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探究雪茄种植户的农机使用情况与雇工行为的关系, 以指导雪茄烟农业生产。  方法  首先对烟叶种植中的机械和劳动力使用的变迁进行回顾分析,再以四川什邡的雪茄烟农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二元Logit模型和因变量受限Tobit模型分析雪茄种植户农机使用对其雇工行为的影响。  结果  ① 近15年来烟田亩均投入的租赁作业费、机械作业费、人工成本持续上升,印证了烟草种植劳动与资本“双密集”的特征。②在以小规模家庭经营为基础的雪茄烟叶种植模式下,农机的使用并未明显替代人工投入,反而对雪茄种植户雇工有正向显著的影响。③是否加入合作社、种植规模、家庭外出打工成员情况对小规模农户农业雇工也有正向显著的影响,而种植经验、是否为生产组长、购买农业保险则对农业雇工呈现负向显著影响。  结论  雪茄种植过程中使用农业机械能够显著提高雇工概率,这是种植过程中机械与人工环节的不完全替代性以及种植规模扩大的结果,同时雪茄种植户不能仅靠使用农机来提高生产效益,需要进一步优化生产组织模式来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为雪茄卷烟工业原料调配、产品设计和雪茄烟叶种植区划提供技术依据。  方法   以全球17个(国内10个,国外7个)主要雪茄烟叶产地烟叶样品为材料,对其风味类型和风味强度进行感官评吸,从地理位置角度分析了纬度与风味的关系。  结果   (1)风味类型:全球17个雪茄产地烟叶样品共包含8种风味类型,其中共有风味类型有5种,不同产地所特有的风味类型有3种。(2)风味强度及风味浓度:国内,海南昌江烟叶共有5种风味强度表现最优,且风味浓度值最高。国外,古巴共有6种风味强度表现最优,且风味浓度值最高。此外,进口雪茄烟叶样品在植物风味、香料风味、泥土风味、其他风味以及风味浓度等5个方面的均值显著高于国产烟叶。(3)纬度与风味浓度:Ⅲ区(17°88′~26°74′)>Ⅰ区(0°14′~9°01′)>Ⅱ区(9°01′~17°88′)> Ⅳ区(26°74′~35°61′)。  结论   国内外雪茄烟叶产地中分别以海南昌江产地和古巴产地的雪茄烟叶风味特征最为突出,且古巴雪茄烟叶风味特征高于海南昌江。产地的地理纬度是影响雪茄烟叶风味特征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为准确把握细支烟技术在我国的专利申请现状、研判今后的发展趋势,对1985—2017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开公告的134件相关专利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2013—2017年,细支烟专利的申请量逐年快速增加,技术正处于快速成长期。(2)国内烟草行业在该领域的专利申请占总量的81.3%,其中江苏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江苏中烟公司)的申请量最多,其次是河南中烟公司、湖北中烟公司和云南中烟公司。国内其他单位的申请总量较少,各单位的申请量均在3件以内。(3)专利申请所覆盖的IPC种类趋于稳定,其中A24D(细支烟滤棒)仍将是今后一段时期细支烟领域的研发热点,A24B(细支烟加工工艺)小类可能是今后潜在的研发热点。(4)国内烟草行业和国内其他单位均比较重视包装、加工方法或设备和滤嘴3个方面的专利申请,但二者在包装和滤嘴方面的技术侧重不同。  相似文献   

4.
为使我国烟草行业相关科技人员准确把握袋装口含烟的研发现状,研判今后的发展趋势,对国家知识产权局1985—2018年公开公告的有关袋装口含烟的专利(即中国专利)进行了检索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①1985—2018年国内袋装口含烟专利共计154件,其中发明专利124件、实用新型专利21件,外观设计专利9件。②1985—2007年,袋装口含烟专利申请处于起步阶段;从2008年开始,专利申请进入快速增长期,数量显著增加,在此期间,我国烟草行业专利申请取得了长足的进步。③在国外烟草公司申请的袋装口含烟中国专利中,雷诺士烟草公司的申请量最多,其次是菲利浦·莫里斯烟草公司;国内申请人中,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和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居前两名,且大多数专利为发明专利。④目前袋装口含烟的技术发展较成熟,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产品配方、制备工艺和包装技术上,缓释技术、熟化技术、成型技术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相似文献   

5.
