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魏东燕 《现代保健》2009,(10):91-92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加强术前、术中、术后护理,积极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结果122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未出现护理并发症。结论做好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围手术期护理,有助于患者顺利度过围手术期,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经桡动脉冠心病介入治疗术预先桡动脉造影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方法 对接受经桡动脉冠心病介入治疗68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预先桡动脉造影(pre-RAA)组341例直接行桡动脉造影;延后桡动脉造影(post-RAA)组341例在导丝、导管遇有阻力时立即行桡动脉造影,或者在冠心病介入治疗结束时行桡动脉造影.观察两组桡动脉影像学特征,并记录两组患者桡动脉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post-RAA组桡动脉痉挛比率高于pre-RAA组[11.4%(39/341)比6.2%(21/341),P=0.015],post-RAA组手术失败率高于pre-RAA组[3.2%(11/341)比0.6%(2/341),P=0.014],post-RAA组桡动脉穿孔发生率和术后1~6个月桡动脉闭塞率显著增高,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经桡动脉冠心病介入治疗术预先行桡动脉造影可以有效观察桡动脉形态,减少桡动脉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急诊经皮冠脉介入(PCI)治疗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STEMI)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方法选择确诊的因STEMI行急诊PCI治疗的患者共计225例,其中,经桡动脉组123例,经股动脉组共计102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介入治疗的成功率、疗效、手术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冠心病危险因素、心肌梗死的部位、血管病变的位置、严重程度等方面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股动脉组PCI成功率为92.3%,桡动脉组为94.3%,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桡动脉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5%)明显低于股动脉组(16.7%)(P〈0.05);手术平均时间、X线平均曝光时间和Door—balloon时间两组无显著差异;平均住院时间及住院期间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经桡动脉途径行急诊PCI治疗STEMI与经股动脉途径PCI成功率相似,Door—balloon时间相当,而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应用国产心血管造影机进行经桡动脉途径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应用我国万东公司生产的大型C臂心血管造影机(CGO-3000)对81例冠心病患者进行了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1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63例,其中经股动脉途径不成功者4例。结果81例中单支血管病变46例,多支病变35例;共对130处靶病变进行了介入治疗,置入支架151枚,无严重并发症发生。81例中成功79例,成功率为97.5%,失败2例,改经股动脉途径后成功,总成功率为100.0%,术后住院(4.1±0.5)d。结论应用国产心血管造影机进行经桡动脉途径冠心病介入治疗是安全的、可行的;经桡动脉途径是一种安全、有效、患者更容易接受的介入治疗方法,它与传统经股动脉途径互为补充。对有选择的病例桡动脉途径可首选。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Diver CE血栓抽吸导管在血栓负荷过重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应用中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符合胸痛12h以内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表现且血管造影显示TIMI为0—1级的51例患者分为2组,第一组25例患者冠脉造影提示大量血栓征象(观察组),用Diver CE导管行简单的血栓抽吸后进行直接支架置入,第二组26例血栓负荷较小患者(对照组)则采用球囊预扩后进行支架置入。比较两组梗死相关血管(IRA)的血流和心肌灌注差别,比较两组sT回落率、2h胸痛缓解率、血清CK—MB峰值、LVEF值。结果DiverCE组治疗后梗死相关血管血栓负荷明显降低,血流TIMI分级较单纯PCI组明显改善(P均〈0.05);术后ST段回落幅度、2h胸痛缓解率均较对照组高,血清CK—MB峰值较对照组低,LVEF值较对照组高。结论在血栓负荷较重的AMI患者中应用DiverCE血栓抽吸导管能有效地减少梗死相关血管内的血栓负荷,降低无复流、改善患者IRA的血流和远端心肌血流灌注,此法操作简单、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6.
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途径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TRA—PCI)的可行性、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对52例冠心病患者行TRA—PCI,总结其疗效以及出现的并发症。结果52例冠心病患者中,其中单支病变15例,双支病变21例,三支病变16例;处理前降支(LAD)28处,回旋支(LCX)15处,RCA20处,其中完全闭塞2例,血管狭窄程度在70%~99%,共放置支架65枚,单纯PTCA2例,桡动脉穿刺成功率85%,TRA—PCI成功率92%;术后6h拔除桡动脉鞘管加压包扎。2例出现前臂血肿,经保守治疗后痊愈。无死亡及急诊冠脉搭桥。结论TRA—PCI治疗具有血管并发症少,安全可行,方便患者,减少痛苦,应积极提倡经桡动脉途径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相似文献   

7.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传统的途径是经股动脉入路。近年来,随着介入治疗技术的改进,临床上越来越多地采用经桡动脉途径,但手术的并发症是不可避免的,本文将从护理方面总结近几年经桡动脉行PCI术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8.
