核对;再次,对使用者、活动时间、活动类型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最后,结合GIS进行体力活动人群空间密度分析。旨在深入了解冬季体力活动及空间分布情况,指导中国寒地城市公园体力活动空间构建和完善。  相似文献   

18.
朱捷  汪子茗 《中国园林》2021,37(3):38-43
中国城市建设进入存量提质阶段,如何提升城市品质已成为现阶段城市建设的热点议题.城市开放空间体系是城市复合空间系统中最主要的子系统之一,体现了环境保护、生态修复、文化表达、形象展示、社会交往和身心健康等综合空间价值,是提升城市活力、品位和魅力的重要抓手.针对城市品质提升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剖析开放空间影响城市品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公园绿地是城市中重要的公共活动场所,其使用会受到公园自身及其所处城市空间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利用手机大数据,通过对城市个体活动轨迹的识别,提取人们到访城市公园的交通出行方式,从而探寻公园出行的时空差异性.同时,通过对网络开源数据的获取,将公园的城市区位、周边环境、业态布局、自身条件和交通可达性等特征进行量化处理,并构建一...  相似文献   

20.
城市修补理论在上海老公园改造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积极应对现阶段的城市转型发展趋势,解决"城市病"等问题,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提出"城市双修"的概念,即"生态修复和城市修补"。城市内的老旧空间则成了实践"城市双修"理念的重要场所。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老公园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因此将城市修补理论应用于老公园改造中十分必要。对上海3个老公园(昆山公园、凉城公园和世纪大道沿街植物园)的改造实践进行了研究。老公园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基础设施陈旧、绿化缺乏养护管理、功能布局无法满足现代生活需求、道路布局不合理且状况不良、空间开放性差和文化精神内涵丧失。针对上述问题,利用城市修补理论,总结了多种改造措施,包括修缮基础设施、提升绿化环境、完善道路结构、整合功能空间、增强开放性以及丰富精神文化内涵。最后对城市修补理论在上海老公园改造中的应用进行了总结与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