  背景和目的   中国黄花稔曲叶病毒(Sida yellow mosaic China virus,SiYMCNV)是侵染海南儋州雪茄烟的重要病原,为了分析该病毒的致病性,以侵染海南雪茄烟的SiYMCNV分离物为材料,构建SiYMCNV的侵染性克隆。  方法   以侵染SiYMCNV的雪茄烟植物总基因组为模板,分别构建含有1.5倍串联重复DNA-A全长侵染性克隆pCAMBIA1300-1.5A和含有2倍串联重复DNA-β全长侵染性克隆pCAMBIA1300-2β。采用液氮冻融法转化农杆菌GV3101,通过农杆菌浸润验证侵染性克隆的致病性。  结果   SiYMCNV DNA-A单独侵染本氏烟和雪茄烟H382不表现症状,DNA-A和DNA-β混合侵染本氏烟和雪茄烟H382表现出典型的曲叶症状,且整株植物表现为矮化、皱缩。  结论   构建的中国黄花稔曲叶病毒侵染性克隆可高效侵染本氏烟和雪茄烟H382,为进一步开展该病毒致病性机制研究和抗病烟草种质资源鉴定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  筛选品质优良的晾晒烟种质资源。  方法  35份晾晒烟种质资源种植于云南省玉溪市研和镇,取经晾晒调制后的中部烟叶,经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比较其常规化学成分和淀粉、多酚、石油醚提取物、多元酸、高级脂肪酸等成分含量。  结果  各主要成分含量范围(及最高值类别):总氮1.62%~3.44%(晒烟)、烟碱2.30%~9.76%(晒烟)、钾0.73%~3.42%(黄花烟)、多酚1.51%~6.43%(晒烟)、石油醚提取物2.66%~8.94%(雪茄烟)、草酸7.09 mg/g~50.21 mg/g(晒烟)、苹果酸41.97 mg/g~173.39 mg/g(黄花烟)、柠檬酸16.02 mg/g~126.45 mg/g(黄花烟)等。35份晾晒烟种质可聚为5类:第1类为黄花烟资源,钾、苹果酸、柠檬酸等含量高;糖、酚、石油醚提取物、草酸、丙二酸等含量低;第2类有马里兰烟、晒烟和雪茄烟,其石油醚提取物含量高,苹果酸和柠檬酸等含量较高;第3类多为晒烟,多酚含量高;第4类总氮、烟碱含量高,草酸含量较高,第5类总糖、还原糖、淀粉等含量高,两糖差、糖碱比、氮碱比高,苹果酸、柠檬酸等含量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  为解决机制雪茄香气不足、口感发苦、余味不适的问题,开发一种具有雪茄香韵风格特征、适用于机制雪茄加香的复合焦甜香料。  方法  优化提取溶剂并制备雪茄烟末提取物,将提取物添加于葡萄糖焦糖化反应体系中制备复合焦甜香料,利用GC-MS测试和感官评价阐明反应规律和加香作用特点,并进行制备工艺优化。  结果  (1)雪茄烟末以石油醚提取为优,石油醚提取物的总香味成分含量显著高于无水乙醇和50%乙醇提取物,石油醚有助于雪茄烟末萜烯类和油脂类成分的提取。(2)复合焦甜香料的优选制备工艺为:葡萄糖反应液温度达到180℃时加入石油醚提取物,物料质量比为石油醚提取物: 葡萄糖= 2:10,持续反应3 min。(3)GC-MS分析和感官评价表明,复合焦甜香料主要含有5-羟甲基糠醛(5-HMF)、糠醛、2, 3-二氢-3, 5二羟基-6-甲基-4(H)-吡喃-4-酮(DDMP)等焦甜香韵成分以及烟碱、二氢猕猴桃内酯、新植二烯等烟草本香成分,以焦甜香韵成分为主,其加香效果优于单一的葡萄糖焦甜香料和雪茄烟末石油醚提取物。(4)香气和余味轮廓分析表明,复合焦甜香料能显著增强机制雪茄的焦甜香韵,略微增加清甜、蜜甜和烘烤香,并能明显改善甜润度和刺激感等余味指标。  结论  复合焦甜香料能增加机制雪茄香气量,且能改善余味,适用于机制雪茄加香,优选的添加量为0.4%。   相似文献   

8.
