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摘要 目的:观察放散式体外冲击波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痉挛,步态时空、对称性参数以及运动学参数的影响。 方法:选取4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脑卒中偏瘫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每组20例。试验组进行常规康复治疗和患侧下肢放散式体外冲击波治疗(每周2次),连续3周,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和安慰性冲击波治疗。分别于治疗前、第三周全部治疗结束后使用三维步态分析仪器检测并获得两组患者的步态参数。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腘绳肌、股四头肌、小腿三头肌改良Ashworth分级(MAS)评分,以及患侧下肢的Fugl-Meyer(FMA)评分。 结果:在第三周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步频、步幅、步速、患侧摆动相和健侧摆动相、踝关节最大背屈角度、踝关节最大跖屈角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步态周期、双支撑相、患侧支撑相、健侧支撑相、步长偏差、患侧健侧摆动相比值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小(P<0.05)。组间对比显示,治疗后试验组患者步幅、步频、步速、步态周期、步长偏差、踝关节最大背屈角度、踝关节最大跖屈角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腘绳肌、股四头肌、小腿三头肌MAS评分及患侧下肢FMA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并优于对照组(P<0.01,P<0.05)。 结论:放散式体外冲击波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步态时空、运动学、对称性参数,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步行功能和步态的对称性。同时可以降低患侧下肢的痉挛,提高下肢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治疗前后的三维步态特点。方法采用三维步态分析仪对28 例脑卒中偏瘫患者6 周的常规康复训练前后分别进行三维步态分析检查。结果治疗后患侧下肢站立相百分比较前增加(P<0.05),摆动相百分比较前减少(P<0.05),较前接近正常值;患侧下肢的步长、跨步长,步速均较前增加(P<0.05);患者髋关节内收外展、屈曲伸展,膝关节屈曲伸展,踝关节内外旋转、内翻外翻、背屈跖屈均较前改善(P<0.05)。结论三维步态分析系统能定量地评价患者的步态情况,可作为康复疗效评定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观察穴位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脑卒中后踝关节活动障碍的临床疗效。 方法:按入院先后顺序,将我院收治的60例脑卒中偏瘫后踝关节活动障碍患者随机等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基础疾病内科治疗,同时,治疗组给予穴位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对照组给予胫骨前肌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表面肌电测试指标、下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三维步态分析系统(3-DGA)时空参数等的变化。 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患侧踝关节最大用力背屈时胫骨前肌积分肌电值(iEMG)、在最大自主收缩条件下踝关节背屈时的EMG协同收缩率(CR)、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侧步长,步速,支撑相期髋、膝、踝关节力矩峰值,踝关节主动背屈的最大活动范围(AROM),患侧支撑相时间,患侧摆动相时间,双支撑相时间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 结论:穴位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偏瘫后踝关节活动障碍患者的踝背屈功能,促进患侧下肢功能和步行能力的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抑郁。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探究不同下肢辅助步行设备对脑卒中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 方法:选取脑卒中后步行功能障碍患者50例,选取GaitWatch三维步态分析与评估系统在患者独立无干预步行(independent walking without intervention, IW)、运动贴布辅助步行(Kinesio taping-assisted walking, KTW)、弹力绷带辅助步行(elastic bandage-assisted walking, EBW)及踝足矫形器辅助步行(ankle-foot orthosis assisted walking, AFOW)状态下,分别进行步态分析,最终对比各组间数据差异。 