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雪容  潘琼委  谭彩燕 《吉林医学》2013,34(24):4881-4882
目的:探讨足月择期剖宫产时机的选择与新生儿结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90例不同孕周足月择期剖宫产产妇的临床资料,观察新生儿结局。结果:孕周<39周的产妇行剖宫产后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为13.9%,显著高于孕周≥39周组的产妇的5.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39~40周行择期剖宫产手术,能够降低新生儿不良结局的发生率,保证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足月妊娠不同孕周择期剖宫产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产科2010年1月~2013年12月足月妊娠不同孕周行择期剖宫产术的孕妇2000例,对母婴结局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37~37+6周组、38~38+6周组、39~39+6周组、≥40周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218±245ml、195±108ml、180±85ml、218±245ml,羊水粪染发生率分别为0.7﹪、3.4﹪、5.7﹪、10.4﹪,羊水过少发生率分别为13.0﹪、6.9﹪、4.2﹪、11.4﹪。随孕周延长,术中出血量减少,羊水粪染发生率增加,羊水过少发生率降低,但当孕周≥40周术中出血量、羊水粪染、羊水过少发生率均增加,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各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8.8﹪、13.7﹪、9.5﹪、21.4﹪。孕周<40周时,随孕周延长,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孕周≥40周时,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又增加,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妊娠39周前行择期剖宫产增加新生儿不良结局,40周后增加母婴患病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不同孕周非医学指征剖宫产与新生儿结局的关系,以期为临床选择最佳终止妊娠时机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2007年12月至2013年12月行非医学指征剖宫产2 668例,按终止妊娠时间分为4组,A组:38周>孕周≥37周,253例;B组:39周>孕周≥38周,1 268例;C组:40周>孕周≥39周,815例;D组:41周>孕周≥40周,332例。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不同孕周非医学指征剖宫产新生儿结局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4组中C组新生儿不良事件发生率最低,与C组比较各组新生儿呼吸系统疾病发生率、低血糖发生率、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入住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40周>孕周≥39周为最佳择期剖宫产终止妊娠时机。  相似文献   

4.
雷艳  胡艳红 《四川医学》2013,34(3):429-430
目的探讨足月选择性剖宫产时机与新生儿危重疾病的关系,为选择合理的剖宫产时机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本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行足月选择性剖宫产的孕妇和新生儿资料,根据孕妇剖宫产时的孕周将研究对象分为3组:"37~37+6周"、"38~38+6周"和"39~39+6周",研究3组的孕妇的一般资料和新生儿危重疾病情况,并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3组新生儿的危重疾病的发生风险。结果①本研究共纳入750例孕妇,其中"37~37+6周"者135例(18.00%),"38~38+6周"者291例(38.80%),"39~39+6周"者324例(43.20%)。3组在平均分娩年龄、不同分娩年龄的分布、平均孕次和平均产次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②"37~37+6周"组的新生儿危重疾病总发生率高于其余两组(P<0.05),在重症肺炎、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和呼吸衰竭上的发生率高于其余两组(P<0.05);③与"39~39+6周"组相比,"37~37+6周"组发生危重疾病、重症肺炎、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和呼吸衰竭的风险升高;"38~38+6周"组发生危重疾病和重症肺炎的风险升高。结论在妊娠39周前实施选择性剖宫产的比例较大,增加新生儿发生危重疾病的风险,尤其是"37~37+6周"的风险更高,在实施选择性剖宫产时应选择合适时机。  相似文献   

5.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合并腹水患者妊娠结局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合并腹水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合并腹水患者的临床资料,就其终止妊娠时机、终止妊娠方式、围生儿结局等因素进行对比性分析。结果78例中,行剖宫产者49例(62.82%)。孕34~36+6周及孕周≥37周者的新生儿存活率高于孕周<34周者的新生儿存活率(P<0.05);孕周≥37周者死胎、新生儿死亡发生率高于孕34~36+6周者,新生儿窒息率略高于孕34~36+6周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周<34周者死胎、新生儿死亡率为明显高于孕34~36+6周及孕周≥37周者(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合并腹水应积极治疗,尽量延长孕周至34周,治疗欠佳应立即终止妊娠,终止妊娠的方式以剖宫产为宜。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不同孕周双胎妊娠病例的分娩方式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4年8月至2015年12月在该院分娩的孕周分别为28~33+6周,34~36+6周及37~39周(分为A、B、C3组)的270例双胎妊娠孕妇及其分娩的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在不同孕周,分娩方式与产妇分娩并发症、胎位、新生儿体质量、新生儿窒息率的关系,同时记录了绒毛膜性与分娩孕周的关系.结果 3组孕周中,不同分娩方式的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阴道分娩组第2胎新生儿窒息2例,剖宫产组第2胎新生儿窒息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中剖宫产组新生儿体质量显著高于阴道分娩组(P<0.05).50%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及51%双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于34~36+6周剖宫产终止妊娠.结论 暂无确切证据证明在某一孕周剖宫产对于妊娠结局优于阴道分娩,但随孕周及胎儿体质量的增加,应放宽剖宫产指征,以避免阴道试产过程可能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7.
