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职校校企合作面临合作热情不高,学生不愿去农村;合作范围不广,学生不愿干农业;合作效果不佳,学生不愿成农民的尴尬局面.加强农村职校校企合作可以有效解决农村职校办学难、就业差、育人苦的困惑.为此,可以从坚持服务“三农”的方向;定位产学互动、工学交替两个校企双赢的模式;推进浅层、中层、深层三个层次有效的合作;共建生源基地、就业基地、实践基地、研究基地四方面来进一步推动农村职校的校企合作.  相似文献   

2.
学生选择中职学校原因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调查法对河南、江苏、广东三省5000多名中职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中职学生近一半被动选择就读职业学校,学生主动选择就读职校的原因呈多样化.影响学生就读职校的原因很多,其中:社会观念、学业基础、家庭经济背景、资助政策等因素是学生选择职校的内在理性原因.基于此,要吸引更多的学生就读职校,应该持续引导社会接受职教观念的转变,不断提高农村及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的教育教学质量,继续加大对职业学校学生的资助,采取多种措施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  相似文献   

3.
梁梦飞 《广西教育》2014,(2):19-19,21
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两个方面分析农村职校教育教学的现状,从树立正确的职业教育观念,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加强学生德育教育、创造力培养和创办特色专业等方面提出提高农村职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职校送科技上门农村靠科技致富———贵州榕江职中坚持为农村经济建设服务近年来,贵州省榕江民族职技校逐步探索办学路子,让办学形式灵活多样,采取长短结合,校内外结合,实行开门办学,拓宽办学思路,坚持农、科、教结合,立足于农村职校要为发展当地经济建设的办学方...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调查数据为依据,客观分析了当前农村职校学生的基本情况,并阐述了学习目的对学生学习所产生的影响,提出了农村职中的办学方向。  相似文献   

6.
4月2日,自治区教育厅在玉林市召开2005年全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招生工作会议。会议总结2004年职成教工作,布置2005年职成教的主要工作并对2005年中职招生工作作具体部署。自治区教育厅副厅长郑作广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2004年我区职成教战线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一是加紧推动各职校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职校、区内城市职校与农村职校联合招生合作办学。据初步统计,目前全区共有7个市22所职校与东部经济发达省、市22所职校合作办学,学生数1172…  相似文献   

7.
多渠道建立农职校实习基地谢华章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办学效益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建设好多功能的专业实习基地是职校提高办学质量、落实办学目标的有效措施。然而,目前农村职校办学经费普遍比较紧张,要拿出大量的资金建设基地有困难。因此,学校在着力办好校内...  相似文献   

8.
黄子克 《广西教育》2008,(21):18-20
本文从农村职校的多样化办学模式方面进行探讨,寻求一条适合农村职业技术学校发展的路子。  相似文献   

9.
余勇 《教学与管理》2000,(11):18-20
一、薄弱职业学校存在的问题(一 )办学政策问题薄弱职业学校办学政策问题主要是在招生、办学层次等方面限制过严 ,而在投资方面不到位。职校的任务是为当地经济建设输送高素质的人才和劳动大军 ,但是在职高 (或中专 )班的基础上不扩大招生范围 ,不及时调整办学层次 ,将直接导致生源不足。在资金政策上 ,尚没有设立专项资金扶植投资短缺的职校。政策不到位 ,很大程度上影响职校办学条件的改善和办学功能的发挥。(二 )办学观念问题怎么办的问题 ,指的是靠“等、靠、要” ,还是靠自身实力办学的问题。职校在市场经济冲击下 ,感到不适应 ,竞争能…  相似文献   

10.
当前,农村职教在入口和出口两个环节上问题明显,入口——生源不足,出口——毕业生不愿回农村.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一是就农村职校本身而言,培养的学生质量不高,适应能力不强,在开发农村市场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不大.二是就农业而言,小生产经营带来的低效益吸引不了农村职校的毕业生,农民也不愿意送子女上农村职校;即使上了,毕业后也设法让子女转移到其他行业.三是就学校的外部环境而言,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和社会对农村职教政策扶持力度不够,责任不明确,尤其是对回乡毕业生的择业、创业缺乏鼓励性措施,因而农村职校的办学效益不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各方面之间的同频共振,标本兼治,农村职教才能得到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幼教市场的广阔就业前景为职业学校幼教专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职业学铰的幼教专业应立足学生的水平,努力探索职校幼教办学模式,坚持职校幼教办学特色,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通过重视专业课教学.强化学生的专业枝能训练;与成教联合办学,增强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与幼儿团长期合作,提升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从而改进目前职校幼教专业存在的问题,培养知识技能都过硬的幼教人员.  相似文献   