结果:在步行时空参数方面,4组间无明显差异性(P>0.05);在步行周期方面,EBW相比于IW及KTW在健侧支撑相百分比减小及健侧摆动相百分比增大(P<0.05);AFOW相比于IW及KTW在患侧支撑相百分比减小及摆动相百分比增大、健侧支撑相百分比减小及摆动相百分比增大和双足支撑相百分比减小,相比于EBW在患侧支撑相百分比减小及摆动相百分比增大和双足支撑相百分比减小(P<0.05);在步行关节角度方面,KTW相比于IW、EBW及AFOW在患侧踝关节背屈最大角度增大,相比于IW在患侧踝关节跖屈最大角度增大(P<0.05);EBW相比于AFOW在患侧踝关节背屈最大角度增大,相比于IW在患侧踝关节最大背屈及跖屈角度增大(P<0.05);AFOW相比于其他三组在健侧髋关节屈曲及伸展最大角度、患侧膝关节屈曲及患侧踝关节跖屈最大角度增大,相比于IW在患侧踝关节背屈最大角度增大(P<0.05)。 结论:短时间内佩戴不同下肢辅助步行设备,踝足矫形器可作为首选辅助患者完成相关训练任务,运动贴布可在患者肌张力较高时应用,弹力绷带可在治疗条件有限时辅助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利用三维步态分析系统,定量地评价全身振动训练(WBVT)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步态的影响。方法:选择14例脑卒中患者进行WBVT (2组,5min/组,10min,中间间隔1min,频率30Hz,振幅5mm),于WBVT前及训练后即刻行三维步态分析,收集患者WBVT前后时空参数、关节运动角度以及动力学参数,比较患者WBVT前后各步态参数的差异,应用SPSS 21.0统计软件对患者的步态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WBVT后,脑卒中患者患侧时空参数及足蹬地时踝关节跖屈角度、膝关节屈曲角度、踝关节跖屈力矩占体重百分比及向前地面反作用力峰值占体重百分比(AGRF)均改善(P0.05);WBVT前后,患侧AGRF与步速、步长、摆动相百分比均呈正相关(P0.05)。WBVT前,患侧AGRF与足蹬地时髋关节屈曲角度呈正相关(P0.05),WBVT后,患侧AGRF与足蹬地时踝跖屈角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WBVT可以辅助改善脑卒中患者患足蹬地时即刻步态,长期效果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以三维步态分析系统评价下肢机器人训练对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改善作用。方法前瞻性选取襄阳市中心医院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期间康复科收治的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为机器人组、对照组各40例。均给予康复治疗,期间对照组给予常规步态纠正训练,机器人组在此基础上应用下肢机器人进行步行训练。治疗前和治疗两个疗程(4周为一个疗程)后应用tma三维步态分析系统测试所有患者步行能力,包括步态时空参数、步态时相参数、下肢关节活动度、地面反作用力峰值等。结果三维步态分析显示,治疗前两组步态时空参数、步态时相参数、下肢关节活动度、地面反作用力峰值等无统计学差异(P 0. 05),治疗后各项参数、关节活动角度、地面反作用力均显著改善(P 0. 05);但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机器人组步速、步频、跨步长显著高,步宽明显小(P 0. 05),患侧下肢支撑期百分比明显高,健侧与患侧支撑期比值、双支撑期百分比明显低(P 0. 05),最大髋关节、膝关节屈伸角度与最大踝关节背屈跖屈角度明显大(P 0. 05),向前地面、垂直地面反作用力峰值占体重百分比明显高(P 0. 05)。结论步态纠正训练基础上应用下肢机器人进行步行训练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且三维步态分析可作为疗效的客观评价工具。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矫形弹力绷带改善痉挛性偏瘫脑瘫患儿步态对称性和步行能力的短期疗效。方法 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北京博爱医院痉挛性偏瘫脑瘫患儿3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15)和试验组(n=16)。两组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此外,对照组采用常规步行训练,试验组佩戴矫形弹力绷带进行步行训练,共4周。训练前后,计算足偏角比(患侧足偏角/健侧足偏角)、步长比(患侧步长/健侧步长)、步态线长比(患侧步态线长/健侧步态线长)和站立阶段比(患侧站立阶段百分比/健侧站立阶段百分比);测量步宽和10米步行测试(10MWT)速度。结果 试验组脱落1例。训练后,两组足偏角比、步长比、步态线长比和站立阶段比均改善(|t|> 2.434, P <0.05),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t|> 2.230, P <0.05);两组10MWT自选速度和最大速度均显著提高(|t|>9.186, P <0.001),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t|> 2.278, P <0.05)。结论 佩戴矫形弹力绷带训练能有效改善痉挛性偏瘫脑瘫患儿的步态对称性和步行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在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方法前瞻性将6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传统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下肢康复机器人康复训练,两组各34例,共治疗8周。