梁秀仙 《求医问药》2014,(3X):95-96
目的:对足月产妇选择剖宫产的时机与其新生儿肺炎发病率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方法:将187例孕妇按照孕周分为37+组、38+组、39+组,采用自制调查问卷的方式收集所有孕妇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三组患者取得的临床疗效,并对为足月孕妇选择剖宫产的时机与孕妇新生儿肺炎发病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37+组孕妇、38+组孕妇及39+组孕妇的新生儿肺炎发病率分别为29.73%、14.08%、2.5%,两两组别之间进行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孕妇的孕周与其新生儿肺炎的发病率之间呈负相关(B<0,OR<1)。结论:足月孕妇进行剖宫产的时间会影响其新生儿发生肺炎的几率。在足月孕妇自愿选择剖宫产的前提下,应推荐其在怀孕39周后择期进行剖宫产,以显著降低其新生儿发生肺炎的几率。  相似文献   

8.
蓝洁珍  刘娇兰 《海南医学》2013,24(7):987-988
目的探讨足月剖宫产的时机对新生儿肺炎发病率的影响。方法采用自编问卷收集2010年11月至2011年10月在我院住院的196例足月选择性剖宫产孕妇的临床资料。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分析足月选择性剖宫产时机与新生儿肺炎的相关性。结果 37+周组、38+周组和39+周组新生儿肺炎发病率分别为30.77%、14.29%、2.5%,肺炎发病率在三组孕周之间和两两孕周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孕周与肺炎间存在负相关性(B<0,OR<1)。结论足月剖宫产术选择在孕期39周后能降低新生儿肺炎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本研究旨在明确足月双胎妊娠呈现最低发病率和死亡率的胎龄。研究设计:对美国1995—1997年66443例双胎妊娠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妊娠至少达到孕37周,按照胎龄为孕37周、孕38周、孕39周及孕≥40周分组。计算各组发病率和死亡率。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胎龄对于双胎A和B的独立影响。结果:孕≥40周新生儿死亡率显著增加[双胎A:OR3.47(95%CI2.29~5.38);双胎B:OR2.52(95%CI1.75~3.67)]。孕≥40周组双胎A和B新生儿发病率也增加[Apgar评分≤3;A和B OR分别为1.88(95%CI1.18~3.02)及1.74(95%CI,1.21~2.52)]。孕38周和孕39周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三胎妊娠的围产期处理和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 10例三胎妊娠的临床资料。结果 :三胎妊娠孕期并发症以早产、妊娠贫血、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最常见。产后并发症主要为产后出血及产褥感染。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和新生儿死亡均为 2 0 %。孕周 <32w死亡率 ( 5 0 % )明显高于孕周≥ 32w者 ( 5 % ) ;新生儿体重 <15 0 0g死亡率 ( 2 9% )明显高于体重≥ 15 0 0g者 ( 13% ) ;阴道分娩新生儿死亡率 ( 39% )明显高于剖宫产 ( 6 % ) ;第二、第三婴儿死亡率高于第一婴儿。结论 :三胎妊娠对母儿危害大 ,应加强孕期保健 ,适时剖宫产终止为宜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非医学指征足月择期剖宫产新生儿的结局。方法前瞻性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非医学指征足月择期剖宫产产妇212例,对不同孕周剖宫产分娩新生儿的结局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同孕周剖宫产新生儿情况比较,新生儿的出生体长、出生体重、Apgar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8~39孕周新生儿发生不良结局的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12.