自1977年Gruntzig首次应用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ey,PTCA)治疗冠心病以来,介入治疗已成为冠心病诊治的主要方法.近年来,经皮穿刺桡动脉行冠状动脉诊疗在欧美和日本等国的开展逐渐增多,已成为冠状动脉诊疗术的主要路径之一.  相似文献   

9.
不同年代经皮冠状动脉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非药物涂层支架(non-DES)年代和DES年代接受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 I)患者的临床及病变特征和介入治疗情况。方法DESIRE注册研究(D rug-E luting Stent Impact on REvascu larization)为单中心回顾性研究,入选了两个不同时间段即非DES年代(2001年7月~2002年6月)及DES年代(2003年7月~2004年6月)接受血运重建治疗的3763例患者,记录患者临床、血清学、药物治疗、冠脉病变特征及介入治疗情况。比较两个不同年代接受PC I患者的临床、冠脉病变特征和介入治疗情况。结果非DES年代组763例,DES年代组1417例。与非DES年代组相比,DES年代组PC I术中处理血管支数(1.31±0.54比1.39±0.61,P<0.001)、病变个数(1.57±0.90比1.77±1.05,P<0.001)和植入支架数(1.52±0.88比1.71±1.03,P<0.001)均多于非DES年代组。2组PC I操作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ES年代组处理左主干病变(1.6%比3.3%,P=0.017)、弥漫病变(11.4%比19.6%,P<0.001)和多支病变(52.3%比56.8%,P=0.046)的比例高于非DES年代组,2组院内不良心脏事件分别为1.2%和0.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非DES年代相比,DES年代较多的左主干病变、多支病变和弥漫病变行PC I治疗,植入的支架数增加,但院内不良事件发生率并未增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螺旋式桡动脉压迫器在经桡动脉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九医院收治的98例经桡动脉行PCI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螺旋式桡动脉压迫器,比较两组术后各时间段舒适状态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术后各时间段Kolea-b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经桡动脉行PCI术后患者采用螺旋式桡动脉压迫器止血,可在有效止血的前提下,提高患者舒适度,并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1.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患病率达10%左右,并有逐年上升趋势。冠状动脉造影是明确冠心病的金标准,对于明确诊断,判断预后及制定下一步治疗方案十分重要;同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已成为解除由于粥样硬化导致的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的最直接和快速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运动负荷试验评价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效果,为患者进一步康复提供参考。方法对行常规PCI的36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分别于PCI前后1周及随访期行亚极量平板运动试验,监测血压、心率、心电图变化及最大氧耗量(VO2max)等参数。结果PCI后运动所达到的最大心率(HRmax)较术前明显提高(143.1比135.1次/min,P〈0.05),最大运动量明显提高(7.11比6.53mETS,P〈0.01),运动诱发的心电图相应导联S-T段压低明显改善(-1.39比-0.85mm,P〈0.002),运动中每分钟通气量(VE)、二氧化碳的产生(VCO2)均明显增加(分别为55.7比51.0L/min,P〈0.02及1.87比1.76L/min,P〈0.02)。与术后比较,随访期运动时间、最大运动量、VE、VCO2及VO2均有明显提高(分别P〈0.005,P〈0.02)。结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PCI后VO2max、HRmax、VE及VCO2均明显提高,运动诱发的心肌缺血明显改善,运动耐量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术(IABP)在失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的急性大面积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PCI术前尽早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 150例发病12~72h之间的STEMI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72例,对照组78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规范的药物治疗,试验组在规范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尽早床旁应用IABP。两组均于入院10-14d后行冠脉造影必要时PCI术,观察术后4周心功能、左心室及左心房大小、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le ejection fraction,LVEF)及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PCI术后4周MACE事件的发生率、LVEF、临床心功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大面积STEMI患者择期行PCI,尽早床旁应用IABP能改善心功能,减少MACE事件的发生率,临床应用安全可行,对近期预后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诊疗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对有心绞痛、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病人或高度临床怀疑冠心病的病人,Allen试验阳性者给予冠脉造影检查,冠脉造影阳性病人给以支架植入术或者冠脉搭桥手术。研究经桡动脉手术病人的手术成功率以及并发症情况,手术后观测事件发生率等,评价经桡动脉介入手术的安全性、可行性。结果:180例病人有176例行桡动脉穿刺手术诊疗,174例病人造影成功,75例需行介入治疗,73例经桡动脉介入手术成功,仅1例出现术后穿刺点渗血。结论:经桡动脉途径造影创伤小,局部血管出血及并发症少,术后无体位限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入院时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白细胞(WBc)计数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连续行急诊PCI的137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根据入院时cTnI水平分为cTnI阴性组(cTnI<0.4μg/L)和cTnI阳性组(cTnI≥0.4μg/L);同时根据WBC计数分为WBC计数<10 × 10~9/L组和WBC计数≥10×10~9/L组.