比较两组患者Holden步行功能分级、Fugl-Meyer平衡量表(FMA-B)、Fugl-Meyer下肢运动量表(FMA-L)及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MBI)以评估患者治疗前后步行能力、平衡功能、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Holden步行功能分级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两组治疗后FMA-B和FMA-L量表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评分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两组治疗后MBI量表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0.01),且观察组评分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下肢康复机器人康复训练可明显提高其步行能力、平衡功能、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有助于改善机体各项功能,因此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三维运动学和动力学的分析,寻找偏瘫患者步态特点,比较分析步行能力与运动学和动力学之间的关系,从运动力学角度探讨偏瘫患者异常步行的原因,寻找康复治疗中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方法:选择首次脑卒中后可以独立步行10m以上的右侧偏瘫患者20例为实验组,正常健康中老年人16例为对照组。采用Vicon和AMTOR6-7进行三维步态运动学和动力学检测和分析。结果:实验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脑卒中患者与健康中老年人在步频、跨步时间、双腿支撑时间、步时、离地比率、步长、跨步长和步速同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患侧离地占步态周期百分比和健侧单腿支撑时间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矢状面上同侧髋关节伸展角度、膝关节屈曲角度和踝关节背伸及跖屈角度比较差异都有显著性意义(P<0.05)。同侧髋关节屈伸力矩、同侧膝关节伸直力矩和患侧踝关节背伸力矩实验组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步行能力(步速)与患侧髋关节伸展、健侧膝关节屈曲、双侧膝关节伸展、双侧踝关节背伸和跖屈角度相关,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同时也和双侧髋关节屈伸、膝关节伸展和踝关节背伸力矩相关(P<0.01)。结论:①步长是脑卒中偏瘫患者步态异常的重要参考指数;②髋关节和膝关节伸展,踝关节背伸和跖屈是步态异常的重要表现;③下肢髋关节和膝关节屈伸肌群和踝关节背伸肌群的力量是影响步行能力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患侧髋关节及躯干的屈伸肌等速肌力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将脑卒中后偏瘫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训练方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患侧下肢髋关节及躯干的屈肌和伸肌的等速肌力训练,治疗前及治疗6周后采用等速肌力测试与训练系统评定患者患侧下肢髋关节及躯干的屈肌和伸肌的峰力矩(PT)、屈伸肌的总功(TW),运用意大利Walkerview数字化跑台步态分析系统评定患侧下肢髋、膝和踝关节的关节活动度(ROM)及步长、触地时长。结果:治疗6周后,2组髋关节及躯干的屈伸肌PT和TW值较治疗前均明显增加(均P<0.05),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2组髋、膝和踝关节的屈曲、伸展角度较治疗前均扩大(均P<0.05),步长和触地时长均增加(均P<0.05),且观察组的各项数值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患侧下肢髋关节及躯干的屈肌和伸肌等速肌力训练对提高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步行功能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值得临床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采用步态分析,观察步态诱发功能性电刺激对脑卒中后足下垂患者步态时空参数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脑卒中后足下垂患者,随机分组到实验组和对照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基本常规康复训练.实验组在此治疗基础上采用给予患侧下肢步态诱发功能性电刺激,根据患者踝关节背伸、内翻程度调节正负电极片位置及具体适应的刺激量30min/次,1次/d,每周6次,共3周.对照组在治疗期间不给予任何电刺激.采用三维步态分析仪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3周后检测并获取两组患者步态参数.结果:治疗3周后,两组患者步速、步幅、步频、健侧摆动相均较治疗前明显均提高(P<0.05),步态周期、步宽、双支撑相、患侧摆动相、健侧支撑相、患侧支撑相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小(P<0.05).组间比较显示,治疗组患者的步行速度、步幅、步频、步行周期、步宽、双支撑相、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对称性步态参数治疗前后差异显著,且实验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步态诱发功能性电刺激治疗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后足下垂患者步速、步频、步行周期等时空参数,提高脑卒中后足下垂患者的步行能力及步态的对称性.  相似文献   

12.