12.
国外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主要包括:健全国家相关法制;逐渐转变农村职教功能,完善农村职教培养目标;加大国家财政支持力度,促进农村职教可持续发展;建立科学高效的管理体制;深化农村职教内部改革,提高农村职教办学质量;提高农村职校学生素质,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创建并完善层次不同、类型多样、学制灵活的农村职教体系等等。这些经验对发展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3.
由于受到普高热及其他社会因素的影响,中职校的生源越来越少,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生存和发展成为所有中职校的最大难题,特别是“农”字头的中职校更是如此。然而,我校勇于探索,开拓进取,摸索出一套卓有成效的办学路子,招生与就业工作呈现异常红火的局面。下面就我校的情况谈谈农业中职校的发展思路。强化办学软、硬件环境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现代农业和农业产业化需要教师的专业面要宽,知识要新,具有很强的创新能力和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为此,必须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使广大教师更新观念,解放思想,提高业务素质,增强…  相似文献   

14.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各类学校的发展,初中毕业生择校有很大自由,而学生择校的前提是对这所学校的认同.中等职业教育虽然经历多年发展,但学生和家长在认识上仍有偏差,绝大多数人认为就读职校没有前途,无可奈何才选择职校,从而造成职校招生比较困难.但笔者通过调查49位由普高转到职校的学生发现:94%转学生认为上不了大学,不如到职校学一门技术;80%转学生认为学好一门技术更容易找工作.由此可见,职校学生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由不愿转学变为愿意,由认为没有前途转变为前途乐观.因此,转变学生观念,是促进职校招生的关键.我们必须努力促进学生观念的转变,使学生选择职校由被动转为主动.  相似文献   

15.
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现状及出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各方面条件制约,我国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发展陷入困境.为解决发展出路问题,地方政府要认真落实农职教政策法规;职业学校应加强农村劳动力的创业教育和培训,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政府提供中介服务、城乡职校联合办学,以出口拉动入口,增加农村职校的吸引力;基地建设与"双师型"师资培养并重,加强农村职教师资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6.
生源不足一直困扰着农村职业学校的发展,影响着农村职业学校的办学效益和生命力。其原因不外乎两点:一是大环境的影响,如传统的就业观、高校扩招而引发的普通高中升温等;二是部分农村职业学校办学形式单一,内部缺乏活力,教育质量不高,长此以往,社会声誉下降。农村职业学校要摆脱困境,步入健康发展之路,就必须针对农村职业教育的特点,以学生为主体,以素质为本位,以技能为核心,以市场为导向,积极进行办学形式的探索,走出一条适合当地实际的灵活办学的特色之路。 一、办学形式多样化 目前不少农村职校仍沿用普通学校办学模式,…  相似文献   

17.
当前,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环境和总趋势是好的,但是在其发展道路上依然存在着种种困难和问题,阻碍了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进程。问题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一是对职业教育的传统认识和观念尚没有突破。二是在对农村职业教育的投入上尚显薄弱。三是在职业教育管理上条块分割、多头管理的现象尚没有根本改变。四是部分民办职业学校办学行为较为混乱。本人通过思考,给出六点建议:(1)努力转变观念,改变职教地位。(2)改善农村职业学校办学条件,加强农村职业学校实训基地建设。(3)规范农村职业教育的办学行为,特别是民办农村职校的办学行为。(4)培养双师型农村中职教师队伍。(5)做好就业服务,促进技能岗位对接。(6)改革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模式,为农民学习和培训提供良好的场所。  相似文献   

18.
农村中职教育的办学模式应与现阶段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相适应,针对目前广西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三种模式,农村中职的产学办学模式中出现了以下两类新型教育模式:“学校学习+基地实习+学生家庭经营”的教育模式和“农村中职校+龙头企业+基地+农户中介组织”的教育模式。为培养学生熟练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技能,课程设置应围绕产业链条型和专业技能型两种模式进行。  相似文献   

19.
1999年10月,互助职校被评估验收为青海省重点职业学校,2000年4月被省政府正式命名为省级重点职业中学。总结互助职中走过的路,我们最深刻的体会是:观念创新是农村职教发展的先导。这主要是不断创新以下几个观念。一、牢固树立勇于创新、主动进取的观念1992年,互助职中和原互助师范合并,成立互助县职业中学,当时职中只有46名学生,也只有建筑和缝纫班。为了加大办学力度,我们走出去,了解“大市场”,开阔眼界,回来后,我们一下子开设中医、烹饪、缝纫、机电等六个专业,学生招生数由原来的46名猛增到480名。…  相似文献   

20.
西部中等职业教育滑坡有其社会背景影响和职校内部制约等诸多因素,就职校本身来讲,须认清形势、勇于开拓创新,在思维观念、办学模式、培训目标、人才规格、专业设置、课程调整、特色构建、师资建设、管理体制等方面锐意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