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和给药方式的托烷司琼对减轻肝脏手术后曲马多静脉镇痛(PCA)期间恶心呕吐发生率的比较.方法 150例肝脏手术患者,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5组,术后行曲马多静脉镇痛(PCIA).Ⅰ组不用托烷司琼;Ⅱ组术毕静注5 mg 托烷司琼;Ⅲ组术毕静注2.5 mg 托烷司琼,PCA 泵内加托烷司琼2.5 mg;Ⅳ组术毕PCA泵内加托烷司琼5mg;Ⅴ组术毕PCA泵内加托烷司琼10 mg.观察术后2、24、48 h 患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结果 Ⅱ组~Ⅴ组和Ⅰ组比较, 2、24 h 和48 h 时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低于Ⅰ组(P<0.05);Ⅲ组~Ⅴ组和Ⅱ组比较,术后48 h 时的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低于Ⅱ组(P<0.05);Ⅲ组、Ⅳ组和Ⅴ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不同剂量和给药方式的托烷司琼都能显著地减轻肝脏手术后曲马多静脉镇痛的恶心呕吐发生率.托烷司琼加入PCA泵内持续泵入,48h时的止吐效果要好于术后单纯静脉推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和给药方式的托烷司琼对减轻肝脏手术后曲马朵静脉镇痛(PCA)期间恶心呕吐发生率的比较。方法150例肝脏手术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为5组,术后行曲马朵静脉镇痛(PCIA)。Ⅰ组不用托烷司琼;Ⅱ组术毕静注5mg托烷司琼;Ⅲ组术毕静注2.5mg托烷司琼,PCA泵内加托烷司琼2.5mg;Ⅳ组术毕PCA泵内加托烷司琼5mg;Ⅴ组术毕PCA泵内加托烷司琼10mg。观察术后2、24、48h患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结果Ⅱ组~Ⅴ组和Ⅰ组比较,2、24h和48h时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低于Ⅰ组(P<0.05);Ⅲ组~Ⅴ组和Ⅱ组比较,术后48h时的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低于Ⅱ组(P<0.05);Ⅲ组、Ⅳ组和Ⅴ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不同剂量和给药方式的托烷司琼都能显著地减轻肝脏手术后曲马朵静脉镇痛的恶心呕吐发生率。托烷司琼加入PCA泵内持续泵入,48h时的止吐效果要好于术后单纯静脉推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用于下肢骨科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6-2008年下肢骨科手术后使用PCIA的住院患者96例,随机分为4组(n=24)。A组:PCIA给予瑞芬太尼0.15μg·kg^-1·h^-1;B组:PCIA给予瑞芬太尼0.25μg·kg^-1·h^-1;C组:PCIA给予瑞芬太尼0.35μg·kg^-1·h^-1;D组:PCIA给予瑞芬太尼0.45μg·kg^-1·h^-1,各组均加曲马多500mg、地塞米松10mg,然后加生理盐水至100ml。比较4组镇痛效果,术后按压PCIA自控键的次数;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呼吸抑制、胸肌强直等不良反应。结果C、D组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及PCIA按压次数与A、B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D组发生恶心呕吐例数略多于C组。结论瑞芬太尼0.35μg·kg^-1·h^-1用于下肢骨科术后镇痛安全有效,而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纳美芬复合托烷司琼对地佐辛镇痛后恶心、呕吐的影响。方法将择期行脊柱手术患者80例采用双盲法随机分为A、B组(每组40例)。A组在手术结束前10 min静脉注射托烷司琼5 mg,同时在镇痛泵药物内加用纳美芬0.1 mg;B组在手术结束前单纯静脉注射托烷司琼5 mg,镇痛泵中不加用纳美芬。观察两组患者术后48 h的头痛、头晕、恶心、呕吐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A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B组(P<0.01)。结论纳美芬复合托烷司琼不仅有拮抗地佐辛恶心、呕吐的毒副作用,而且能增强地佐辛的术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在晚期癌痛病人应用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晚期癌痛病人56例,采用PCIA连续输注.镇痛配方: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200ug、地佐辛注射液10mg、盐酸托烷司琼注射液10mg、咪达唑仑注射液10mg、地塞米松注射液10m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观察镇痛效果、睡眠质量、恶心、呕吐、便秘等副作用.结果 有效镇痛率98.21%,病人生活质量和睡眠质量明显提高,以前口服或肌注阿片类药物引起的恶心、呕吐、便秘等得到改善.结论 静脉自控镇痛可持续有效控制晚期癌痛,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齐磊  张科  邬龄  叶章文  余学英 《西南军医》2012,14(3):415-416