班文明 《中医药临床杂志》2014,26(11):1127-1128
目的:观察采用Lokohelp康复机器人步态康复技术对脑卒中偏瘫的作用。方法:将12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9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Lokohelp康复机器人步态康复治疗,30d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分别对治疗前后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FMA-L)评分、平衡功能(FMA-B)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对比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Lokohelp康复机器人步态康复技术可以有效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步行能力、下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三维步态分析训练结合等速肌力训练对老年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膝过伸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3月~2019年5月收治的125例老年脑卒中后偏瘫膝过伸患者分为对照组62例和观察组63例,对照组予以等速肌力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三维步态分析训练,干预2个月。比较两组干预前后下肢运动功能、步态时空参数和关节运动学参数。结果:干预后观察组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及功能性步行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步频、步速、步幅及患侧摆动相时间均高于对照组,双支撑相时间、步行周期及患侧支撑相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最大屈膝角度大于对照组,最大伸膝角度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维步态分析训练结合等速肌力训练可改善老年脑卒中后偏瘫膝过伸患者步态功能,提高其下肢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THR)恢复期患者平地步行中下肢关节的三维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指导后续和早期康复.方法:采用运动重建实验室检测病例数据库资料分析的方法,选择在本院关节外科行THR后5-10年的患者14例为实验组,14例相匹配的健康人为对照组.采用Vicon Nexus、AMTI检测下肢三维运动学和动力学,应用Polygon分析步态周期中髋、膝、踝关节三维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结果:和对照组右侧下肢比较,术侧髋关节屈曲峰值力矩减小(P<0.05),膝、踝关节屈曲峰值力矩增大(P<0.05);峰值角度方面,术侧髋关节内收、内旋、外旋、后伸和膝关节内收以及踝关节内收、外展、内旋、外旋,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术侧和健侧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髋关节置换术后恢复期患者,通过同侧膝关节和踝关节屈曲力矩增加代偿患髋屈曲力矩的降低;同时为防止植入物松动和向外脱位,步行中患髋过度外旋并发踝关节过度内旋.另外,健侧下肢产生了与患侧下肢相似的运动力学变化.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探讨临床中应用虚拟现实(VR)技术对脑卒中患者行走及平衡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择病程为8个月内的脑卒中偏瘫患者30例,随机分配到实验组(VR+基本药物+常规康复治疗)和对照组(基本药物+常规康复治疗),采用三维步态分析仪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的步速、步宽、支撑相百分比、膝关节活动度等步态参数。 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的步速明显提高、步宽缩小,患健侧支撑相比值、步态不对称性指数、髋关节最大伸展角度、膝关节最大屈曲角度等参数于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间相比,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通过VR技术能明显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步态时空参数和步行中关节活动角度,对提高步态稳定性、改善步行能力、提高运动功能康复有积极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利用便携式步态分析仪(intelligent device for energy expenditure and physical activity, IDEEA)对全膝关节置换(total knee arthroplasty, TKA)患者的步态参数变化及特点进行测量,量化评估系统康复训练对TKA患者的康复效果,并对康复治疗方案的改进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单侧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 KOA)患者74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接受骨科术后常规康复治疗,试验组接受系统化康复训练。分别于术前及术后第12周进行西安大略及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评分(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y Osteoarthritis index, WOMAC)、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The 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 knee score,HSS)、膝关节活动度测量及步态分析。 结果:术后12周试验组患者在WOMAC评分、HSS评分及膝关节活动度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试验组手术侧肢体摆动强度、蹬地强度、跖屈强度、步速、步频、步长、步幅在行系统康复后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 结论:术后12周系统康复可明显减轻TKA患者膝关节疼痛,改善下肢功能;IDEEA可客观评估TKA患者康复治疗前后的步态参数,对康复治疗方案的改进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估虚拟现实与同步减重步态训练(VR+BWSTT)对脑卒中患者步态的影响。方法:将12例发病3个月内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配至实验组(VR+BWSTT)和常规组(常规物理治疗)各6例,另6例正常人作为正常组。训练前后以三维步态分析对以下参数进行对比:步行速度、步长不对称性、单腿支撑时间不对称性、髋关节最大后伸角度、髋关节最大屈曲角度、膝关节最大屈曲角度、支撑相膝关节最大伸展角度、支撑相踝关节最大背伸角度。结果:训练前两组脑卒中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脑卒中性质、偏瘫侧、患侧下肢肌力、肌张力、步行速度、步长不对称性、单腿支撑时间不对称性及患侧下肢各关节角度差异无显著性。脑卒中患者步行速度、髋关节最大后伸角度、膝关节最大屈曲角度低于正常组,步长不对称性、单腿支撑时间不对称性高于正常组(P<0.05)。训练后两组患者的步行速度、单腿支撑时间不对称性均有改善,实验组的步长不对称性、髋关节最大后伸角度有改善(P<0.05)。结论:VR与同步BWSTT可改善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的步态,在改善脑卒中的步长不对称性、髋关节最大后伸角度方面较常规物理治疗有优势。  相似文献   

18.