随着围产医学的不断发展 ,延期妊娠、过期妊娠对胎儿的危害越来越被产科临床工作者所重视。本文通过对 132 8例妊娠 37周后分娩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观察新生儿评分与孕周的关系 ,以探讨足月妊娠各孕周与新生儿窒息的关系。1 资料与方法我院产科 1996~ 1997年妊娠 37周后共分娩 132 8例 ,其中妊娠 37~ 38 6周分娩 2 48例 ,妊娠 39~ 39 6周 35 5例 ,40~40 6周 42 7例 ,41~ 41 6周 2 12例 ,大于 42周 6 8例 ,将新生儿评分与各孕周的关系进行对比分析。新生儿Apgar评分标准与新生儿窒息标准见妇产科学第 4版。统计分析采用 χ2检…  相似文献   

13.
周文龙 《求医问药》2014,(20):236-237
目的 :探讨分析择期剖宫产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9月间我院妇产科收治的新生儿27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分娩方式将择期剖宫产儿设为A组(100例),将自然生产儿设为B组(170例),观察对比两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率,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 :在孕周为37~39周的A组新生儿中,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新生儿有4例(占新生儿总数的4.00%),在孕周为39~42周的A组新生儿中,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新生儿有1例(占新生儿总数的1.00%),在孕周为37~39周的B组新生儿中,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新生儿有1例(占新生儿总数的0.59%),在孕周为39~42周的B组新生儿中,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新生儿有0例。通过对比我们发现,择期剖宫产儿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几率明显高于自然顺产儿,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孕周为37~39周的择期剖宫产儿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几率高于孕周为39~42周的择期剖宫产儿,但差异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择期剖宫产儿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几率明显高于自然顺产儿,孕周为37~39周的择期剖宫产儿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几率高于孕周为39~42周的择期剖宫产儿,因此建议临床上将择期剖宫产的时间尽量安排在孕周39周以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妊娠晚期羊水过少对围生儿的影响及相关因素.方法 对175例妊娠晚期羊水过少孕妇进行分析,并与羊水量正常分娩者进行比较.结果 在孕≥42周者中,羊水过少的发生率为13.5%,在孕40+1~41+6周者为4.28%,在孕37~40 周者为2.86%,在孕<37周者为2.21%;在妊娠合并症者中为24.79%.羊水过少组剖宫产、胎儿窘迫及羊水Ⅱ~Ⅲ度污染发生率均较对照组高(P<0.01),且羊水量越少,羊水粪染及胎儿窘迫发生率越高(P<0.01).羊水过少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羊水过少与延期妊娠及妊娠并发症关系密切,它严重威胁围生儿生命,造成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羊水过少后,应及时终止妊娠,可分娩者以剖宫产为宜,可改善围生儿预后.  相似文献   

15.