目的研究托烷司琼联合地塞米松用于预防小儿脑瘫术后曲马多PCIA镇痛恶心呕吐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0例小儿脑瘫II期手术术后接受曲马多PCIA镇痛的患儿,随机分为三组。镇痛泵中曲马多用量均为15mg/kg。I组病人在手术时静注生理盐水2ml,泵中加入生理盐水至100ml。II组病人手术结束时静注托烷司琼0.1mg/kg,泵中加入托烷司琼0.1mg/kg,并稀释至100ml。III组病人麻醉诱导时静注地塞米松0.2mg/kg,手术结束时静注托烷司琼0.05mg/kg,泵中加入托烷司琼0.1mg/kg,并稀释至100ml。比较各组患儿术后24h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结果 II、III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I组(P<0.01).II、III组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托烷司琼联合地塞米松可有效预防曲马多PCIA镇痛的恶心呕吐,且可提高疗效,减少单一药物的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硬膜外吗啡超前镇痛与静脉自控镇痛联合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及其不良反应.方法 择期行剖宫产术后镇痛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即吗啡超前镇痛与静脉自控镇痛联合组(Ⅰ组)、静脉自控镇痛组(Ⅱ组)、硬膜外自控镇痛组(Ⅲ组).Ⅰ组、Ⅱ组静脉镇痛配方均为舒芬太尼100 μg,甲氧氯普胺30 mg及地塞米松10 mg加生理盐水至100 ml,静脉泵入;Ⅲ组为吗啡2 mg,0.894%罗哌卡因20 ml,甲氧氯普胺30 mg及地塞米松10 mg加生理盐水至总量100 ml,持续2 ml/h,PCA单次剂量0.5 ml,锁定时间15 min,镇痛时间48 h,观察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Ⅰ组、Ⅲ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Ⅱ组(P<0.05),Ⅰ组、Ⅲ组疼痛评分、镇静评分、镇痛优良率及轻、中度镇痛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Ⅰ组、Ⅱ组尿潴留发生率明显低于Ⅲ组(P<0.01).结论 硬膜外吗啡超前镇痛与静脉自控镇痛联合,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均可获得安全和理想的镇痛效果,且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用于下肢手术病人的术后镇痛效果。方法选择择期在硬腰联合麻醉下下肢手术病人100例,术后随机分为4组,每组25例均行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A组:250 mg罗哌卡因;B组:250 mg罗哌卡因+50μg舒芬太尼;C组:250 mg罗哌卡因+75μg舒芬太尼;D组:250 mg罗哌卡因+100μg舒芬太尼。每组均加入托烷司琼4 mg且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 l。记录4组患者术后8、24、36、48 h各时相点的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和镇痛泵按压次数,观察并发症(恶心、呕吐、嗜睡、呼吸抑制)的发生情况。结果 A组、B组术后8、24、36、48 h的VAS评分显著高于C组和D组(P<0.01),但其中A组VAS评分又显著高于B组(P<0.05);D组恶心、呕吐、嗜睡等不良反应明显高于A组、B组、C组。而A组、B组、C组的不良反应呈逐渐增加的趋势,但每两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腔较好术后的镇痛且不良反应较少的混合液为:250 mg罗哌卡因+75μg舒芬太尼。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联合地佐辛、托烷司琼用于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效果。方法:选择老年髋关节置换术60例,随机分为A组、B组、C组各20例。A组给予地佐辛0.8mg/kg+托烷司琼5mg,B组地佐辛0.8mg/kg+右美托咪定1ug/(kg·d)+托烷司琼5mg,C组地佐辛0.5mg/kg+右美托咪定1ug/(kg·d)+托烷司琼5mg。观察比较3组VAS评分、Ramsay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等。结果:不同时间节点VAS分值3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B组T2~L时间节点Ramsay分值显著高于A组和C组同时间节点(P〈0.05);T1时间节点Ramsay分值3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3组均未发生呼吸抑制和皮肤瘙痒,A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和C组(P〈0.05),B组嗜睡发生率非常显著高于A组和C组(P〈0.01)。C组患者总满意度显著高于A组和B组(P〈0.05),A、B两组患者总满意度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地佐辛等用于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PCIA,可降低地佐辛用量而达到满意镇痛效果,患者满意度高,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局部麻醉镇痛系统与自控静脉镇痛(PCIA)用于胸科手术术后镇痛效果。方法:选取40例择期行开胸手术并术后镇痛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A组采用PCIA,B组使用局部麻醉镇痛系统持续滴注罗哌卡因。用VAS评价苏醒后、术后4、8、12、24、48 h患者静息和运动时的疼痛程度;观察术后恶心呕吐、头痛头晕、嗜睡、尿潴留、皮肤瘙痒、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切口有无炎性反应,渗液及愈合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镇痛良好,静息时VAS评分〈3,运动时VAS评分〈4;术后8 h内静息时和术后运动时VAS评分,B组明显低于A组(P〈0.05);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B组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麻醉镇痛系统持续滴注0.375%罗哌卡因的用于胸科手术术后镇痛效果良好,副作用少,患者满意程度更高,是安全有效的术后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不同镇痛配方用于上腹部手术术后硬膜外镇痛对胃肠动力学的影响。方法100例择期肝胆外科手术患者,ASAⅠ~Ⅱ级,根据术后镇痛方法不同分为5组,放免法测各组患者术前、术后24h、48h血浆胃动素含量,观察记录各组患者术后6h、12h、18h、24h、48h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术后恶心、呕吐(PONV)发生率,术后胃肠蠕动恢复时间和肛门第一次排气排便时间。结果吗啡与布托啡诺复合罗哌卡因硬膜外术后镇痛各时点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吗啡组术后24h、48h血浆胃动素含量,术后恶心、呕吐(PONV)发生率明显高于布托啡诺组(P〈0.05),术后胃肠蠕动时间和肛门第一次排气排便时间明显延长(P〈0.05)。