背景: 步态分析可将矫形外科检查和康复治疗中沿用已久的定性分析和直观描述转换为客观、精确的定量评定。目的: 观测健康人群和患有脊柱及髋、膝、踝关节疾病患者步态分析中的时间- 距离参数、运动学参数、力学参数和动态肌电参数。设计: 对比观察, 对照实验。对象: 选择 2004- 12/2005- 07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手术和康复治疗的 112 例患有脊柱及髋、膝、踝关节疾病手术或非手术治疗的患者。男性 42 例, 年龄(46±2) 岁; 女性 70 例, 年龄(41±4)岁。其中颈椎病患者 21 例, 腰椎间盘突出症及腰椎管狭窄症 26 例, 髋关节( 包括全髋关节置换术) 、膝关节( 包括前十字韧带重建术、全膝关节置换术) 、踝关节( 包括马蹄内翻足) 疾病分别 12, 34, 19 例。同期选择 40名健康志愿者( 均为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员工) 为对照组, 年龄 20 ̄40 岁。纳入对象均对观测指标知情同意。方法: 应用三维步态分析系统( 英国 VICON 公司制, V- 612) 对 40 名健康志愿者和 112 例患有脊柱及髋、膝、踝关节疾病患者进行步态分析。主要观察指标: 受试者行走中的时间- 距离参数( 步长、步速、步频) 、下肢各关节运动学参数( 髋、膝、踝关节冠状轴角度) 、下肢各关节生物力学参数( 髋、膝、踝关节应力垂直轴分力) 及动态肌电参数( 股外侧肌表面肌电信号) 的变化。结果: 健康者 40 名和脊柱及下肢各关节疾病患者 112 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时间- 距离参数: 脊柱疾病、髋关节疾病、膝关节疾病、踝关节疾病患者步频、步长、步速均明显低于 / 慢于对照组(P < 0.05 ̄0.01) 。②下肢各关节运动学参数及生物力学参数: 左侧前十字韧带重建术后 1 年患者支撑相初期左膝伸膝较右膝下降 9°, 支撑相初期左膝关节应力较右膝关节明显下降; 左侧全髋关节成形术术后 1 年患者支撑相初期左髋屈髋较右髋下降 8.5°, 支撑相末期伸髋下降 3°,支撑相左髋关节应力较右髋关节应力明显下降; 左足马蹄内翻患者支撑相初期左踝背屈较右踝下降12°, 支撑相末期跖屈下降 5°, 支撑相左踝关节应力较右踝关节明显下降。健康人群双侧膝关节活动度及膝关节应力垂直轴分力差异不明显。③动态肌电参数: 左侧全膝置换术后 1 年左侧股外侧肌表面肌电信号较右侧明显减弱。结论: 三维步态分析对矫形外科疾病手术方案制定及术后疗效评价、康复疗效评价及康复治疗方案制定提供切实可行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踝足矫形器对足下垂患者下肢功能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8,自引:7,他引:8  
目的观察和分析足下垂患者穿戴踝足支具(AFO)前后对下肢稳定性、负重能力、步行中膝、踝关节活动的影响.方法20例足下垂患者(男14例,女6例),其中右侧足下垂者9例,左侧足下垂者13例.患者中有6例需在辅助下行走,14例已具备独立行走的条件.对所有患者分别在穿戴和不穿戴踝支具状态下进行步行能力、下肢活动能力、身体平衡功能测定.其中5例患者在穿戴支具1个月左右进行步态分析.结果穿戴AFO后即刻患者的步行速度和步幅影响与穿戴支具前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踏车时间和上楼的速度比不戴支具有明显提高(P<0.05),而起蹲、下楼时间、足抬高距离无显著差异(P>0.05);穿戴AFO对患肢负重无明显改善(P>0.05),但可使患者身体左右的稳定性及患腿前后的稳定性有明显改善(P<0.05);步态分析结果发现,5例患者穿戴支具前后患侧下肢垂直峰力矩、步速无明显影响(P>0.05);穿戴AFO后患侧膝关节在步行周期中最大伸膝度数较不穿支具明显减少(P<0.05);患侧踝关节在步态周期中最大趾屈度数较不穿支具明显减少(P<0.01).结论AFO对下肢功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改善足下垂和膝过伸程度;增强身体稳定性及患侧下肢稳定性;穿戴AFO对患者下肢日常功能活动无明显影响;对患者即刻和1个月以后的步速、步幅、患腿负重能力的改善不明显.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运用弹力带训练方式对偏瘫患者异常步态改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治疗条件的48例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均进行以Bobath技术、运动再学习为主的治疗,观察组加以弹力带抗阻、环绕式扭曲法进行步态矫正训练。训练前后分别对患侧下肢股四头肌、小腿三头肌肌张力进行改良Ashworth评分及下肢FMA评分,躯干骨盆控制能力、患腿负重能力及步行能力进行评定和比较分析。结果:连续训练6周后,观察组患者股四头肌、小腿三头肌Ashworth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下肢FMA评分和患肢负重能力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均P〈0.05);躯干骨盆控制能力和步行速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偏瘫患者康复过程中加用弹力带抗阻、环绕式扭曲法训练可显著矫正异常步态,提高步行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