  目的  为调控雪茄烟叶晾制过程中碳氮代谢水平,改善雪茄烟叶质量。  方法  以德雪1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晾制湿度条件下雪茄烟叶水分、化学成分、碳氮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变化规律。  结果  1) 不同晾制湿度条件下烟叶中主要化学成分及碳氮代谢相关酶活性变化规律基本一致;2)水分、总糖、还原糖、淀粉、总氮、蛋白质以及质体色素含量呈下降趋势,氨基酸和烟碱含量呈先升高后下降变化,淀粉酶和中性转化酶活性呈单峰变化,但到达峰值的时间略有差异;3)硝酸还原酶和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呈下降趋势。4)雪茄烟叶晾制过程湿度控制在凋萎期80%~85%、变黄期75%~80%、变褐期70~75%、定色期65%~70%、干筋期45%~50%范围内,烟叶淀粉酶、转化酶、硝酸还原酶和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高,各化学成分含量适宜,整体物理特性和感官质量较好。  结论  在一定范围内通过调控晾制湿度有利于提高烟叶碳氮代谢能力,促进烟叶内含物质转化,改善烟叶内在品质,提高烟叶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9.
为把握当前烟草生物技术领域的发展状况与发展趋势,使用incoPat数据库对2000—2022年国内烟草生物技术相关专利进行检索,并从申请态势、IPC(International Patent Classification,国际专利分类)小类分布和专利技术领域等方面展开分析。结果显示:(1)数量及趋势:烟草生物技术领域已进入快速发展期,年均专利申请量为140件。(2)归属:国内烟草行业在该领域的专利申请具有明显数量优势,以云南省烟草公司的专利数量最多,其次是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和贵州省烟草公司;国外主要以跨国烟草公司的申请为主,其中,美国无烟烟草公司和奥驰亚客户服务公司的申请量最多。(3)IPC分类:该领域IPC技术主题分布较为集中,主要涉及C12N(微生物及其培养基)和C12Q(测定方法)2个小类,且A01N-A01P-C12R(抗病、杀虫或调节植物生长的生物菌剂)、A01H-C07K-C12N(植物新品种培育或组织培养)是今后专利申请的重点。(4)研究领域:在具体技术方面,专利申请主要分布在烟草绿色防控、烟草基因作用机制和烟草生物菌剂研发等领域,以烟...  相似文献   

10.
为使我国烟草行业相关科技人员准确把握口用型无烟气烟草制品的研发现状,预测今后的发展趋势,对国家知识产权局1985-2018年公开公告的有关口用型无烟气烟草制品的专利进行了检索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1985-2018年口用型无烟气烟草制品中国专利共计270件,其中发明233件、实用新型28件、外观设计9件。其中袋装口含型专利占50%以上,是目前口用型无烟气烟草制品专利的主流技术。(2)2008年以来,口用型无烟气烟草制品中国专利申请经历了活跃期和高峰期,国内烟草行业专利申请总量于2013年超过国外烟草公司,专利申请量以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和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领先。国外烟草公司申请的口用型无烟气烟草制品中国专利中,雷诺士烟草公司的申请量最多,其次是菲利浦·莫里斯烟草公司和美国无烟烟草公司,且均为发明专利。(3)袋装口含烟关键技术是产品配方、制备技术、包装技术等,含化烟关键技术是制备工艺、产品形态、产品配方等;袋装口含烟专利在包装方式、缓释技术、熟化技术等领域涉及较少,含化烟专利在缓释技术、成型技术等领域涉及较少。  相似文献   

11.
对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公开的1985—2013 年申请的1 963 件烟草检测测试类(IPC 分类中的G01)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①2005—2013 年,G01 类专利申请总量持续快速上升,其中发明专利数量显著增多;职务发明数量增加,所占比例也逐渐增大;烟草行业各企业的G01 类专利申请量不断增加,其中郑州烟草研究院(简称郑州院)、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云南中烟)、广东中烟、上海烟草集团等单位的申请总量较多;②1 963 件专利共有3 885名发明设计人,平均每件专利有6.0 个发明人。广东中烟的孔浩辉、国家烟草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胡清源、郑州院的谢复炜等参与申请的件数较多,孔浩辉、郑州院的李斌、江苏中烟的廖惠云、云南中烟的魏玉玲等作为第一发明设计人的申请数量较多;③借助于材料的化学或物理性质对烟草及烟草制品进行测试或分析(G01N)的数量最多,几何量测量(G01B)、质量测量(G01G、G01F)也是持续的热点;④G01 类专利主要涉及化学指标和物理指标的检测,分别占41.72%和25.71%。随着分析检测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今后一段时期内,G01 类专利的申请量将持续上升,逐渐覆盖G01 的各小类,可能形成新的技术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2.