患者病情稳定后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并观察住院期间梗死后心绞痛、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及心脏性猝死情况.结果 (1)与cTnI阴性组和WBC计数<10×10~9/L组比较,cTnI阳性组和WBC计数≥10×10~9/L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较大[(53.86±4.54)mm比(52.06±4.43)mm;(54.06 ±4.57)mm比(51.89±4.30)mm],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下降[(51.96±9.13)%比(57.48±7.71)%;(51.95±9.29)%比(58.05±7.65)%](P<0.01);cTnI阳性组和WBC计数≥10×10~9/L组心功能Killip分级≥Ⅱ级、心律失常的比率均高于cTnI阴性组和WBC计数<10×10~9/L组(P<0.05或<0.01).(2)cTnI阳性且WBC计数≥10×10~9/L几组LVEDd明显大于cTnI阴性且WBC计数<10×10~9/L组[(54.73±4.56)mm比(51.47±4.19)mm]、LVEF明显小于cTnI阴性且WBC计数<10×10~9/L组[(50.15±9.01)%比(59.22 ±6.69)%](P<0.01);cTnI阳性且WBC计数≥10×10~9/L组心功能Killip分级≥Ⅱ级、梗死后心绞痛、心律失常的比率均高于cTnI阴性且WBC计数<10×10~9/L组(P<0.05或<0.01),差异较单独以cTnI或WBC计数分组时更大.结论 入院时cTnI阳性、WBC计数升高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后的近期预后明显相关,两者联合存在时相关意义更大.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CYPHERTM,cod is)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对66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经球囊预扩张后行冠脉内支架置入术或不经球囊扩张直接置入CYPHERTM,评价CYPHERTM支架的手术成功率。结果手术即刻成功率100%,术后造影病变残余狭窄4.1%±3.2%,住院期间无急性、亚急性血栓形成,无心肌梗死,无死亡。结论CYPHERTM支架置入术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安全可行,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接受经桡动脉途径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的患者进行护理的具体措施和相应体会进行总结分析.方法 抽取86例接受经桡动脉途径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将其分为A、B2组,平均每组43例.在治疗过程中分别进行常规护理和针对性护理.结果 B组患者的住院治疗时间明显短于A组患者;该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的人数明显少于A组患者.结论 对接受经桡动脉途径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和价入治疗的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可以使该类患者的住院治疗时间进一步缩短.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三酰甘油(TG)对青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及病变血管范围的影响.方法 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93例青年冠心病患者(<45岁)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TG测定结果分为I组(TG<1.70 mmol/L,36例)、Ⅱ组(1.70 mmol/L≤TG≤2.25mmol/L,19例)、Ⅲ组(TG>2.25mmol/L,38例),对比各组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及病变血管范围的差异.结果 93例患者中男性占94.62%(88/93)、吸烟者占83.87%(78/93).III组的总胆固醇、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高于I组(P=0.006、0.003),三组间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同醇及空腹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48、0.795、0.247).三组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血管范围、狭窄严重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1、0.879).结论 高TG血症对青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及病变血管范围无影响,不是冠心病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应用替罗非班时间对中期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50例急性STEMI患者入院后即刻接受、替罗非班治疗,直接PCI后随机分为两组:短时间组(STG,PCI后替罗非班继续使用24~36 h)29例和长时间组(LTG,PCI后替罗非班继续使用48-72 h)21例.记录两组患者随访6个月内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和术后6个月复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结果 LTG患者随访期间顽固性心绞痛的发生率为14.3%,明显低于STG患者的24.1%(P<0.05),但两组的再狭窄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急性STEMI患者急诊直接PCI后较长时间应用替罗非班可减少顽固性心绞痛的发生,改善中期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Allen试验阴性患者经桡动脉径路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安全性.方法 选择106例经桡动脉径路行PCI的患者,术前严格行Allen试验,并根据Allen试验结果分为阴性组(57例)和阳性组(49例),所有患者在冠状动脉造影前均经桡动脉径路行尺动脉、掌深弓、掌浅弓造影.对两组掌深弓、掌浅弓、尺动脉内径、显影帧数(从尺动脉显影到手部末梢血管显影)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术后随访3个月,观察Allen试验阴性患者术后有无手部缺血并发症.结果 阴性组与阳性组尺动脉内径[(2.02±0.18) mm比(2.07±0.17) mm]及掌深弓、掌浅弓比例[85.96%(49/57)比87.76%(43/49),75.44%(43/57)比81.63%(40/4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手部缺血并发症.阴性组与阳性组显影帧数[(218.6±63.6)帧比(180.8±44.1)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显影帧数≥380帧比例[14.04%(8/57)比2.04%(1/4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llen试验阴性患者经桡动脉径路行PCI基本是安全的,并非经桡动脉径路行PCI的绝对禁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