结论①吗啡硬膜外术后镇痛不利于胃肠动力的恢复;②阿片受体激动拮抗剂布托啡诺术后硬膜外镇痛,与吗啡及肌注呱替啶比较对胃肠动力影响小,复合罗哌卡因镇痛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经静脉与皮下舒芬太尼患者自控镇痛的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100例拟行腰椎内固定手术患者随机分为静脉自控镇痛组(PCIA组)和皮下自控镇痛组(PCSA组),每组各50例。镇痛液配方均为舒芬太尼1μg/ml(含氟哌利多2.5mg/50ml)。术毕患者清醒后接镇痛泵,采用持续输注+PCA(CP)镇痛模式。比较两组术后8、24和48h静息与活动视觉模拟(VAS)评分、舒芬太尼用量和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血氧饱和度(SpO2),并比较两组的整体镇痛满意度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间术后不同时间点静息与活动VAS评分、舒芬太尼用量及MAP、HR、SpO2值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恶心呕吐、嗜睡、呼吸抑制和皮肤瘙痒的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PCSA组的镇痛满意度评分更高(P〈0.05)。结论舒芬太尼PCIA与PCSA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无统计学差异,均可安全地用于脊柱手术患者的术后镇痛,但PCSA更方便简单,患者镇痛满意度评分更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刘靖  米卫东  张宏 《解放军医学杂志》2006,31(11):1103-1104
目的比较曲马朵、丁丙诺啡与吗啡用于术后病人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效果及副作用。方法53例ASAⅠ~Ⅱ级上腹部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曲马朵组(T组,n=18)、丁丙诺啡组(B组,n=17)和吗啡组(M组,n=18),镇痛用药分别为10mg/ml曲马朵、0.03mg/ml丁丙诺啡及1mg/ml吗啡,辅助用药均为0.1mg/ml氟哌利多。采用Baxter APⅡ型电脑泵,按负荷量2.5ml+持续量0.5ml/h+单次量1ml(LCP)模式给药。术后4、8、16、24h分别记录病人镇痛评分(VAS)、舒适评分(BCS)、镇静评分(Ramsay评分)、24h镇痛药物用量、按压次数/实际给药次数比值(D/D比值)以及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3组病人各时间点VAS及BC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T组D/D比值及术后24h镇痛药物用量明显大于其他两组(P〈0.05)。B组2例、M组1例患者出现嗜睡,但3组Ramsay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T组8例、B组5例、M组4例出现恶心;T组1例、B组2例,M组3例出现皮肤瘙痒。结论曲马朵与丁丙诺啡可安全地用于上腹部手术后病人自控静脉镇痛,但其临床效应并未超过吗啡。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并分析昂丹司琼预防和治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86例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在全麻下接受常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将其分为术前用药组36例、术后用药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术前用药组于麻醉前30分钟通过静脉注射盐酸昂丹司琼8 mg、术后用药组麻醉清醒后立即给予静脉注射盐酸昂丹司琼8 mg,对照组不给予任何止吐药物。观察至术后48小时,统计各组中恶心、呕吐反应的发生例数和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86例患者共有25例发生恶心、呕吐反应。术前用药组、术后用药组和对照组的恶心、呕吐发生率分别为27.8%、12.0%和48.0%。术后用药组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χ^2=7.71,P<0.05),说明术后用药可减少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术前用药组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χ^2=2.61,P>0.05),说明术前用药不能预防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25例患者术后发生恶心、呕吐,给予经静脉注射盐酸昂丹司琼8 mg,有21例患者缓解,缓解率为84.0%,用药过程中未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结论盐酸昂丹司琼预防和治疗LC术后恶心、呕吐是安全、有效的,预防性用药最佳时机应该为麻醉清醒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七氟醚吸入麻醉与异丙酚静脉麻醉在妇科日间手术中运用的优缺点。方法选择148例ASAⅠ~Ⅱ级行妇科日间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七氟醚组(S组)和异丙酚组(P组),两组分别用七氟醚及异丙酚诱导和维持,分别记录各组患者入室时、诱导1min时、插入喉罩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诱导开始至插入喉罩所用时间(T1)、停用麻醉药至拔除喉罩所用时间(T2)、停用麻醉药到达到离院标准的时间(T3),以及术后10小时内嗜睡、恶心、呕吐、头痛的发生情况。结果 S组患者诱导时血流动力学波动明显小于P组(P〈0.05),停药至拔除喉罩时间及停药至达到出院水平时间明显短于P组(P〈0.05),而术后恶心呕吐明显高于P组(P〈0.05)。结论七氟醚吸入麻醉运用于妇科日间手术过程中,具有诱导快、苏醒快,血流动力学稳定,停药至达到出院标准时间短等优点。但其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较高,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