徐学庆  陈琦 《吉林医学》2011,32(27):5666-5666
目的:通过比较分析择期剖宫产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从而得出最佳的择期剖宫产时期。方法:回顾性分析四种类型剖宫产或自然分娩新生儿呼吸窘迫征的发病率:A组为妊娠36~38周无手术指征,无妊娠合并症择期剖宫产新生儿;B组为妊娠38周以上无手术指征无妊娠合并症择期剖宫产新生儿;C组为妊娠36~38周无妊娠合并症自然分娩新生儿;D组为妊娠38周以上无妊娠合并症自然分娩新生儿。结果:A组中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病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的发病率(P<0.05),D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病率最低(P<0.05)。结论:妊娠38周以上自然分娩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最低,若选择择期剖宫产,38周以上为最佳时期,而不是过去满37周即可。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延期妊娠对于母婴的影响,确定最佳的分娩时机。方法从笔者所在医院6005例孕妇中筛选出符合研究的病例3653例,其中正常妊娠组1850例,延期妊娠组1803例。将延期妊娠再分为两组:40+1~40+6和41~41+6周。对比分析正常妊娠和延期妊娠(40+1~40+6和41~41+6周)在分娩方式、产后出血、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巨大儿以及羊水污染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延期妊娠组剖宫产、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巨大儿羊水Ⅱ~Ⅲ度污染发生率均较正常妊娠组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延期妊娠中,Ⅲ度污染中剖宫产率高于羊水Ⅱ度污染。延期妊娠中41~41+6组的剖宫产、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羊水Ⅱ~Ⅲ度污染发生率均显著高于40+1~40+6组,而产后出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延期妊娠增加母婴风险,尤其是孕周≥41周,胎盘功能下降,胎儿宫内缺氧、新生儿窒息明显增加,住院进行计划分娩催生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周峦 《广东医学》2001,22(8):707-708
目的 探讨先兆子痫患者适宜的分娩时机。方法 将 1 6 3例先兆子痫患者按分娩孕周分为 33~ 36 + 6周(未足月组 )及≥ 37周 (足月组 )两组 ,比较两组的剖宫产率 ,新生儿存活率、窒息率以及低体重儿和胎儿窘迫的发生率。结果 未足月组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低于足月组 ( 2 1 73gvs 31 30g ,P <0 0 5) ,低体重儿发生率高于足月组 ( 36 8%vs 8 8% ,P <0 0 5) ,胎儿窘迫发生率低于足月组 ( 1 1 8%vs 2 5 5% ,P <0 0 5) ,而两组的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存活率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结论 对先兆子痫经积极治疗效果仍欠佳者 ,为避免严重的母儿并发症 ,终止妊娠时机可提前至 33周 ,分娩方式首选剖宫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足月妊娠不同孕周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对2003年1月~2005年8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分娩的足月妊娠按孕周分四组,孕周≥37周〈40周;孕周≥40周,〈41周;孕周≥41周,〈42周;孕周≥42周,对妊娠结局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 793例中,孕周≥37周〈40周2 505例;孕周≥40周,〈41周916例;孕周≥41周,〈42周305例,孕周≥42周67例,手术产率、羊水过少、羊水粪染、胎儿窘迫、围产儿死亡自40周开始随着孕周逐渐升高,42周后升高更明显(P〈0.05)。结论妊娠40周以后母儿并发症逐渐升高,应利用多种监护手段进行产前监护,适时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影响紧急宫颈环扎术成功率的因素,评价紧急宫颈环扎术对治疗妊娠中期宫颈机能不全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9月~2010年5月施行了紧急宫颈环扎术的41例宫颈机能不全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8例为环扎术前宫口≥2cm者,41例环扎术前均无感染迹象。延长孕周至妊娠32周以后分娩并获得活产新生儿为良好妊娠结局。结果 41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22例患者获得良好结局,其中缝扎术前宫口≥2cm者仅2例结局良好,共有14例孕周达到了37周。妊娠不良结局者中有15例(79%)查出绒毛膜羊膜炎。羊膜囊突出、宫口扩张、感染与不良妊娠结局相关。结论 紧急宫颈环扎术能延长孕周,有效改善妊娠结局,是治疗妊娠期宫颈机能不全的有效措施,但环扎术前宫口≥2cm者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双胎妊娠孕周以及阴道分娩或剖宫产终止妊娠的临床分析,探讨双胎妊娠孕周及分娩方式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将92例双胎妊娠产妇按分娩方式分为阴道分娩组及剖宫产组,比较两组产妇的孕周、新生儿体重及Apgar评分。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4孕周围生儿窒息率、围生儿病死率与34~36+6孕周及≥37孕周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34~36+6孕周及≥37孕周的围生儿窒息率、围生儿病死率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分娩组围生儿窒息率和病死率高于剖宫产组,尤其阴道助产者围生儿窒息率最高。结论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早产儿的出生,特别是〈34周的早产儿的出生;根据不同孕周,正确选择双胎妊娠分娩方式有助于降低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窒息率,提高产科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