【背景】烟草包装是品牌文化的重要载体,受控烟履约、绿色环保等法律、政策的影响。【目的】展望未来中国烟草包装设计的发展方向。【方法】通过对烟草包装的历史发展、国际趋势和国产卷烟的商标设计分析,概括了国产卷烟包装设计的既有特点,探讨了中国烟草包装设计的未来发展之路。【结果】(1)国产卷烟的包装设计具有时代特点、民族特征和文化包容性,支撑了中式卷烟品牌的群体崛起;(2)中式卷烟品牌系列化是以品牌名称为纽带的系列化,并没有完成品牌与规格间的文化协调;(3)国际控烟履约、绿色发展将持续影响中国烟草包装的设计方向;(4)国内控烟履约、绿色发展的政策、法律持续完善为国产烟草制品包装设计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5)烟草平装的市场技术壁垒作用将对我国卷烟走向世界产生重大影响;(6)我国烟草包装的工业设计已达国际先进水平,未来的设计重点将是装潢设计的系列化水平提升。【建议】坚持民族特色为主,深化宏观策略研究,强化包装技术开发,提高商标国际“化境”能力,防范新型烟草制品技术壁垒,弘扬本土雪茄文化和提高追溯信息设计水平是未来中国烟草包装设计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初步了解中美市售部分烟草制品TSNA及其前体物的含量及关系,为雪茄安全性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收集了中美市售卷烟及雪茄共37款烟草制品,对其TSNA以及其前体物含量进行测定,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1)烟碱转化率美国雪茄最高,平均5.50%,中式卷烟样本烟碱转化率最低,平均为2.83%,且与美国雪茄样本存在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对我国烟草行业SCI论文的概览与分析, 为烟草科研人员明确研发方向, 为我国烟草行业科技创新以及科研管理等提供参考。  方法  基于烟草科技文献数据库、科研大数据平台以及WOS资源, 使用文献计量学和知识网络分析技术, 全面分析我国烟草行业2011—2019年发表的SCI论文。  结果  ① SCI论文数量逐年提升, 从2011年的124篇提高到2019年的402篇; ②发表SCI论文最多的单位是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 其次是云南省烟草农业科学研究院等, 从时间维度上看企业技术中心的占比逐年增加; ③从技术领域角度看, 烟草病虫害研究与防治、烟草化学、烟气科学、烟草生物技术、吸烟与健康等领域的论文是烟草类SCI论文的主流, 而卷烟工艺领域论文较少, 智能烟草和新型烟草制品研究方兴未艾。   相似文献   

15.
国内外雪茄烟主产区及品种资源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雪茄烟作为一类特殊烟草制品,自1994年以来,产、销量一直处于持续增长状态。我国雪茄烟研究工作起步晚,基础研究落后,受品种、种植条件及栽培措施的限制,烟叶品质与国外优质雪茄烟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难以满足烟草工业公司对烟叶原料的需求。本文通过对雪茄烟的发展历程、国内外不同产地的代表性产区及种植品种进行介绍,提出我国雪茄烟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探讨,以期为我国优质雪茄烟叶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构建与应用雪茄烟晾制数据采集系统,获取雪茄烟晾制过程关键数据。【方法】架构以1个控制单元和若干检测单元组成的数据采集系统。控制单元由工控机和Delphi环境下开发的采集程序组成;检测单元由USB摄像头、温湿度传感器、重量传感器组成。采集程序利用DirectShow技术,实现USB摄像头视频取帧,获取雪茄烟叶图片;利用Modbus通信协议,通过串口通信采集温度、湿度、烟叶重量数据。并对温湿度及重量数据进行均值分析,对烟叶图片进行RGB值分析【结果】构建的数据采集系统采集了雪茄烟晾制过程图片与温湿度、重量数据,分析发现晾房第4~6层适宜于雪茄烟晾制,烟叶入棚1~8d为变黄、定色关键期,第8 d后颜色将不再变化;入棚14 d后烟叶重量恒定。【结论】雪茄烟晾制数据采集系统达到设计要求,满足实用性,具有在不同种植区域推广的价值;通过系统采集数据可建立雪茄烟晾制工艺数据库,为雪茄烟的自动化晾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